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发型企业的知识工程建设探讨

2021-03-15尹嘉洁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1年1期
关键词:研发企业

尹嘉洁

【摘 要】研发型企业是知识密集型组织的典型代表,知识作为企业核心资产,承载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章对知识工程进行概述,以研发型企业为对象,介绍了常见的知识困境,針对相关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并总结了知识工程建设的价值。

【关键词】知识工程;研发;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1)01-0014-03

作为研发企业,面对日趋激烈的业内竞争,必须凭借强有力的产品巩固市场地位。研发企业间的竞争本质上为知识资产的竞争,研发过程是知识产生、应用、流转等一系列活动最频繁的过程,因此如何对这个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总结、优化与创新,是每一个研发企业迫在眉睫的问题,知识工程便在这呼声下应运而生。

1 知识工程的定义

传统的知识管理是以建立单点知识库为目标,基于计算机信息平台对企业知识内容按一定的逻辑进行梳理、收集、储存与共享,以供员工查询、检索与参考的工作。这是一个“人找知识”的知识应用场景。

在研发企业中,应对任务繁重、快节奏的项目研发工作是工程师的常态。与此同时,工程师也需要大量的知识来支撑研发工作的开展。传统知识管理的“人找知识”,意味着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成本,已无法满足现代研发需求,需向上升级,实现“知识找人”。

知识工程基于系统工程思维对研发工作进行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以数据流形式打通研发流程,以知识为处理对象,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先进信息技术实现知识与研发流程的深度关联,将知识内容以多种形式展现并精准地推送到工程师的研发设计工作场景中,为工程师赋能。这是知识工程的核心思想。

2 研发型企业的知识困境

研发企业在快速起步发展过程中,都会把大部分注意力投放在产品开发的主营业务上,对于企业知识的积累、管理与应用往往会出现滞后甚至业务空白的情况。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企业知识管理相关问题慢慢暴露出来,被人们所注意。

2.1 研发管理

经验浪费是企业最大的浪费。随着企业业务的迅速扩张,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工程师只注重项目研发,忽略了对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设计预防等经验的积累,造成这类宝贵知识资产的遗失,导致存在相同的质量问题在不同的项目中重复发生的巨大风险,严重影响研发效率、进度及成本。

企业产品研发流程缺乏系统工程化的规划,现有的流程规范通常是以资深工程师的经验作为实施与管理的指导。这样在跨专业领域协同工作的情境下容易出现业务盲区,造成不必要的业务冲突,增加了大量的项目沟通成本,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研发流程的定义与分解没有形成标准化的统筹管理,工程师具体工作层级的任务缺乏清晰明确的输入输出关系定义。②业务盲区所造成的业务冲突一旦发生,双方各执一词,只能通过将问题逐级上升的途径解决,对项目进度造成影响。

2.2 缺乏系统化的知识管理

(1)存放混乱。各专业部门以企业内网服务器为平台,自行管理知识,缺乏一套共同的企业知识管理规范做指引,导致知识存储路径杂乱,形成知识孤岛;由于传统操作系统资源管理器的功能有限,所以无法进行精准的知识检索查阅,降低了知识的有效利用率。

(2)知识权限。以部门、项目划分的知识分类方式,出于信息安全原因,造成了“部门墙”“项目墙”的出现。当工程师希望了解周边零部件的研发设计标准规范或根据过往项目经验教训来预防质量问题再次发生时,需要进行跨部门、跨项目的知识索取,这无疑是一个漫长、煎熬的过程,因此缺乏统一规划管理的知识权限而产生的沟通成本让无数工程师望而生畏。

2.3 人力资源

(1)人员离职。研发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员工的人力资源价值较高且普遍具有较强的知识黏性。在汽车研发流程中,大量的关键技术知识以隐性知识的形式存在于员工的大脑中,一旦员工离职,若该员工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未经过相关方法、工具沉淀及固化下来成为企业知识,例如技术标准、设计规范、最佳实践等,这将会造成企业知识资产的流失,不利于企业技术及知识产权的维护,从而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导致企业“失忆”与知识断层[1]。此外,重新进行相关岗位的人事招聘、培训等工作对企业来说同样是一个耗费巨大成本的过程。

(2)人才培养。研发企业的人员流动相对较大,除了人员离职造成的知识流失难题外,对于人才培养也同样面临另一维度的问题:如何使新员工快速融入企业的工作中,并最快速、最大化地提升贡献度。这个问题分为两种不同的对象讨论:一是职场新人;二是职场老手。对于职场新人,大部分企业都会实行导师制,但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新员工导师一般都是企业的业务骨干,希望以言传身教的方式,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敬业的精神对新人进行有效的辅导。但是业务骨干通常又是企业中最忙的人,容易顾此失彼,造成对新员工的“放养”管理,与培养目标产生偏差。对于职场老手,企业看重的是他们能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例如招聘一位领域专家,会希望他能把他的先进理念、资深的专业经验、科学的工作方式等隐性知识传授给团队,为团队提效赋能。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和工具作为载体去承接专家的隐性知识,避免专家“退化”为普通员工,迷失在冗余的常规工作中。

3 应对策略

3.1 知识工程系统平台

知识工程的建设需要以信息技术系统平台为落地载体,基于系统对企业知识进行统一管理,利用高效一键智能检索、智能插件、知识推送等功能模块提高知识有效利用率(如图1所示)。系统平台可以支撑知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知识的产生、存储、共享、应用[2]。通过针对性的技术手段(如实名水印)对知识安全实现对外严密管控,对内最大范围地开放,打破原来旧的知识闭塞环境。

具有显性特点的基础知识以单点知识库的形式进行管理与调用;隐性知识通过运营企业知识社区进行知识收割活动,对社区中产生的知识进行挖掘、沉淀与共享。

利用系统平台,实现基于研发流程工作场景的知识推送,将与工作活动相关的知识以知识包的形式推送到工作界面。知识包的颗粒度为员工可独立完成的某项工作,其中含有该项工作相关的高价值伴随知识,例如最佳实践经验、总结教训、DFMEA、Checklist、规范标准、质量体系文件、技术报告、专利等。

知识包中还包含对该项工作的上下游关系的定义,输入输出交付物对齐。因此,在构建基于流程的知识工程研发体系过程中,需对企业工作流程进行全盘梳理(如图2所示)。在梳理过程中,之前存在于跨领域协作之间的业务盲区成为必须被清晰定义的对象,当它们被明确规定之后,从根源上避免了大量沟通成本的产生,相当于疏通了企业的筋骨血脉,让项目运转更加顺畅。知识工程系统平台为研发提供了全新的模式。

3.2 基于工程软件的知识固化

对于研发人员而言,工程软件即工作台。以汽车研发企业为例,CATIA是行业中常用的3D数据模型设计软件,其包含知识工程顾问、知识工程专家、产品工程定义、产品工程优化等一系列智能软件模块。它们为企业提供了工具和环境创建、访问及应用自身的工程知识库,在保存技术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经验,实现知识的固化封装及重用,主要意义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企业把规范化的设计信息、最优案例和工作步骤等隱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将资深工程师的经验以参数、公式、规则、检查表、脚本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并封装成产品设计模板[3]。相当于把智能化工作的知识打包到一个盒子,只留出关键条件参数的输入接口,成为智能插件。当工程师进行设计时,只需完成参数输入,调用智能插件中经过校验固化的一系列算法及检查条件,便能自动完成数据模型的生成或其他研发工作,极大提高工程师设计效率的同时也确保了工作质量。这种简单的面向对象的操作,使工程师从枯燥乏味的重复机械性工作中解脱,减少重复设计,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创新性的研发设计。

另一方面,通过基于工程软件的知识固化,可以有效地避免核心技术知识随技术人员的流动而流失,让知识真正属于企业而不是个人,有利于企业技术知识的保护。与此同时,对于刚进入企业的员工,他们融入企业工作模式所需的学习周期大大缩短,有利于新员工快速成长,实现赋能效应。例如,设计某部件支架的工程师不熟悉仿真分析的技能,无法对其结构性能进行确认时,软件中针对此项设计活动所配置的智能插件可发挥赋能作用,赋予工程师独立完成仿真工作的能力(如图3所示)。工程师调用内嵌的仿真插件,遵循其标准化步骤执行操作,即可便捷地完成仿真任务,简化流程,显著提升效率。

4 知识工程建设价值

研发型企业的运作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知识应用、创新及价值实现的过程。随着同行竞争产品大量同质化局面的出现,要想在激烈的同行竞争中脱颖而出,研发型企业需要形成核心竞争力。通过项目研发中的知识积累,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把员工个体的知识转化、沉淀为企业共享的知识,在后续的研发项目中完成知识资产的更新迭代,在雪球效应下企业知识将变得更丰厚、更高值。

知识工程能帮助企业解决在研发中关于知识生命周期管理的多方面难题,在企业内部打造独特的研发DNA,这是其他企业无法模仿、盗用的企业财富,它代表着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迫切要求,是由技术跟随向技术领先转型的关键环节与重要支撑。

参 考 文 献

[1]李一峰,胡军梅.从汽车研发人员离职谈知识工程建设[J].科技视界,2013(16):132.

[2]任天华,张涛.制造型企业知识工程建设[J].技术与市场,2013,20(2):97.

[3]贺亚伟.知识工程在Z公司研发管理中的应用[D].长沙:中南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研发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小水电高周高压保护装置研发
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试验仪探讨与实践
浅谈供电企业工签证审计系统研发的必要性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技术管理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探析
新型多功能电热锅加热盘技术研发探究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