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石油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当代价值

2021-03-17岳金霞张卫东

关键词:时代内涵中国精神当代价值

岳金霞 张卫东

摘要: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构成内容,其丰富的时代内涵可以从人格化表述、地域化表征、形象化标识和具象化呈现等多个维度进行解析。深入探讨石油精神的当代价值,可以在时代精神图谱中找到其坐标定位,石油精神既是中国精神的行业化构成,也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时代延续,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在新时代,需要大力弘扬和践行石油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汇聚民气,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奋士气,为培育时代新人增长志气。

关键词:中国精神;石油精神;时代内涵;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21)06-0050-06

在2021年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1]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统一,石油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构成内容。

一、石油精神的内涵解析

2016年6月,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深挖其蕴含的时代内涵,凝聚新时期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2]190目前学界对石油精神的内涵及其表述尚未形成统一共识,本文尝试从多个维度对石油精神进行解析。

(一)石油精神的人格化表述

“苦干实干”“三老四严”是石油精神的核心,是20世纪60年代石油工人在大庆石油会战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其中“三老四严”指的是“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3]265“苦干实干”“三老四严”是大庆石油会战中涌现出的以王进喜为代表的铁人式的石油标兵身上所体现出的工作作风,“铁人精神”也成为石油精神的一种人格化表征。“铁人精神”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4]石油精神是历代石油人身上凝结并传承下来的优良品格。

在新的历史时期,石油精神的人格化内涵经由王启民、王为民、李新民、郝振山、陈俊武等新时期“铁人”的继承和发展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创新。1996年8月27日,中共大庆油田党委《关于向“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学习的决定》中对“新时期铁人”精神做出了高度概括:一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三是锲而不舍,敢于攻关的求实精神;四是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的奉献精神;五是尊重群众,讲究民主的团结协作精神。[5]“新时期铁人”精神所包含的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团结协作精神是石油精神的时代承接,也必将在历史的发展中得以弘扬和传承。

(二)石油精神的地域化表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6]。石油精神是石油人在同各大油田恶劣自然环境、复杂地质状况以及艰苦的生活条件相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此同时,这些在各油田环境中所生发出的精神文化对于身处其中的人们也发挥着以文化人、熏陶浸润的作用。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相辅相成,大庆精神孕育了“铁人”,“铁人”铸就了大庆精神,大庆精神是石油工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也是石油行业精神的典型地域代表。1990年2月江泽民到大庆油田视察,将大庆精神概括为:“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3]2。“爱国、创业、求实、奉献”成为大庆精神的核心要义,也成为其他各大油田开发建设的典型示范。

从“埋头苦干”的延长精神到“艰苦奋斗”的玉门精神,从克拉玛依的戈壁滩、地窝子到东营的盐碱地、“干打垒”,再到长庆的磨刀石、“好汉坡”,石油精神的地域化呈现既包含艰苦创业、攻坚克难、勇往无前等共同特质,也打上了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地域烙印。正如胜利精神和山东精神相互滋养,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山东精神所体现出的忠诚守信、勤劳勇敢、务实苦干、开放创新等丰富内涵成为培育胜利精神的温厚土壤,同时,“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以国为重、永不言败、勇夺第一的胜利精神也丰富了山东地域文化,成为东营不可或缺的名片、齐鲁文化的宝贵财富。

(三)石油精神的形象化标识

石油精神是石油行业精神的总称谓,石油行业中领军企业所展示出的企业文化构成了石油精神的形象化标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爱我中华、振兴石化”为企业精神,以“为美好生活加油”为企业使命,致力于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坚持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了“严字当头、细字当先、实字当家”的企业作风,很好地传承了“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优良传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本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使命,以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致力于建设符合现代企业发展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石油特色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从20世纪80年代树立起“热爱海洋石油,勇于开拓进取,争创事业实绩”的企业精神;到90年代确定了“三信”企业文化即信念(讲理想、有作为,献身海洋石油)、信任(讲责任、重协作,营造和谐环境)、信誉(讲道德、树形象,争创一流成绩);进入21世纪,“爱岗敬业、求实创新”成为新时期中国海油精神的核心内容,引领企业建成“海上大庆”,实现“二次跨越”目标。这些石油企業精神生动体现了光荣传统与时代风貌的完美结合,也是对石油精神的丰富拓展。

石油精神的内涵在集体层面表现为石油企业精神,石油企业精神是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过全体石油职工认同的理想目标、价值追求、意志品质和行动准则。大大小小的石油企业经营规模不等、业务范围各异,但是其所体现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相同的。正如同20世纪80年代初大庆油田电力集团供电公司星火一次变电所在建所过程中形成的“星火精神”,石油企业的职工工作有激情,人人是火种,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聚则成为一个团结的集体紧密协作,像一把高高举起的火炬传递正能量;散则是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人人都是一颗火种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星火精神”虽然产生于小型石油企业,但却是石油精神的形象化绽放,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石油企业才使得石油精神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四)石油精神的具象化呈现

石油精神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无形的精神犹如道德自律成为石油人埋头苦干时的内心遵循,“有形”的精神好似法律准绳让石油人干事创业时有章可循。以“三老四严”为例,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是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的标尺,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和严明的纪律是依法行政、守法履职的本质规定。无形的石油精神在“有形”的规章制度保障下体现出“四个一样”,即对待革命工作要做到,黑天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隐性的石油精神体现在显性的领导干部“约法三章”(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搞特殊化;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不做官当老爷;坚持“三老四严”的作风,不骄傲自满,不说假话)、领导班子“四个公开”(思想公开、缺点公开、工作公开、生活公开)、机关工作“三个面向”(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五到现场”(生产指挥到现场、政治工作到现场、材料供应到现场、科研设计到现场、生活服务到现场)以及石油职工的“五条要求”(人人出手过得硬、事事做到规格化、项项工作质量全优、台台在用设备完好、处处注意勤俭节约)中。

石油精神的具象化还体现在那些横亘南北、纵贯东西、密织成网、互联互通像钢铁长龙一样的油气管道中(“八三”精神),在石油工人的工服手套里(缝补精神),在与大海拼搏、和时间赛跑的工作模式中(“优快”精神)。石油精神伴随着石油行业的发端发展,贯穿于石油企业的生产运营,激励着石油人的过去与未来。

二、石油精神的坐标定位

2019年9月26日,习近平在致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3]5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图谱中探寻石油精神的坐标定位。

(一)石油精神是中国精神的行业化构成

中国精神按照时间、人名、地域、事件等可以划分出许多条目,而石油精神的多重内涵都可以在中国精神的多类条目里找到定位。例如,铁人精神既和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杨善洲精神等同属英雄模范人名系列,也同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女排精神、劳模精神、志愿者精神等同属典型职业群体系列;延长精神、玉门精神、克拉玛依精神、柴达木精神、大庆精神等和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特区精神等同属典型地域系列;长庆油田的“磨刀石”精神、“好汉坡”精神、“山丹丹”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三牛”精神等同属形象比喻系列;松辽石油会战、华北石油会战、江汉石油会战、陕甘宁石油会战、辽河石油会战、江苏石油会战、冀中石油会战、塔里木石油会战、吐哈石油会战等各大石油会战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抗洪抢险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救灾抢险精神以及 “两弹一星”精神、北斗精神、探月精神等重大科研攻关精神同属重要历史事件系列;“苦干实干”“三老四严”同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等同属精神的核心要义。总的来讲,石油精神属于中国精神时代图谱中的行业精神系列。

(二)石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时代延续

石油精神是随着中国石油工业的兴起开始萌芽、发展,经过系统科学的凝练总结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大精神力量。石油精神从来没有脱离时代和发展的要求,在中国石油工业艰苦创业时代诞生,经过不同发展时期的实践和总结得以不断丰富完善。革命战争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嚴峻形势,翁文灏、谢家荣、孙建初、金开英、孙越崎、陈振夏等中国早期石油代表人物不畏艰辛、奋勇开拓,创立了中国石油地质理论,组织开发了中国第一个油矿,创办了中国石油有限公司,使石油工业在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工业门类,这些石油工业的先驱泰斗也成为产业救国的开创人和埋头苦干精神的践行者。1944年5月22日毛泽东为延长石油厂厂长陈振夏亲笔题词“埋头苦干”,以表彰他的功绩。从此,“埋头苦干”成为延长石油薪火相传的企业精神,也成为石油精神的核心要义。[2]134新中国成立后,石油工业在国家发展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专家撤回、中苏技术扶持项目合同中止,给中国石油工业技术发展带来了困难,李四光、康世恩、余秋里、侯祥麟、曹本熹等新中国石油工业领导人和科学家,带领着由全国各个油田组织调集的精兵强将展开了中国石油工业史上著名的大会战。当时,在国家缺技术、缺资金、缺物资、缺人才等困难环境下,大庆油田从被发现到产量达到5 000万吨仅用了17年( 1959 年至1976年),实现了铁人生前“将贫油国帽子扔进太平洋”的夙愿,成为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石油系统和工业战线最可歌可泣的奋斗史。在物质条件“一穷二白”艰苦环境下,创造出如此伟大的成就,正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鞭策下人的创造力的“核聚变”,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大庆这片热土上实践的成果。[7]

当时大量革命军人转入石油工人队伍,支援石油工业建设,为石油精神注入了红色基因。这些军人将严明的部队纪律、能征善战的革命传统和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的优良作风融入到石油工业的血脉,成为石油精神的重要源头。大庆石油会战中的“三要”“十不”精神、“干打垒”精神、“缝补厂”精神、“回收队”精神等都是中国革命精神的传承与赓续。1966年1月10日,新华社新闻报道《大庆油田职工以住干打垒为荣》的编者按中这样写道:“到过大庆的同志说,走进大庆矿区,就像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延安。在大庆住过干打垒土房的同志说,看到干打垒,就使人想起延安的窑洞。” 毛泽东也曾感慨地说:“搞石油艰苦啦!看来发展石油工业还得革命加拼命。”[8]正是这股“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铁人”的涌现,也推动着中国石油工业的蓬勃快速发展。无论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还是后期的“塔河精神”等都是在漫长的石油革命历史中传承下来的精神标杆,历经时间的洗礼和沉淀,慢慢造就了伟大的石油精神。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精神延续,才有一代代石油人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向着伟大的石油强国梦不断前进。

(三)石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石油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基因,汲取丰厚的时代精神滋养,又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精神的内涵构成。首先,石油精神中的创业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的体现,石油科技成果的研发过程也是伟大创造精神的孕育过程。从翁文灏、谢家荣等提出石油陆相生成理论到编制第一幅《中国含油远景图》,到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理论、曹本熹开创新中国石油高等教育、侯祥麟围绕“两弹一机”开展炼油科技攻关,再到王启民主持实施“稳油控水”工程创立“控液稳产”新模式,等等,一项项石油科技成果浸润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也不断丰富发展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其次,石油精神中的“苦干实干”是中华民族伟大奋斗精神的突出体现,石油人攻克种种难关的过程也是伟大奋斗精神的展现过程。从“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到“人拉肩扛运钻机,盆子端水保开钻”“磨刀石上闹革命,低渗透里铸丰碑”,王进喜、王启民、闵恩泽、代旭升、陈俊武等石油石化英模形象无一不是和“苦干实干”精神联系在一起的。苦干实干,是新中国石油工业得以创建和发展壮大的根基,是石油工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克服艰难险阻的力量所在。石油人苦干实干的历程中凝聚着聪明才智,浸透着辛勤汗水,蕴含着巨大牺牲。再次,石油精神中的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精神的体现,石油会战的节节胜利展现了石油人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玉门油田作为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先后支援了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青海油田建设、川中会战、兰炼兰化筹建、大庆石油会战以及长庆石油会战等,十万玉门人“慷慨无私支援别人,历尽艰辛发展自己”。从全国“一盘棋”出发,玉门人在支援新疆油田建设中担负起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出产品、出技术、出经验、出人才“三大四出”的历史重任,不以局部利益為根本,顾全大局;不以个人得失为根本,坚决服从集体主义原则。凭借“哪里有石油就到哪里去战斗”的博大胸怀,奔赴支援各大石油会战,在会战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一次次会战大捷。中国石油工业取得飞速发展正是千千万万石油人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最后,石油精神中的“两论”起家等是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精神的体现,石油人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会战,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油田规律,挑战了“贫油论”,用理论创新和科研实践实现伟大梦想。大庆石油会战中提出“三要十不”,“三要”是要甩掉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国争光。这是全体石油人摆脱依赖“洋油”,打破“中国是贫油国”的论调,实现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初心梦想。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就要努力坚持“十不”原则,即“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不计较工作条件好坏、不计较工作时间长短、不计较报酬多少、不分职务高低、不分分内分外、不分前方后方,一心为会战,一心为革命”。在石油工业发展的历程中,石油人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

三、石油精神的当代价值

1964年石油工业部在关于大庆会战的情况报告中写道:“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就要有民气;对于一个队伍来讲,就要有士气;对于一个人来讲,就要有志气。有了这三股气,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9]“三股气”融汇成的石油精神是石油人的传家宝,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石油精神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萌芽,在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年代形成,在改革开放时期得以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得以升华。今天,这“三股气”依然不可或缺。

(一)为实现中国梦汇聚民气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10]石油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生到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不仅激励着石油战线的从业人员披荆斩棘、开拓创新,而且成为激励全国亿万产业工人永续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从毛泽东号召“工业学大庆”开始,大庆精神“不仅石油战线要学习,全国的工人都应该学习,知识分子应该学习,各行各业都应该学习”[11] 。石油精神不仅仅是一种行业精神,更是全体工人阶级需要共同秉承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依靠全体中国人民的力量,石油精神所蕴含的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家国情怀,正是把个人与国家、与民族紧密相连,将小我融入大我的精神底色。“民气主要是指民族的自尊心和自强心。一个国家有了民气,就能傲视和排除各种困难,不屈服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2]老一辈石油人为使国家尽早甩掉“贫油”的帽子,改写依赖“洋油”的历史,以坚定的信念和钢铁般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油田开发的历史性突破,谱写了中国石油工业史上充满艰辛坎坷而又气壮山河的宏伟诗篇。进入新时代,中国石油行业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存在“卡脖子”的问题,我们与世界先进石油石化企业仍然存在不少差距。因此,石油精神依旧是中国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团结一心推动发展,众志成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

(二)为实现现代化振奋士气

石油工业的发展是新中国工业发展史的缩影,三代铁人的传承是时代精神的变迁,石油精神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正是中国精神的体现与传承。[13]中国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因为有三代铁人式的领军代表人物,更因为拥有一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具有钢铁般意志的石油铁军。建国初期,石油专业技术力量十分薄弱,1952年2月毛泽东主席签署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19军57师整体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近8 000名部队官兵从此加入了石油大军的行列,为新中国石油工业输送了急需的优秀干部和技术人员。这支英雄队伍、威武之师曾经在晋冀鲁豫烽火前线接受过抗战洗礼,曾经在鄂豫陕等地区的解放战争中接受过生死考验,他们以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以无坚不摧的创业精神,打造了一支“有高度组织纪律性的战斗队”和“熟练技术的建设突击队”。历经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拼搏奋斗,石油师指战员遍布大江南北,为中国石油石化发展壮大建功立业。新时代,当年石油师的原班人马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石油铁军的革命精神应该实现历史接力棒的交接传递。2018年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就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2019年中国石油对外依赖度已经高达72%。[14]石油行业的现状尽管不像新中国时期那样一穷二白,但激烈的市场竞争引发的贸易战、复杂的国际能源格局等所构成的现实境遇仍旧是十分严峻。因此,我们要在和平年代打赢石油科技战、经济战、人才战,就急需提振广大石油人的精气神,重树“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信心。用石油精神鼓舞新时代石油科技人才和广大石油工人克服当前困难,顶住压力继续奋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

(三)为培育时代新人增长志气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5]石油精神曾激励石油创业者在中国“贫油论”的嘲讽中,为国家找到大油田,打出“志气油”。中国石油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到国外,走过了艰苦创业历程,取得了辉煌业绩。今天,石油精神所涵盖的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等思想元素将继续成为培育时代新人增志气、长本领的重要教育资源。1953年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北京石油学院成立,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经过近70年的建设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同西南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等其他石油石化类高等院校一起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行业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高校是培育时代新人的主阵地,石油高校的课堂教学、实践实习、校园文化中所蕴含的石油精神特质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德才兼备的石油科技人才提供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环境。当前,多元化社会思潮通过移动互联网时刻激荡着青年一代的思想,高校应大力弘扬和践行石油精神,深入挖掘石油精神的时代内涵,采取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石油精神有机融入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当中,为处于多元化社会思潮影响下的时代新人们指明方向,引领青年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永不懈怠、锐意进取。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1-03-31)[2021-06-06].http://www.xinhuanet.com/2021-03/31/c_1127278288.htm.

[2] 喻滨.石油精神的产生与发展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20.

[3] 周洪成.石油精神讀本[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9:256.

[4] 蒋宝德,路小路.血脉脊梁:石油精神中华魂[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13.

[5] 范迎春.王启民[N].光明日报,2011-04-19(4).

[6]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2.

[7] 任继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话语建构[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1):51.

[8] 大庆油田:艰苦奋斗之石油工人无冬天[EB/OL].(2021-05-28)[2021-06-06].https://new.qq.com/rain/a/20210528A03SNM00.

[9] 高喜武.石油企业班组长培训读本[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1.

[10]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3-03-17)[2021-06-06]. http://www.xinhuanet.com/2013lh/2013-03/17/c_115052635.htm,2013-03-17.

[11] 杨德三,王长宽.总书记在“铁人”家[N].人民日报,1990-03-05(1).

[12] 徐文秀.浩养昂扬“民气”[N].学习时报,2019-02-25(2).

[13] 蒋庆哲.弘扬大庆精神培育石油英才[J].石油政工研究,2009(5):51-52.

[14] 张维佳.2020年我国石油行业供需发展现状分析[EB/OL].(2020-03-23 )[2021-06-23].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200320-96e73905.html.

[15]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21-06-07].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责任编辑:曹春华

Abstract: Petroleum spir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spirit. Its core is the spirit of "working hard", the spirit of "being an honest person, being honest in words and deed", and the spirit of "strict requirements, strict organization, serous attitude and strict discipline". Its rich time connotation can be interpreted and analyzed from various dimensions, such as personification, regionalization, visualization and concrete presentation. An in-depth discussion of the contemporary values of petroleum spirit and its position in the spiritual atlas of the times shows that petroleum spirit is the industrial composition of Chinese spirit, the continuation of Chinese revolutionary spirit and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In the new era, we should vigorously carry forward and practice petroleum spirit to gather peoples moral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boost moral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new people in the era.

Key words: Chinese spirit; petroleum spirit; time connotation; contemporary value

3904500589294

猜你喜欢

时代内涵中国精神当代价值
论儒家“自强不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析弘扬中国精神与激发改革创新实践活力
“感动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模范人物的中国精神特质评析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中国精神”研究综述
魏晋风流的时代内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