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专业产教科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构筑

2021-02-18王少华李小女胡庆江峰李恺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0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陶瓷

王少华 李小女 胡庆 江峰 李恺

摘要:本文围绕“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专业创新性、实践性人才的培养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实践,在教学、科研、院企联合等方面进行产教科深度融合立足学校发展,积极寻求政府部门的支持、行业组织的引导和评价、企业的参与和整合,拓宽多主体参与渠道,加快探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校企校地合作新形式。构建基于大学、政府支持、产业引导、企业参与的协同教育机制,推进“企校融合”建设,服务于国家陶瓷产业战略。

“双一流”建设是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应对新时期高校教育做出的重要部署,是继“211工程”“985工程”等一系列重点项目之后新的教育改革方案。“双一流”建设的相关政策坚持“支持卓越、支持需求、支持特色、支持创新”的原则,不仅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还要发展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行业特色大学[1]。从已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院校和学科名单中可以看出,行业特色大学在中国“双一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质量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

景德镇陶瓷大学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怎样抢抓机遇强化特色、突出优势、探寻新的发展支撑点是亟须破解的难题,也是各个专业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以景德镇陶瓷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从优化专业设置、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协同教育平台、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开展产教科融合及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期望为行业特色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2]。

一、行业特色专业产教科融合的必要性

“双一流”建设相关政策的出台,为产业特色大学的合理定位、特色重组和科学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作为行业特色大学,学校始终坚持“弘扬中国陶瓷文化,振兴中国陶瓷产业”的办学使命,坚持名城办特色名校,人才培养办特色名校,学科创特色名校,科研创新和国际交流支持特色名校致力于“陶瓷大学服务陶瓷”,在推进自身“双一流”建设的同时,与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1, 3]。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作为学校特色专业,被评为教育部特色专业,教育部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实施专业,入选国家一流建设专业,肩负着为行业培育创新拔尖人才的重大使命。

此外,国家发改委、文化旅游部发布《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推进景德镇陶瓷大学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培养陶瓷后备人才,对材料学院各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4]。我们要在办学规模、各专业办学水平以及各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上进一步完善,充分利用“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科研平台,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在陶瓷产业建设中的核心作用[5]。

二、行业特色专业产教科融合的路径

(1)“双一流”建设制度下行业特色专业产教科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双一流”建设是行业特色型高校抢抓机遇实现特色发展的迫切需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这就要求我们顺应时代发展,转变观念,深化体育改革,学习和吸收国内外高校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理念,并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出发,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质量评价和考核体系等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考核和改革[6, 7]。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学科前沿发展方向,以服务需求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科研联合攻关为牵引,依托科技创新平台、研究中心等,整合多学科人才团队资源,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专业建设探索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a)通过提高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紧密关注工业企业的人才素质和能力要求,明确专业发展与工业企业需求的切入点,促进专业建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打造教育型,以就业为导向,以工教结合、协同教育为特色,强化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功能,更好地实现以贡献为基础的发展[8, 9]。通过产学研合作等形式,成立了由学校、学院、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深入参与专业建设指导、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等工作,制定培训计划、建设实习基地、制定实习培训计划等。试点推行“本科学历+职业技能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10]。(b)坚决推行专业导师制,让更多的学生进入到实验室,可以得到扎实的基础理论训练,并能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的研究项目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c)依托学院现有的科研平台:科技部“国家日用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第一个),建立一套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国家发改委“国家-地方新型陶瓷材料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绿色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和“陶瓷材料绿色生产技术”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轻工业功能陶瓷材料重点实验室、“先进陶瓷材料”、“燃料电池材料与器件”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材料)科技部和江西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高新技术陶瓷)等科研服务平台和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学科研究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礎。(d)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科学性和适用性,研究实践教学方法和效果,加强实践技能考核,切实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深化产学研融合,构建“校企结合、双向互动”的协同教育平台

以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积极推动“企—校一体化”建设,积极对接全国各大产瓷区、地方政府、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提升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建立一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围绕产业链引进工业企业相关科研生产基地,与工业企业共同建设校内外专业实验实训基地;依托产教融合对接平台,将真实的企业研发项目引入实训课程,项目实施转化为企业课程内容[8, 11]。学院与企业联合申报课题,鼓励教师承担企业技术开发项目,形成一批科技成果,并将这些成果转换成教学资源。

围绕材料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指导,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以输出为导向,走“双一流”以建设为契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尚丽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学科群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校教育管理 13(05) (2019) 36-43+51.

[2] 庞敏, 黄科, 杨东林, 刘国花, 孙翰昌, 基于“产教融合”的地方本科院校园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安徽农业科学 47(20) (2019) 264-266.

[3] 税国青, 刘明, 李毅坚, 地方院校提高生源质量措施研究, 南昌高专学报 (05) (2008) 24-25.

[4] 朱虹, 景德镇陶瓷的历史地位与发展战略,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40(01) (2019) 24-33.

[5] 邓景衡, 易诚, 地方师范院校转型发展中存在的困境与对策, 教育教学论坛 (19) (2018) 230-231.

[6] 王克勤, 童汝亭, 孟令鹏, 马建峰, 高师本科化学专业教学计划修订的实践与思考,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01) (2001) 121-124.

[7] 陈文, 网络环境下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模式建构, 内江科技 31(11) (2010) 32-33.

[8] 丁湘梅, 师范院校如何实现产教融合按需培养:围绕产业链调整专业设置,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36) (2018) 101.

[9] 赵斌, 贵州省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办学特色的导向策略分析,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05) (2017) 92-95.

[10] 李佐军, 大数据技术在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36) (2018) 72-73.

[11] 王秋玉, 以产教融合為核心机制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34(09) (2018) 22-24+57.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JXJG-20-11-9,JXJG-20-11-8)。

作者简介:王少华(1986-),男,江西鄱阳,博士,讲师。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陶瓷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趣图
“双一流”建设不应“降维”
后浪与前浪
陶瓷艺术作品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陶瓷鉴赏
陶瓷食具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