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探究

2021-03-04井妍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高校

井妍

摘 要: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校园水资源紧张的问题,防范校园内涝现象的发生,还可以有效改善校园生态环境。为了促进海绵城市理念与校园景观设计的结合,需要采取合理运用校园绿地的生态调蓄能力、优化校园土壤铺装的硬质构造、创设校园综合水资源运行体系等措施。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高校;校园景观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研究”(2020YKYB-011)研究成果。

海绵城市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加强能源保护的关键性途径。随着当下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高校近几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校园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有效推动了我国海绵城市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因为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专门场所,也是海绵城市建设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当前,一些高校忙于扩招扩建,忽视了校园景观设计,使得学校在面临较强自然灾害时,往往容易产生内涝现象。比如说,2013年,强台风引发的大暴雨对厦门大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造成了多处墙体的倒塌,还导致许多教室被暴雨淹没,使得原本美丽的厦门大学狼狈不堪。因此,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十分有必要。本文重点分析了开展海绵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高校景观设计中的设计思路,并以某高校实际案例为代表,系统阐述了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校园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为高校加强自身的海绵景观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一、高校校园开展海绵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让城市中的每一寸土地都能够拥有良好的雨洪调蓄、雨污净化等功能,像“海绵”一样。重视对雨水资源的合理再运用,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1]。高校在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时,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可以有效缓解校园水资源紧张的问题。高校校园中拥有大量的植物、水景以及庞大的师生群体,不管是植物浇灌用水,还是生活用水,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属于城市用水量较为庞大的单位。而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能够很好地收集与利用自然水资源,从而有效解决当下校园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其次,可以有效防范校园内涝现象的发生。在传统的校园景观设计中,许多路面都不具备渗水性能,使得降落的雨水只能够通过排水系统排出去。当降水量较大,所需的排水量超过了排水系统的上限值时,便会出现校园内涝的问题[2]。而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可以实现生态吸水和管渠排水的完美融合,有效解决校园内涝问题。

最后,可以有效改善校园生态环境。在校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有助于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功能,尊重生态规律,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3]。

二、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思路

(一)合理运用校园绿地的生态调蓄能力

在设计校园景观时,应当充分重视绿地的生态调蓄功能,发挥其汇蓄雨洪、净化生态的作用。在实际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时,高校可以构建下沉式绿地与微地形[4]。首先,下沉式绿地主要涵盖了雨水池塘、洼地等不同形态的雨水汇集区域,能够增加校园景观对雨水的调蓄能力。其次,微地形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以自然土地形态为基础,构建出相似的、具有一定起伏变化的地形。这种设计不仅能够提高校园景观的层次感,同时能够很好地优化校园生态环境。校园雨水开发运用原理图,如图1所示。

(二)优化校园土壤铺装的硬质构造

校园出现洪水内涝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土壤硬化[5]。我国当下许多高校的校园景观设计都存在明显的土壤铺装硬化程度较高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可以积极学习与借鉴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方案。比如,我国古代为了降低土壤铺装的硬化程度,提高院落铺装路面的渗水性,通常采用倒梯形的砖块。这种砖块的上部面积较大而底部面积较小,在铺装时保持上部的平整,就会使底部的砖与砖之间留出较大的间隙,从而有效提高土壤的渗水性,实现水资源的回补[6]。此外,国外也有许多经典的方法来预防土壤铺装硬化的问题,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高校在对校园铺装路面进行设计规划时,可以借鉴其相关经验。

(三)创设校园综合水资源运行体系

在进行校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高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区域作为校园蓄水池用地,并将建筑物屋顶、停车场、水泥路面等硬质面当作是集水面,设计并布设合理的管路系统,将硬质面上的雨水输送到蓄水池中。这样一来,学校就可以将自然雨水收集起来,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使之成为可以再利用的校园用水[7]。此外,校园水资源运行体系还应当注重各个区域水资源的连接与共享,保障地上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可以实现相互转化,如图1所示。

三、海绵城市理念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某高校所在城市位于山地与平原交界处,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较大,校园内经常会因为降雨发生内涝,出现建筑物损坏的现象。对该高校的校园环境进行分析与研究可以得知,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分别是:校园绿化效果不理想,土壤硬化现象普遍;地面铺装硬质化现象严重,地面涵水能力非常差;水系与水网未形成完善的循环系统,许多雨水都通过雨污合流的方式进入排水管网,使得大量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被浪费。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可制定如下解决方案。第一,构建屋顶绿化系統。在校园建筑物屋顶、阳台等部位种植花草,一方面能够增加建筑的美观度,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校园的绿化率。第二,构建广场绿地系统。校园广场等位置的地势较为平坦,流经的雨水无处存放,导致大量水资源浪费。为此,高校可以在处设计微地形,增加绿地系统的层次感,形成天然的集水带,提高吸水面的有效占比,为两侧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8]。此外,部分雨水会通过地面往下渗透,回补地下水,还有一些雨水会沿着集水带进入蓄水池或者水系统,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出现校园内涝的问题,还可以优化校园生态环境。校园广场改造效果图,如图2所示。

三、结语

传统的校园景观设计思维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下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加强海绵城市理念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十分有必要。此外,在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海绵校园建设能够为其他单位开展海绵体建设工作提供借鉴,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态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硕,祝明建,徐天然.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J].华中建筑,2017(10):109-114.

[2]水源,何志琴.海绵城市理论下高校景观设计中低影响开发的设计向度:以合肥学院海绵校园建设要求为视角[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8):84-86.

[3]王玮,王浩,田晓冬,李卫正,孔祥炎.基于海绵校园背景下校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景观设计为例[J].中国园林,2018(6):65-69.

[4]熊晶晶,陈小斐,李华.关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创造具有生态、文化、教育功能的独特校园景观[J].艺术教育,2015(11):260-261.

[5]刘磊,赵晓朋,韩柔.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中学校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以河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为例[J].建筑节能,2019(7):95-98.

[6]吉楠,弓葶,刘媛.海绵城市建设体系下的校园景观场地设计:以西农北校为例[J].现代园艺,2019(1):130-131.

[7]南月慧,赵庆玲,叶惠珠.海绵城市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以嵩明职教园区为例[J].绿色科技,2021(1):9-11.

[8]周露林,何静娟,胡佳妮.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景观设计:以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为例[J].现代园艺,2021(11):93-96.

作者单位: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理念高校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的应用与建议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建筑设计方法分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