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发脑梗死与复发脑梗死患者的血压指标比较

2021-03-08哈森曹俊爽

医疗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平均值收缩压脑梗死

哈森,曹俊爽

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 (天津 3001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多发于老年群体[1-2]。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脑梗死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研究显示,脑梗死复发患者相比首发患者,危害性更高,且血压水平越高,需要尽早予以干预[3-4]。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脑梗死首发患者与复发患者的血压水平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首发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1~88岁,平均(61.31±0.21)岁;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无既往脑梗死病史。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复发脑梗死患者50例为试验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0~87岁,平均(62.30±0.15)岁;患者均存在脑梗死病史,距离上次发病1个月以上。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排除其他严重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伴有高血压脑病、不适合佩戴动态血压仪、继发性高血压及正在接受炎症抑制药、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均开展24 h动态血压监测,设备选用德国LE.M公司的MOBIL-O-GRAPH型无创伤动态血压监测仪;将仪器佩戴于患者上臂,监测患者入院7 d内的血压;告知患者严禁剧烈运动,睡眠过程中严禁压迫上臂,以防数值准确性受到影响;监测时间段为每天早上10:00至次日早上10:00,日间每间隔30 min检测1次,夜间每间隔1 h检测1次;有效测量次数需占据总测量次数的80%以上,否则视为无效。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血压指标监测水平,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日间平均收缩压(SBP)、夜间平均收缩压(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日间平均舒张压(DBP)、夜间平均舒张压(DBP)。(2)比较两组血压昼夜节律(BPCR)及血压晨峰(MBPS),BPCR= (白天平均值-夜间平均值)/白天平均值,包括收缩压BPCR以及舒张压BPCR;MBPS则为患者醒后2 h内收缩压平均值-夜间最低收缩压和其前后共3次收缩压的平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试验组24 h SBP、24 h DBP、日间SBP、日间DBP、夜间SBP、夜间DB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mmHg,±s)

表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mmHg,±s)

注:与对照组比较,a P<0.05;1 mm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24 h SBP 24 h DBP 日间SBP对照组50 134.21±0.25 81.23±0.25 138.23±0.16试验组 50 144.32±0.97a 87.43±0.51a 144.23±0.86 a组别 例数 日间DBP 夜间SBP 夜间DBP对照组50 84.32±0.52 133.52±0.86 78.15±2.62试验组 50 89.23±0.15a 140.15±0.61a 83.42±0.61 a

2.2 两组BPCR及MBPS比较

试验组BPCR、MBP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BPCR及MBPS比较(±s)

表2 两组BPCR及MBPS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 P<0.05

组别 例数 收缩压BPCR 舒张压BPCR MBPS(mmHg )50 1.75±0.25 3.40±0.16 13.54±0.15试验组 50 4.62±0.17a 6.53±0.11a 31.20±0.17对照组a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可导致患者靶器官受损,引发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5]。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研究显示,高血压与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其不仅是首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也是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6-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压水平是脑梗死的独立预测因素,然而平均血压、偶测血压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过于局限,无法完整评估患者24 h的血压变化。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可对患者实施实时血压监测,是监测高血压患者血压指标的有效方法[8]。

本研究同时对首发脑梗死以及复发脑梗死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试验组24 h SBP、24 h DBP、日间SBP、日间DBP、夜间SBP、夜间DBP、BPCR、MBPS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血压水平对脑梗死复发影响较大;试验组BPCR、MBPS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BPCR、MBPS与脑梗死复发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MBPS是推动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可导致患者心脑血管损伤加重,这与清晨时分人体儿茶酚胺等收缩血管物质上升、血管收缩痉挛、血液黏度上升、血小板激活、血管内皮受损等有关。

综上所述,血压水平与脑梗死患者复发密切相关,临床上需要加强监测和干预。

猜你喜欢

平均值收缩压脑梗死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由时变Lévy噪声驱动的随机微分方程的平均值原理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平面图形中构造调和平均值几例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基于电流平均值的改进无功检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