APP下载

益气扶正汤对肺脾气虚型反复呼吸道 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1-03-18杨濮钟孙晓丽

关键词:多汗扶正益气

杨濮钟,孙晓丽,徐 鑫,张 楠,朱 晶

(大庆市中医医院儿科,黑龙江 大庆 163001)

反复呼吸道感染为儿科临床的常见疾病,是指1 年以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过7 次,且常年发病,迁延难愈的感染性疾病。小儿肺部功能、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较弱,易受病原体侵袭导致感染反复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变部位主要为支气管、肺部、扁桃体、咽喉等,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起病后病程长,病势缠绵难愈,常合并各类并发症,对患儿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均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1-2]。临床通常对该患儿采用匹多莫德治疗,可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但部分患儿不良反应较为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祖国医学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属于“久咳”“虚证”等范畴,主要由感受风邪、免疫低下、疫毒侵入机体,造成营卫失和。益气扶正汤含有黄芪、当归等中药成分,具有疏散风热、补气、固本、扶正的功效,已逐步应用于该病的临床治 疗[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益气扶正汤对肺脾气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大庆市 中医医院收治的60 例肺脾气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中男患儿18 例,女患儿12 例;年龄1~10 岁,平均(5.83±1.61)岁;1 年内发病次数5~8 次,平均(5.56±0.15)次;每次病程5~12 d,平均(7.12±0.25) d。 观察组中男患儿17 例,女患儿13 例;年龄1~10 岁,平均(5.82±1.63)岁;1 年内发病次数5~8 次,平均(5.55±0.13)次;每次病程5~13 d,平均(7.13±0.27) 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符合《儿科学》[4]中关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内科学》[5]中关于久咳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中医分型为肺脾气虚型;患儿出现多汗自汗、纳呆食少、倦怠乏力、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脉细无力等症状;患儿体质弱,易被感染;1 年内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 5 次,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可以相互叠加;距离上次感染时间超过7 d 等。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存在其他急、慢性病症;存在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或多脏器衰竭;血液、淋巴等系统障碍;对本研究药物过敏等。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儿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匹多莫德口服溶液(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30463,规格:10 mL∶0.4 g)治疗,10 mL/次,2 次/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扶正汤治疗,中药组成:太子参、山药、玉竹、牡蛎各10 g,黄芪8 g,当归、补骨脂各6 g,五味子5 g, 1 剂/d, 2 次/d。观察组患儿治疗20 d 后停药10 d,再治疗15 d,后停药10 d,再治疗5 d,然后不再治疗,对照组患儿连续口服2 个月。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影响治疗效果的药物。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显效为多汗、自汗、纳呆食少、倦怠乏力、便溏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发病次数、病程、病种减少幅度> 2/3;有效为上述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发病次数、病程、病种减少幅度为1/2~2/3;无效:上述临床症状未见改善,发病次数、病程、病种减少幅度小于1/2[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采集患儿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③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评估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多汗自汗、纳呆食少、倦怠乏力、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脉细无力,各项分值0~3 分,0 分为无症状,1 分为轻度症状,2 分为中度症状,3 分为重度症状,得分越高表明患儿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以[ 例(%)]和表示,行χ2与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免疫功能指标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IgA、IgM、IgG 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中医证候积分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多汗自汗、纳呆食少、倦怠乏力、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脉细无力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g/L)

表2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g/L)

注:与治疗前比,*P<0.05。IgA:免疫球蛋白A;IgM:免疫球蛋白M;IgG:免疫球蛋白G。

组别 IgA IgM Ig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0) 1.04±0.15 1.50±0.22* 1.40±0.21 1.63±0.30* 6.02±0.12 8.16±0.19*观察组(n=30) 1.03±0.12 1.84±0.30* 1.42±0.25 1.95±0.32* 6.02±0.13 9.32±0.20*t 值 0.285 5.006 0.336 3.996 0.000 23.032 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3 讨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多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喂养方式不当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此外,长期偏食、挑食以及耐寒力差的小儿易患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通常采用西药匹多莫德治疗,但安全性不高,整体治疗效果不理想[7-8]。

中医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属于“久咳”“虚证”等范畴,肺脾气虚是主要的发病原因,肺气不足,则固表守外的功能差,脾气不运,生化乏源,不能为周身提供精微物质,导致卫气弱,外邪容易侵入,故应以益气、补肺、健脾为主要治疗原则。益气扶正汤中,太子参、山药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玉竹具有润肺、消渴的功效;牡蛎具有化痰、止汗的功效;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扶正的功效;当归具有补气活血的功效;补骨脂、五味子具有补脾、益气、固涩止汗的功效,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肺、健脾、固本、扶正的功效[9-10]。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多汗自汗、纳呆食少、倦怠乏力、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脉细无力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表明益气扶正汤可改善肺脾气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利于患儿恢复,疗效显著。

表3 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表3 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P<0.05。

组别多汗自汗 纳呆食少 倦怠乏力 便溏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0) 1.94±0.13 0.43±0.09* 2.06±0.16 0.49±0.05* 2.04±0.15 0.39±0.05* 1.75±0.13 0.79±0.11*观察组(n=30) 1.93±0.12 0.29±0.08* 2.04±0.15 0.26±0.04* 2.03±0.14 0.23±0.03* 1.74±0.12 0.38±0.09*t 值 0.388 19.777 0.625 24.625 0.334 18.812 0.388 7.971 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面色少华 舌淡 脉细无力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0) 2.04±0.11 0.73±0.09* 2.06±0.10 0.69±0.05* 2.04±0.12 0.79±0.05*观察组(n=30) 2.03±0.11 0.59±0.08* 2.04±0.10 0.46±0.04* 2.03±0.13 0.63±0.03*t 值 0.352 6.368 0.775 19.674 0.310 15.029 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组别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免疫力低下,因此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是确保疾病治愈的关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中的黄芪多糖能够提升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能力,刺激自然杀伤细胞的增殖,提高机体免疫力;太子参中含有太子参多糖、氨基酸及矿物质,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体质,利于机体恢 复[11-12]。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免疫功能高于对照组,表明益气扶正汤可提高肺脾气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利于患儿恢复。

综上,益气扶正汤可改善肺脾气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与免疫功能,利于患儿恢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多汗扶正益气
为什么自来水管会“出汗”?
健脾扶正法治疗和护理2型糖尿病合并卵巢癌疗效研究
儿童夜间多汗是什么原因
画说中医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
多汗是一种病
益气补肾化瘀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6例
刘嘉湘扶正治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