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效果

2021-03-09丁晟昕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6期
关键词:角型眼压青光眼

丁晟昕

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青光眼疾病,由眼球前角闭合和眼睛内房水阻塞引起。闭角型青光眼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闭角型角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是指没有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由于先天性角质结构溢出,导致前角关闭,闭角型青光眼可分为急性青光眼和慢性青光眼[1,2]。原发性闭角型角青光眼的角质层具有慢性发育的特征,只有约30%的患者会急性发育。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育迅速,症状很明显,可见视力模糊以及头痛,严重的可能会引起恶心,误诊为胃肠道疾病或颅脑疾病。然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往往不会引起明显的眼睛不适。如果不及时就医,复发可能会严重损害视力,直到失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冬季和秋季更常见[3,4]。大多数症状出现在晚上过度劳累或情绪剧烈波动后、睡眠或完全休息后。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增高非常快,治疗不及时可能延误治疗,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5,6]。所以,需要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其他治疗方式,对于该病症,目前主要还是通过手术治疗,达到缓解病症的目的,本文就此对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4~78 岁,平均年龄(44.25±11.25)岁;病程3 h~16 d,平均病程(4.29±3.91)d。实验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5~79 岁,平均年龄(45.52±11.16)岁;病程2 h~15 d,平均病程(4.15±3.62)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过诊断均符合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比较狭小,高眼压下房角处于闭合状态;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有重大疾病者;有精神疾病难以交流者;中途退出研究者;有其他原因造成视野出现问题的疾病,如内膜炎、白内障。本次研究通过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甘露醇药物进行静脉滴注,2~3 次/d。同时为患者提供眼药滴液,首次滴入使用6 次/d,后改为4 次/d。如果在此治疗基础上,患者眼压仍然>35 mm Hg(1 mm Hg=0.133 kPa),则进行手术治疗。

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采用局部麻醉(局麻),借助上直肌固定眼球,牵引眼球,在相应的角膜位置制作结膜瓣暴露巩膜。将制备好的巩膜瓣贴附于结膜瓣上,然后向角膜内注入生理盐水进行清洗。然后将小梁网组织切除(约1 mm×3 mm),最后进行缝合。

实验组行虹膜切除术。首先,局麻,在角巩膜边缘制作小结膜瓣用夹子夹住水平直肌上端,固定眼球,使刀垂直于眼球角膜,并进入前房,使后房水通过此切口直接进入前房,解除瞳孔阻滞,使周边虹膜向前凸出并打开拐角[7]。行虹膜切除术,然后复位虹膜。手术后,伤口缝合。及时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治疗,定期测量眼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主要分为治愈、有效、无效,治愈:眼压≤20 mm Hg,视野、视力恢复正常;有效:眼压≤20 mm Hg,视野、视力基本恢复,仍需相关药物局部治疗;无效:眼压>20 mm Hg 或眼压≤20 mm Hg,但视野及视力无改善,仍需药物或手术治疗[8]。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并发症包括前房出血、伤口渗漏、前房发炎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对比 实验组术前视力为(0.05±0.03),术后1 个月为(0.35±0.06),术后3 个月为(0.54±0.15);对照组术前视力为(0.06±0.03),术后1 个月为(0.19±0.07),术后3 个月为(0.41±0.08)。术前,两组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个月,两组视力水平均高于术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术后,实验组出现前房出血1例(2.5%),伤口渗漏1例(2.5%),前房发炎2例(5.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4/40);对照组出现前房出血5例(12.5%),伤口渗漏3例(7.5%),前房发炎4例(10.0%),并发症发生率为30.0%(12/40);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以往,大多数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选择保守治疗,即使用药物降低眼压,但是具体效果不明显,还有大部分患者的眼压无法降低[9]。这种病症的临床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激光手术。急性高眼压且病情复杂的患者不宜采用药物治疗,也会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期,严重影响视功能的恢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小梁切除术是一种侵入性很强的手术方法,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健康眼结构,损伤风险高,患者术后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10,11]。如果患者不选择手术,其后期随着病症的发展,会受到超过手术本身带来的伤害,所以虹膜切除术虽然有一定程度的风险,但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而本次研究中选择虹膜切除术在高眼压下进行手术治疗,相对于小梁切除术而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视力恢复情况,具有比较好的减轻眼压和抗炎作用。

综上所述,虹膜切除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视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但手术对于医师的技术要求较高,注意事项较多,需要医师谨慎细致操作。以上研究可供临床参考,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猜你喜欢

角型眼压青光眼
青光眼问答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改善青光眼 吃什么好呢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