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谋·推:硖石灯彩传承教学“破围”对策

2021-03-16吴更强

职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联动创新经济

吴更强

摘 要:硖石灯彩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它的传承和创新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职学校硖石灯彩专业肩负着培育硖石灯彩传承人的重任。硖石灯彩的传承教学要求学生综合素质高,要求学生立工匠之志、立综合之能、立创新之责,提高专业认可度;谋求市场经济联动,对接产业链,产教深度融合,提升专业竞争力;推进同行互学,创新技能、材料、工艺,打破专业“围城”,打造属于硖石灯彩传承教学自己的“春天”。

关键词:硖石灯彩 经济 联动 创新

经济发展使得企业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中职学校试行“1+X”证书制度。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教学基地,笔者所在学院的硖石灯彩专业,肩负着传承硖石灯彩古老技艺和文化、培养新一代传承人的重任。

一、硖石灯彩传承教学的机遇与挑战

(一)经济发展的“短、平、快”与传承教学的“长、高、慢”

经济的高速发展往往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而硖石灯彩专业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人文底蕴,该专业成才周期长,成果见效慢,形成了“长、高、慢”(周期长、要求高、见效慢)的专业特点,与经濟的发展特点形成鲜明对比。

(二)产业发展的“联动”与传承教学的“围城”

教学需要加强与产业、行业的联系,打破“围城”现象,创新硖石灯彩古老技艺,使之拥有新的生命力。

二、硖石灯彩传承教学需要与政治经济发展联动

现代教育经济学指出,教育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可见,硖石灯彩传承教学与经济发展联动,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社会对硖石灯彩专业的认可程度

据调查,硖石灯彩专业毕业生掌握的岗位技能相对单一,工作起点低、建树少、自觉前景堪忧,所以转行率很高。该专业建设应考虑经济发展基础,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这样可以让家长看到该专业的未来,提高该专业的社会认可程度。

(二)有利于破解硖石灯彩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难题

将专业教学嵌入经济发展的潮流,进行社会育人,产教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破解传承教学人才培养“长、高、慢”问题的必要途径。

(三)有利于促进硖石灯彩专业教学的自我创新

由于非物质文化传承教学缺乏实习单位和产业支持。加强行业信息互通,促进技术交流,进行技术创新,有利于破解“围城”难题,促成硖石灯彩专业教学的自我创新。

三、硖石灯彩传承教学“破围”对策

学校应积极为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提供实施策略,为专业建设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一)“三立”提升专业认可度

1.立工匠之志,树“主人翁”意识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加强学生对岗位的认同。工匠精神全面诠释了作为一名技术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等优良品质。应让学生发挥这样的精神,给学生和家长的一种获得感,从他人身上看到自己的未来。如聘请优秀毕业生传教、硖石灯彩大师授课、企业订单培养等方式,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

2.立综合之能,育“集大成”人才

设立硖石灯彩主岗,试行“1+X”证书制度,颁发辅助岗位技能证书。可以为硖石灯彩专业的学生配备灯彩电工、灯彩设计师、灯彩营销师等岗位技能证书,甚至可以将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扩展到家装电工、工业电焊等专业岗位,培育一专多能的学生。

3.立创新之责,成“两相照”之势

创新是专业发展的原动力,硖石灯彩教学中需引导学生开发新工具、创造新技能,并将这些转化为技术专利,让家长看到希望。

(二)“四谋”提升专业竞争力

将硖石灯彩教学嵌入灯彩产业链,与市场经济联动,让企业看到专业的魅力,让社会看到学生的能力,提升专业竞争力。

1.谋求文创市场联动,探索产教联合

教学充分挖掘名人故居等文化资源,运用地方特色创意设计中心、网络平台和文化产业基地等,开发硖石灯彩产品。专业教学应吸收各方文化资源,利用市场拉动教学,实现产教融合,培育人才。

2.谋求赛事市场联动,展示学生成就

利用各类赛事、展销会来促进学生与企业建立联系。如以国际轮滑节、皮革服装流行趋势发布会为契机,与机构挖掘合作点,用学校实训生产的硖石灯彩作品装点活动气氛,这些都是学生作品得以展现的良好途径。

3.谋求旅游市场联动,锻炼学生

以专业开设所在地的各类长廊为纽带,以街区和古镇为核心,如硖石、路仲、长安创意文旅社区等,引导学生将分散的景区市场资源进行重组,协助景点策划建立主题灯展景区旅游线路,把硖石灯彩分区化、主题化。

4.谋求灯会市场联动,培育后备人才

每年海宁地区的南关厢、盐官风情街、海宁皮革城等地的灯展都会对人们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硖石灯彩的行业专家、企业也将汇集于此。这个时候,正是与灯展谋求合作让学生参与灯会的策划和制作的好时机。

(三)“二推动”,打破“围城”,促进教学革新

1.推动“前期”育人

“前期”育人是指在中职教育以前的学生教学,应组织师生经常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送硖石灯彩文化下学校、下村落、下社区,或开展各类比赛,让幼儿园、小学、初中阶段的学生早早接触硖石灯彩,培养硖石灯彩情感,培育硖石灯彩学习苗子,也是保护和传承硖石灯彩之举。

2.推动“同行”笃学

建立硖石灯彩行业联合机构,成立研发中心,创新硖石灯彩品牌。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5个项目,应定期组织同行交流,探索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以专业研发中心为平台,探索台灯、发光灯片等生活类的产品研发,保证多项研发技术的领先水平。运用“互联网+”,大力开发商务、休闲等适合多地区运用的灯彩产品,树立专业品牌。

四、硖石灯彩传承教学与经济发展联动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市场经济联动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需要政府指导、资源优化配置和顶层设计。如出台《硖石灯彩产业发展规划》《硖石灯彩旅游产品开发备忘录》等,精准定位专业发展目标、调整发展思路。

(二)健全硖石灯彩人才培养机制

专业需要引进优质的教学人才,如硖石灯彩非遗传承人、手艺人等,为推动硖石灯彩教学传承与创新提供支撑。

(三)建立永久性的馆藏机制

核心的硖石灯彩技艺不能失传。将好的硖石灯彩作品收藏至博物馆、学校陈列室,既能向社会展示传统硖石灯彩的魅力,也可培养人们赏灯的兴趣与习惯。另外,学校自编硖石灯彩教材,是实现教学探索与传承,引领创新的途径。

紧跟时代脉搏,解放思想,将专业教学嵌入经济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培育品德优良、人文扎实、技艺精湛、身心健康的新时代硖石灯彩传承人。

参考文献:

[1] 和震,李玉珠,魏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2]杨丰齐.分享经济背景下的通道非遗创新人才培养有效途径探析[J].智库时代,2019(43).

(作者单位: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联动创新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多展联动:“新常态”下会展业发展的新思路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