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理念

2021-02-18蔡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0期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设计理念

蔡伟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该关注抗震设计的重要价值,围绕地震灾害与具体工程经验进行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在确定混凝土结构设计基础上对抗震要求进行精准设计,通过综合评估保障结构设计能符合预定的结构设计标准。基于建筑结构设计的复杂性,设计人员需要在各项因素整合基础上进行抗震结构的设计,在精准计算数值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施工建设,确保抗震设计能满足居民生活提出的抗震需求。本文对抗震设计理念进行多元思考,以期提高抗震结构设计质量。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结构;设计理念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在这一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备受关注,若要确保市政建筑工程质量,就要从结构设计层面予以系统化分析,重点探究其中的抗震设计措施,从而营造安全的应用环境,以突出的抗震性能,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主要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性能设计占据主体地位,应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工程结构的不利影响,保证结构整体性能和工程安全,在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做好荷载控制。在具体控制方面,需要综合判断建筑工程结构内部的具体受力情况,并以荷载标准和计算条件为依据进行荷载试验,以保证荷载设计的合理性。(2)做好零部件质量控制工作。在具体设计中,应采用合理的方法对结构构件进行测试,并做好构件的横截面功能分析,使其符合实际抗震要求。(3)做好内力控制,在具体控制中,应准确判断建筑结构的主力军,并对其构件的张拉、承载力、剪力、弯矩进行分析,确保符合建筑工程结构构件的实际内部需求。(4)做好组件的功能验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标准的系统来验证和分析功能组件,如果验证结果与组件的实际功能需求不一致,需要及时调整基本功能,以保证设计质量和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应用要求。

2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科学运用抗震设计的分析

2.1对传力路径进行科学设计

研究指出,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抗震设计的科学性,基于价值力学知识和合理使用提高了结构设计水平和周边地质条件以及居民住房安全保障方面的结构设计要求,通过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对地震力进行科学的传导,合理分散地震力,可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整体能力。基于力传递路径在结构设计中的重要价值,设计人员在抗震设计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各种因素,在明确建筑结构地震力的基础上,考虑具体传导方向,并在分析地震力分散路径的基础上满足了具体的地震需求。因此,在力传递路径设计过程中,应保证建筑结構受力均匀,抗震设计应在了解抗震等级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既可以通过科学的设计来保证抗震设计的整体质量,又可以通过合理运用力学知识来提高地震力的分散效果,从而满足建筑抗震设计的要求。

2.2提高入职门槛,重视人员素质培养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内容,它直接影响着市场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甚至决定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应提高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从多方面保证和管理结构设计的质量。设计师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改进,从人才选择开始一个好的条目,要求设计师具有相关证书,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确保专业技能水平符合大楼结构设计的要求,尽量从整体上控制结构设计的质量。一方面,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要提高进入门槛,在上岗前要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只有通过考核,才能正式上岗,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实现人生价值。另一方面,针对现有人员进行素质培训,通过实训活动,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更加注重安全意识,尤其重视抗震性能的优化和提高,在抗震设计过程中,与建筑结构设计相协调,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保证设计方案的质量符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需求。

2.3延性减震设计

多震国家的建筑结构设计主要方向都开始朝延性抗震理论过渡。延性减震设计,顾名思义,就是用材料的延性来减少地震的破坏力。因此,设计时就要增加结构或者构件的延性,通常是通过塑性铰的设计来增加延性的。延性抗震的目的就是结构构件可以产生塑性变形,可以造成损坏,但是不能够倒塌。结构设计时,往往会让其具有滞回的特性。通过这种特征来抵抗地震力的弹塑性变形,这样在大地震发生时,产生的是反复的弹塑性变形循环,以此来保护建筑。

2.4妥善设置抗震防线

科学合理地设计抗震保护线,可以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完整性,进一步大大提高其整体抗震性能。抗震设计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在无大震的特殊条件下,保证侧向延伸抗震性能良好的主体建筑工程结构的构件能够充分发挥其整体抗震保护功能。在地震中,只有在第一条大规模抗震防线同时受到严重破坏后,另外两条抗震防线才会同时受到严重破坏。因此,我们在进行建筑抗震工程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尽可能考虑建立抗震设计防线。

2.5控制好建筑物的高度

建筑高度是影响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避免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地震力分散和降低耗能,应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结合具体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将建筑物的高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不仅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了确保建筑高度在规定的范围内,当地政府应设立专业的监理团队,要求施工前必须向政府报告施工项目。建筑高度、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一系列材料须经政府批准后方可动工。同时,政府部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还应选派监理人员对现场进行检查,对建筑材料进行详细核查,确保当地所有建筑都在规定的高度。

2.6对建筑材料进行合理选择

设计者应在分析地震灾害对居民生命安全造成的破坏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抗震性能设计,注重通过加强抗震能力,有效抵御不同地质灾害对建筑结构造成的破坏。由于建筑施工会影响抗震设计的实际效果,所以在抗震设计过程中应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在掌握要素的基础上提高抗震设计水平。特别是在思考抗震强度的过程中,要注意建筑材料的影响,材料的质量会影响到抗震结构设计的实际质量,通过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来提高抗震设计的水平。设计师需要考虑不同建筑材料对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综合考虑制定科学的抗震设计方案,确保建筑材料的合理使用能够提高结构强度水平。重点分析不同类型建筑材料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在分析建筑材料强度和刚度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建筑材料,避免因材料采购不科学而造成抗震设计效果差的问题。这样,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可以提高结构设计的强度,在明确抗震性能的基础上科学选择建筑材料,从而保证抗震设计能够达到合理传导和分散地震力的设计目标。

结语

总之,建筑的抗震设计是整个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综合分析建筑所在区域的施工环境、技术等因素,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获取抗震数据,选择延性好、强度高的建筑材料,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能够满足实际抗震需求。

参考文献

[1]倪震宇.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169-170.

[2]任胜.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浅析及工程实例[J].建筑与预算,2020(7):56-59.

[3]王宇.探讨钢筋混凝土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点[J].城市地理,2019(14):108.

猜你喜欢

建筑结构设计设计理念
探究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探讨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建筑结构设计与隔震技术应用研究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试论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