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与思考

2021-03-11陈雪梅

课外语文·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个性化学习多元评价口语交际

【摘要】信息技术赋能口语交际教学,重构教学模式,颠覆教学流程,全程性监管,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立足于学生发展,满足了个性化学习需求,切实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多元评价;个性化学习

教育信息化2.0时代,构建了“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技术的广泛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不断融合创新,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中职语文新课标》(2020年版)强调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新知识、新技术,凝聚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口语交际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口语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给我们很大的思考空间。

一、中职语文口语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弱,自信心不足,但是有“说”的迫切需求

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0.16%的学生能够自如地和陌生人交谈,其中6.2%的人表示即使有交流需求,也因为敏感害羞,缺乏合适的沟通途径,不愿主动开口。但与不敢“说”相对,68.22%的同学认为口语表达能力与阅读、理解、写作等其他能力相比一样重要。由此可见,学生有“说” 的迫切要求,但是由于缺乏自信心及相应的能力,想“说”而不敢说。所以我们在口语交际中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多鼓励肯定学生,使他们有自信表达。

(二)教学形式及内容较为单一,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兴趣不足

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口语交际本身处于弱势地位。71.31%的学生表示老师的教学内容单一,形式单调。在课堂组织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低,参与度不高。但是70.51%的学生希望老师多组织讨论类活动,能与他人互动交流,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基于中职学生的特点,开展新型教学模式研究,从而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口语课上真正“活”起来。

(三)信息化教学形式流于表面,不能深入融合口语教学,缺乏创新性

通过调查与访谈,口语交际教学中98.45%的老师会借助多媒体、网络等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但是从信息化教学资源来看,图片高达87.6%,视频85.17%、音频81.64%、微课37.29%、教学平台资源34.29%、网络课程29.46%。由此可知,大部分教师教学多注重于技术的操作,而这种集图片、音频、视频等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虽然多媒体课件能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不能从本质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力。这就要求我们从模式上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出发,真正寻求信息技术与口语教学深入融合。

(四)评价形式片面,不能全面性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过程

据调查,81.3% 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水平认识模糊,而且评价过于片面单一。传统的学习评价多以纸质评价为主,不能动态性展现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我们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丰富表现形式评价内容,形成多样化的成长记录。

二、中职语文口语教学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一)基于泛雅平台,搭建了中职语文口语交际的课程资源

基于泛雅平台,我们搭建口语交际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学生可通过移动端学习通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学习。超星学习通平台口语交际课程内容分为四个板块:学习任务单、微课视频、学习测试、课后拓展。并根据学业质量要求为学业水平测试建设了口语交际题库,既为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做准备,也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评价具体可操作。

(二)以学生为中心,采取了“三段式”教学结构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利用信息技术采取了“三段式”的课前、课中、课后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现以口语交际《演讲》为例,探索信息化与课程的融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课前,通过超星学习通发布《演讲》学习任务单,推送微课让学生先自主学习知识点,并且可以通过发送弹幕或者私聊老师提出疑问,将课堂讲授知识点外化。同时发布主题讨论:同学们通过观看马云励志演讲视频,来初步总结演讲的技巧。并且让学生完成学习自测。从学习通数据了解全班同学的整体课前学习情况,实施个体化、差异化的课前学习监督。

课中,老师根据学生在课前观看《演讲》微课视频的反刍比数据,学生自测成绩,及主题讨论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动态性调整教学重难点,把口语交际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语言活动实践探究。老师在和同学们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演讲从内容、主题、语调语速、态势、语法等方面进行评价。以任务、问题为导向,以《我的职业理想》为主题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研学。老师在学习通发布分组任务,各小组使用手机在学习通手机端填写主题演讲实施方案,并用手机录制小组代表的演讲视频发布在超星。各小组之间可在学习通互相点评留言,教师也可根据小组的具体探讨过程及成果进行全方面点评。整体的小组讨论合作过程可视化、数据化,教师导学能具体落实到小组合作讨论的每个环节。

课后,每个小组根据教师点评、同学互评的内容,再反复查看微课及各小组的演讲录制视频,从演讲的五要素进行反思总结,小组重新调整演讲策略,录制视频上传平台,为新课时做好准备。老师再根据后台数据,进行每个学生的学情分析,实施个性化辅导,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三)利用信息技术,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评价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发展需求,我们可利用信息化技术,落实多样性的评价方式。我们利用学习通平台设计整体的学习数据,如登入学习次数、观看微课、完成任务点、作业测试、主题参与等全程性评价。實施多元化评价学生的项目展示、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学评价等方面构建学习与评价的共同体。同时也使用AI智能评价,从面部表情、眼神、手势、音量、语速和语言6个维度来设置评分权重,用智能化手段来评判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综合多样化的评价,我们主要是立足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动态发展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情况。

三、信息化手段在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考

(一)创建了智慧化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现代学生作为数字化的原住民,智能化已经是他们生活的常态。我们应改变思维,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化的教学环境,采用多样的活动形式,改变教与学的模式,来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提高学生合作探究沟通的能力。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学生的发展,借助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内容,创建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采用各种资源和形式来激发学生“说”的兴趣,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锻炼学生思考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全程化、数据化的管理,满足了学生个性化“说”的需求

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通过大数据的学习分析,可以全过程监督学生的学习行为,掌握每个学生的学情,为每个学生提供精准化的教学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数据化的管理,可以调整教学目标,生成更有指向性的个性化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问题数据,设计基于学生学情的问题教学,尊重不同学生的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解决教学的关键性问题;课后根据学生的个体数据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辅导,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说”的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增强了学生“说”的信心

在智慧教学环境下,多元化丰富性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关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品质,动态看待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学生更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老师对个人的关注,拉近师生的距离,增强了学生“说”的信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自我学习发展的每个环节,较少学习敷衍,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与成效。多元化的评价,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深远影响,树立正确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努力实现口语交际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切实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最终提升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赵冬.基于“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背景下高职院校移动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

[2]倪文锦.教学有法,纲举目张——课堂教学落实课标精神之我见[J].语文建设,2016(12).

[3]戴智敏.基于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一纵三横”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國职业技术教育,2017(8).

作者简介:陈雪梅,女,1983年生,福建漳浦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文信息化教学。

猜你喜欢

个性化学习多元评价口语交际
微视频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