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校建设中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2021-03-07王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6期
关键词:双高办学职业

王静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毕节 551713)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职业教育形成了一系列对传统教育模式创新发展的理论反思成果,其中最为核心的是,职业教育作为新兴的类型教育,要兼顾高等教育的一般性特征和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特征,在以文化人、以文培元、以文育人的基础上,构建起与职业院校教育与研究相适应的育人模式。

2019年,职教20 条为促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提供了空前的顶层设计支持力度,随后,落实其关键行动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主抓手的“双高计划”诞生,“坚持中国特色”大改革迎接大发展的职教黄金期时代到来。与此同时,习总书记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是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坚持共同理想信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2]随即文化强国、思政课改革等政策的出台,预示着职业教育时代新内涵与文化自信密不可分。2020年10月26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首次明确了文化强国具体时间表。可见,以文化融入双高校建设,推进文化全方位立体化建设,文化自信才能转变为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的内在驱动和精神源泉。

1 职业教育“文化”要素逻辑

文化是高校组织及活动的构成要素,引领着办学治校的价值思维、制度规范、行为方式、环境氛围等,一流高校离不开文化支撑,它是国家战略对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助推器。

1.1 文化与文化自信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之分,精神文化是核心,思维心态和行为方式都属于其范畴。文化具有教育、凝聚、规范、审美、传承等方面的功能[3]。

“自信”归属心理学范畴,是指对自身能力、所持观点及知识水平的肯定和不质疑,对外在环境能从容应对。“文化自信”是根植于文化认同的情感归属中,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对发展规律的觉醒,对知识的内在接纳。因此,文化的启发功能要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被激发,需要建立起“文化引领”高度认知的基础,以提升办学治校水平为抓手,增强校、企、行、科、家和优秀文化的融合,在文化传承中以兼容并蓄的包容姿态实施国际化,在文化发展脉络中反复地批判和比较反思,最终浸润师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动自觉和文化认同。具体在实践中,就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历史文化,探索深挖文化育人的本质,洞悉育人链条上对自身价值的辩证的肯定性认同。

综上,职业教育的文化自信包括对职业教育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坚守、对职业教育未来文化的决心和憧憬、对职业教育内在文化昂首挺胸的接纳力度、对职业教育外来文化不卑不亢的兼收气度。

1.2 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古今逻辑要素

职业教育脱胎于中华教育文化的母体,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萌芽、成型、发展、嬗变。原始社会初期传授生存技能出现了教育的萌芽;商周时期,以血亲为主的世袭制盛行;先秦时期,“士”族兴起、阶级产生,职业教育在以经术为主的“大学之道”的压制下备受冷落;春秋科技的繁荣,世袭制开始被破解,手工作坊走出家庭单位开始了学徒制的雏形。同时,孔子、老子、扁鹊等诸子及医家开创的私学为早期职业教育拓宽了发展渠道,从此披着科举制外衣的“经学”教育成为主旋律,职业教育更注重“入仕”的理想而较忽略“技艺”的传承,但“教学相长”彰显着职业教育早期实践和应用结合的教学理念;隋唐时期,官方开设的专科学校初具规模,琳琅满目的科目不断丰富和充实了教育的发展。《考工记》《梦溪笔谈》《天工开物》闪耀着工业技艺的熠熠光辉。直至近代,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打开了“经学”教育转向“实业救国实业兴邦”的最强音,清末最早创办工农商实务型的专科学校“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开启了高等专科教育的先河。中华职业学校以黄炎培教育思想为办学思路,带领一批职业技术院校,以自信的姿态培养出詹天佑、魏源、严复、左宗棠等近代工业科技文化的领军人物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者。

1980年,第一批职业大学受教育部批准成立。1995年统一办学目标,与高等专科学校区分开来,培养应用技术人才[4]。1994年,深圳成立第一所职业技术学院,从此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加之国家教委“三改一补”政策的落实,多元的办学形式在职业教育内部治理、办学定位上提供了多样化的充足经验,几十年富足的养分积淀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共识的价值体系,以专业和实践互通的“双师型”+职业技术和道德并存“应用人才”的职业性、区域经济+地域特色文化的区域性、行业印记+企业文化的行业性等鲜明的个性特征支撑起了职业教育独特的文化优势和文化自信。

1.3 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内外逻辑要素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以颁布法律的形式为职业教育正名的国家,是第一个明确“职业教育”称谓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两个立法认定实施职业教育的国家。我国的职业教育在探索中国特色路径的过程中,对德国双元制、加拿大能力为本、美国社区、新加坡教学工厂等学习借鉴倾注了不少心血,甚至向澳大利亚、瑞士等职业教育也汲取了富足的营养,反复研讨实践,形成了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等办学特色和定位,谦虚、包容、持续、恒久的自信文化因子也不断积淀,推进了制度的科学接续,2015年,国家“双一流”部署再一次强调了文化自觉和制度自信,2019年“双高校”计划第一条也明确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文化建设相关内容,文化以它的进取和活力支撑着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2020年国家脱贫奔小康,离不开职业教育产教扶贫的深厚影响力,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各职业院校结合专业优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据不完全统计,职业院校尤其是中西部职业院校成为当地发展的新地标,结合东西部扶贫协作等机遇,1000个涉农专业为乡村振兴培养了40 000 名应用技术技能人才[5]。职业教育也以自身独特的应用型价值彰显了独特的文化自信。

2 “双高校”建设“文化自信”的内涵要求

“双高”计划旨在产业经济转型背景下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做好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在十大任务举措中,“引领”“改革”“传承”“创新”等高频词汇频出,为文化自信的塑造提出了新要求。

2.1 引领:文化理念引领职教改革发展

2014年全国政协会上提出职业教育事关民生和经济性,2018年习总书记再次强调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可见职业教育办学的衡量标准,一是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上为地方产业生态赋能;二是在办学现代性的支撑下为构建新技能累积机制能力;三是在制度改革的动因下形成教育的稳态和秩序。职业教育倡导科研学术转向应用学术,学校主体转向产教融合,研究新技术技能形成规律并形成常态,为社会经济培养人才资源和贡献技术智慧。

在此基础上,和本科的“大学精神”一样,职业教育需要熏染、厚植丰富的文化理念,它是在产教融合的特征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内涵建设为总抓手,将自身传统特色文化与追求技术技能创新卓越的工匠精神、知行合一职业精神相融合的新精神,以此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传播的高地,带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2.2 改革:文化治理能力改革办学机制

“双高”计划中内部治理能力提升,为显性制度文化向隐形价值文化转变提供了政策指引。当前,职业院校中普遍存在重章程的刚性制约,轻文化内涵的轻柔性浸润;重行政的层级管制,轻独立自主办学的创新话语权;二级院系自我发展依赖性强,内生动力不足。在这样的困局中,“以人为本”作用凸显,职业教育需要“上下贯通”,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多元参与共建共享。制度约束保证决策民主和管理集中,但真正要实现治理的科学化,需要以科学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价值精神等组成人本文化,建立个人、集体、社会相融的利益机制,凝聚共识、凝结力量、积聚智慧。

2.3 传承:文化传承启迪自觉与自信

职业教育要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必然需要文化的熏陶,包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职业文化、工匠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融合。人类学家费孝通指出:“文化自觉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很多院校课程内容对文化开发不够,对文化思想精髓植入不够,课程资源和教学手段陈旧,职业教育内涵、劳动教育精神等缺位,学生和文化的链接度小[6]。职业教育“重术轻道”导致了文化的边缘化或缺失,从而导致地方人才的流失,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难以持续,阻挡了地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元文化永恒的魅力,实现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上升到文化自豪的要求任重而道远。

2.4 创新:文化创新树立品牌“走出去”

“双高”计划对国际化交流提出了要求,习总书记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为“双高”校建设明确了战略方向,为全人类贡献智慧和力量需要国际化交流,需要紧跟“一带一路”倡议,为文化的创新树立品牌,为世界输出职业教育的中国方案。“走出去”需要国际办学模式,以国际化视野训育人才,以文化为链接,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弘扬中华文化、丰富职业教育文化、学习国外先进文化,坚定中华职教文化自信,讲好中华职教好故事,传播中华职教好声音,做国际文明交流的使者。

3 “双高校”建设文化自信培育的实践路径

3.1 “一加强”:大思政教育筑牢文化之基

党的领导为职业教育文化培育掌稳了方向之舵,要遵循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建设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推动实施“聚核守正”“培根铸魂”“固本强基”三大工程,提升党建工作的高度、深度和精度,为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坚持大思政的思路,巩固提升“思政课主渠道育人+专业课主体育人+第二课堂延伸育人”模式效果,实施“六进”工程,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创建“红色薪传”思政品牌,定期开展“传承红色·魅力青春”和“技以载道·匠心圆梦”主题文化活动月,深入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优秀职校生校园分享”等活动,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深化“一系一品”文化内涵,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四个讴歌”主旋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建设融媒体、智媒体等新型宣传平台,讲好职教好故事;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红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职业教育工匠文化”五位一体的文化自信,努力丰盈出具有艰苦创业、锐意进取、知行合一、自信创新的“职业精神”。

3.2 “四打造”:人才培养明确文化标准

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重点任务,丰富了“双高”计划多维度、立体化文化精神培育的内容。对学生而言,立德树人的任务要培育他们认知、团队、职业、创新“四项能力”,严谨、敬业、精准、卓越“四种品格”及工匠精神。对教师而言,要打造“四有”好老师,因此,要将文化培育贯穿教育教学始终,发展以课堂为主体,课外和实践一体两翼的教学模式,深入挖掘文化元素,提升师生的文化自觉,形成“文化精神引领,价值愿景渗透,企业理念管理,职教规律办学”的文化建设标准。

从这个层面看,职业教育文化包括大学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区域文化,师生要坚持和发扬良好的群体意识和道德规范,依托入学教育、社团活动、党性培养等教育教学活动,形成文化传承创新的行动自觉。例如:实施模块化等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团队,改造课程结构,开展科学的课程资源开发,依托“翻转课堂”、物联网等推进教学改革引用,以课程思政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坚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的钻研勤奋作风,秉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精益求精的态度,形成鲁班、喻皓等工匠“爱国、处世、修身”职业风范等,带领学生角色转化来实现自我建构和赋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促进学生保持“诚信”塑造“匠德”,学会“务实”塑造“匠行”、坚持“求精”塑造“匠术”,以师道文化传承培育“工匠精神”,实现课堂外自控式、课堂内协作式的文化育人输入。

3.3 “五提升”:“链条”式思维巩固文化地位

“五提升”的目标包括校企合作、服务社会、内部治理、信息化、国际合作,职业教育跨界性的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文化培育需要“链条”式综合立体化思维。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产教融合为导向,内部治理为根本,中外合作为支撑,建立起学校、企业、社会、家庭、个人的命运共同体,划分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区域,坚定职业教育培养能工巧匠的价值地位及发展前景。从这个层面看,职业教育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以物质文化为基础、制度文化为保障、行为文化为表征,形成系统性综合的整体。

例如:充分分析职业院校的行业、地域、水平、资源等条件,结合校级发展规划指定文化建设的子规划,成立校内党政联席和校外民主参与的文化建设机构,以带有区域特色的校训、校歌、校风等精神文化为主,镶嵌文化元素的景观设施、长廊布局等物质文化为辅,培养学校、地域、民族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硬实力。同时,完善分配制度,落实以“按劳分配”“按需激励”的绩效考核微观激励机制。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维护国家国际安全。多元利用三微一端等平台,营造遵守制度规则的氛围,将制度改革与方法贯穿内部治理的过程,形成办事依规、遇事要规、矛盾靠规的局面,破解机制体制屏障,推进制度改革,下放二级院系人才培养、人事管理、财务支配等办学自主性,激发师生的主体活力。以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要点,完善督查督办机制,提升内部管理效能。

4 结语

文化“立”,职教才能“立”。文化育人,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和育人质量的使命,是“双高”计划中“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强烈呼应。从文化自觉萌芽、文化自信强化、文化建设强国,推动职业教育由封闭到开放,由继承到创新,由制度规则到文化浸润的转变,需要我们再接再厉、持续发功,按“双高”计划的指引打造样板、树立标杆,真正推动职业教育融入经济、汇入生活、深入人心、渗入文化。

猜你喜欢

双高办学职业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职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