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区域经济金融非均衡与金融深化路径

2021-02-18韩佳谷邓赛男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0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

韩佳谷 邓赛男

摘要:基于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金融路径不断拓展,但面对环境、地理等各类因素的影响,使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呈现出“非均衡”现象,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存在较明显的差距。对此情况,引起我国政府部门重视,把工作目标落实在实践中,遵循“因地制宜”发展原则,创新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以文化经济交流为切入点,大力实施各项政策与制度,为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均衡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区域经济;金融结构;非均衡

引言: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路径受限,经济水平提升效果不明显,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等,会对区域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造成阻碍,使区域经济金融“非均衡”现象越来越普遍,也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有效解决此问题,还需大力开展实践工作,能在实践中完善组织系统,加大经济金融途径拓展力度,借助各项政策与机制,有目的性地解决各区经济发展问题,并在此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一、区域经济金融非均衡原因分析

(一)发展程度不同

各金融机构在不同区域中的分布是有明确要求,以银行中介为例进行分析,经我国所出台的相关政策中明确说明,东、中、西部区域的外币贷款余额比例较高,按照区域所占比例对比,东部均高于中部与西部区域,无法为各区域的经济金融定量、定性等提供参与依据,因权重划分不合理或缺乏规范性,使各区域之间的经济金融呈“梯队形”,虽然各项政策均大力推行,但在实施阶段依然是东部地区经济金融占优势,中、西部区域与东部经济水平明显拉开差距,也是我国区域经济金融非均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机構分布密度差异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中占经济金融主导地位的是国有商业银行,是因此类金融机构遵循“平均布点”分布原则。但受商业银行改革因素影响,部分金融机构均在落后区域中实施“撤退”措施,使整体“撤退”规模较大,导致落后区域的经济水平提升成为一项极其困难的工作,因基础条件不充足,无法在根本上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1]。而新建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是以“经济理性”原则进行分别,侧重分别区域为中心城市、沿海地区等。只有少数的外资金融机构分别在国内部分区域中,也使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呈现“非均衡”现象。

(三)组织机构缺乏合理

从我国东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组织方面分析,能了解到各区域此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能为区域经济金融非均衡问题处理提供相应依据。

我国东部地区金融机构组织结构,包括国有银行外,还需新兴起众多金融结构,兴起条件是国有银行内在条件、外在因素,如:证券公司、信用社、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等,此类新兴金融机构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我国西北地区金融机构组织结构,是以国有银行为主,包括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仅有少数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设立在城市中心。而部分城市发展规模较小,只具备城乡信用社,会在经济金融流动、各项业务开展、新政策实施等方面遇到阻碍,导致各区域经济水平出现差距[2]。

此外,经济发达地区是以外资金融机构为主,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区,使我国各地区的经济金融体系呈多样化特点,但在统筹发展中却忽视各区域经济差距缩小处理,导致经济水平较高区域依然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经济水平呈持续上升状态。而部分规模较小地区,经济水平提升成效不明显,与其他区域经济金融发展成效相比较,有较大差距,在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需重点解决此问题。

二、我国区域经济金融深化路径

(一)加大经济金融途径深化力度

在资本生产要素中,金融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考虑我国各区域金融机构分布情况,还需注重职责与作用充分发挥,从金融方式创新方面入手,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创新原则,具备多样化的金融方式,并落实在实践中,能根据不同金融业务、区域发展需求等及时调整,工作目标更明确,并有较强的互补性,在我国各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有效扩大各区域金融机构创设范畴,加大经济金融途径深化力度,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打破局限化、传统化的发展模式,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始终都强调科技发展,引进先进技术,创设智能化发展平台,推动我国各区域经济金融走向智能化、信息化发展道路[3]。

例如: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能对我国各区域经济金融动态化监管,创新功能强大、智能化的管理平台,每项工作都能在平台内规范实施,搜集众多信息依据,根据发展需求把各阶段的经济金融提升成效直观化提出,展现出不同阶段的金融特点,避免创新发展阶段盲目投资与创设,工作要点始终都围绕着各区域发展实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的管理制度,保证创新方案具有可行性特点,制定短期发展目标、长期发展目标,均能逐步地提升我国各区域经济水平,实现我国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金融结构精准定位

重点考虑金融机构在各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职责,还需引起金融机构自身重视,要把工作要点放在各项业务开展阶段,遵循“因地制宜”的开展原则,能保证业务开展目标明确,真正满足实施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再加上金融机构对自身精准地位,以流动性管理策略为主,重点弱化以利益为中心的原始定位,发而强调各类资源、经济高效利用,在新形势下稳定金融机构发展地位,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也能凸显自身优势,优化产品结构,关于业务开展及身份定位,能多角度、全方面地分析,大力打造特色化经营模式,为各区域经济金融开辟新道路。

(三)有依据性地调整各区域组织机构体系

开展组织机构体系调整工作,主要目的是把工作重心落实在实践中,针对各区域当前经济金融发展实况详细分析,以缩短各区域经济金融差距为目标,控制各区域金融机构数量、分布点、体系完整性等,均能提高金融机构融资效率,借此条件缩短各区域经济金融差距,避免在实践阶段使各金融机构为创造综合效益而引发秩序紊乱问题[4]。

例如:在我国中部区域可保留有发展能力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能为后续的金融对外开放业务开展与实施提供基础条件;再设立中西部区域银行机构,引进大力资金后,保证基础条件充足,结合日常发展中所积累的经验,要加大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扶持、创新力度,并有具体政策、制度等实施,增强农村信用社竞争意识与能力,解决各金融结构贷款业务盲目开展问题,控制资金利用率,提高中西部地区经济金融水平与资产质量。在此基础上,降低融资、贷款等业务中的经济风险,控制金融结构布局合理性,在根本上解决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金融各项问题。

结语:

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金融“非均衡”现象发生的影响因素全面掌握,还需重点考虑各区域经济发展实况,经金融结构精准定位,控制各机构分布合理、科学,有依据性地开展各项资金业务,也能强化各区域经济金融途径深化力度。再加上“互联网+”条件影响,有依据性地调整各区域组织机构体系,增强农村信用社竞争意识与能力,显著缩小各区域经济差距,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慈.区域金融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42(12):106-107.

[2]刘莉,李海月.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路径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8,31(23):95-96.

[3]何嘉亮,赵建东.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19(08):64-70.

[4]徐杨.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3):118-119.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胜任力培养研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辽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辽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分析
湖南省高职教育对接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