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文科建设与一流课程建设的相关探讨

2021-02-18董月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0期
关键词:相关策略探讨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新文科建设与一流课程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和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重点内容,需要紧跟时代发展,以战略性、创新性、开放性及针对性作为学科内涵式发展建设的指导,实现新文科形态有效构建,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一流课程进行打造,在推动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人才也能得到有效满足。鉴于此,对新文科建设与一流课程建设的相关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一流课程建设;相关策略;探讨

为更好解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不一致、就业领域与专业领域不对口等问题,教育部门提出了加快新文科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要求,在更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相应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有效完成新时期多元化人才培养任务,加强新文科建设与一流课程建设研究显得十分有必要[1]。本文联系新文科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内涵,从设立大学科、发展新兴学科、融入新思想、开展跨学科、建设独有学科、线上一流课程、线上线下结合一流课程、线下一流课程、虚拟仿真一流课程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有效新文科与一流课程建设策略,以供参考。

一、新文科建设与一流课程建设内涵

新文科建设是国家深刻认识到文科教育重要作用下,针对文科学科内涵及人才培养模式如何与时代发展相接轨提出的战略性设想,实际操作中要求从开放性、前瞻性和国际性视角出发,对传统学科理念进行革新,并且新文科建设要获得可持续发展,还要充分尊重学科建设规律,对学科构建模式进行重组整合,使之形成一批新兴学科。而一流课程建设是指实施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建设,简单来说就是建设一万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一万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操作中除了要体现一流本科教育与一流课程建设主题以外,还要将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思政教育、课程教材等紧密联系起来,在树立信息时代教育教学质量标杆的基础上,学生学习成才需求也能得到有效满足[1-2]。

二、新文科建设与一流课程建设相关策略探讨

(一)新文科建设

新文科建设要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并且要具有可操作性,实际操作中可从大、新、融、通、特几方面入手:(1)设立大文科,就是将一些相近的学科按照特定设计和需求,采用整合、交叉、跨越等方式,实现学科定位重新建构,如:传统人文科学主要包含历史、哲学、文学等学科,对其进行整合以后就可以实现大文科建构,对于外语学科则可以结合外语+形式实现大文科建设;(2)发展新兴学科,在深入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关性以后,就可以对新的学科进行精准定位,如:人工智能伦理学,不仅与计算机科学建设发展存在紧密关系,还能够有效指导未来机器人、网络、自媒体等伦理发展,而这一新兴学科的建立,也与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相适应,有效满足了新文科建设要有突破性进展要求;(3)融入新思想,受研究对象及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使得文理学科长时间处于泾渭分明状态,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發展,计算机应用、智能技术等融入到新文科建设研究方法和手段当中,以推动文科类学科获得更好发展,甚至还可以利用文科人文优势对理科教育缺少的人格修养、社会责任等内容进行有效培养;(4)跨学科建设,开展跨学科的新文科建设,可以起到通晓不同领域知识和发展相应技术能力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理工科边缘交叉学科,如:环境科学、工业管理等,对其实施跨学科新文科建设以后,可以丰富新文科内涵,对文科人才培养也有十分深远的意义;(5)建设独有学科,这主要是针对民族学而言,通过建设特有民族语言文化新文科,对保护语言文化安全、增进文化交流、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要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对学科结构进行重组,使之焕发出崭新活力与生机[2]。

(二)一流课程建设

教改改到深入就是课程,与新文科建设相匹配的课程改革,需要更好适应高端教育要求,并将一流课程建设重心放在以下几方面:(1)线上一流课程,从本质上来讲,线上课程就是新文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主要是因为超越了传统课堂教授并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特别是慕课和微课的出现,可以让更多的教育对象进行自由灵活学习,相应教学内容也做出了适应更为丰富立体化教学、接受方式设计,具体包含要点提示、案例详解、图表课件、预设话题、设问反问等内容,极大满足了受众多元化学习需求。(2)线上线下结合课程,作为传统和现代交织的一种课程形态,在充分尊重现有文科自身教学传统的基础上,也针对现实社会变化进行创新性发展,而线上线下结合一流课程打造就是这样一个缩影,操作中线下课程打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线上课程打造又紧密衔接线下课程教学,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延伸拓展,助力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更加顺利达成[2-3]。(3)线下一流课程,线下课程的判断方针应该从整体设计、组织环境、师生互动、作业考试等方面入手,让学生能够跨越地域接受更好的师资培育,因此有线下课程存在的必要性,执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有与老师面对面交流的需求,通过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互动和运用,可以满足学生沟通和相互成长需求,在对线下一流课程建设时,就要对教学姿态、教学程序、时间把握、高潮变化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4)虚拟仿真课程,虚拟仿真课程建设是适应智能时代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在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展示真实工作环境、开展艺术课实践教学等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备,可以带给学生更佳学习体验,并保障教学全过程实施完善性。(5)社会实践课程,培养和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新文科和一流课程建设中,也要对社会实践课程建设引起较大关注,并通过这类课程建设,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和能力培养相联系起来,在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培养基础上,更好达成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结语:新文科建设与一流课程建设,是新时期背景下对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的崭新要求,实践中需要高校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自身专业设置情况进行细致了解,并从大文科、新学科、跨专业、特色化等方面入手,对新文科具体建设与规划进行科学设计,同时围绕新时代发展需求文科人才培养,对一流课程加强建设,在促进新文科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高校教育教学也能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凤岐.新文科背景下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建设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1):57-60.

[2]周星,任晟姝.新文科建设与一流课程建设思考[J].新美术,2020,41(10):126-131.

作者简介:

董月琳(1982-),女,柳州工学院,广西柳州,545616,壮,广西柳州,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编号:2017JGA394)

猜你喜欢

相关策略探讨
分析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相关策略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分析
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探析中学汉语文作文教学与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