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行动指南

2021-03-08赵明安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体系职业发展

在两个百年的重要交汇点、在我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规划”启动实施年,新时代第一个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于4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习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做出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重要判断,对如何实现“大有可为”进行了系统擘画。

1 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需要加快转变与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持续深化邓小平南巡以来开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启动新一轮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之路以及“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职业教育发展任务,强调“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中等职业教育进入巩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进入规模发展新阶段,明确了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大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任务,并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教育事业发展从“文化建设”调整到“社会事业”。《决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教育改革任务,以及“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努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职业教育发展方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提出了到二○二○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的教育事业发展总目标、“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总任务,以及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教育基本框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有效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党中央先后颁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与国家骨干产业转型升级计划,率先实现“化危为机”,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世界第六位晋级为2010年世界第二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规划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强调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需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需要推进“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改革发展目标。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部署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014年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向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标杆性年度。该年按照购买力平价评价的国民生产总值首次位居世界第一位,同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第一次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系统要求。会后颁布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6部委颁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习总书记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

“十三五”时期职业教育进入以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体系化阶段。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委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批示精神,编制实施《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职业院校管理能力提升行动计划”“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国家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调整与专业教学标准研制”,陆续推出国家“产教融合实施方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助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大政策。

2 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党的十九大开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新谋划。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新时代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重大部署。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任务是“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必须培育与发展的“精气神”是“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必须建设的发展机制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直接目标是“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注重培养职业能力、专业精神”既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求、又是职业教育的拓展方向,“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将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人才强国”“人力资源强国”框架。发展以定向培养技术士官为主的“军事职业教育”以及离退役军人职业培训是“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国防能力建设的新策略。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必须补齐的教育现代化“短板”。2018年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建设方向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会后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近五年实施方案,将职业教育现代化纳入现代教育体系建设,提出了“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等教育现代化6个维度,为职业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与布局。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集中力量建成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在海外建设‘鲁班工坊’”等职业教育现代化任务,并提出了建立健全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和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强化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等重大举措。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规划了职业教育改革路线图。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做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的重大判断,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与目标,确定了“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等7个方面、“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等20条改革发展任务,形成了我国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路线图。同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颁布实施《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国家治理体系决定》),《国家治理体系决定》从巩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制度的战略高度、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宏观视角,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

3 改革开放夯实了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我国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转变,完成了“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职业教育实现了“规模发展、结构调整、质量提高”的重大变革,完成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迭代升级,进入全面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阶段,夯实了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已经形成。党的十六大以来,先后召开了三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发布实施《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等4个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框架文件,在两个百年的交汇年召开了新时代第一个全国职业教育大会(2020),形成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产教融合、职普融通、育训并举”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已经建成。2019年,全国共有职业学校1.15万所,在校生2857.18万人;中职招生600.37万,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1.70%;高职(专科)招生483.61万,占普通本专科的52.90%。累计培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毕业生5452万人,开展社区教育培训约3.2亿人次,年均向社会输送1000万毕业生,年培训量达1.5亿人次左右。

明确的类型定位与完整的层次体系已经确立。“职教20条”开篇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已经纳入今年6月7日国务院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的《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习总书记对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指示明确提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经过新中国70年探索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改革创新,我国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并重,职普横向融通、“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教育(专科高职——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研究生)有效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合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管办评体制机制已经建立。经过多轮次调整优化,建立完善了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有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行业指导、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以公益性为导向,省地县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力量等政行企社地方举办的职业教育机构办学体制。中央省市县四级人民政府联席会议协调与督导机制,四级人大执法检查机制,办学机构常态化自评、中央省两级复核,行业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统一的评价机制。

多维度职业教育保障体系已经生成。党的领导全面落实,普遍实现党委(党总支)领导下的院校长负责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保障机制日趋完善。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全面实施,高职学校省级财政拨款达到省属高等学校平均水平、中职学校达到普通高中水平。国家中高职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不断完善,中职免学费、助学金分别覆盖超过90%、40%的学生,高职奖学金、助学金分别覆盖近30%、25%以上的学生。面向地方政府基于职业教育发展成效的中央省两级政府奖励制度、面向职业学校基于改革发展成效的省市两级“质量提升工程”奖补制度已经常态化。

职业院校教学基本条件持续提升。通过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国家省两级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计划、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计划、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央与地方共建计划,地方品牌与特色专业建设计划、实训基地建设计划,职业院校师资培育培训计划等专项建设计划,建成一批省级及以上示范(骨干)校、优质高职学校、一大批高水平(骨干、品牌特色)专业与课程(教材)、一大批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引领推动全国职业学校教学基本条件持续提升。

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国家职业资格框架是国家职业教育基本制度,是国家资历框架的一大支柱,是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建立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体系已经纳入“职教20条”和提交全国人大审议《职业教育法》修订稿。经过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创新,已经形成了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依据,《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及职业标准为核心,以专业目录及专业教学标准为基础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内容体系,以规范化模块化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为前提,以学分银行为支撑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制度体系已经形成。持续组织修订《职业教育法》,建立完善政府统筹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技能大赛与创新创业大赛制度,启动实施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制度,完成职业院校质量报告、适应社会需求能力报告制度、第三方评价制度、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与复核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点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制度体系已经形成并日趋完备。

职业教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实现与产业门类的全覆盖,全国职业学校开设1300余个专业和10余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行业领域,服务全部工业门类产业链,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能力增强,新增一线就业人口中70%以上来自于职业院校。二是职业教育面向现代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加强“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岗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我国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三是为促进民生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职与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超过95%、90%,全国技能劳动者占当年就业人口的比例从12.8%提高到18.4%,在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与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做出独特贡献,中职免学费、助学金覆盖率分别超过90%、40%,高职奖学金、助学金覆盖率分别超过30%、25%,每年有近300万家庭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主动参与国家“大扩招”“大培训”等专项计划,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独特贡献。

4 新阶段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主要依据

十九大以来,尤其是全国教育大会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战略高度,对新时代“三步走”做出了战略安排与系统设计。从积极应对美国遏制中国发展到统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与经济社会发展,从深化供给侧改革到产业链与供应链安全,从人才强国建设到技能强国建设,从人才评价制度建设到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等方面,将职业教育现代化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布局,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发生了格局性变化。

习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系列讲话指示提供了战略指引。党的十九大以来,习总书记在安徽、贵州、甘肃等地考察时多次走进职业学校考察指导。在中华职教社成立100周年、全国首届技能大赛开赛、世界技能大赛参赛与承办等重大活动做出重要指示。出席全国庆祝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等重要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从新时代青年成人成长、新中国建设改革发展、新时代现代产业大军培养、新时代脱贫攻坚等战略高度与长远视野,全面阐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反复强调职业教育在制造强国、人才强国等重大战略实施中的重要意义,为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提供了战略指引。

“职教20条”提供了政策保障。2018年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2019年颁布实施的“职教20条”,从“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等7个方面,确定了未来5-10年职业教育改革的20个重要方向,其基础与核心是“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为职业教育的“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提供系统化政策保障。

日趋提升的社会认可度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据《中国青年报》2021年4月29日发布题为“66.7%受访家长能接受孩子进入职业教育”报道,该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wenjuan.com),对1353名学生家长进行的职业教育专题调查显示,89.0%受访家长关注职业教育。66.7%的受访家长表示能够接受孩子进入职业教育,其中一线城市受访家长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更高。62.5%的受访家长直言社会对职教存在偏见。家长看好职业教育的因素分别为师资力量强(70.1%)、就业前景好(59.8%)和办学质量高(59.4%)。该专项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认可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认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良好社会环境逐步形成。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揭示“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新空间。今年5月11日国新办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2020年大陆地区人口规模与结构,与2010年相比变化分别是:(1)总人口达到14.1亿人,增加7205 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53%;(2)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2.18亿,比例为15.47%,每 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3)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1年,增加0.83年;(4)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64 亿,占比为18.7%,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 13.50%,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形成了少子化与老龄化叠加的人口形势。新的人口结构及发展趋势与国家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意味着,新增接受学历性职业教育人口将逐年减少,对高水平专科及以上职业教育需求增加,存量人口接受灵活学历性职业教育与常态化职业培训要求增加,老龄人口以延迟退休、再就业为目标的职业培训需求,以及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生存与发展兴趣的职业培训将大量增长。同时全国超2.18亿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将产生更大有助于职业能力提升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市场。

不断扩大的就业岗位需求规模要求高质量职业教育供给。根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人口变动已经显现出“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和“三化”(老龄化、少子化和农村空心化)特征,劳动力供求呈现“五降一升”(人口增速下降、适龄劳动人口下降、劳动力人口下降、劳动参与率下降和就业人数下降,求人倍率上升)新趋势,劳动力供不应求成为常态,就业的结构性风险大于总量风险。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加、产业链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基建”支撑的工业互联网与商业互联网进一步普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新增就业岗位增加量与增长速度将高于传统劳动密集型就业岗位减量与减速,并将促进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提高人力资本要求。新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对高质量职业教育供给提供更大规模、结构更优、更高质量的市场需求。

5 新阶段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实践逻辑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三个坚持”是习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着重强调的“九个坚持”的重要内容,是习总书记对新时代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指示的开篇。职业教育要“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要主体,作为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坚持党的领导关系党的群众基础,是“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根本保证。职业教育要“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正确方向是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职业教育要“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习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属性的社会共识,并写入“职教20条”和已经进入全国人大审议《职业教育法》(修订稿)。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一要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办好职业教育,落实育训并举的法定责任;二要站在完善国民教育体系与终身学习社会的战略高度,站在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的视角,承担职业启蒙社会责任,推进职普融通;三要坚持职业教育开放性,从增强人民群众生命全周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出发,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在坚持职业教育公益性基础上,为增强各级各类人员就业能力、职业转换与发展能力、幸福生活能力提供技能支持。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典型特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不二法门。

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既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又是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政行企校”系统推进多主体育人,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各育人主体的永恒任务,深化育人模式改革需要管理体制与保障机制建设。

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为服务我国产业链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升级,需要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探索与普通高校平行而交互的专业学位体系建设。建设技能强国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职教20条”,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已经启动实施高职教育“双高计划”、“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计划”、《“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旨在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培养一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树立职业院校高水平发展标杆。

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巩固基础教育成果、提高高中阶段入学率、助推普通高等教育改革。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国家资历框架的一极,职业教育还要承担基础教育(含普通高中)职业启蒙、技术技能创新的社会责任,同时为普通高校学生就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为未接受过职业教育的新入职职工提供入职培训、为在职职工提供转岗晋级培训、为离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培训等职业培训。通过系统性职普融通与办学功能拓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在职业教育内部落实育训并举法定责任,完善“中职教育——专科高职教育——职业本科教育”层次体系,推进各级各类学习成果认定、转换,实施学分银行,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通的国家资历框架,完善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基础是社会认可度提高。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引导社会各方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无论是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质量、职业院校办学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还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引导社会各方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均需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改革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制度,需要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

猜你喜欢

体系职业发展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职业写作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我爱的职业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