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医生角度浅谈就医之困

2021-02-18谢兴辉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0期
关键词:医术医学病人

谢兴辉

由于社会复杂多样,造就了人类文明五彩斑斓。过度分工,造成人们对知识的掌握都会有局限性 。隔行如隔山,每个人都会有深刻的体会。在此说起医学,外界觉得博大精深,医学知识浩如渊海。其实在医学界同样具有足够的空间任人翱翔,很多医者感慨“不断进取方得始终”。看病、保健养生多数人是有亲生经历的,医学就在我们身边。

看病就医也是有学问的,华西医大附属医院,急诊挂号都需要配备护士以上的专业人员引导。小型医院,挂错号可以换一下就可以了。否则耽误自己就诊。最详细的分科:可以达到 100个科室,作为病人及家属很难准确区分挂号在哪个科哪个专家。焦虑症去到神经内科,头昏去到了颈椎病专科,内科挂在外科,张冠李戴枚不胜举。网上很多医学知识,说法多种多样,更难把握什么是标准答案,没有一点医学知识真的不能辨别真伪,病人更是茫然,只有看医生 ,深入了解治病养生的知识才能心安。病人看病都希望给医生详细讲解病情,仔细、完整表达自己的感受意愿,希望医生理解自己的初心,在忙碌中会有沟通不良。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病人的疑问不能释怀。

如何看病求医?选择医院总体原则:根据疾病类型,疑难重症选择大型医院如三甲医院或口碑好的医院;小病常见病一般社区卫生院或二甲医院,诊所就可以了。

如何当好一名患者?不知道大家看医生的时候会不会很紧张?紧张到不知道该对医生说些什么,变成医生问一句,答一句。有时候有些特殊情况都忘了和医生说。

问诊是看医生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医生通过询问,才能对患者的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配合检查等手段,做出诊断,选择治疗方案,开具药品。

由于医师每天接诊病人太多,不一定能详细询问病情,这时候患者可以主动告知。对自己对医生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患者可以向医生提供哪些信息帮助诊断呢?

1、哪里不舒服,大约什么时候开始的,不舒服的基本感受等。

比如感冒,是发热、打喷嚏还是鼻塞,不同症状需要使用的药品都是不一样的,你描述的越详细,医生越能对症下药。

2、近日是否因疾病就医过,正在使用什么药品(包括保健品)。

3、有无家族疾病史,药物过敏史(包括食物),生活习惯如何(比如是否饮酒)。

4、曾经发生过什么疾病,最后是好转还是痊愈。

5、生病期间是否需要开车或从事机械操作等有专注力、反应灵敏度要求的工作。

6、适龄女性需告知是否怀孕,最后一次经期结束时间,或是否正在哺乳期。

去看医生前,不妨针对这六个问题稍作整理,这样见到医生,就能有条理的说清楚自己的情况,从而方便医生快速确定病情。

有人拒绝看病,有人大量服药,都是进入了误区。有病不治,小病大治也没有意义。很多疾病都是不能治愈的,带病生存是中医智慧之举。误导病人盲目停药、减量,引起病情反复,积重难返。比如慢支炎,抗生素、激素、解痉药不规范应用,降糖、降压药不规律服用,不注重非药物治疗。追求价廉(不管是不是物美),不依从医嘱,因民间非专业医生、病人不当言论,动摇治疗方案。不监测异常指标,不调整药物剂量,在药房人员盲目被推荐药物治疗等。长期大量服用药物,每天服用多种药物,隐瞒服药史,干扰医生治疗方案。。。。。。都是不可取的。从辩证来看,“不可不,不可太”才是最高境界。在道教道祖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这样一段话,论述了道与万物的关系,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于此,关于宇宙发生、万物起源的模式便奠定了。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此,中华道教以“道”为核心的价值论也正式建立。顺其自然也许是正确的。

医学界因为病人多,忽略了治未病才是明智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

神医扁鹊曾经和魏文王有一场精彩的对话,生动地阐述了“治未病”的观点。

根据典记,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那么請问,在你们三兄弟中,究竟谁的医术是最好的呢?”

扁鹊回答道:“大哥的医术最好,二哥的医术差些,而我是三个人中医术最差的那一个。”

魏文王紧接着又问道:“那为什么你在兄弟三人当中是最出名的呢?”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病人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体不适,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这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因为他治未被病,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

治未病其实也是养生的一门中药学问。中华文化圈都有治未病这个概念,西医则是有专门的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概念: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

预防医学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人群为对象,而不是仅限于以个体为对象。医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个体医学发展到群体医学,今天许多医学问题的真正彻底解决,不可能离开群体和群体医学方法。 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制定预防人类疾病发生的措施,实现促进健康,预防伤残和疾病为目的的一门科学。预防医学的特点包括: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工作重点是健康和无症状患者,对策与措施更具积极预防作用,更具人群健康效益,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研究重点是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

该学科应用现代医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人体健康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制定疾病防治策略与措施,以达到控制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延长人类寿命之目的。

中医治未病分三层含义,第一层是未病先防,第二层是既病防变,第三层是病愈防复。实际上最重要的是未病先防,很多人不了解,以为治未病是脾胃的胃,有的甚至叫治末病。《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先生:“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治未病概念。实际上是在还未生病之前进行调理、调养,让人不生病,少生病,生病以后可以尽快好,不要继续加重,这就是治未病的含义。

中医和西医因为理论体系不一样,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宏观概念不同于现代医学(常说的西医学)自然科学,精准医学的微观概念。有的人人为制造 矛盾,其实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自然科学。不讲究中药现代药理,一味自己开方(经典方也有 它配方精准的优点,也许有它不适时宜的局限),是危险的,不符合现代医者的特点。曾经的龙胆泻肝丸配方,引起肾功衰竭,原因是北木通换成了不入药的关木通。安宫牛黄丸急诊急救,在争分夺秒中恐怕安置胃管也是很有限的。不能结合现代医学手段重新认识疾病也是可怕的。一位老中医人称是有“两刷子的老江湖”,对 产褥热诊断为“产后发热”,两周后病人西归,我不知道他内心的感受。按摩医生,将一位老者的股骨按成骨折,赔上自己的心血。结果是肺癌骨转移。我看到一个医院,抢救农药中毒、鼠药中毒,来一个病人死一个病人,医生良心何安?中国冠心病病人支架过度安置;自体血回输系统,几个塑料瓶就是2000多,远远超出了用血的价格,肯定是没有经济效益。都是医疗卫生市场化,医院市场化管理带来的后果,浪费大量的有限的医疗资源。过度讲究西医证据 ,风湿免疫类疾病初期化验指标可能一直不达标,患者症状很重,但是西医没有办法拿出治疗方案,病人对辅助检查指标异常的等待也是痛苦的,中医就有优势解决某些问题。临床上,病人的发热几个月到半年的莫名发热;冬天双脚需要雪水浸泡,否则自觉发热难耐;有人暑天穿棉袄,出汗还叙述奇冷;有人始终觉得背心发凉,治疗无效,所有现代医学辅助检查“用尽”,多个大医院就诊都无济于事、束手无策。中医辨证施治可以开出处方,也许有一定的疗效,至少对病人是心理治疗,缓解心理焦虑。比较明确的就是生化指标辅助检查没有阳性的情况下,西医无能为力,中医就可以勇敢的站出来显示身手。诸如黄疸,不明原因的出汗(即使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衰交感神经兴奋,更年期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各种流行病,诸如新冠病毒性传染病。病毒种类繁多,不可能每一个病毒都注射一次疫苗,恐怕人身体会是千疮百孔了。中西医各有特点,能相互取长补短为民造福,发揮更多效能。能参与急诊急救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医生具有抢救危急重症的基本医疗技术,是很有必要的。令人震惊的是,临床医师不能判断病人是否是濒死状态,大有人在。临床科室医生主任不能急救病人,抢救猝死,心肺复苏,医学界值得反思。所以中医推崇拜师考取医师证,还是要经过严格筛选,毕竟人命大于天。

科学发展是永恒的!医生要紧跟时代,更新知识点,掌握临床信息要及时用到临床上,为患者排忧解难。诸多的临床指南,实时更新。各科的新进展,新技术。近几十年来蓬勃发展的介入治疗。花样繁多,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用了20多年的多潘立酮,西沙比利又因为引起严重的“心血管事件”限制了应用范围。阿司匹林老药新用,再次走向边缘大起大落。不可不察。有人担心医学发展的天花板,杞人忧天了,进步是无限的。人类文明对客观世界了解的很有限。有待大家努力前行。

医学作为生命科学,为人类繁荣昌盛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传染病的控制,抗生素的重大发现,都是医学界的一次次革命,直接关乎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猜你喜欢

医术医学病人
谁是病人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浅谈基层中医服务工作的开展
中国古老的神奇医术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论医术与医德的“轻重”
病人膏育
还能活多久
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描写看清初的物质文明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