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眼症也可能是药的“锅”

2021-03-09黎健菁

大众健康 2021年2期
关键词:干眼泪液抗抑郁

黎健菁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使用,老、中、青年各个年龄段的朋友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几乎已经没有办法离开形形色色的电子产品,以至于眼睛常会出现干涩、异物感、视物疲劳、视物模糊,眨眼时感觉眼睑粘住,睁眼困难,眼红等情况,很多人担心自己是否患上了干眼症。干眼已经是目前常见、高发的眼病之一。然而,不仅长期过度用眼有可能出现干眼症,药物也容易导致干眼症的出现。

干眼的原因多种多样,国内近期研究显示,超过87.6%的干眼患者有睑板腺功能障碍。睑板腺位于双眼上下眼睑的睑板内,是全身最大的皮脂腺,开口在上下睑缘,分泌的物质称为睑酯,是泪膜的重要组成部分。

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的干眼,属于泪液蒸发过强型干眼,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因为老年人睑板腺不同程度萎缩,分泌睑酯的质和量都发生了变化,加上泪液分泌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65岁的人的泪液分泌量仅有18岁人的40%。而且老年人常见结膜松弛,使老年人结膜囊的容量由正常的50微升,下降到20微升~30微升,下降约50%,加重了干眼症状。

长时间进行电脑、手机屏幕操作,高油高糖饮食,配戴角膜接触镜,蠕形螨,雄激素缺乏,女性更年期,胆固醇水平,红斑狼疮,应用抗组胺药物或抗抑郁药物等,这些都是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物本身就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大量用药及眼部用药操作失误,都会导致干眼症。任何原因,包括不同种类的药物,造成泪液质或量异常,或者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眼表组织损伤,这类疾病均可称为干眼症。其中,抗抑郁藥可以阻断胆硷M受体,而结膜杯状细胞表面存在副交感神经M受体,会导致泪液分泌不足。而且,最新研究表明,抗抑郁药可以激活ERK1/2信号通路,增加泪液渗透压,使角膜上皮脱落,杯状细胞密度下降,加速细胞凋亡,导致干眼。抗组胺药拮抗H1或H2受体,有些能通过血液循环穿透泪腺,影响泪液中水液层分泌和杯状细胞分泌。其他几类药也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影响泪液分泌,导致干眼。

对于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的干眼,不要忽视眼睑的清洁和热敷。专家建议,有干眼症状的朋友,要注意保持身心愉悦,生活规律,适度用眼,劳逸结合。

可以选用一些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促进杯状细胞和泪腺分泌的眼药水,改善睑板腺分泌功能,也可用热敷、睑板腺按摩等方法缓解症状。每天热敷两次,每次5分钟~10分钟,热敷后按摩效果更佳。

按摩的方法:一只手向外侧牵拉外眼角,固定上下睑,另一只手向下(上睑),向上(下睑),按压睑板腺。每次3分钟~5分钟,每天两次。同时,积极治疗全身疾病,在专业的眼科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

猜你喜欢

干眼泪液抗抑郁
精准化治疗联合功能性湿房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研究
解读抑郁症的认知与治疗误区
眼睛干痒可能是患了干眼症
切洋葱时嚼口香糖就不会流眼泪吗
还在熬夜刷手机? 小心这种病找上门
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吃口香糖,切洋葱时就不会流泪?
孕妇服用抗抑郁药后代患孤独症概率翻倍
抗抑郁药与自闭症
抗抑郁药的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