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元霸权兴衰与逻辑演进

2021-03-02陈文玲

全球化 2021年1期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美元与国际货币的演化进程,诠释了美元霸权地位形成的路径,分析了美元作为经济武器能收割世界财富的缘由。其次,揭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仍然能收割世界财富的原因,说明了美国贸易逆差的实质。再次,分析了本次新冠疫情之后,美元霸权的延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颠覆性变化,以及美元作为主导货币地位的变化。最后,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未来会出现的几种情境,以及人民币在这一历史变局中的前景,并提出了中国在长周期应该采取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美元霸权 国际货币 信用货币

作者简介:

陈文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没有一种货币能像美元一样,渗进世界经济的血液之中。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拉美经济危机,90年代末发生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从美国引爆国际金融危机,每一次重大危机背后都有美元的影子。在这并不漫长的几十年里,美国从全球“最大债权国”转变为“最大债务国”,从国际贸易顺差国转变为逆差国。这些历史性转变是如何发生的?美元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2020年的新冠疫情灾难袭击了几乎全球所有国家,美国成为受冲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早已债台高筑的美国政府推出无限量宽松货币政策,这会给世界经济带来怎样的冲击?在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仍然是美元一家独大,美国的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全球资本市场与世界经济运行。为了摆脱这种“货币绑架”,一些国家开始尝试绕开美元,力求建立自身主导的货币结算体系,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结算体系会走向何方?美元的前景与走势是任何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需要给出正确、理性的回答。本文将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美元在世界上为什么获得了76年的霸权地位?美元这种霸权地位是谁给予的?“后美元时代”是否已经到来?美元霸权是否会就此终结?中国又该如何迎接变局?

一、美元为什么能够成为美元霸权?为什么美元作为经济武器能收割世界财富?谁赋予美元的这些特殊权利?

要认识美元,不仅需要阐述货币一般理论,还需要分析国际货币体系与美元的演化。

(一)货币的一般含义与演化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用于商品交易的媒介或者储备货币的价值表现。货币本身经历了几个历史过程。首先,是用自然实物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货币与所交换的物品等价,是在交换的同时发生的,它是真正的实物货币,例如古代货币使用的贝壳、刀币和铜币等。其次,货币发展为规制化的金属货币,即以金银为主要形式的一般等价物,作为国际国内商品交易的媒介,成为以金银为单位的价值尺度。再次,货币演化成金属本位的货币,即与黄金挂钩的纸质货币,最典型的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美元与黄金挂钩。最后,货币变成了信用货币,靠国家信用支撑,当代各国货币基本上都采取了信用货币的形式。从货币形态发生的变化看,从贝壳、铜钱等到金银,到中国宋代出现的纸币——交子,到纸币和黄金挂钩,成为代表黄金恒定值的价值符号,到信用货币。货币发展到信用货币时,货币发行权完全取决于国家信用和经济实力,即一个国家可以根据市场和国家需要发行货币。

(二)美元与国际货币的演化进程

美国由于建国时间短,并没有经历货币形态变化的全过程。按照美元演化的进程,开始即是用于国际贸易的黄金,1944年成为黄金美元,也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现“双挂钩”或者“双盯住”;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绑定石油,从一定程度上变成了石油美元,实质上变成了信用美元,靠美国国家信用支撑;发展到最近十几年,美元成为债务美元,随着美国债务危机和大国信用的崩溃,支撑美元信用的基石必然坍塌,美元正在逐渐成为垃圾美元。加之近几十年美元的几个贬值周期,新冠疫情中美国大幅度、无限量的货币政策,美元的零利率、负利率,美国10年期、30年国债与短债利率倒挂,2020年12月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仅有0.68%,下一步不排除10年期、30年期国债出现负利率,美元最终将变成垃圾货币。

美元的演化进程与国际货币演化进程有很大关系。国际货币体系和货币形态演化基本上同步,但又有所不同,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国际货币形态是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国家之间贸易或者商品交换的价值尺度,各国认同的是黄金价值,在国际储备中亦采用黄金作为储备货币。这个阶段大体上从1815年到1914年,即爆发一战之前。这个时候的世界,对黄金作为国际结算工具和储备工具没有疑义,是金本位主义或者金本位制,即把黄金、白银作为一般等价物。

第二阶段,构建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特殊地位。1944年在美国东部山区的一个小镇上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当时一共44个国家参加,700多位代表,中国派出了33人,代表团的人数仅次于美国。会议上确立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特殊地位,1盎司黄金相当于35美元,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这次会议经过了非常激烈的博弈,英国派出了时任财政部长凯恩斯,凯恩斯主张成立世界中央银行,英国占16%份额,加上英国当时的殖民地国家,英国总共可以占到35%以上。美国派出时任财政部部长助理怀特,他提出的主張是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由于美国是当时的第一大经济强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70%以上,制造业占全球50%以上,国际贸易占全球40%以上。而英国在二战结束时,国家债务已经占GDP的240%,经济濒临破产边缘。最后,会议通过了怀特方案,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双盯住、双挂钩”,美元等同于世界货币,等同于恒定的黄金值,布雷顿森林体系赋予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即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美元特殊地位由此而产生。但并不是美元霸权地位由此而产生,因为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用美元作为国际贸易支付货币的过程,就是输出等值黄金的过程。

第三个阶段,美元真正变成了霸权货币。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国消耗了大量黄金,黄金储量从二战结束时的2.13万吨降至20世纪60、70年代

的8800吨,随着国际贸易量扩大又需要支付黄金。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时任总统戴高乐从1965年开始就对美元有了质疑,对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黄金储量下降,美国经济状况恶化并有可能爆发支付危机十分担忧,而且采取了行动。法国当时在美国共储备有21亿~23亿美元的黄金,第一次运回了15亿美元的黄金。当法国准备再次把存在美国的所有黄金运回,其他国家也在效仿的时候,1971年8月15日,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发表了20分钟的著名演讲,核心内容是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也不必与美元挂钩。由此,宣告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也就意味着美元与黄金、美元与实物商品和服务、美元与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承诺都不再有任何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美元就和所有其他国家的货币性质相同,成为由国家信用支撑的货币,即印刷的纸币。美元不应再代表国际货币,不应再代表美元与黄金的恒定值,美元已经不再具备含金量。

二、为什么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仍然能够收割世界财富?美国贸易逆差是纯收益还是净损失?

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世界各国货币不再与美元挂钩,这是美国对世界各国的一次重大、公开的违约。这次违约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使用于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和各国储备的货币,成为信用货币。

(一)世界货币进入了一直延续至今的牙买加体系,美元在脱离了黄金恒定值后,成为靠国家霸权支撑的特殊信用货币

所谓牙买加体系,即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国际货币处于真空状态的情况下,在加勒比海的岛国牙买加召开了会议,达成了《牙买加协议》。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承认浮动汇率合理化,各国汇率不必与美元挂钩,也不必与黄金挂钩,一国自主决定其汇率。这意味着世界货币再也没有“稳定之锚”,即与黄金或实物有关系的国际货币。二是推行黄金的非货币化,意味着黄金不再是货币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对贵金属的这一论断已经成为历史。实际上,马克思这一论断所处的时代是在一战之前的金本位阶段,彼时黄金和白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黄金和白银。三是提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的特殊国际地位。SDR当时仅有292亿美元,IMF决定从292亿增加到390亿美元,增幅达33.6%。1980年9月IMF的SDR篮子里包含美元、西德马克、日元、法郎和英镑五国货币;1999年欧元代替法郎和西德马克,SDR篮子里变为四种货币;2016年10月人民币加入,所占权重为10.92%(见表1),而SDR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

牙买加体系建立之初就存在诸多弊端。一是黄金失去了作为国际货币锚定物的作用,缺乏可以对世界货币体系起到稳定作用的“稳定之锚”。二是没有统一的货币标准,各国可以凭着国家信用发行货币。三是国际收支开始失衡,没有建立有效的货币政策协调机制。1971年8月15日之后,依靠在原有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依靠市场形成的巨大使用惯性,依靠美国作为第一经济大国、第一科技大国、第一军事大国等构成的国家信用,美元作为准国际货币的地位延续至今。实际上,美元已经脱离了黄金和实物货币,是靠国家信用印钞的货币。但截至目前,美元在国际货币储备中比重仍占60%以上,在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中占比40%左右。笔者认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美元才真正成为霸权货币,才真正成为世界财富的收割机。

分析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化进程,应该看到,美元曾经对世界经济作出重大贡献。布雷顿森林体系赋予美元特殊地位,是基于美国黄金储量、实体经济、制造业、军事力量以及履行信用能力的强大。美元被賦予国际货币的特殊地位,不仅仅作为通货或者一般等价物,适应了当时国际贸易结算和国家储备的需要,同时美元与黄金挂钩,也消耗了美国大量的黄金储备。除了美国在两场战争消耗的黄金,也有用美元做主要结算工具和储备工具的消耗。因此,在1971年之前,美国的国际贸易一直是顺差,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分水岭。1971年之前,美国经济形态主要是实物经济,美国国力强大主要表现为制造业、实体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强大。在这之前,美元实际上是作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在近30年间里没有失信,美国发行的美债也没有失信,加上美元与黄金的恒定关系,使美元成为全球公认最可靠或者含金量最高的货币。

在分析美元霸权地位和作为经济武器的“收割机”的时候,必须分两个阶段来看。第一阶段,美元是公认的硬通货。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前,即从二战以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元是在国际贸易中起重大作用的国际货币,是各国最主要的储备货币,是世界货币体系的“稳定之锚”。第二阶段,美元是收割世界财富的“收割机”。脱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美元便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美国霸权支撑下,逐步成为收割世界财富的“收割机”。

(二)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化进程分析美元,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能够理性地认识美元的前世今生

随着国际贸易量的增加和货币形态的不断变化,国际货币体系不断调整,这是既有的历史。我们必须从历史视角来看问题,以哲学思维来看问题。美元曾经是国际公认的硬通货,美元和黄金保持了恒定关系,为世界贸易的发展和世界货币体系的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美国从战争和贸易两方面消耗黄金,目前黄金储量8113吨。1971年8月15日美国政府对全世界违约,使国际货币体系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形成了各国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各国汇率之间其实已经没有了关联,各国的汇率,包括货币发行量,取决于国家信用,谁对谁也没有约束,当然对美元更没有约束。

美元作为国际大循环中的“收割机”,几乎全世界人人皆知。美元、美国军事力量、美国创新能力、美国文化价值观的输出,是美国霸权的四大支柱。美元为什么能够成为美国的经济支柱?为什么能够作为支撑美国霸权的支柱一直延续至今?

上文分析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化,美元在这样特殊的国际货币体系演化中脱颖而出。美元从实物货币即代表等量黄金,到信用美元,再到债务美元,如果按照当前趋势继续发展,将成为垃圾美元。美国的货币之所以能够成为国际货币,首先是靠强大的经济实力。一战和二战主要在欧洲爆发,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是参战国。二战的亚洲主战场在中国,中国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下,经历了生死斗争。八国联军、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中国百年历史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和屈辱。二战结束时,中国还是一片废墟,还没有解放,举目全球,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是美国,欧洲所有国家都卷入了战争,经济面临崩溃。从一战、二战一直到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前,国际货币体系以金本位制为主,欧洲国家卷入战争,需要从美国购买武器,日本在亚洲发动战争,也需要从美国购买武器。这种情况下,世界原有的工业化国家制造业基本上被摧毁,制造业的第一生产大国在美国,兵器工业制造的第一大国在美国,美国被称为世界的兵工厂。不管是哪个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既从美国购买大量武器,也从美国购买大量工业制成品,都需要支付黄金。全球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美国黄金储量最高时占全球的80%左右,黄金成了美元最终作为世界货币的硬实力。当时美国提出美元与黄金挂钩,因为美国拥有全球最多的黄金储量。布雷顿森林体系赋予美元国际货币的独特地位,对美国有巨大好处。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国又创造了美元新的绑定物,创造了维护美元霸权地位的结算体系和运作方式,美元真正成为霸权货币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元与黄金没有任何关系了,美元为什么还能作为霸权货币?为什么还能在世界贸易中作为主要结算货币,为什么还能被世界各国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美国采取了什么办法,创造了美元霸权地位?

一是绑定石油用美元结算。石油原来属于稀缺商品和战略性资源,当时美国是全球石油等能源消费的第一大国,也是第一进口大国。美国首先与沙特阿拉伯达成用美元进行石油结算的协议,然后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达成协议,石油贸易结算货币与美元绑定。至此,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国利用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借助与沙特结盟,通过OPEC使全球石油贸易结算工具绑定了美元,再一次创造了美元霸权地位。美国在输出美元的同时,还要回流美元,才能保障美元在国际大循环中收割其他国家的财富。如果没有这种国际大循环,只是在石油交易中,还不足以真正使美元成为霸权货币。

二是建立美元回流机制。一方面世界贸易结算和储备货币均采用美元,另一方面美国向全世界发行美国国债,使大量美元回流美国,形成美元的国际化大循环,其中既包括美元贬值、货币放水形成的热环流,也包括美元升值、美债缩表形成的冷环流。美国国债的最初发行有上限,纽约时代广场的国债钟设计的国债发行最高限额为10万亿美元,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美国国债发行量首次超过10万亿美元。随后美国加快了用国债转嫁本国金融危机的速度。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肇始于美国,影响波及全球,美国作为发源地能够转嫁危机,使自己全身而退,道理就在于此。2016年美国对34家大银行进行压力测试,测试对象全部通过了抗风险的压力测试,证明金融危机的风险已经释放完毕。

2008年以来,美国先后分五阶段实行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最后一轮称之为“扭转操作”,实际上也是量化宽松(见表2)。

美国的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共增发了3万多亿美元,在2020年疫情期间,美联储和财政部释放了17万亿美元的流动性,增发了3.3万亿美元的基础货币。2008年以来,美国在近10年间增加了10万亿美元的美债,截至2020年12月初,美国国债达到27.41万亿美元。当前,美国第一波疫情还未过去,第二波甚至第三波开始肆虐,根据美国国会提出的刺激经济计划,预计2021年初,美国国债可能会攀升至30万亿美元。据摩根士丹利预估,四大央行(G4)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英格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会在2021年年底扩大到近30万亿美元(见图1)。

三是创造美元大幅度贬值或者升值周期。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元贬值、升值大体上经历了几个周期;一般10年一个贬值周期,6年一个升值周期,交替进行有节奏的国际化货币政策。

有经济学家计算,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时,1盎司黄金相当于35美元,现在美元价值大幅度贬值,2020年1盎司黄金最高时已超过2000多美元,美元价值也从1944年100美元下降到前几年的2.89美元。一般情况下,美元贬值周期为10年左右,由于美元流动性增加引发全球流动性泛滥。美元升值周期一般为6年,最长时间为7年,这一时期通过升值和缩表流動性紧缩,加快美元向美国回流,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衰退、货币贬值、美元短缺。从美元周期来看,美元无论升值还是贬值,都会使美元成为国际大循环中收割世界财富的经济武器。美元是全球认同度高、使用频率高、铸币税高的特殊货币,升值或者贬值都会对世界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四是对于敢与美元分庭抗礼或者发行与美元存在潜在抗衡能力货币的其他经济体,通过军事打击进行削弱。最突出的是对欧元的打击,欧元成为国际货币之后,就成为美国的最大威胁。欧元使用率目前为30%左右,占比最高的时候,在结算货币中曾经接近40%。欧元区建立时,美国对其进行了军事打击,包括科索沃战争和海湾战争,通过战争既打击了这些国家,又获得了这些地区资源能源的主导权,还削弱了欧元。

全球已经逐渐认识到美元收割世界财富的运作机理,但对于一种货币形成的国际大循环,当前还很难突破。从国际货币结算分布和国际储备占比看,美元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国际主导货币,还是准国际货币。其一在贸易结算的货币分布中,1944—1971年期间,90%以上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均采用美元。根据2019年1月的数据,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中的比重为40.08%,欧元为34.17%,英镑为7.07%,日元为3.3%,人民币为2.15%。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的货币分布中,仍然具有主导货币的地位。其二美元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仍然是最高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后,所有国家的外汇储备均是美元或黄金;目前各国储备货币变化很大,美元仍然占60%左右,欧元占20%左右,日元占5%左右,英镑占4.5%,截至2020年9月,人民币占比仅为2.02%。

美元之所以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能继续收割世界财富,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美国自己谋划和创造的美元霸权;另一方面是各国在市场交易和外汇储备中仍然共同选择使用美元。分析美元霸权地位时,既要看到美国通过霸权地位创造的美元霸权,也要看到目前美元作为国际贸易计算和国际储备货币的不可替代性,即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一种货币的使用率,包括在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分布中,在作为国际货币储备货币方面,能够立即替代美元,还无法形成真正与美元分庭抗礼的主导货币。因此,各国不得不承认美元的霸权地位,不得不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

五是形成了以美元为主的强大国际货币结算体系。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是国际银行间的结算组织,设立于1973年,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作为各国认可的国际金融支付和信息传输系统,最初运行之时,全球有200多个国家加入,涵盖1.1万家银行。

当时的SWIFT体系是为了更快地结算、传输,无障碍地进行贸易结算和货币清算,代表着全球各国银行的共同利益,而非美元霸权。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被允许利用SWIFT反恐,将其逐步变为制裁其他国家的重器。SWIFT不排斥其他货币,但用美元结算的比重高达89%。美国对一些国家行使长臂管辖权,进行金融制裁、贸易制裁、科技制裁等,都直接利用这一结算体系。例如,按美国要求,各国银行不能对伊朗、古巴、苏丹、委内瑞拉、安哥拉等受美国或者联合国制裁的国家用美元结算。法国巴黎银行曾经因为给被美国制裁的古巴、苏丹的贸易使用美元结算,遭到美国的经济制裁,罚款额高达89亿美元。近一二十年以来,美国利用SWIFT体系对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制裁,使之逐渐成为美元霸权的工具。

美国自己建立的美元结算体系是美联储的转移大额付款系统,从1914年11月份开始运营,至今已超过100年。美国利用这一体系对全世界用美元结算的大额交易进行监督或者跟踪,全球几乎所有用美元交易的信息都在其掌控之中,因为重要跨国交易需要用美元结算清算,必须用这一系统替代纸质票据进行电子清算。正是借助这一体系,美国能够掌握要制裁国家或者企業大额支付的流向。可以说,大额美元交易就掌握在美联储的转移大额付款系统中。实际上,这一体系是美国控制大额美元跨境交易现金流的工具,或者说是将使用美元结算的数据全部掌握在美联储交易系统中的工具。近十几年,美国利用SWIFT体系作为长臂管辖的工具,并与美联储的转移大额付款系统两者叠加,形成了由美国牢牢操控的,以美元为主体的全球结算体系,成为支撑美元霸权的重要工具。

美国想对谁制裁,想对谁围堵,就把这两个体系作为工具。

例如,在对伊朗的制裁中,美国要求所有国家不能与伊朗进行交易,不能再用美元结算,不能使用SWIFT结算体系和美联储的转移大额付款系统。总之,为了能收割世界财富,除了美元继续作为贸易结算和货币储备之外,美元的两套全球结算体系是形成美元霸权的非常重要支撑,成为天下苦美元久矣,而又不得不选择美元作为世界主导货币的痼疾。

(四)美国利用美元的准国际货币地位,用大量可以换取实物商品和服务的信用货币美元创造了贸易逆差,美国由贸易顺差国转变为贸易逆差国

1971年之前,当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时候,美国并不是贸易逆差国,而是贸易顺差国,因为从事国际贸易支付美元的同时,必须要有等值黄金。美国转变为贸易逆差国,用大量印刷的美元购买其他国家的商品和服务的时候,是在美元成为特殊信用货币之后,即由美联储决定印钞的数量,而且可以无限量发行货币的时候。正是从此时开始,世界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货币现象,也是一种非常扭曲的货币现象,即美元既不是黄金,也不是实物,但却可以换来与印刷货币币值等值的商品和服务。于是,这成为美国贸易史上的一个分水岭,美国由贸易顺差国转变为贸易逆差国,就发生在1971—1973年。在此之前,美国经济基本上是实体经济,制造业能力最强大,输出最多的是实物商品。当美元与布雷顿森林体系脱离了关系,可以由国家信用决定货币发行量的时候,美国就变成了靠美元的强大,靠美国经济的强大,靠美国军事的强大,靠创新能力的强大,靠印钞剥夺其他国家财富的掠夺者。关键是至今这种悖论还继续存在,美元甚至还无可替代,结算和储备大都使用美元,在股市和债市等资本市场交易也大都使用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印出的美元钞票就可以换取其他国家的商品和服务,而美国成为靠价值符号获取越来越多进口商品的国家,美国由此实现了贸易替代以及国内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替代。

美国目前要从102个国家进口商品和服务。原来美国是顺差国,输出的是工业制成品,现在输出的是信用货币美元,换来的是其他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和真实发生的服务。2018年中国政府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白皮书》指出,印一张美钞,只有几分钱的成本,可以换来等值的商品和服务,美国2019年的贸易逆差达到了0.93万亿美元。近十几年以来,中国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2017—2019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占美国贸易逆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7%、48%、52%。2020年1—11月,中国对美出口增加6%以上,自美国进口增加5%以上,预计2020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占比将超过2019年。美国用没有黄金与实物支撑的美元纸钞,换走了中国大量等值的商品和服务。实际上,从这时的美元属性来看,贸易逆差是美国的纯收入。在还没有搞明白美元运作密码的时候,出口国往往认为对美国出口商品,美国支付美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甚至还要对美国顶礼膜拜或者感恩戴德。中国对美国出口,用非常低廉的价格支撑了美国的市场繁荣,支撑了美国的低价格、低通胀、高福利,但是中国以及其他对美国出口的国家反倒成了理亏者。美国一些政府官员、学者、企业认为,中国和其他国家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占了美国的便宜,他们按照黄金及白银时代的贸易出超和入超,衡量国家是收入还是付出。美国总统特朗普、美国贸易鹰派如彼得·纳瓦罗理直气壮地认为,中国对美国有大幅贸易顺差,是中国从美国拿走了美国的财富。特朗普甚至认为,中国每年从美国拿走5000亿美元。是中国从美国白拿走了5000亿美元吗?实际上,是美国用5000亿印出来的美元,换取了中国5000亿美元等值的商品,我们付出的是实物商品,是经过制造业全产业链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中间品。如果不太明白美元收割世界财富的原理,出口国会误认为自己赚了大量美元,储备了大量美元,是积累了财富。美国依据国内的《1974年贸易法》以及《1930年关税法》去制裁其他国家的时候,世界很多国家包括向美国输出财富的国家,开始竟然也认为是合理的。

当解剖美元作为世界财富收割机原理时,可以看到,脱离了黄金和实物的美元本质上只是一张印出来的纸钞票。而中国制造业生产出来的向美国出口的商品,才是真金白银。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比重从1%升至30%左右。中国总体上处于实体经济阶段,美国总体上处于以服务业为主的阶段,服务业中的主体又是金融,加上美元曾经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使美元成为了一种经济武器,既可以称之为收割机,也可以称之为金融工具,一种维护美国霸权地位的国际结算和资本市场交易的金融工具。美元背后是黄金的时代早已结束。所以,从本质上来看,是美国发起了贸易战,美国政客也许真的不懂美元是用印出来的纸钞来交换其他国家的实物商品,或者一定认为向美国出口的国家都不懂,大家都愿意用实物商品去交换美钞。从历史逻辑来看,这是各国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牙买加体系之后,各国没有统一的货币标准,各国的汇率由国家信用决定,发钞也由各国决定。当一国没有信用的时候,其超量发钞就远超出与其他国家等价交换的价值。所以,这场贸易战背后是财富的争夺,美国一方面用美元交换其他国家的实物商品,另一方面用贸易战来获取更多的盈余或者更大利益,美元收割机叠加贸易战,使美国收获更多的财富。

1874年美国经济总量超过英国,1971年之前,它的强大与战争有关。美国成为第二轮世界制造业基地,与承接欧洲制造业转移有关,与美国电力发明和后续一系列的工业发明有关,与美国军事实力强大有关。但是之后更起作用的是美元仍然作为国际货币或者准国际货币,是各出口国必须用实物商品和服务去交换美元,甚至美元作为外汇储备,且普遍认为是国家实力象征。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仅有1.67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当时把创造美元外汇作为外贸的第一目标。目前中国外汇储备约3万亿美元,最高达到4万亿美元。其中1.2万亿美元购买了美国国债,目前持有1.07万亿美国国债。在购买美国国债,参与美元国际大循环的国家当中,日本和中国分别位列第一、第二位。美元国际大循环仍在继续,各国仍在继续使用美元,美元作为收割机仍在继续收割世界财富。

三、后美元时代到来了吗?美元霸权地位能不能结束?在什么条件下会结束?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会出现怎样的变革?

从历史上来看,世界主导货币随着大国霸权的转移不断演化。近300多年来,在西方主导世界体系以来的国际货币中,荷兰盾曾经延续了80年,法郎曾经延续了95年,英镑曾经延续了125年,美元从1944年到现在,已经延续了76年。实际上,从1944年到1971年8月15日之前,是国际共识与公约赋予它的合法地位,其后则是美国自己创造出的美元霸权。笔者认为,本次疫情之后,美元霸权的延续将会出现一些颠覆性变化,或许提前结束美元作为主导货币的地位。

(一)在当前美国国内政治经济的至暗时刻,疫情引发美国各种危机和矛盾叠加,随着大国经济实力和信用下降,或将提前终结美元国际主导货币的地位

美国前任国务卿基辛格指出,疫情使国际秩序再也回不到从前,疫情可能会影响到几代人。笔者认为,疫情可能影响不到几代人,但至少会影响到当代人,特别是当下的美国和美国人。美国第一波疫情已经失控,第二波接踵而至。美元已经无底线宽松,美联储负债表已经超过7.3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已经超过27万亿美元,债务美元持续下去,会提前使债务美元变成垃圾美元。美国经济的大衰退已成为定局,2020年一季度GDP增长率-4.9%,二季度按年化率-32.9%,经过调整为-31.4%。全年按IMF预测是-4.3%,世界银行和美联储预测-8%以上。美元作为美国霸权支柱时,美国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现在虽然GDP仍然占全球的24%,但是經济正在走下坡路,尤其是疫情以后。疫情不会像基辛格说的影响到几代人,起码会影响到当代人,特别是影响到近5年。哈佛大学的研究明确提出,新冠疫情会延续到202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告诫全球,新冠疫情会延续数十年,人类要学会与病毒共存。目前虽然疫苗生产和使用有望,但是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绝对大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疫情失控、经济失速、政策失灵、民主失真以及治理失范,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美国在疫情中几种危机和矛盾交织在一起,包括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信仰危机、信任危机、信用危机,包括种族矛盾、两党矛盾、贫富矛盾、大国关系的矛盾,特别是美国大选产生的严重社会撕裂是诸多危机和矛盾的叠加。美国现在无底线的货币宽松,使货币政策几无空间,财政政策靠货币政策的赤字化和财政化来解决,也使财政政策空间被大幅压缩。这种情况可能是美国由盛转衰的一个拐点,导致美国真正进入“后美元时代”。

(二)从全球来看,未来一旦美元信用崩塌,一旦对美元的认知结束,美元的下坡路就会走得非常快

全球目前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迹象或者趋势性特点,表明美元将可能由盛转衰,甚至会逐渐失去准国际货币的主导地位。

一是全球去美元过程已经开始。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全球66家央行中,80%的央行在研究法定数字货币。其中10%的央行即将发行数字货币,这些经济体覆盖全球20%的人口。中国央行已经准备在深圳、成都、苏州、雄安和未来的冬奥会场所进行封闭式试点测试数字货币,在上述试点成熟之后会加快推广。目前瑞典、加拿大、挪威、瑞士、英国、新加坡、俄罗斯、日本、巴西、以色列、泰国、东加勒比等国家正在研究或开始测试数字货币。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抓紧建立独立于美元的结算体系。例如,欧洲建立了与伊朗的结算体系,继2018年的英国、德国、法国之后,目前又增加了8个欧洲国家,成为11个国家参加的,独立于美元的结算体系。这些国家从伊朗进口石油,既可以用欧元结算,也可以用人民币结算。中国从2015年开始建立人民币的跨境支付系统,中国的原油期货交易所就采用人民币结算,然后与黄金挂钩。人民币期货交易始于2016年,虽然起步较晚,但目前在全球原油期货交易中的市场份额已占到14%,超过了迪拜和东京两个分别占全球2%的交易所。俄罗斯建立了金融系统信息传递系统,正在进行针对美国的断网测试。这些国家建立独立于美元的结算体系是为了绕开美国霸权和美元,与被美国制裁的国家开展正常贸易。

二是去美债的过程也已经开始。全球大体上有30多个国家持有美债,占美债发行的25%~30%,其中44%是各国央行持有,其他是各国投资者持有,占比不到30%。全球有24个国家已经开始抛售美债,各国央行近两年已经抛售了1.15万亿美元。抛售美债最多的包括中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日本、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伊朗等国家。例如,中国近几年抛售美债已超过2000亿美元。俄罗斯已经抛售了95%,现在仅剩5%。若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将逐步打破美元大循环的环流,对美元地位也将是釜底抽薪。

三是一些国家开始运回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前,法国已运回国的黄金占在美储备的70%。随着美国经济、新冠疫情和大国信用受损,各国对美元的质疑日愈加深。现在已有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匈牙利、斯洛伐克、委内瑞拉、荷兰、法国、比利时、瑞士、波兰、土耳其、奥地利等15国从美国运回黄金。原来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和准国际货币的时候,各国普遍认为美国有信用,美联储不会滥发钞票,相信美元是全球最可靠的国际货币。现在随着美国大国信用坍塌,特别是美国所谓的价值观“自由的灯塔”正在熄灭,这个“山巅上的国家”正在坠落,也有人称之为“自由落体”。笔者认为,美国虽然还没有真正坠落,但起码是正在从山巅上下跌或者正在走下坡路。尤其这几年美国执政者信用水平和形象之差,在全世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极大地损耗了美国大国信用。一旦美国信用坍塌,就预示着支撑美元的基础摇摇欲坠。全球之所以对美元的质疑越来越大,这么多国家去美元,这么多国家抛售美债,实际上就是基于对美国信用的质疑,对美国大国地位、美国政客执政能力以及美国在疫情中表现的价值观的质疑,对霸凌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反智主义、麦肯锡主义的质疑。美国在世界面前失去了作为大国的领导力,美元最后的坍塌,一定是与美国走下坡路是同步的。

(三)对美元实质的认识正在更新,美元从信用基础到理论基础都将发生颠覆性变化

关于对美元实质的认识,有几种比较深刻的观点。例如,法国时任总统戴高乐1965年指出,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然后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1971年法国带头从美国运回了黄金。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里奥指出,美元最终将会使债务泡沫破裂,导致印刷货币和信用以及内部冲突增加。它会导致某种形式的财富再分配的革命,可能是和平的,也可能是暴力的。在达里奥看来,美元的生命周期已达到终极状态。如果继续用一钱不值的货币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当然会导致财富再分配的革命。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在香港中美关系高峰论坛上发言,分析了美国到底与中国之间能不能脱钩,他的结论是美国并没有吃亏。2020年9月斯蒂芬·罗奇在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上刊登文章《美元上的钳子收紧了》,指出到2021年底,美元指数会暴跌35%,由现在的92,跌至那时的60左右。罗奇认为,基于美国宏观经济失衡迅速恶化,欧元和人民币作为切实可行的替代货币的优势,以及美国例外特殊光环的终结,不要指望美联储会挽救美国,美元的暴跌才刚刚开始。美国企业家和学者对美元的分析非常客观。美国《货币战争》一书的作者指出,自2008年以来,美元就已经不是正常的世界货币了,因此应该建立由某种不依赖于任何国家的跨国结算体系。2008年美國次贷风波引发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10月10日美国国债钟突破极点,四轮宽松货币政策加上从特朗普执政至本次疫情前后的货币放水,美国国债陡增。本轮升值周期开始仅3年,就进入贬值通道。2015年12月升值1次,2016年12月升值1次,2017年升值3次,2018年掉头从升值转为贬值,2018年贬值2次,2019年贬值3次。2020年3月份开始实行零利率。美联储原主席格林斯潘和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最近均指出,不排除美国未来会出现负利率。他们认为,美元已经是零利率了,2021年美元汇率就会出现负利率。美联储2020年10月初发布了明确信息,当前的货币政策会持续到2023年。因此,各国对美元的质疑在加深,首先是美国学者发出的质疑,然后是国际政要发出的质疑,再然后是全球企业家发出的质疑。早在1965年戴高乐就提出了质疑,那时的质疑还没有引起广泛的国际认同,法国运回黄金当时还只是单个国家的行动。而现在这种质疑几乎成为全球的共同看法。

现在是不是到了后美元时代?从美元的历史沿革看,实际上美元犯了四个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第一个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当美元成为黄金美元的时候,美国单方面废止了美元与黄金的关系。如果不废止这种关系,黄金和美元保持恒定值,就没有办法维持国际贸易增加对美元的需求。在二战结束的时候,全球贸易额仅306亿美元,而且交易的都是最终产品。2019年全球货物贸易额达39万亿美元,其中2/3是中间品。也就是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上的这些产品,或者是一个螺丝,或者是一个模块,或者是一个轴承,它都不再是最终产品,而是在形成最终产品过程中产业链上所需要的中间品,通过贸易进行跨国交易和流通。日本东京大学丸川教授对中日之间贸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论是中国和日本贸易的中间品贸易占到89%。

从中可以看到,世界贸易规模在迅速扩大,越来越大的贸易规模,用黄金作为结算货币肯定不能满足需求。美元和黄金挂钩的时候,当时贸易量和贸易形态不同,各国贸易以最终产品为主,贸易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贸易。1965年美国学者所提出的“特里芬两难”反映出当时世界贸易必须用美元结算,美元的输出就意味着黄金的输出,美元的收入就意味着黄金的收入。黄金储量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美元发行就会直接受影响。这是美元第一个历史性、不可挽回的错误,即当美元等同于恒定的黄金值时,没办法满足国际贸易发展需要。

第二个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是构建绑定石油的石油美元。当美国人为地推动石油交易与美元结算绑定的时候,本意是创造美元霸权,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要继续进行石油贸易,受到美国长臂管辖和无理制裁的时候,这种绑定的石油美元就成为自由贸易的悖论。需要进行国际贸易的国家必然绕开美国,进行非美元结算,石油美元的历史使命也将走向终结。

第三个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是美国国家信用难以继续支撑美元的霸权地位。当美元成为与其他国家货币一样的信用货币时,如果一个国家不讲信用,或者国家信用坍塌,信用货币会随着国家信用的损耗而损耗,随着国家信用的坍塌而坍塌。

第四个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是美元已经逐渐成为债务美元。美国开动了印钞机,可以无底线、无限量印钞,国家债务急剧飙升。当美国国债超过45万亿美元时,就接近了美元替代英镑时的情况。届时美国国家债务占GDP的比重将超过200%,而当年美元替代英镑的时候,英国的债务情况占GDP比重为240%。在这種情况下,美元作为信用货币,债务美元会变成垃圾美元。所以,美元这四个阶段都有不可解决的问题,都是一段不能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四、国际货币体系未来会出现几种情境?人民币在这一历史变局中的前景如何?中国长周期应该采取的应对之策

通过分析美元演化,关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的应对,主要有如下几个结论性的思考。

第一,一国货币一旦成为主导货币,甚至成为霸权货币,其生命周期一般会长于国家霸权的生命周期。英国虽然被美元替代,但英镑现在仍然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货币,英国伦敦仍然是世界最主要的金融中心,英镑作为重要的国际货币仍会延续很多年。

第二,国家信用和经济实力是信用货币的基础。当一国货币成为信用货币,即在牙买加体系下,一国货币成为世界主导货币时,主要支撑点是国家信用和经济实力。当这个国家丢弃信用,反对经济全球化,反对全球共同利益的时候,其货币信用程度和含金量就会大幅降低,甚至最后消失。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荷兰的荷兰盾、法国的法郎、英国的英镑和美国的美元,其替代时间均是漫长的过程。当一国的经济规模成为全球的最大经济体,其货币不一定就是世界主导货币。美国虽然在1874年GDP超过了英国,但美元真正成为国际货币是从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开始。美元成为世界主导货币至今已有70多年,还会延续多少年?笔者认为,即使现在美国国家信用损耗很大,即使去美元的过程已经开始,但是出现一种或者几种能与美元完全势均力敌的货币,仍然需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美元的生命周期可能还会延续,起码会延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但是在特定情况下,尤其是发生重大颠覆性事件时,则会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既不能高估,也不能低估。高估会对前进中的困难估计不足,低估会缺乏前进的勇气。目前,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中的比重均在2%左右,达不到人民币在IMF货币篮子中10.92%的占比,也达不到英镑和日元的比重,更达不到欧元和美元的比重。按照这样的比重预估,人民币很难在短期内成为世界主导货币,然而不能低估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前景和潜力。虽然人民币目前占比较小,但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势头很好。特别是新冠疫情之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大国地位和举国优势,已经得到世界认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大国信用的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认同度必将大幅提升,会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第四,世界货币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可能出现两种基本情境。第一种情境,货币体系的改革会是百年变局中特别是经济变局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将逐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构成世界主要货币体系。美元的比重会下降,人民币的比重会上升,欧元会保持相对稳定或者叫恒定状态,日元、英镑的比重不会有大变动。

第二种情境,美元在一定情况下会趋向解构或者解体。如果发生如下三种情况,美元就将面临解体。一是美债过度超发,超过45万亿美元时将会崩溃,届时美国国债占GDP的比重,与英镑被美元替代时候的差不多。二是美国在疫情中陷入深度衰退甚至经济大萧条,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空间已经非常狭窄。如果经济衰退持续,类似2008至2018年达10年之久,美国想轻易靠美元霸权地位转嫁危机,不会像2008年一样容易,那么美元就会受到很大威胁。三是美国国债出现负收益率,美国利率零利率、负利率成为常态,美元没有任何收益,美元的国际大循环就会停止。而且如果美国和美元没有信用,就没有国家肯用商品和服务去交换无价值的美元,这也就意味着美元成为了废纸。在上述三种情况下,美元会解体或者遭受重创,在世界的认同度将大幅下降。

中国在这场大国竞争博弈中,必须有大国胸怀、大国担当和大国的历史责任。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已经绘就了一幅宏伟蓝图,中国要在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正满怀信心地迈向2035年和2050年,在中国转向新发展阶段,秉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金融领域将大有作为,应充分发挥现代金融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

第一,建立全球性贸易中心。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中国已经形成广州的广交会、上海的进博会和北京的国际服贸交易会三大对外开放展会平台。中国未来会在进口、出口、转口三个方面形成巨大的贸易周转量。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并不一定是本国生产本国销售的大市场,而是所有国家的生产、销售和贸易的大市场。中国货物贸易、加工贸易、采购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等多措并举,形成国际贸易集成比较优势,使中国发展成为全球性国际贸易中心。

成为全球贸易中心可以逐步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货币结算中的比重,逐步扩大增加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储备中的比重。上海的进博会、广州的广交会以及北京的国际服贸交易会,还有多个类似义乌小商品市场这样的专业批发市场从事市场采购贸易,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已经达105个。中国已经具备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基础框架并将成为全球贸易的超大规模市场。届时中国成为商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数据流的现代流通高地。中国的市场将成为世界的市场,未来不仅是赚取制造环节微薄的加工费,将更多地赢得流通环节利润。

第二,加快建设全球性金融中心。中国正在为建设全球金融中心打造新布局。香港、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和海南都具备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条件。香港已经是国际金融中心,北京是国内金融机构总部所在地,有可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正在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深圳毗邻香港具有先发优势,重庆已经是中国大西北的金融中心,未来会形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国际化潜能的金融中心。中国还将形成一批区域性金融中心,例如天津、武汉、成都、西安等城市,都有可能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此外,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应继续完善人民币全球结算清算体系,在全球形成一个网络体系。通过创新金融的支撑体系,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第三,建立全球性制造业中心。制造业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和大国之要。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比重约为30%,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对中国经济赢得国际竞争力极为重要。例如,在制造业形成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和价值链布局中,供应链金融是支持制造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除了生产过程需要金融资本支持之外,制造业重大制成品的融资租赁,产品全生命周期循环制造都需要金融支持。金融对制造业的支持有助于中国制造业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成为全球生产配套能力最完备的地方,使更多企业成为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中国要成为全球的制造业中心,金融应支持在全球产业链上为国际一流企业或者头部企业进行配套的中小微型企业,推进产业链高级化,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第四,建设全球性要素交易中心。金融支持要素市場培育与发展,既是金融发展的新空间,也是要素市场改革的急迫需要。数据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要素市场改革的五大要素之一。要素市场改革,既是中国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形成全球市场高地的战略选择。金融应该支持全国尽快形成要素流动市场,包括形成数据流动、数据交易、数据加工和数据财富,形成基于数据开放的产业生态。在推进要素市场改革中,要推进数据资源向生产要素转化,推动中国实现数字化转型,为数字经济条件下的业态变革创造条件,这都需要金融支持,很多方面需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创新。金融要加大对包括劳动力、资本、数据、土地等在内的要素市场改革的支持力度。

第五,建设全球性创新中心。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创新处于核心地位,是中国成为现代化强国的持久动力,是中国在大国竞争博弈中占据制高点,补齐短板的最重要的战略选择。要重在原始创新,重在基础教育,重在共性技术颠覆性创新。要把更多地方建设成人才高地、知识高地和创新高地,都需要金融支持,都需要金融提供优质制度供给。此外,还需要改革财政政策、人才政策等,使中国真正成为创新高地。现在的制造业和科技发展,最大的短板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是基础教育、基础研发能力不足。这些应该成为金融和各方面政策支持的着力点。只有中国成为创新中心,金融才能发挥其倍加效应,就像美元支撑美国的创新体系,特别是美国的原始创新一样。

在大国竞争博弈中,当美元还作为准国际货币,还占据霸权地位的时候,中国须进行中长期前瞻性、全局性战略设计,使金融成为提升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资源配置的新引擎,形成金融领域优质制度供给。一国只有在综合竞争力、综合国力和大国形象上获得国际认可,国家信用水平与现代国家治理水平获得国际认可,其货币才能最终成为国际货币。

中国要在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大幅度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成为金融强国。建设稳定、合理、公平的国际货币体系,不能离开人民币的稳步发展。人民币要形成国际大循环和货币回流机制还任重道远,需要中国进一步改革,进一步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创新创造。

参考文献:

1.曾培炎:《关于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特点》,《全球化》2018年第1期。

2.陈文玲:《世界经济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全球化》2019年第5期。

3.陈文玲:《对当前中美经贸关系走势的分析与研判》,《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第13期。

4.陈文玲:《美国掠夺世界财富的经济武器与运作密码》,《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年第6期。

5.陈文玲:《变局——中国智库专家视角(上、下)》,中国经济出版社2020年版。

6.陈文玲:《中国与世界——从中国视角解析国际问题(上、下)》,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年版。

7.[美]斯蒂芬·罗奇:《美元暴跌才刚刚开始》,参考消息网站,2020年9月29日,http://www.cankaoxiaoxi.com/finance/20200929/2421749.shtml。

8.[美]本杰明·格雷厄姆:《世界商品与世界货币》,译科、杨崇献译,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责任编辑:郭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