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思政化路径探索

2021-02-13梁宇春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德育

梁宇春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4)

在2016年底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确定了立德树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学全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础上,强化各门课程的思政功能,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共同发力的高校德育教育新格局。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也要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语言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在提高学生德育水平方面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高职英语思政化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直接面向社会需求培养职业性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使其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按照立德树人要求,高职院校在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实现由思想政治课程单一主体的一元化模式向所有课程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模式转变。经过广大高职英语专业教师的不断探索,高职公共英语思政化体系已基本建立,但在教学实践中仍有两方面的问题需要加以完善。主观方面,教师队伍德育意识仍待提高,“重语言,轻德育”的现象比较明显,履行德育职责的主动性不足;教师自身政治理论素养参差不齐,理论学习不够,引导学生能力不足。客观方面,课程德育体系不完善,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教学评价作用不明显。这两方面问题的存在,必将制约高职英语课程德育功能的发挥,直接影响德育效果。

二、高职英语思政化的可行性

“行百里者半九十。”高职公共英语思政化进程经过前期的大量探索,已经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首先,课程内在优势明显。从课程设置来看,作为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必修课,高职英语具有一般专业课无法比拟的广受众性,通过英语课程进行德育教育的潜力巨大。从课程本身属性来看,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天然具有传承人类文明成果、促进中西方思想文化交流融合的人文属性,隐含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历史传统等意识形态领域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谋而合。

其次,教学发展外部推动因素持续加强。从时代特征来看,我国正处在第一个百年目标胜利完成,成功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理念还是当前党中央号召全党进行党史学习,都是对课程思政化和提升教师思政水平的巨大推动。从信息化水平来看,我国即将全面进入以5G技术为标志的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高速发展,为适应疫情防控需求,线上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有了长足发展,为课程思政化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

最后,其他课程思政化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自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来,无论是理、工、农、医等各类高校还是综合性大学,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等各类学科,都结合学科特点在课程思政方面做出了大胆探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综上所述,英语课程思政化正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关键期,随着思政体系的不断完善,英语课程德育功能必将得到充分发挥。

三、高职英语思政化实现路径

高职院校充分把握内部和外部机遇,充分发挥德育功能,从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和完善教学体系等方面着手,推进高职公共英语思政化。

(一)紧跟时代步伐,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是决定思政教育效果的关键,因此要提升教师尤其是非思政学科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一方面,非思政学科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与思政学科教师存在整体差距,非思政学科教师之间存在个体差异。高等院校要在充分认识客观因素的基础上,以非思政学科教师为重点,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标准和培训目标,使非思政学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与课程思政化要求相适应。另一方面,作为高职英语思政化的实践者,教师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意识和水平,才能取得课程思政化的预期效果。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当前正在进行的党史学习教育正是提升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水平的良好契机。2021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中号召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广大英语教师要把握机遇,通过党史学习活动,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和坚定的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言传身教、感染学生,使学生成为既掌握英语语言文化,又牢记初心使命的合格人才。

(二)结合社会需求,完善课程思政化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化教学目标的科学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要按照立德树人要求,依托国学、传统文化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与现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综合能力需求相衔接,弘扬以“敬业、创新、精益求精”为特点的新时代“工匠精神”和以“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为核心的劳动精神,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纳入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化建设的教学目标。

(三)结合时代发展,丰富思政内容

高职英语思政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思政内容的来源。解决这一问题要综合考虑教材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关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关系、青年学生的特点等三方面的因素。首先,与思想政治课程相比,包括英语课程在内的公共课和专业课必然以相应领域教学内容为主,能够编入教材的思政内容有限,加之教材编写周期长,对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无法进行及时引导,所以英语课程思政内容来源应以社会热点为主。其次,由于教师自身思政水平、热点问题选取、问题引导的正确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会影响教育效果,因此在引导社会热点问题方面,可以适时进行学生调查,形成热点问题清单,然后由思政教师定期统一编印社会热点问题汇编等书册,供其他教师参考,保证德育实效。第三,青年学生关注新事物、思想活跃的特点更适合教师在与学生共同探讨社会热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党的初心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看清热点本质,树立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怀。

(四)依托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基于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得以飞速发展,出现了微课、慕课等多种现代网络教学平台,为课程思政化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教师可精心挑选有关工匠精神、人文素养、传统文化等与德育培养相关的音频、视频和文字材料,让学生借助网络平台随时浏览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视频会议、微信群聊等形式,就某一社会热点问题发起在线讨论与学生直接互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形成统一认识。课后,教师可以以线上方式将融入德育内容的英文材料作为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或者翻译的作业,并通过线上问卷调查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五)充实课程思政内容,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在现有英语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中增加德育评价内容,是确保英语课程思政化成效的必由之路。对英语教师德育水平的评价可以采用终结性考核模式,在学期末设置是否坚持师德为先、课程教学是否渗透思政内容、是否促进学生价值观养成、是否对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等问题,由学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教师的德育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模式,将学生平时是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是否注重团队合作、学习目标是否明确等日常行为进行记录,与学习成绩相结合对学生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评价结果的应用,要依据评价结果对现有评价标准进行动态调整,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四、结语

高职英语教学思政化符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也与国家发展人才素质需求相一致。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以强烈的时代使命感主动提升自身政治理论素养,积极创新思政化教学模式,为向民族复兴大业输送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思政课“需求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