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021-03-07刘海华

民族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学困生同学课堂教学

刘海华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日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合作学习便成为广大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师研究的重点对象,小组合作学习在我国班级教学中也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

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甚至跑题;有些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等等。针对刚才提到的几种情况,要想切实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构建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

“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课堂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或是“知识的移植”,客观上造成了一种沉闷、压抑的而非合作化的环境。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习者,不同学科的学习规律也有所不同,并非在任何教学条件下,合作学习都是最佳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却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共性”。如何构建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呢?

(1)安全的心理环境。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气氛,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把学生当作朋友和知己,多一些理解、鼓励、宽容,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探索热情就会更高涨,合作的欲望就会更强,课堂就会更加生气勃勃。

(2)充裕的时空环境。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由于学生没有按照老师事先预设的轨道进行,或者由于学生的“吞吞吐吐”,害怕不必要的枝节末叶的出现和时间的浪费,教师毫无顾忌地打断学生的发言或活動,这些“蜻蜓点水”式、“一蹴而就”式的合作学习,只能是形式上的合作学习。因此,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要使学生拥有充足、宽裕的发言、补充、更正和辩论的时间和空间,让各种不同程度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地发挥。

(3)真诚的激励环境。适时适当的激励,可以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并运用好这个课堂杠杆,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甚至各执己见的合作学习氛围,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赞许的目光都能使每个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

二、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一开始实施时,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每一位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领导者、激励者、检查者、读题者、协调者、报告者、操作者等,而且应该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的互赖,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比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中《简单的统计》时,把全班28人分成4人一组,要求学生统计出本小组同学拥有铅笔、橡皮、直尺的情况。我事先告诉学生,由一位同学报出小组内每一件文具的名称,其他三人在纸上统计数量,这位同学边报边留心其他三位同学的统计情况,最后大家核对一下统计的数字,如果有错误,就换一个同学报文具名称再来一次。同学们明确分工后各司其职,统计的又快又好。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技能和品质,是不可能一朝一夕能练成的,我们要有意识地长期培养,潜移默化。这种长期培养,仅仅依靠课堂的训练也是远远不够的,应重视学生课后小组合作学习的延伸。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1) 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的公开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迎合课改潮流,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教师呈现问题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讨论,看哪一个小组讨论的又快又好?”,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就草草开场,其结果就是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2) 合作学习应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 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 优生更优,差生更差。为此,教师可首先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使说错了也要说出来;其次,在组内安排他们优先发言,让学困生先说出最容易想的解题策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第三,要求他们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意见,听完再动手操作,细致分析一下过程;第四,教师行间指导时,应重点指导学困生学习操作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操作困难。

1725501186374

猜你喜欢

学困生同学课堂教学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