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四有”好老师为导向 高校工会助力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

2021-03-10刘建武周静敏付增梅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四有高校

刘建武 周静敏 付增梅

摘 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高校工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主动作为,积极发挥引导作用,践行工会教育职能,全方位助力教职工队伍建设,探索教职工队伍构建的有效途径。北京师范大学工会以“四有”好老师为导向,通过多种途径,全方位服务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高校;工會;教师队伍建设

如何对标国家战略需求,如何面对新时代、新任务,建设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新时代教师队伍,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需要持久探索和不断实践的课题。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1]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工会充分发挥“参与、维护、建设和教育”职能,努力探索“四有”好老师队伍建设路径。

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

第一,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师头脑,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加强青年教师尤其是留学归来教师对世情、国情、党情的了解,确保教师政治忠诚,北师大工会积极组织专题培训、座谈会、研讨会等活动,把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例如:为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北师大工会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讲话精神,营造学习劳模、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氛围。

第二,滋养爱国情怀和仁爱之心。组织教师到革命圣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考察学习,到贫困地区扶贫、支教等,都是促进高校教师锻炼意志品质、树立远大理想的好做法。为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北师大工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奉献与成长结合,联合全国教师志愿服务联盟办公室,组织教师扶贫支教。一方面,推动教师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感受教育的价值、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争当“四有”好老师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也帮助中西部地区培养师资、更新教育理念,促进教育公平和阶层流动,助力国家精准扶贫。

涵养师德师风,引导高校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而师德师风建设是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北师大工会通过选树典型人物,强化“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治学修身,兼济天下”育人理念,营造“树师德、铸师魂、正师风”的良好氛围,引导和激励教师自觉加强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真正成为学生的楷模和表率。

第一,树典范、立标杆、创一流。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激励、引导、标杆和示范作用,鼓励和引领广大教职工向典型人物学习,以拼搏为美、用行动致敬。北师大工会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积极开展师德标兵、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模范人物的评选,表彰道德高尚、治学严谨、作风正派,在师生中有良好声誉的先进典型。连续十年,联合学校党委宣传部、教育基金会开展寻找“感动师大”新闻人物活动,选树在本职岗位上发光发热、建功立业的“感动师大”新闻人物,如核武大家黄祖洽、心理学泰斗张厚粲等名师大家,“教九大叔”齐明会、交通导引王祥等基层一线工作者,号召全校师生员工向优秀人物学习,坚守平凡工作中的英雄梦想,努力奔跑、争创一流。

第二,搭平台、建团队、传师魂。发挥平台优势和传帮带传统,弘扬高尚师德、传递岗位技能、打造凝心聚力的教学团队。例如: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工会利用北师大网站、校工会网站、学院工会网站、《北师大教工》、院刊《铎之声》等宣传平台,对学院优秀教职工的先进事迹及时进行宣传报道,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广泛深入持久地组织开展向优秀教师学习的活动,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了争做“四有”好老师、勇担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重任的良好氛围。此外,还分别为教学、科研、实验工程、思政行政四个系列教师搭建不同的学习交流平台、提供精准优质的服务,通过各种交流活动,团队成员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使教师在相互扶持、帮助和促进中收获成就感和满足感,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条件。

搭建竞赛平台,促进高校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传承优良传统,深耕岗位技能竞赛,主动融入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等中心工作。以竞赛为抓手,以“价值塑造、文化浸润、能力提升”为目标,促进教职工师德养成和能力提升,促进优良学风教风形成,是北师大工会助力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特色。1991年,北师大首开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以下简称青教赛)先河,三十年来已成功举办16届,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岗位技能大赛。目前,北师大已将岗位技能竞赛推广到行政管理、后勤服务,产生了青年管理干部岗位技能竞赛、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竞赛、后勤岗位服务技能竞赛等多个竞赛类别。

第一,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思想认识高度。参赛选手与校内外高手同台竞技,与教学名师切磋技艺。一方面,全方位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北京市青教赛一等奖获得者董婧宸的经历见证了参赛选手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2]:“七八位教师围坐在一起,试讲从下午5点持续到晚上8点,每个细小的环节都不厌其烦地反复打磨。这是比赛前夕的日常。”“每讲一次,就会进步一点。一轮又一轮的‘磨课过程,是一次次的脱胎换骨。课件的内容,讲课的语速、节奏,乃至教姿、着装,都在智囊团的倾囊相授中得到升华。”“比赛的经历多了,赛时状态渐渐转化为每一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常态。”另一方面,教师在思想认识层面也有了新的变化。全国青教赛一等奖获得者孟琢的感悟印证了青年教师思想认识的升华:“大学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是学术前沿与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更是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练好内功不光为自己,更为学生和职业操守。”“我将在教学中安放生命的价值”。

第二,促进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北师大工会把竞赛打造成练兵的沙场、展示的舞台、交流的平台、提升的机遇。通过完善评分标准、加强赛前培训、开展观摩指导;广邀教学名师专业团队,组织多学科交流互动;老中青传帮带,促使众多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截至目前,16届青教赛共产生获奖教师670余名,涌现出李山、于丹、康震等知名学者和大量教学科研管理人才,120余人获评教授,190余人获评副教授;副校级干部3人,学校中层干部60余人。历届青教赛一等奖获奖者中50余人分别入选各类高层次人才,获得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奖励。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2014年9月9日)[N].光明日报,2014-09-10(2).

[2]柴葳,焦以璇.守护中华文明的文字宝库[N].中国教育报,2020-11-05(4).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工会)

[责任编辑:苑聪雯]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建设四有高校
高校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分析
进社区 争“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