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妄想倾向学生的引导策略

2021-02-18何晗蒋茜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0期
关键词:引导策略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何晗 蒋茜

摘要:大学生步入校园摆脱了家庭的束缚,但是也面对着学业、人际交往、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是比较常见的,所以在大学阶段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但是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所应用的相应引导策略方法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本文中我们就将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妄想倾向,学生的引导策略进行深入探究,希望可以为当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妄想倾向;引导策略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面临着多方位的压力,因此容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当前大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也非常注重心理教育的开展,希望能够通过心灵教育工作的介入来更好的避免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或扩大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了解一下。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其自身的学习状态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学生存在焦虑紧张,妄想等症状,很难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去开展相应的学习,因此学习效率和质量会大打折扣,而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更加科学地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科学的看待相应的事物发展,避免因为自身心理问题而影响相应的学习工作。此外,大学生的相关课堂教学以及活动开展都是以集体形式来进行的个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会影响相应的教学氛围,从而使相应的课堂教学进度和质量受到影响,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避免与消极心态看待相应的事物,创造良好的教学或活动氛围提升,相应的教学和活动质量。因此我们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综合人才需求的满足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大学常见的心理问题

步入大学校园之后,大学生的相应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且面临着人际交往就业等多方面问题,因此非常可能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种类也是相对比较多样化的,要更好地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必须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對应的解决策略和手段,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了解一下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

(一)适应性问题

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之后,校园环境校园课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适应一个新的环境,通常需要一段时间,而在此期间学生也要完成相应的课程学习和考核。有的学生适应能力相对较强,因此可以快速地解决相应的适应问题,而有的学生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需要长时间来过渡才能改善自身的僵硬不适症状,更有少部分同学长时间无法适应新环境,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无法正常的开展相应的日常学习和活动,就会对学生学业完成,质量和效率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

(二)困扰性问题

困扰性问题也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特征,其主要在于大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主要分为心理疾病型、心理障碍型和心理困惑型,通常是由于做学业压力或者人际交往压力所带来的消极情绪。对于部分同学来说,困扰性心理问题可以通过时间的缓冲来得到有效地缓解,而有少部分同学心理障碍相对严重,无法走出相应的困境,会使自身的情绪很难保持平稳,会出现焦虑,暴躁,抑郁、妄想等现象。

(三)累积性问题

大学生大学阶段所学习的相应课程内容是比较繁杂的,而且需要参与相应的实践活动来更好的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以便于后期解决相应的就业问题,而在课程学习,人际交往处理,以及其他方面工作完成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比较繁杂的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就接踵而至,长时间问题的累积也会使学生的压力过大而出现心理问题。累积性心理问题通常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来更好地解决相应的心理问题,避免发生抑郁妄想等现象。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妄想倾向的表现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对于大学生学业的完成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来进行干预,避免问题扩大。但是要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给予有效地解决,必须明确相应的心理问题表现才能更好地给予心理问题的诊断,从而开展相应的治疗干预或有效引导。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妄想倾向的发生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也成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了解一下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妄想倾向的表现。

(一)猜忌心重,对于一切事物都有质疑

有妄想倾向的学生通常表现在有被害妄想,坚信周围人或某些团伙对自己存在。陷害,打击监视以及侵犯等行为,进而可能会出现易怒的情绪。此外,妄想倾向的人也会存在夸大自身财富,地位,权力等现象。当然也存在部分幻想倾向者,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对自己周围的伴侣等存在强烈的敌视情绪。比如,本校就存在学生因为猜疑同班同学对于自身的孤立而申请外宿的现象,希望能够通过脱离集体来解决问题。但是其根的原因在于自身,无法对外界产生信任,因此也无法有效地融入集体来更好地完成相应的集体活动,甚至会在集体活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自己被排外,从而使得心理问题加重。

(二)人际交往能力差

大学生中存在妄想倾向的学生通常无法有效地融入班集体,会对班级的周边的人存在猜忌心理,无法由其进行和平共处,因此表现出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差的现象,无法真正的对病人产生信任并进行团队合作完成相关的任务。而大学阶段很多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以集体形式来进行的,人际交往能力差会使得相应的学生无法完成集体活动,甚至在集体活动参与中加重自身的心理问题,情绪容易出现暴躁。

四.大学生妄想倾向发生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妄想倾向发生的原因也是相对比较多样化的,因为本身妄想疾病的发生就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以及个人性格特征等存在很大的关联。首先,妄想症状是精神疾病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父母一方存在相应的精神疾病,很有可能被遗产而出现相应的妄想倾向,遗传性的妄想症状调节是相对比较困难的,但是如果积极的进行干预治疗,也能够避免病情加重,控制病情。其次,妄想倾向的发生于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也是存在很大的关联性的。当前部分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脱离了现实生活,长期处于自我孤立状态,也非常容易引发相应的妄想症状。因为脱离了集体活动,无法快速地与别人建立相应的信任关系,又不愿意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使得其信任的建立更加困难。最后。个人的性格特征也会是引发妄想倾向的重要原因部分学生自尊心强,固执,也非常容易出现妄想倾向。因为他的自我预想与实际的现实情况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反而其自身的个性特征又不允许相应差异性的发生,一旦自身认识到相应的差异性就非常容易导致其情绪不稳定,进而出现妄想倾向。

五.大学生中妄想倾向学生的引导策略

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妄想倾向的发生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以及相关教学工作开展来说都有负面影响,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也要给予存在妄想倾向学生有效地引导来帮助其缓解相应的症状,改善心理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了解一下大学生中妄想倾向学生心理问题改善的引导策略。

(一)鼓励妄想倾向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与身边人建立信任

妄想倾向的学生缺乏对于身边人的信任,因此会胡思乱想,怀疑周边人对自己存在敌意。因此要对相应的妄想倾向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首先要使其与周边人逐步的建立信任关系来缓解其心理问题,而相应的社团活动参与过程中,会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建立,因此为了更好地引导妄想倾向的学生走出相应的心理问题,要积极的鼓励其参与相应的社团活动。因为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团体活動所带来的相应快乐,避免孤独自处而引发相应的心理问题,使妄想倾向加重。而且团体活动中相应的交流氛围是相对比较正向积极的,更容易与身边人建立信任关系来缓解相应的妄想倾向并症状。比如,两人三组的竞赛活动中,需要团队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因此在相应的活动参与过程中可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所以相应的妄想倾向学生也可以积极参与到相应的活动竞赛中来更好的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缓解自身的妄想倾向。此外,体育运动本身的参与都会给学生带来一些积极向上的氛围,因此也可以通过加强健身锻炼等来更好的缓解妄想倾向。当然,有妄想倾向的学生也可以参与到自身的兴趣特长等等培养中,比如书法,摄影,足球,篮球等都能够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使其学习压力等得到缓解避免妄想倾向加重。

(二)建立心理咨询室,为妄想倾向学生提供倾诉平台

有妄想倾向的学生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自身的期望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有可能是因为个人的性格特征而导致妄想倾向比较严重。而这与学生孤立的生活状态有很大的关联,没有倾诉的出口,情绪无法得到抒发、表达,会使情绪积压,进而引发相应的妄想倾向病症。因此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进行情绪宣泄,就要建立相应的心理咨询室来给学生提供一个倾诉平台,使其能够表达自身心中的不满。而且心理咨询师内部本身也有相应的心理教师来给予其具体的心理情况有效地疏导,使其建立积极正确的人际处理方法和心理状态。此外,心理咨询师通常态度温和,且具有一定的沟通技巧,能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缓解学生的妄想倾向。

(三)鼓励学生进行心理阅读治疗

妄想倾向的学生心理问题的存在需要进行及时的干预治疗来避免问题扩大,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文学作品本身的魅力和作用是相对较大的,因此可以通过阅读疗法来进行有效的疏导,避免其产生抑郁焦虑情绪。因为很多文学作品的阅读非常容易触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使文字实现内化来进行情绪的调节,从而达到心理疾病的治疗。妄想倾向的学生对于世界的不信任,因此可以选择价值积极向上的相应文章或者小说来进行阅读治疗,使其对世界的美好有更多的认识,并逐步培养自身的美好品性,摆脱相应的妄想倾向。

(四)营造轻松、温暖的学校和宿舍氛围

梦想倾向的学生同时处于孤立状态,感受不到世界的温暖,因此容易出现相应的妄想病症,所以相应的教学和生活氛围对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妄想倾向学生的心理疏导,要尽可能营造轻松温暖的教学和生活氛围,而教学和生活主要在学校和宿舍开展,因此在教学工作开展上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相应的课堂教学中来更好的烘托课堂氛围,使学生都能在相应的课堂中寻找到快乐。而在相应的宿舍氛围建设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处理好相应的宿舍人际关系,给予妄想倾向学生更多的温暖和关怀,使其感受到别人的关照,不再封闭自己,增强与别人的交流沟通来更好的缓解自身的妄想倾向症状。最后,也要尽可能保护妄想倾向学生的隐私,避免其遭受异样眼光而加重其妄想症状,影响最终的心理干预效果。

(五)加强妄想倾向学生家长对于学生的引导教育

妄想倾向学生的疏导工作开展过程中,亲属的介入对于更好地实现心理疏导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妄想倾向学生家长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也非常容易与相应的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但是相应的学生家长可能因为缺乏相应的心理专业知识内容而无法有效的给予疏导,这时候要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交流沟通是心理教师给予专业的指导,来更好地开展相应的交流沟通,通过家长引导学生逐步摆脱相应的猜忌心理,与别人建立信任关系来更好的缓解自身的妄想倾向症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中,更好地完成自身的学业并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六.小结

新时代社会不得不断进步与发展时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成为当前大学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大学也更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希望能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引导其缓解相应的焦虑紧张,妄想等情绪。而妄想倾向学生的心理问题相对比较严重,对于其学业的完成以及人际交往和身体健康发展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上文中我们已经针对大学生妄想倾向等相应症状表现进行了详细描述,也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地引导策略。我们有理由相信及时地发现妄想倾向并进行干预,一定可以更好地避免相应的心理问题加重。而通过鼓励妄想倾向的学生参与相应的社团活动,心理阅读治疗、心理咨询沟通以及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和宿舍氛围,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妄想倾向学生缓解相应的症状,逐步改善妄想倾向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蓉蓉.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01):128-130.

[2]关明阳,周保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20,41(12):32-33.

[3]李丹.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疏导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12):209-211.

[4]朱静琳.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究[J].科技资讯,2020,18(33):201-203.

[5]蔡莹.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与对策研究[J].决策探索(下),2020(05):66.

[6]马翠婷.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现状及解决方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3):167-168.

[7]郭莹莹.探讨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20(03):76-77.

[8]宁圣红,王元如.浅议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阅读疗法[J].黑河学刊,2019(06):166-168.

[9]高婷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13):57-58.

[10]孙卓.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242名大学生心理咨询记录的分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8,35(05):143-146.

[11]张冰,朱红阳,许晓辉.从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应对[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2):211-214.

[12]郝万林.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02):142-143.

猜你喜欢

引导策略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