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贫困生成长需求的关照研究
——基于高校贫困生发展资源模型的建构与分析

2021-03-06张权力陈星霖沈悦王宏梅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贫困生维度青少年

张权力 陈星霖 沈悦 王宏梅

(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江苏盐城 224002)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倡导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病理心理学”,反对将心理学的研究重心放在了人类问题行为的成因、症状和矫治方面。[1]人类个体在健康的发展轨道前行的积极因素或有利条件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后,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产生了一系列描述发展促进因素的概念模型,如支持、机会、发展资源等。这些模型区分出了促进人类发展的关键因素及其测量学指标。发展资源框架是其中一个重要代表。借鉴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本研究尝试建构贫困生积极发展的资源模型,以观照高校贫困生的发展需求和积极发展。

一、高校贫困生发展资源模型的建构:原型基础与基本假设

发展资源,这一概念由明尼阿波利斯Search研究院以Benson博士为首的研究团队于1990年提出,是指一系列能够有效促进所有青少年获得健康发展结果的相关经验、关系、技能和价值观[2],是“增强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社会和心理优势”[3]。

高校贫困生发展资源模型所采用的“发展资源”概念和理论模型就是以Search研究院Benson博士建构的青少年积极发展模型为基础。

Search研究院最初提出的青少年发展资源有30种,1996年重新扩充了原有的资源框架,将其包含的资源发展为40种,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分别有20种[4]。外部资源代表了能够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环境特征,主要指成人通过加强联系以及提供机会使青少年获得积极的发展经验,可以分为四类:支持、授权、规范及期望和创造性地利用时间。支持包括来自家庭、社区和学校等多重环境的肯定、赞成和接受,它使青少年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体验到温馨、关爱的氛围。授权是指鼓励儿童和青少年参与社区团体活动,使其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社会人士的重视。规范和期望,即家庭、学校和邻里都有责任规范青少年的个体和社会行为,同时成人和同伴能够以积极的、负责任的行为为青少年提供示范。有效利用时间,指的是为所有青少年创造条件以保证他们有时间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各项对青少年更具激励作用的创造性活动。

内部资源指的是青少年应具有引导其行为的价值标准、胜任特征和技能等,也划分为四类:投身于学习、积极价值观、社会能力和自我肯定。其中,投身于学习综合了促进学业成功的个人信念、价值观和技能,包括对就读学校具有归属感、参与学习活动并期望获得成功等。积极价值观,代表了青少年应具有的亲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个人的品格,如诚信、正直、有责任感等。社会能力主要是指青少年对待多重选择、挑战和机遇的所应具有的综合素质,如计划和决策能力、和平化解纷争及文化沟通能力等,它们通常反映了个人的良好适应状况。自我肯定是指青少年对未来和人生等方面的具有积极的看法以及较高的自我价值感,它反映了青少年期的关键发展任务——形成社会同一性。如果没有这类资源,青少年将失去发展的动力、方向或目的。

该模型建立了青少年健康发展所需要的成长生态框架,将生态环境特征与个体成长所应具备的基础技能联系起来,既关注青少年自身拥有的天赋、能力、优势,同时包括了支持、机会等来自于社会环境的“优质营养”。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青少年积极发展所需要的40种资源

(续上表)

青少年积极发展资源模型有3个重要的理论假设。假设1:资源堆积为青少年积极发展提供更多支持。资源的堆积分为垂直堆积与水平堆积。垂直堆积主要表现为在任一时间点上个体获得的资源总数。水平堆积表现了资源的情境宽度效应,即在多个生态情境中(如家庭、学校、邻里/社区、同伴和校外项目)体验到的资源的累积与积极发展结果的相关更高。假设2:应该从多种路径塑造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共同愿景。构建发展资源框架的目的之一在于为理解个体与情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如何促进积极个体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发展资源的分类法也创造了一个实践的愿景[5]。假设3:社区在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社区是一个重要场所,通过社区水平上各种资源的激活、改变和联合而实现的资源建构,可以最大程度增加生态发展资源和个体发展资源的融合。社区水平的资源构建包括正规的组织和计划,还应包括非正式的规范和关系。[6]

贫困生积极发展资源模型的理论假设包括3个方面。假设1:资源堆积能够为贫困生积极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其中,资源的垂直堆积(更强调资源总量)和水平堆积(更强调资源贯穿多情境)都很重要。因此,构建贫困生积极发展资源要注重核心资源类别多样化和跨情境供给。假设2:从多种路径塑造促进贫困生积极发展的共同愿景。促进贫困生积极发展,需要从家庭、学校、社区、国家等多主体层面提供支持和资源,塑造促进贫困生积极发展的共同愿景。假设3:学校在促进贫困生积极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和关键作用。学生积极发展是学业、心理和社会交往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学校教育起着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有研究发现:处境不利学生在各维度上的教育情境感知与一般学生相比都更消极;处境不利学生的积极品质在各个维度上的发展状况均略低于一般学生,其中在思维与观察力、执着、领导力、友善、心灵触动、真诚、爱、谦虚、幽默风趣、合作力十项具体积极品质上的发展水平低于一般学生并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教育情境感知明显消极,积极品质发展相对滞后,表明处境不利学生处于内在处境不利,长期的消极体验弱化了其积极发展的方向和能力,是其积极品质不良发展的症候所在。[7]因此,针对贫困生等处境不利学生的内在不利处境,学校应该尽可能提供基于实践项目的针对内在的、个体层面的、高情感卷入的系列资源和机会补偿。但这也要求家庭、社会和国家要依托学校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

二、高校贫困生积极发展资源模型的建构过程与方法

(一)基于文献阅读深刻认识贫困的本质及其对贫困生成长的局限

贫困生的贫困在于物质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共同匮乏并交互影响。

贫困生物质资本的匮乏是显而易见的。物质资本的匮乏影响贫困生基本物质需求的满足。受此影响,物资资本匮乏还会进一步影响贫困生的自我认知、心理健康发展、社会竞争能力发展甚至是学业发展。物质资本匮乏的局限还会对个体未来发展产生持续性干扰甚至是崩溃式爆发。

贫困生从家庭和学校获取文化资本的内容和质量受到局限。学校教育过程是文化资本有限地再分配的过程。因为在获取文化资本的过程中,贫困生群体显然处于不利地位。一则他们的家庭及其自身难以对文化资本进行全面认知和把握;二则文化资本的获得是以家庭物质资本所具有的文化资本习得机会的购买力为前提。

贫困生及其家庭拥有的社会资本会持续影响其进一步获取社会资本的过程和质量。社会资本的本质是处于社会结构中的不同位次的个体或群体所拥有或能共享的直接或间接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本是个体通过社会交往过程积累,但同时是以个体所属的社会地位为基础,以自身所拥有的社会交往能力为半径构造社交圈子。

贫困生进入任何社会情境的互动行为过程,都受到其所拥有的各类资本情况支持或限制。在学校教育情境中,教育的首要原则就是保障所有受教育者公平地实现学校教育权利和机会,其次是学校教育过程也是竞争性分配进一步受教育机会的过程。显然,贫困生适应学校教育过程并获得竞争胜利充满更多不确定性。

容易出现的结果就是:物质资本匮乏的贫困大学生文化资本积累与竞争性获取并不突出,社会资本的积累受到更大的局限;他们在后期的职业竞争中缺乏充分甚至必要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支持,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贫瘠,遭到系列的社会排斥,对外部社会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

(二)开展贫困生(敏感)心理座谈会

研究者团队与10名贫困生围绕“贫困生的心理敏感维度及其表现”进行团体访谈。通过对座谈资料梳理选取部分代表性观点如下:贫困生缺乏安全感且自卑、焦虑、孤立无援;贫困生在与他人竞争时,害怕拼关系、拼父母、拼资源,也害怕他人的闲言碎语;贫困生怯于发展人际关系,不喜欢耗费金钱的社交娱乐活动,可能进行社交回避;贫困生担心自己会不会成为家庭和他人的负担;贫困生过于注重成绩,更容易因为成绩不好而进行自我否定;贫困生更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真诚相待,更渴望成功。

(三)开发高校贫困生心理敏感水平测量问卷并开展相关调查,问卷如表2所示

表2 贫困大学生心理敏感状况测量问卷之问题设计

(续上表)

本问卷通过问卷星发放,共回收96份问卷,通过分析发现,来自贫困家庭处于学校教育阶段的学生,家庭的贫困使他们拥有相对负面的自我认知、缺乏安全感、目光视野不够长远、思维方式固化、价值观脆弱、社交狭窄、爱好和兴趣单一、综合素质薄弱、综合竞争能力较弱、具有竞争意味的发展机会较少等。

(四)开展高校贫困生的成长需求调查

2020年7月研究者团队设计出高校贫困生的成长需求调查问卷。问卷主观题目部分如下:

专业发展方面:你对自己的学业成绩满意吗?在专业学习方面你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希望得到哪些帮助?你觉得家庭经济现状对自己的学业表现有影响吗(造成困扰/激励你/两者都有)?若有影响,能否具体说说是怎么影响的?你是否制定了学业规划?认真执行了吗?效果如何(如获得必要资格证书等)?决定如何改进规划?你觉得你的专业能力是否胜过其他学生?觉得自己的专业能力处于什么水平(优秀、良好、中等、不及格)?会因为自己专业能力不够好而担心未来发展吗?你是怎样排解这样的忧虑的?

综合发展方面:你觉得家庭经济现状影响自己的人际交往(与朋友、老师之间等)吗?如果有的话,能否具体说说有哪些影响?除去想要加综测分的因素,你是否能积极参加班级、学院、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如志愿活动等)?是否能积极参与竞选班委、学生干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入党)?能让你积极或不想去参加活动、竞选班委的原因有哪些?能否在他人(认识或陌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积极提供帮助?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会不敢或不好意思向他人寻求帮助吗?为什么?在综合发展方面你觉得自己在哪方面欠缺?需要哪些帮助?(综合发展方向包括人际交往、校园活动、干部身份、政治身份、志愿活动)

个性发展方面:你觉得自己有什么特长?是如何获得这些特长的?获得过相应的肯定或证书吗?这些特长为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发展机会?你最希望拥有哪些特长?渴望得到哪些支持?你有没有特别感兴趣的方面?如果有的话能否分享一下什么契机让你接触到这一方面/你一般通过什么途径去了解这些方面信息/如果你有钱了,你会愿意将这方面兴趣投入更多吗?

2020年9月,研究团队通过向江苏一高校和湖南一高校分别发送电子问卷,回收87份,经过筛选,得到73份有效问卷。经过初步分析,贫困生发展需求:在心理成长的需求方面,贫困生成长过程中需信任他人;需要调整心态承认自身现状并且努力弥补自我不足;不要有攀比心理和嫉妒心理;需要多参与志愿活动,多参与与自己兴趣爱好有关的资格认证活动。在外在资源供给方面:贫困生经济上需要政府、学校、社会以及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在精神层面,需要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励志教育;在综合发展层面,贫困生需要素养提升方面的支持;在个性发展方面,贫困生兴趣爱好单一或者没有,需要在学校支持下进行兴趣拓展等。

三、高校贫困生积极发展资源模型的建构

(一)高校贫困生积极发展的外部资源类型和要素

内外维度各种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与彼此强化,贫困生所遭受的局限虽然由物质资本匮乏造成,但此局限却不能通过有限的经济资助来打破。为了实现贫困生积极而健康发展,在资助育人的政策背景下,构建贫困生积极发展(学业发展、以心理健康与社会技能为核心的综合发展、个性发展)的外部—内部资源生态支持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外部资源支持是高校贫困生积极发展的基础,并构成了贫困生学业发展、综合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背景。外部资源指能够促进高校贫困生积极发展的外部资源及其生态,主要体现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构建支持贫困生积极发展的环境生态。具体说来,外部资源区分为“支持”“授予机会与权利”“规范与期望”“促进贫困生有效利用时间”等4个方面、20种资源。

其中,“支持”维度包括来自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多个资源供给主体提供积极的经济援助、情感支持、社会关系等发展资源支持。这些支持资源甚至包括促进贫困生社会交往能力拓展和学业竞争力培训等项目支持。具体而言,包括家庭支持(家庭能提供高水平的爱与支持)、与其他长者建立良好关系、关怀的社区与社会爱心人士、关爱的学校氛围、国家和政府提供必要的资助。

“授予发展机会和权利”维度是指在学校、社会或者家庭等情境中,贫困生能够享有发展机会与发展权利,甚至学校家庭与社会还要提供相应保障或补偿。具体包括:学校重视贫困生的生活需求与发展需求、社会提供权利补偿性质的专门发展机会、拥有为他人服务的机会、无歧视与包容的环境等。

“规范及期望”维度指的是来自外在的规范性要求和高期望,他们也是贫困生积极发展的重要资源。具体包括:针对贫困生群体所要求的、指向贫困生积极正向发展的家庭规范、学校规范、社会或社区规范等。在此维度,贫困生生活情境中的成人角色示范与积极的同伴影响,重要他人对贫困生积极发展的高期望也是一种正向引导力量。

“促进贫困生有效利用时间”维度指的是对贫困生的时间进行引导性的规划并提供必要的能力开发支持项目,也属于贫困生积极发展的重要外部资源生态。具体包括,参与兴趣拓展项目、参与公益志愿者活动、参与社团活动和部门工作、在图书馆或自习室自主学习等。

(二)高校贫困生积极发展的内部资源类型和要素

高校贫困生积极发展的内部资源,是指贫困生实现积极发展必须要具备的自我认知和素质要求。它们是贫困生积极发展的内部资源。贫困生拥有这些内部资源,上文所论述的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才能相互作用彼此强化,共同促进贫困生学业发展、综合发展与个性发展。

“投身于学业”维度,指的是贫困生必须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学业上。学业和专业发展是所有大学生的立身之本,贫困生也不例外。没有学业和专业发展,综合发展和个性发展也无法实现。此维度所包括的贫困生积极发展的内部资源有:学业成就动机、学业参与度较高、独立完成课程作业、关心和维护学校声誉、专业阅读和写作乐趣等。

“积极价值观”维度,指的是贫困生要具有促进自我发展并符合自己生活情境的价值观。贫困生必须要认同这些价值观,而且很有必要去坚守和捍卫这些价值观。此维度所包括的贫困生积极发展的内部资源有:自强、敢于自我展现、感恩、相信他人、责任感、节制等。

“社会能力及延迟满足能力”维度,指的是贫困生实现积极发展特别是综合能力发展必须要拥有社会交往能力和延迟满足能力。它们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积累必要的物资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基础。此维度所包括的贫困生积极发展的内部资源有:困境中寻求社会帮助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延迟满足能力等。

“自我肯定”维度指的是,贫困生要拥有正向且积极的自我认知、人生目标和未来生活基本观念。此维度所包括的贫困生积极发展的内部资源有:积极的自我效能感、适当的自尊水平、目标感、积极看待未来等。

高校贫困生积极发展资源模型的具体内容的阐释见下表(表3)。

表3 高校贫困生积极发展资源模型

(续上表)

四、高校贫困生积极发展资源模型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启发

(一)承担资助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贫困对学生发展的局限作用

贫困的本质是贫穷者在竞争社会生存资源、发展资源、社会资本等生态式匮乏。处于贫穷的困境之中,这一事实给贫穷者带来了深刻影响:局限了贫穷者的世界观,形塑贫穷者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跌入“贫穷陷阱”,进入生存竞争社会底层,丧失了基本的人格尊严和自由发展权利。来自贫困家庭处于学校教育阶段的学生,家庭的贫困使他们拥有相对负面的自我认知、缺乏安全感、目光视野不够长远,价值观脆弱、社交狭窄、爱好和兴趣单一、综合竞争能力较弱、获得具有竞争意味的发展机会较少等。

(二)建立促进贫困生积极发展的资源支持的生态系统观念

贫困生积极发展资源模型强调贫困生发展需要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的相互作用。但外部支持是基础,同时加强贫困生发展所需要内部资源的唤醒和建构。外部资源供给要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情境资源支持,并形成合力。高校要在家校社协同促进贫困生积极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承担更多责任。

(三)要开发更多促进贫困生综合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项目,切实供给更多发展机会和资源

具体而言,对进入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高校要对他们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综合素质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开拓并重塑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引导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专业发展、综合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引导他们为自己的长远发展有意识地积累职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发展资源,有意识地丰富自身所拥有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

猜你喜欢

贫困生维度青少年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青少年发明家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人生三维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