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推进式语文课堂中教学预习问题设计原则的研究

2021-03-07印波

民族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预习原则教学

印波

摘要:“问题式教学”是目前课堂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而问题式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至关重要,有了好问题,才有高质量的教学。而教学预习作为教学的预备环节,只有准备充分了,才能让课堂更精彩。同样预习环节也需要问题的推动,那就语文学科课堂中教学预习问题而言,问题的提出应遵循哪些原则呢?本文围绕这一问题,提出了“问题式预习环节”中应遵循的这几个原则:预习问题设计要有指向性、层次性、启发性、紧凑性、趣味性、多样性。

关键词:预习;问题推动;教学;原则

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作为第一语言学科,是各类信息储存和传递的基本工具,所以更有课前预习的必要,而且只有进行了预习才能把握课堂上有限并且宝贵的时间。预习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经历初中的青春期躁动不安,进入高中后自学自制能力显著成长,学生的独立性也在学习上体现出来。高中知识点难度大涉及广,要想学好学懂必须靠教师的孜孜不倦和学生的融会贯通,单靠教师一方面把知识灌输给学生难以取得成效。预习,不仅能让学生提前攻占难点知识的高地,也能让学生养成自主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做好预习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方变为主动的进攻方,体会到学习的意义。

二、课前预习,以“问”推动

预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学习习惯。加强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引导和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高质量有效的预习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无论是课本解读能力还是对于重难点的把握,自主阅读能力等多方面得到有效提高,预习的作用不可小觑。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斷深入,我逐渐认识到预习不仅仅是消除文本障碍,更是调动学生的个人经验、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我认为预习问题的设计应遵循相应的原则,真正让它发挥应有的效用。

三、遵循原则,事半功倍

“问题式预习”中,问题的提出是核心,没有好的问题,就没有有效的问题式预习和之后的教学活动的开展。鉴于语文教育学科自身的特点,若想在问题式教学中预设出好问题,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预习问题设计要有指向性

预习问题要与教学目标相结合,让学生了解预习的重点。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使学习更有效。指向性强能直接进行体现学生预习的有效性。当然这就需要克服问题设计的随意,借助教材的蓝本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学习,把学生的预习活动与语文教学目标和谐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预习有方向,预习有重点,而不是看小说式的过一遍。如讲老舍《我的母亲》一课时,其中一个教学目标就是体会母亲的形象和性格特征,那我们在面对这样一篇长达5面A4纸的长散文,如果全部依赖于课堂,那整个课时便会显得冗长拖沓,所以必须得利用好预习这一好方法。预习时,可以在初读文章解决基础字词的基础上带着“你从文中_____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位______的人,并做上记号”这样一个问题有方向地再读文章,这样在学生虽然没有真正体会、理解文章的情感时,但有了对于课文的一个基本把控,那课堂上的效果应该是事半功倍了。所以合理的预习问题设计,可以驱动目标的超前完成。

(二)预习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很少有人在认识事物时能一下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别是十几岁的中学生,他们认识事物的特征是由浅向深、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不断从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中逐步接触到事物的本质。在预习设计上,要先易后难,让学生体验到预习让学习变得不再艰难。比如最初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里的生僻字词,在课堂上出题考验。学生发现简单的预习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样会极大激发他们预习的兴趣和动力。在简单的预习取得效果后,再给学生布置课文中的难点要点,比如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即便学生在预习时不能完全理解,那么在教师的课堂讲解上一定会茅塞顿开,甚至于醍醐灌顶。教师也可以通过根据不同学生布置分层次的预习问题,对于“后进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如朗读课文,标注好自然段,借助字典查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读音、重要的词语意思、结合问下注释初读文章等;对于中等生,在初读后完成课本后相关的练习题,并且文章的思想情感进行初步感知;对于优等生,可以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如在预习《卖白菜》这篇文章时,就可以让这一批优等生提前找出文中的矛盾冲突,标注出为突出人物形象的细节描写等及查找相关背景知识,也可以试让优等生在课堂上分析、讲解。

(三)预习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

语文教学的任务的布置也应注重思维能力发展的培养。而教学环节中的预习作为出发点,也应该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对于预习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如可以精心设置一个问题教学情境,以置疑开始,在激发兴趣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快速的找到学习的道路,另外可以使学生养成多思善问的好习惯,经常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努力改变学生一直停留在学习文本的状况,培养他们超越文本、超越作者、提出新观点、做出新回答的创造性阅读能力。如上到《芝麻官餐馆》一课时,我们在还未学习感悟作者到那种由民到官、又由官转民的坦然洒脱的难能可贵以及职业不分高低贵贱的时候,对于一群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能理解到这一层次是非常困难的,可以以北大毕业生陈生的“猪肉大王”和“陆步轩事件”为出发点去设计情景问题,那么接着学生在初步预习这篇文章的时候便会有超越文本的价值感受,对于文中的“芝麻官”也会有一定的理解。

(四)预习问题设计要有紧凑性

问题推进式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注意知识间的彼此联系。设计问题时必须要注意知识的联系,使问题推进式教学模式在帮助学生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体系方面发挥其独有的作用。在问题设计时,要注意问题的衔接、密度,做到适量、适度,要以教学内容为据,必要时进行整合。在进行预习设问时,可以这样做:如唤起学生对以前学过知识的回忆。比如学习《沁园春 长沙》,“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请同学们联想发展自己以往学过的毛泽东的诗词来回答,学生很快联想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另一个例子是《诗经》,它可以让学生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东西:《水边》是一首很好的歌,它出自琼瑶之手,抒情曲折,感人,当同学们知道它是从“芦苇”中运用的时候,会不会对《诗经》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比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焦仲卿化鸟的结尾让学生想起梁祝化蝴蝶的故事,也能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五)预习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

皮亚杰说:“一切智力活动都取决于兴趣。”语文教学能否顺利完成,学生能否学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预习环节作为接触语文学习的首站至关重要,预习问题要根据学生进行认知能力不断发展经济规律的特点,结合教材特点,尽量做到新颖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通过学习的热情。如在学习相对而言比较枯燥和难于理解的《拿来主义》时,可以在预习问题设置环节,以现在孩子们感兴趣的“韩流”为突破口,面对来势汹汹的“韩潮”有专家指出这是文化侵蚀,这会慢慢侵蚀青少年的心理,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这一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对文中的“拿来主义”做了桥梁连接。

(六)预习问题设计要有多样性

在设计预习问题时,不仅包含生字词、作者、背景等知识目标,而且包含运用等语言能力目标,甚至涉及到情感目标。预习作业内容应多样化,应综合运用听、说、读、写技能。预览问题的形式也应抛弃传统的阅读观念,做问题,其形式才能丰富多彩。可以是动手类的,如编辑作者的任务介绍卡,也可以是企业拓展类的,如为某企业设计一条广告,更可以有一些“留白”部分,让学生学习自己发展提出解决问题,挖掘培养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在完成形式上,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总结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问题式教学”中的教学预习环节问题预设,应以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为前提,以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为基础,立足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引领学生进行主动的语文学习活动,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程东管高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J]语文天地,2016(10).

[2]郝冰杰高中语文问题式教学法策略研究之人物传记的教学J1亚太教育,2016(31)

[3]吴建强突出“五性”问活课堂[J]基础教育研究2007(12):31-32

[4]邵怀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策略及观察[J]教育科学2009

本文系2019年度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利用问题教学法推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 ZJZB2019090   ;

猜你喜欢

预习原则教学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