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的研究

2021-03-15刘立勤

学周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高中历史应用

刘立勤

摘 要: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下,主题式教学模式适应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需求,已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深入的推广,并彰显出显著的优势。文章立足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对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和反思。

关键词: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应用

高中历史学习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记忆,还要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形成一定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面对这一高层次的要求,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和优化,进而全面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受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目标不明。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将教学目标片面地设置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致使课堂教学出现偏离现象。其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基本上都是按照高考大纲随意删减内容,并以此为导向开展教学。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满堂灌”的形式,照本宣科地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丝毫没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三,教学评价模式单一。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的反馈。目前,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常常以考试作为评价形式,以成绩作为评价内容,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

二、主题式教学内涵分析

(一)内涵界定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主题式教学模式就是诸多教学模式中的一种。针对主题式教学模式这一概念,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就是对一节、一单元内容进行整合,也可以是对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知识进行整合,并紧紧围绕教学主体,借助多种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培养;还有的学者认为主题式教学模式就是紧紧围绕某一个主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借助多个文本碰撞交融,在重视过程的生成理解中,构建出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模式。结合以往的研究结果,对其进行总结,可将其定义为:主题式教学是以某个主题作为教学的中心,并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对这一教学资源进行探讨和分析,进而完成历史知识的学习,并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2]。

(二)特点

1.课堂整体性。主题是教学的核心,是整个课堂的灵魂。借助主题,可将零散的历史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得历史知识呈现出显著的整体性。

2.主题建构性。在主题式教学模式下,主题不仅是课堂的灵魂,也是师生双方进行交流的媒介。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从传统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建构者。

3.教师主导性。在主题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从传统的“传道授业”的角色中,逐渐抽身出来,成为教学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科学设计教学主题,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最终完成对知识的探究学习。

4.学生主体性。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真正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探索余地,促使学生在主题材料中,通过分析、归纳、探究等,最终完成对知识的学习。

5.创造发展性。在主题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实施者,结合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创造性建议等,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计划,进而使主题式教学模式达到最优化。

(三)必要性分析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安排,是以专题的形式呈现的,通过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紧紧围绕历史专题,对相关的教学资料进行整合和优化,进而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了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对整个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调整、整合,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也促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形成了一定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综合能力,进而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与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要求相适应。

三、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确定历史教学主题

在主题式教学模式下,合理、科学地确定历史主题是开展教学的基础,直接决定了主题式教学模式开展的效果。具体来说,在确定历史教学主题时,应注意:第一,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在开展主题式教学之前,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全面的钻研,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确定教学主题。第二,注重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由于历史知识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设置主题时,必须要对历史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明确,并紧紧围绕这一关系,设置出“一连串的主题”,进而引导学生在历史主题中建立历史纵横联系线索。第三,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主题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设置历史教学主题时,必须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考虑学生的学情,力求设置与学生实际水平相适应的主题,否则,一旦设置的主题高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就会因为主题难度较大,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设置低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就会导致学生没有成就感。因此,一定要确保所设置的主题难度适当,并具有一定的可探究空间。第四,关注历史与现实。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历史教学不仅仅是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而是要凸显历史学科的特点,为现实服务。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主题时,必须立足于现实与时代特点,科学设置教学主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整合教学资料

在主题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还必须紧紧围绕教学主题,对课内、课外的历史教学资料进行整合,使其更好地配合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具体整合教学材料时,教师首先应立足于历史课本上的材料,整合教材中的教学资料。由于历史课本上的内容有限,对历史事件的描述相对比较简洁,为了更好地开展主题式教学,必须要对课外的教学资料进行整合。通过对课内、课外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可为学生开展主题式学习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料,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促使学生在对多种学习材料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归纳和分析能力,以及材料分析和應用能力等,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三)借助多元化形式,设置主题式活动

在主题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时,必须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紧紧围绕主题式教学的内涵,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主题的探究学习中。

1.活跃课堂氛围。在主题式教学模式下,为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提升主题式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致力于营造课堂教学氛围,可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主题的探究学习中。

2.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主题式教学模式下,为了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开展主题教学时,必须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历史教学主题等,给学生创设一些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进而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积极参与到主题学习中。

3.问题探究教学。在主题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结合历史教学主题、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设置一些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并促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对主题知识的探究学习。

4.互動式教学。在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必须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带领学生完成历史主题的高效学习,进而全面提升高中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反思

当前,主题式教学模式虽然已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主题意识不强,在教学中依然以课本为纲,并未对知识点进行整合,没有真正实现主题式教学;部分教师在开展主题式教学的时候,虽然准确地设置了教学主题,但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掌控力度不够,出现教学过程偏离教学主题的现象;还有部分教师在设置主题的时候,对其内涵理解得不够深入,以至于设置的主题不够科学、合理,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等。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高屋建瓴地设置学习的主题,并在教学中搜集与其相关的资料,对其进行补充和拓展。同时,只有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真正实现历史主题教学的价值。另一方面,在开展主题式教学的过程中,还必须注重构建民主性的课堂,转变传统的师生角色,积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保障主题式教学模式顺利开展;最后,教师在开展主题式教学的时候,还必须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反思和总结,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完善和优化,进而不断提升主题式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下,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教师必须要充分借助主题式教学模式,确定教学主题、整合教学资料、采用多元化的主题式教学模式等,全面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胡溪云. 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秦冰莹. 高中历史主题教学法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8.

猜你喜欢

主题式教学高中历史应用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方法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基于主题式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分析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主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应用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