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效果及对生存率的影响

2021-03-03陈仕智陈幸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肾衰竭肝素生存率

陈仕智 陈幸

急性肾衰竭的主要特征为突发性肾功能急剧恶化,病情发 展速度快,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会产生贫血、氮质潴留及呼吸困难的状况,严重的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1]。特别是对于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来说,因为其血流动力学状况不够稳定,再加上存在高分解代谢及高容量负荷,其预后相对较差。因此怎样对急性肾衰竭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优化患者的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中受到了广泛重视[2]。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法以其治疗效果显著及操作简单等优势在对肾脏内科疾病所进行的治疗中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最近几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产生,在降低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层面有着非常显著的治疗成效。并且其有着生物相容性好、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溶质清除率高等特征,已经成为临床中对重症肾衰竭进行治疗的常见方式。本文的主要目标就是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效果及生存率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70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纳入标准:经检查确诊为重症急性肾衰竭;无肝、肺功能不全;无精神及语言障碍。排除标准: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感染疾病;规律透析治疗史;药物过敏史及临床资料不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5~71岁,平均(46.03±4.12)岁,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3~75岁,平均(46.23±4.25)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及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确诊之后,都对其实行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使用血管加压药物、鼻导管给氧等治疗。

1.2.1 对照组 本组实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创建静脉通路,选择右股静脉或右颈内静脉置管,每周行3~4次血液透析治疗,2.5~4.0 h/次,透析过程中予以持续吸氧、心电监测,血流量180~220 ml/min,透析液量为500 ml/min,有出血症状或者出血倾向的患者予以2.5 h无肝素治疗,无上述情况者则使用低分子肝素或者肝素进行抗凝处理,低分子肝素一般剂量为60~80 U/kg,肝素首剂为0.3~0.5 mg/kg,追加剂量为5~10 mg/h。

1.2.2 观察组 本组实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选择右股静脉或右颈内静脉置管,使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仪对其进行治疗,置换液量为2.5~3.0 L/h,透析液量为300 ml/min,血流量为180~220 ml/min,每次治疗8~12 h,有出血症状或者出血倾向的患者予以4~6 h无肝素治疗,无上述情况者则使用低分子肝素或者肝素进行抗凝处理,低分子肝素一般剂量为60~80 U/kg,肝素首剂为0.3~0.5 mg/kg,追加剂量为5~10 mg/h。

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年,并且对其肾功能状况进行密切观察。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治疗1个月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变化,主要包括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及肌酐水平;两组临床治疗1个月效果及1年生存率进行详细记录。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临床各项指标及临床症状产生显著改善;无效:临床各项指标及临床症状并没有产生变化甚至更加严重。治疗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s)

内生肌酐清除率(ml/min)组别 尿素氮(mmol/L)血清肌酐(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5) 37.70±8.02 28.32±3.06 8.49±3.55 15.84±4.31 840.02±216.32 589.00±60.21观察组(n=35) 37.12±8.35 17.91±3.21 8.42±3.12 23.12±5.74 841.33±216.52 397.11±82.16 t值 0.296 13.886 0.087 6.000 0.025 11.150 P值 0.767 0.000 0.930 0.000 0.979 0.000

2.2 两组临床治疗1个月效果比较

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治疗1个月效果比较

2.3 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

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

3 讨论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管是人们的生活习惯还是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很大变化,不合理的作息习惯及饮食方式使各种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急性重症肾衰竭在临床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肾内科疾病,其主要指的是肾小球过滤率产生降低的状况,使氮质废物在机体内潴留,并且产生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状况,进而产生各种并发症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最近几年,重症急性肾衰竭这种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3]。因为这种疾病的病情状况相对严重,通常会存在容量负荷、高分解代谢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状况,如果不对患者实行科学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会产生腹水、脑水肿、胸腔积液、低钠血症、心力衰竭及消化道出血等系统性病变,会使患者的病情变得更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甚至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不利影响[4]。并且对于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来说,其通常会伴随产生器官功能障碍,再加上患者的代谢功能产生变化,其很容易产生超负荷的状况。所以,在临床中探索出能够对急性肾衰竭疾病进行治疗的有效方式,优化患者的不良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非常关键的[5]。传统形势下对这种疾病所进行的治疗通常是实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其治疗效果非常显著,但是其无法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保持在稳定状态,并且很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最近几年,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以其血流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在临床中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间歇性血液透析能够对机体中的多余水分及代谢废物进行有效清除,但是其清除的速度相对较快,并且患者通常存在水负荷及毒素过高的状况,过快的清除容易产生血流灌注障碍、低血压等状况,进而给患者的脏器带来严重损伤。并且透析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体中的肾上腺素等物质,这就会使患者的低血压状况变得更加严重,再加上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会产生营养不良的状况,也会对透析治疗的效果带来不利影响,对于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及脏器功能的尽快恢复是非常不利的[6]。最近几年,相关临床研究表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临床中对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所进行的治疗中有着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有效缓解,同时还可以对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进行控制,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其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并且这种方式脱水速度较为缓慢,能够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保持在相关稳定状态中,通常不易使患者产生肾缺血及低血压的状况,对于促进患者肾功能的尽快恢复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7]。临床中认为,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相比较,这种治疗方式不会对患者的心血管产生严重影响,能够对心排血量及末梢血管的阻力进行强化,对于保持电解质平衡、改善机体酸碱失调、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对氮质血症的产生进行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尿素氮、血清肌酐水平可以对患者的肾小球过滤功能进行有效评估,可以对重症患者的机体恢复状况进行充分反应。另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方式能够清除患者机体中的炎症因子,可以对渗透压的稳定程度及机体酸碱平衡状况进行有效维持,对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8-10]。有创检查治疗及药物的广泛应用,重症急性肾衰竭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越来越高,临床治疗难度相对较大。在对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所进行的治疗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够获得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主要是使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合成膜,其在获得肾性清除液体之后可以有效纠正容量负荷,对于维持内环境及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是非常有利的,并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营养支持进行充分保证。另外,其可以在任何时间里对溶质及水的清除参数进行有效改变,并且操作非常便捷,在临床中是对危重患者会进行抢救和治疗的全新方式[11]。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实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不但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临床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12-1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肾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且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1年生存率相对较高,并且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对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所进行的肾脏替代治疗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够优化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水平,对于促进患者肾功能尽快恢复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临床治疗成效显著。

综上所述,对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实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猜你喜欢

肾衰竭肝素生存率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肾衰宁胶囊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和mate分析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低分子肝素药理学机制及适应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