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技能提升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

2021-03-09赵汕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模块化设计网络课程

[摘 要]文章结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网络课程的实际开发实践,提出以提升成人学习者的职业技能、打通职业发展上升空间为导向的模块化网络课程设计方案,探讨与反思在网络课程开发中,如何优化教学设计,如何优化网络课程资源,设计和开发出适合成人学习者的网络课程,从而使课程知识体系以网络精品课程呈现,为学生提供优质、完备的课程学习资源,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多样化、泛在化学习的需要。

[关键词]职业技能提升;网络课程;模块化设计;支付结算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21)06-0010-05

在基于網络与移动终端的教育教学方法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结合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与规律,如何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打通他们职业发展的上升空间,设计和开发出适合成人学习者的优质网络课程,已经成为当前成人高等学校远程教育的关切问题。只有导向明确、设计合理并被恰当运用的网络课程才能发挥其在成人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因此,在网络课程建设中,如何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与特色,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打造优质课程资源,使其与传统课堂教学相互取长补短,为学生提供优质、完备的课程学习资源,以适应学生基于网络的个性化、多样化、泛在化学习的需要,是每一位远程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网络课程开发背景

(一)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从既有经验出发而建构起新的经验,学习是一个积累、发展的过程。学习者一方面学习新知识,另一面对旧知识、既有的经验不断重复训练,通过二者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完善和丰富自己的认知视域。学习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双向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新知识点的掌握是通过新知识的获得与旧的认知相互融合。另一方面,既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的融入,得到了巩固与提升。因此,学习是一个动态的 、实践参与的过程,学习者一方面是通过实践活动中来获取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是通过个体学习者的主动学习、主动加工而获得,这期间需要学习群体间的互动与合作。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探究式学习、支架式教学、情境教学等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是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不断尝试自主解决问题进而获取知识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价值问题的引导,不断激励学生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支架式教学是教师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学生在完成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就像支架一样提供系统支持,帮助他们完成在独立情况下难以完成的任务。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逐步减少教师的协助支持,最后撤去支架而由学生独立实现。在虚拟仿真环境下或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环境下的教学称为情境教学。在虚拟或真实的任务式情境下的习得,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感知力,进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二)课程背景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是北京市财政项目及北京开放大学新专业建设项目中重点建设的课程之一。该课程是北京开放大学会计专科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同时该课程也是原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的必考课程。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该课程的受众面广泛,受关注程度高,对会计从业人员及有志于从事财务类工作的学习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材是由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编写的、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一书。该课程内容分会计法律制度、结算法律制度、中间税收法律制度、财政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五大模块,这五大内容模块是财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该课程是从事财会工作了解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的主要渠道,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员掌握会计法律制度,熟悉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依据、手段和过程,了解对会计机构与人员的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和继续教育管理规定,掌握支付结算法规,税收征收管理的相关规定以及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强化学员在会计工作中依法处理经济业务,严格遵守会计准则与会计法规的意识,为学员顺利走上财会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其他财会类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2]。

该课程的教材、音视频资源多依照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考试大纲来编写和制定,以法规的介绍为主要呈现方式,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缺少与学习者的沟通与互动。因此,以会计实务操作职业能力的提升为导向,提高该课程网络化学习的教学效果,完善该课程的视频与网络资源,为成人学习者的职业生涯发展打通上升空间,建设基于Moodle 学习平台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网络课程资源,课程知识体系以网络精品课程呈现迫在眉睫。

二、课程开发的目标

(一)以提升会计职业能力为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建设以会计实践操作为导向,以提升学习者的会计职业能力为基本目标,将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有机结合,课程的重点内容设计以会计实验、会计实训、会计职业道德案例的方式呈现,这不仅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而且为有志于从事会计行业的学习者了解会计业务的实际操作提供帮助,真正实现学有所用。

(二)以打通学习者职业生涯的上升空间作为课程建设的提升动力

课程建设不仅满足学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的学习,而且着眼于会计、出纳等实际业务的培训需求,补充了大量的票据结算流程、票据结算会计处理以及会计案例分析的内容,作为课程内容的提升与扩展,同时统筹考虑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征,以阶段性的模块化学习为基础,以便为学习者职业生涯的发展打通上升空间。

(三)以充分了解并紧密联系行业需求,突出实务性作为课程建设的出发点

在课程教学大纲与录制计划的制定中,课程组通过企业调查与专家访谈等方式,充分了解行业与企业的需求,升级课程内容,通过支付结算实务的会计票据实验与大量案例的讲解,突出课程的实务性,以满足行业与企业的业务需求作为课程内容建设的重点与出发点。

三、网络课程开发的教学设计

(一)课程内容的模块化设计

依据课程开发的总目标,按照“注重基础、能力提升、突出实务、内容升级”的建设思路,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了三个模块(见下页表1)。模块一:课程基础内容的讲解。在依据文字主教材,对课程主要内容讲解的同时,补充了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模块二:支付结算实务。将支付结算实务分成票据结算实务与非票据结算实务两个部分,以外景拍摄、录制棚内出境讲解、票据实物展示等多种方式单独重点录制。模块三:案例解析。将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融入到实际案例,通过案例提升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理解。

(二)課程录制内容、表现方式力求突出特色与差异性

结算实务及法律制度的实务性强、难度大,在课程的文字教材中虽略有涉及,但讲解不够深入,因此,课程将支付结算实务作为模块二单独重点录制,展示、讲解了30多种结算票据,相比市场上其他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电子资源,资源建设内容具有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的不足。

在课程视频资源表现方式上,采用了出镜讲解、外景拍摄、票据展示、实操录制等多种表现方法,力求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课程资源。例如, 除出镜讲解外,课程采用外景拍摄的方式展现了支票的填制与打印。

采用实操录制的方式展示了企业网银的操作,采用结合大量票据与合同展示的方式,讲解了票据结算实务的内容(如图1所示)。

(三)配套学习资源较完备,活动设计的多样性与互动性较强

课程除了录制、剪辑完成48次×45分钟/次学时的视频资源外,建设完成全课程、三个模块的电子文档,完成课程的配套题库建设,完成3.4MB字节、共30多个文件的拓展阅读、案例解析等多种阅读资料,从而使课程具备了电子文档、题库等较完备的配套学习资源,为多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资源基础。

课程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例如每周测验、课程讨论、案例分析与拓展阅读等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教学辅导,加强与学习者的沟通与互动,为学生学习课程内容,参与课程活动及师生互动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四)整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资源,在Moodle平台集中展现

根据课程的模块化设计方案,课程整合了模块化教学设计、多样化课程内容(如表2所示)、多样性教学资源与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在基于Moodle 平台的Elearnig.bjou.edu.cn 的学习网站集中呈现。

从网络课程实际使用情况看,教学过程与测试考评均顺利完成(如图2所示),课程教学运行顺利,课程资源展示流畅,课程教学互动良好,形成性考核成绩与集中网考成绩均正态分布正常,网络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师生的认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网络课程获得2020年北京开放大学优质资源建设奖。

四、网络课程开发的再思考

(一)注重教学设计,把握课程建设的重点与目标

教学设计是网络课程开发的灵魂,是重中之重。重实用是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与学习特点,因此,成人高等院校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应更加注重开发内容的实用性,把握课程建设的重点与目标,学以致用,融会贯通,要以提升成人学员的职业发展能力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同时,网络课程设计需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以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来,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还需要注重教学资源的组织设计,其目的是为学生构建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以提高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3]。

(二)明确任务分工,组建高效、联动的课程团队

网络课程制作是团队工作,而且必须是一个精诚合作的团队。因为它是课程责任教师、课程制作公司、主讲教师及其他教师反复沟通后的成果。课程团队要明确任务分工,各司其职。课程建设总体设计与录制内容的选取要以责任教师为主,因为责任教师是对课程内容最熟悉与了解的。表现形式的选择可以邀请制课公司,公司在资源录制及资源表现形式上的专业技术性更强,这样二者相互结合,优质的教学内容辅之以专业的技术展示会大大增强网络课程的建设质量。同时,各部门要在课程录制内容、录制与拍摄方式、教学道具的选择与呈现方式等方面做到全面沟通,避免因信息沟通的脱节而导致课程的表现形式与录制内容与课程建设的目标不符合[4]。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脚本是网络课程制作的基础,双方需要共同进行脚本的制作,因为有时制作人员不熟悉专业知识而教师不了解表现手法,所以教师与制作公司需要进行深入交流,共同研究制作具有良好展示效果的课程脚本。

(三)网络课程建设需要线下课程的创新与开发

建设好的网络课程需要教师“吃透”线下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对线下课程进行创新与开发。因此,注重线下课程的创新与提升,线上与线下相辅相成,才能打造优质的线上课程。此外,教师需要终身学习,不断学习现代网络课程开发的新软件、新方法与新技能,不断积累课程开发的经验,提出课程开发创新性的有效策略[5]。

(四)注重课程意见反馈,定期更新课程体系

网络课程建设需要根据用户体验效果的反馈,定期更新课程体系。因此,它是一个积累、反复修正、更新课程内容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对课程进行持续更新,对课程进行有效维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的顺利运行。因此,网络课程建成后需要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例如,有效设计教学活动并与学习者进行在线互动;及时解答学习者的疑问与课程重难点;反馈学习者提出的意见并及时改进;关注课程前沿理论、热点问题和最新发展动态,补充新的课程内容与知识点等。教师对网络课程持续、有效的维护是课程优化学习内容与效果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华英.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J].中国成人教育,2013(15):110-112.

[2]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栾桂芬.以学生专业技能发展为核心的职业学校网络课程建设研究[J].才智,2021(6):59-60.

[4]张冬.互联网+”背景下加强职高在线课程的标准化建设[J].中国标准化,2021(16):

145-147.

[5]唐云龙,岳文,杨义勇,等.网络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创新,2020(24):70-72.

[作者简介]赵汕,北京开放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院校远程在线教育、国际金融学、国际资本流动。

[责任编辑 韦书令]

猜你喜欢

模块化设计网络课程
汽车装配工艺模块化设计研究
云技术在士官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
网络课程在学校教学中的作用
网络课程设计中学习动力培养策略研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LED车内氛围灯设计
基于.NET的教务信息内容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