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袖损伤临床观察

2021-03-03郝琳慧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肩袖活动度肩关节

宿 健,郝琳慧,王 金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广东 深圳 518000)

肩袖损伤发病群体主要集中在30~55岁人群中,以肩关节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导致肩关节不稳、肩袖性关节病或挛缩[1]。临床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类,前者主要针对轻度撕裂的肩袖损伤,后者针对撕裂较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肩袖损伤。关节松动术是治疗理想手段,其具有安全性高、痛苦小等优点,易于患者所接受[2]。本研究用温针灸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袖损伤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20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3~54岁,平均(43.81±2.13)岁;病程1~10个月,平均(3.05±0.45)个月;体重指数18~27kg/m2,平均(22.75±1.23)kg/m2;右侧14例,左侧6例。观察1组男13例,女7例;年龄24~55岁,平均(43.72±2.16)岁;病程2~9个月,平均(3.07±0.42)个月;体重指数19~28kg/m2,平均(22.72±1.19)kg/m2;右侧13例,左侧7例。观察2组男14例,女6例;年龄23~55岁,平均(43.75±2.18)岁;病程2~10个月,平均(3.06±0.33)个月;体重指数17~28kg/m2,平均(22.77±1.31)kg/m2;右侧12例,左侧8例。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符合《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3]中的诊断标准。明确外伤史,伴肩关节功能受限,夜间症状加重;病程3周以上可出现肩周局部萎缩,患病病程3个月以上可出现关节继发性痉挛;疼痛弧试验及撞击试验为阳性,X线可排除脱位、骨折等,MRI可发现早期肩袖不完整。中医符合《中医筋伤学》[4]气滞血瘀型的诊断标准。肩部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或皮下淤血,夜间痛剧,舌暗或瘀斑,脉弦或沉弦。

纳入标准:病程18个月以内,年龄23~55岁,肩袖轻、中度撕裂,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关节松动术指征,语言、认知功能正常,不影响正常交流,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晕针或对针刺排斥,合并2cm以上盂唇撕裂并反复肩关节脱位,合并骨质疏松、骨折、骨结核及骨肿瘤等其他恶性疾病,肩袖全层撕裂合并肌肉严重萎缩。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自我康复治疗,进行墙上钟摆运动(1组10~15次,1日3组)、自我钟摆运动(1组10~15次,1日3组)、肱三头肌拉伸(1次15~20s,1组5次,1日3组)、拉伸肌肉及关节囊训练(1次15~20s,1组5次,1日3组),训练完成后进行肩关节自我放松,1次3min,1日3次。

观察1组实施关节松动术治疗。患者健侧卧位,松动肩胛骨,术者双手置于患侧肩胛骨内侧缘下角和肩峰,做上下回旋、下降、前伸、后缩、上提等动作,以上动作均重复5次,每次维持6s以上牵引。盂肱关节分别向尾端、头端方向分离牵引,向前滑动肩锁关节,向上、下、前、后方向滑动胸锁关节,重复5次,每次维持6s以上牵引,达到静态肩关节松动。关节松动时手法应轻柔,尽量以不产生疼痛为主,1次20min,1日1次,1周4次。

观察2组实施关节松动术及温针灸。关节松动术同观察1组,温针灸取肩前、肩髃、肩髎、秉风、阿是、天宗、臑俞穴,常规消毒穴位,用0.30mm×60mm一次性无菌不锈钢毫针刺,扬刺法刺阿是穴,其余穴位常规针刺,平补平泻。得气后针尾插2cm艾条并点燃,施灸部位覆盖一层隔热纸,以防烫伤,每个穴位用2个艾条,每次行针30s,留针20min,1日1次,1周4次。

3组均连续治疗8周。

3 观察指标

肩关节活动度:采用通用量角器测量外展、后伸、前屈度。

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分别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shoulder rating scale,UCLA)[5]和视觉模拟评分(VAS)[6]评估,其中UCLA评分包含疼痛、功能活动、前屈活动度、满意度及前屈肌力5个方面,总分35分,评分越高表示肩关节功能越好。VAS评分分值0~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

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治愈:关节活动功能,肩关节局部疼痛消失。显效:疼痛弧试验及撞击试验为阴性,功能基本恢复,局部疼痛基本消失。有效:疼痛弧试验及撞击试验为阳性,功能部分改善,疼痛有所缓解。无效:未达“有效”标准。

5 治疗结果

3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3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见表2。

表2 3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s )

表2 3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s )

组别 例 外展 后伸 前屈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0 82.45±20.15 100.37±24.16 29.49±8.27 33.62±13.24 110.31±33.24 118.79±35.26观察1组 20 82.60±20.54 125.43±28.36 29.41±8.31 48.38±16.61 110.26±33.62 126.48±40.15观察2组 20 82.33±20.61 142.50±40.24 29.52±8.26 56.78±18.62 110.31±33.41 159.81±43.20 t 0.058 3.452 0.061 4.156 0.005 6.234 P 0.978 0.003 0.962 0.000 1.267 0.000

3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比较见表3。

表3 3组治疗前后UCLA评分和VAS评分比较 (分,±s )

表3 3组治疗前后UCLA评分和VAS评分比较 (分,±s )

组别 例 UCLA评分 VA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0 16.20±2.17 22.16±2.03 7.06±1.24 4.45±1.34观察1组 20 16.15±2.44 26.19±2.67 7.05±1.28 3.36±1.12观察2组 20 16.09±2.13 32.19±1.03 7.10±1.31 2.01±0.57 t 0.119 13.425 0.185 6.978 P 1.245 0.000 0.864 0.000

6 讨 论

肩袖浅层为三角肌下滑囊,深层紧密相连关节囊,对维持运动功能和肩关节稳定意义重大。肩袖损伤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中,主要是由于中老年人肩袖变薄且脆性增加,在较小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损伤。发生后运动功能和肩关节稳定性难以维持,以外展、后伸、前屈受限最为明显,长期制动可能会导致关节粘连,增加治疗难度[7]。关节松动术基于关节生物力学理论,通过改变关节内微小活动,以扩大关节活动度,改善组织伸展性,预防粘连,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8-9]。

肩袖损伤属中医“肩凝”范畴。主要是由于素体虚弱、外感湿邪导致气血凝滞、阻滞经络、瘀结不通,不通则痛。治疗应以化瘀通络,行气活血为原则。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选取肩前、肩髁、肩髎、秉风、阿是、天宗、臑俞穴,其中肩前位于三角肌前缘,针刺可缓解肩臂疼痛;肩髃位于肩部三角肌上,针刺可缓解肩壁疼痛;肩髎深层为三角肌后部及大、小圆肌,主治肩背疼痛;乘风深面有冈上肌肌腹,针刺可缓解肩胛、肩臂疼;阿是为疼痛敏感穴位,针刺止痛效果显著;臑俞深面有冈下肌肌腹,针刺可减轻肩部肿胀,改善臂肘酸痛无力;天宗深面亦为冈下肌肌腹,针刺可止痛、疏通经络,正如《针灸甲乙经》云:“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天宗主之。”针刺可疏通经络,配合艾条温热作用,可减轻血管痉挛,降低局部交感神经紧张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10]。

温针灸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袖损伤能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猜你喜欢

肩袖活动度肩关节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联合针灸治疗肩袖撕裂的效果分析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肩关节外科新进展
肩袖损伤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