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核心素养下论述类文本的思辨性阅读

2021-03-15张月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思辨性论据文本

张月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作为学习任务群出现于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它直指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尤其是“批判性思维”或“思辨能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思辨性阅读”或可成为打开阅读教学新局面的突破口。

一、思辨性阅读的内涵

“思辨”即思考辨析,“思辨性阅读”即批判地阅读文本。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活跃思考,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对文本内容进行质疑、求异、发散和联想,形成对文本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从而真正提升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和进步,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能够明辨是非。在此过程中,论述类文本可以成为“思辨性阅读”教学有力的抓手。

二、论述类文本的内涵

论述类文本又叫说理文,通过分析、议论等方式,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发表观点,阐明事理,揭示规律。论述类文本具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从论证层面分析,论述类文本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文从正面阐述见解主张;驳论文通过批驳别人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从内容层面分析,论述类文本分为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等。

论述类文本是目前高考语文常考内容之一,具有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理论性强、思想性强等特点,侧重考查考生对文本的解读、分析和思考辨析能力,十分适合作为“思辨性阅读”的教学载体。

三、论述类文本的思辨性阅读路径初探

1.整體阅读。如同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一样,“思辨性阅读”也强调对文本的整体把握。阅读文本时,首先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核心观点,明确作者针对何事提出了何主张。再分析作者是如何一步步阐明观点的,理清其论证思路和层次。接着,分析论证方法,理清论据与论点、论据之间、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再着眼于重点词句的分析探究。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文本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明晰文本论证结构。

2.质疑批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启发他们的批判思维。教师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看法给予及时鼓励,并加以恰当引导。教师可以突破常规,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即兴演讲和辩论赛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参与文本分析。讨论过程中,既要启发学生思考,又要训练他们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主张的能力。通过质疑批判,让不同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让批判性思维在课堂上充分彰显。

3.能力迁移。知识迁移是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除课文以外,教师可着眼于名家篇目和历年高考真题选文,广泛寻找优质文本,让学生进行拓展对比阅读,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散思维,让他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进行联想迁移,从而巩固知识,强化思维能力。

此外,阅读、思考和写作是不可分离的,学生学习过其他作者谋篇布局的思路之后,自己可尝试用正确翔实的论据、严谨清晰的思路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论述类文本只是“思辨性阅读”教学探究的开始,希望通过广大同仁不断求索,让阅读教学充满思辨色彩,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为学生未来长久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思辨性论据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高考作文的思辨性摭谈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