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焦点促优问,优选问题助提升

2021-03-11李雅贞

课外语文·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阅读思考问题

【摘要】语文教学实践中,小学生不爱提问,不善思考占据较大比重。教师该如何有效引导才能促发学生主动发问、乐问善问的能力?文章基于此,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问题;思考

美国教育家丹·罗斯坦和鲁兹.桑塔纳在《老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一书中,提出运用问题焦点作为问题的起点,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活化思维、促进思考、促进学生提出优质问题;以优质问题带动学生主动阅读,有效阅读,提升阅读能力。

一、精准设计问题焦点

要引导学生提出优质的问题,教师可以创设问题焦点引导学生多问、优问。何谓问题焦点?问题焦点并不是问题,是通过聚焦某一个话题点,来引导学生发散式提问、深度式提问的方式。不加考量的问题焦点,也许会刺激学生提出许多问题,但是,有价值的问题数量稀少,而幼稚可笑、随意无用的问题充斥着课堂,阻碍着学生提问能力。问题焦点设计应精准,方能有效。

(一)问题焦点设计途径

1.寻根溯源。“根”应是语文课标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及课时目标,以“根”作为指导纲要来设计问题焦点。教师设置提问焦点前要寻好本环节的“根”,然后寻根而治,设计相应环节的问题焦点,减少问题焦点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部编版六上课文《月光曲》中,学生在课堂中依据问题焦点“美妙的旋律”进行提问,排除相同或者相似,共产生了23个不重复的问题。“乐曲美妙到什么程度?”“乐曲的美妙包含几层含义?”直指理解层面的目标;“文中用几种手法描写了乐曲的美妙?”“如何描写才能表现出乐曲的美妙?”启发描写的手法,感悟表达效果;“除了用大海、月亮来表现乐曲的美妙,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现?”引导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训练想象能力。可见,溯源目标,寻根而治,可以促使问题焦点更集中、更优化,刺激学生提核心、优质的问题。

2.打通枝节。如果说课标是根,课文习题、园地的训练点就是枝节。设计问题焦点关注课末习题、园地训练,就意味着打通整节课、整单元、整年级的系统关节。以课后思考题、园地训练点作为设计问题焦点因素的考量,便能使问题焦点设计更加精要。

部编版六下课文《北京的春节》课后问题:“想想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从课文的重要思考题入手,运用逆推法来设计问题焦点——“北京、春节、年味”,学生根据问题焦点提出了如下问题:“北京的春节有什么特点?”“北京的年味儿浓吗?”“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写出了北京春节的特色?”“北京的春节与你家乡的春节相比有什么不同?”……可见,关注课后习题的重难点,以此作为问题焦点的参标,便能引导学生提出优质核心的问题。

(二)问题焦点运用方式

语文课中,教学环节并非僵化不动,问题焦点形式也非一成不变。教学中,教师把握时机、灵活提问。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教师创设提问的情境,刺激学生提问,促进深层思考。

1.学文前——激发学趣。学习《藏戏》,引导学生观看藏戏视频,以“藏戏”作为问题焦点。看完视频,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丰富的问题。例如:“藏戏中的服饰代表着什么?”“藏戏演出的故事是什么?”“藏戏的演出地点为什么是在野外?”以此导入新课,教师采用激发兴趣的问题焦点的形式,让学生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投入学习。

2.学文中——加深感悟。学文中,当发现前置的问题焦点只是激发兴趣,而重点段落、核心要素的问题,学生缺少关注,教师可在课中适时插入相应的问题焦点。《藏戏》一文,学生如果没有关注到藏戏的核心精要问题,教师可以以“奇妙、藏戏”作为问题焦点,引导学生提问。学生聚焦“奇妙”,从不同角度提出核心问题,例如:“藏戏有哪些奇妙的表演方式?”“藏戏有哪些奇妙的剧种?”属于内容层面;“奇妙的藏戏为什么能流传至今?”“藏戏是如何奇妙演变的?”是追溯藏戏的历史和演变过程;“作者写藏戏运用了哪些手法?”指向写法上的秘籍。

3.学文后——拓宽思路、开启想象。如果学习任务是为了拓展学生多元的思考、拓宽想象力,在学文后,可采用拓宽思路的问题焦点发散学生的思维。《尼尔斯旅行记》中,故事节选写到尼尔斯爬到雄鹅身上就告一段落,教师可在学文后继续创设问题焦点来刺激他们的新思路。例如运用句子“尼尔斯骑在鹅背上飞走了”和图片结合作为焦点,学生根据这个问题焦点产生系列的问题:“尼尔斯为什么要骑在鹅背上?”“尼尔斯骑在鹅背上做什么?”……根据不同任务,采用不同形式的问题焦点,给予学生一定的聚焦范围,引导学生更集中、更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又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推动学生提出有价值的优质问题,这样的问题就更具开放性、深入性。

二、运用优质问题,助阅读能力提升

精准设计问题焦点,产生了优质问题。要如何用好优质问题,带动阅读教学,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

(一)去粗取精,甄选优问

问题焦点刺激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提出了问题,体现问题焦点呈现的成果——“多”;对众多问题进行优选,体现问题焦点呈现的成果——“精”。

《军神》一课,学生围绕问题焦点“刘伯承、军神”进行提问,各小组共产生18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问题选出三个优质问题。学生对18个问题优先选择进行思考、辨析、说明。

A小组认为:问题1“‘七十二刀可以看出刘伯承的什么品质?”,问题2“軍神刘伯承是个怎样的人?”,问题3“为什么写刘伯承紧紧揪住床单”,这些问题都属于同类问题“刘伯承是个怎样的人?”,但是问题1和问题3从小细节入手提问,问题2是从大方面大角度提问,因此问题1和问题3可以归属到问题2。

B小组认为:问题2“军神刘伯承是个怎样的人?”和问题7“为什么说刘伯承是块会说话的‘钢板?”这两个问题内容是一样的,但他们更喜欢问题7,因为问题7比问题2问得更加有趣,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热情。

C小组提出“文章多次描写刘伯承的外貌、神态、语言等,有什么作用?”。学生表示这是探究本文的手法、写法、感悟表达效果的问题,可以帮助提高写作水平。他们借助单元导读语文要素推荐该问题应作为本文的重点问题。

上述所见,依据问题焦点进行优选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的过程。学生逐渐熟悉并能运用“紧扣要素”“抓主去次”“相同合并”“包含从属”“比较鉴别”等策略优选问题。

(二)运用策略,探究优问

根据问题焦点刺激学生提问,学生对众多问题进行优选,下一环节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围绕优选问题进行阅读、解疑。

阅读方式1:五年级下册《军神》一课,学生根据零散小问题进行阅读:“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擔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这句话看出刘伯承什么精神品质?

学生仅围绕“神情、动作、细节”等手法体会刘伯承的镇定、勇敢、无畏、忠诚负责的品质。单一的小问题,学生只能就这个句子解决疑难,发现问题点小,感悟浅,谈论面窄,所得方法单一、浅表。

阅读方式2:学生以优选大问题“为什么说刘伯承是块会说话的‘钢板?”进行阅读。

学生运用阅读策略,快速搜集文中一系列关键信息:在大问题引领下,学生自觉捕捉文中所有跟刘伯承品质相关的信息,体现了筛选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恰当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选择沃克医生的惊讶来衬托“军神”的刚强;通过研读“紧紧抓住”“越来越使劲”“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这些细节,感受病人的痛苦;聚焦“七十二刀”想象割每一刀的艰难痛楚,并联系自身打针的经历,与刘的表现对比;拓展历史上关羽刮骨疗毒与之形成类比,烘托刘伯承像关羽一样坚强、勇敢。

观察比鉴以上两种阅读方式:运用优选问题进行的大问题下的阅读,学生主动运用更多阅读策略自主阅读,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思考、统整、归纳。而没有经过优选的琐碎问题,只能让学生陷入单一式、片面式的思考,耗时低效。

(三)评价反思,反刍优问

评价阅读过程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学习过程中收获,做好反思及调整。 对照着单一问题与优选问题的阅读过程进行比较评价,他们发现解决一个有挑战性的大问题,筛选信息能力更强,比较能力得到了锻炼。自觉运用想象、课内课外资料链接推进整个阅读。选择同伴合作,主动进行探索,合并、归纳同伴的观点,使问题更加完善。

三、结语

精心设计问题焦点,开启学生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善问乐问的提问能力和品质;启引优选问题,推进阅读教学,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质疑、解疑、比较、辨析、整合、归纳等阅读能力。在优选大问题带动下的阅读:将从零散走向整体、浅层走向深层、被动走向主动、单一化为综合,真正促进有效地阅读。

作者简介:李雅贞,女,1980年生,福建厦门人,本科,小学一级,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阅读思考问题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