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

2021-02-13高继文

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高继文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3页。这句话高屋建瓴、气势恢宏、内涵丰富,指明了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胸怀初心使命、始终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历史,党的性质宗旨、精神品格、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都蕴藏在党的百年奋斗中。为实现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道路和理论,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正在走向强起来,集中体现了党的百年历史的主题和本质。百年来中国发生的深刻变革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道路,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曲折复杂,党领导的社会变革全面深入,我们可以从不同方面予以研究。有的学者将党的百年历史概括为“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2)曲青山:《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人民日报》2021年7月8日。,这其中包含着丰富内涵和内容。党的百年奋斗的主题只有一个,这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目标,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和中国社会进步要求的有机统一。只有把握了这个主题,才能从总体上认清党的历史的主流、本质和发展规律。

在历史上,中国曾长期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对人类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本国社会制度腐朽和经济科技落后等原因,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陷入长期严重的危机之中。从此,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成为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课题,也是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伟大梦想。为了拯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尝试了多种社会改造方案,都失败了,都没有改变旧中国的悲惨命运。因为所有这些方案都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缺乏先进政治力量的领导。

在中华民族极其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义无反顾地担负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在此揭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深刻扭转了近代以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和方向。100年来党和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694页。我们党胸怀伟大梦想和崇高理想,立足中国实际,克服千难万险,坚定朝着民族复兴方向砥砺前行。这一长达百年的伟大奋斗,历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阶段,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的面貌,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回顾了各个历史阶段党带领人民所进行的英勇顽强的奋斗、所创造的可歌可泣的成就、所证明的伟大真理,以历史事实阐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国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史诗般的伟大贡献。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进行了28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主义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当家作主、建设新国家、创造新生活了。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内忧外患、一盘散沙的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的社会条件。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行新民主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显著成就。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使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有了先进制度保障。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建设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在1956年党的八大前后,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后来,他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即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国防的现代化,提出用100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01-302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尽管党在指导思想上犯了“左”的错误,没有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但始终坚持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目标,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重要成就,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展了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干涉破坏和武装挑衅,捍卫了国家主权完整和民族独立。这一阶段的探索和建设,为后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思想准备和宝贵经验。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宏伟目标,确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绘就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带领人民提前实现了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1997年9月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了新的“三步走”战略,并提出未来“中华民族实现全面振兴”(5)《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8页。的思想。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6)《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74页。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强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0-11页。这表明,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改革开放使我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使整个社会生机勃勃,经济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等迈上了新台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障和加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步伐,迈出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政治勇气和强烈历史担当,继往开来、开拓奋进,确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带领人民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越来越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由来和发展、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鲜明特点、实现途径和重大意义,形成了系统的思想理论,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紧密贯通,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成为感召党和人民乘胜奋进的强大力量。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当代中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围绕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总任务,以“四个伟大”统揽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战略安排,提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一系列新战略和新思想,指出从“十四五”时期开始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成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行动纲领。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新的里程碑。他还指出,新时代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7页。。这句话精辟概括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也蕴含着对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新认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综上可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百年历程生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历史担当,深刻记载着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0页。“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10)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302页。展望新阶段新征程,憧憬2035年和21世纪中叶我国发展前景,我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自信和自豪。

二、中国共产党成功开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所以能够取得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是因为经过长期艰难探索,我们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或者说找到了解决中国两大历史课题的正确路径。这条道路或路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酝酿、形成和发展,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全过程。

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命运,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寻找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是一项极为艰难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旧式农民起义的道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救国道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道路都走不通,后来的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等社会思潮都不能解决中国的历史课题,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最终被人民推翻。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经过对胜利和挫折的反复比较,付出沉重代价后,认清了中国革命的规律及其发展前途,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了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这场革命的历史课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解决了中华民族第一个历史课题。

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寻找一条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解决中华民族第二个历史课题,同样极为艰难。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带领人民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行“一化三改造”,在1956年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党的八大以前,毛泽东同志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并在探索中形成一些有益思想。后来,由于党对我国国情缺乏清醒判断,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缺乏充分认识,犯了超越阶段的“左”的错误,这次探索没有成功。实行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恢复和发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确定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的基本路线,明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找到了解决中华民族第二个历史课题的正确路径。

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是在改革开放后开创的,但它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追求独立、解放和富强的长期斗争中作出的历史选择,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经验的正确总结。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70页。在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他再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1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3页。历史已经证明并将更充分地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发展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1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3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续奋斗中,中国人民先后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定自信地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是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内在统一。在中国这样一个国情复杂、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依靠人民的力量,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道路,而不能照搬别国道路、别国模式。长期以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和政治家鼓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普世价值,认为世界上一切国家只有走西方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由此主张中国要实行西方式的多党制、三权分立制度,学习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坚决抵制这种错误主张,坚定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创造了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和谐的世界奇迹,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现代化道路,以铁的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4页。。归结起来说,这条新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真谛,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独特优势,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与高超智慧。

具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鲜明独特优势,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马克思主义以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洞察时代大势,指明社会变革方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立党之魂。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研究时代特征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理想信念,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精神相结合,具有明确奋斗目标和强大精神支柱。其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1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1-12页。党的先锋队性质、坚强领导力量和坚实群众基础,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其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归根到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为了实现人民的解放和幸福,需要依靠人民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当作江山,一切工作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国家和民族振兴大业就有了不竭的中国力量。其四,发挥我国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内在统一,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结合,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使整个国家发展既有坚定方向又有生机活力。其五,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发展。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互利共赢的发展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致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良好的国际条件。

中国共产党开创和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创造的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使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朝气,并且为当今人类解决和平与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展现出世界意义。在前进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三、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坚强领导核心,能够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其他任何党派和组织没有创造的丰功伟绩,其秘诀是它始终高度重视自身建设,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以全党的强大正能量在全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他还说:“我们要永葆蓬勃朝气,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67页。我们看到,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开天辟地、改天换地,历经百年风雨却一直保持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昂扬斗志,执政70多年却依然风华正茂,越来越成熟、自信地为自己的理想和使命勇往直前,没有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这其中的奥诀,要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目标中去寻找,尤其要从党为始终保持这种性质、宗旨、目标而一贯加强自身建设的创造中去寻找,从伟大的建党精神及精神谱系中去寻找。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这种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党自觉为理想和初心使命奋斗。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前进道路上,不惧艰难困苦、流血牺牲和挫折失败的风险考验,拒绝权力、地位和名利的诱惑和腐蚀,经受国际风云变幻和世界社会主义低潮的挑战,胜不骄、败不馁,坚毅地为理想和宗旨拼搏奋斗,关键是党依靠自身建设抵制了各种消极腐败因素的干扰,始终保持了先进性和纯洁性,越来越强大有力。事实表明,办好中国的事情,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搞好党的建设。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拯救中华民族危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由具有特殊品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还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建设模式不同于世界其他政党。搞好党的建设,使党坚强有力,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搞好革命和建设事业。在领导人民探索革命和建设规律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党的建设和执政规律,把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努力把自己建设得始终先进纯洁、富有战斗力凝聚力、深受人民拥护,拒腐蚀、不变质,是我们这个百年大党依然风华正茂的宝贵经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7)《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2 页。,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党的建设思想,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等方面创造了丰富经验,把党锻造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坚强核心。比如,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强调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他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党的建设要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展开(18)《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5-606页。,服务于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他强调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党内存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使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还要在思想上入党,保持坚定信仰信念和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首创了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求全党密切联系群众、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这与理论联系实际、批评和自我批评一起,构成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党的鲜明本色和强大优势。在极为严酷的战争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抱着坚定信仰和必胜信念,一心为人民而战,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严守纪律、不负人民。党的路线纲领和政策,党所做的一些工作,都是为了保护人民的权益。这就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亿万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切实唤醒了全国人民的斗争决心和力量,使中国革命成为全国人民的革命,获得了战无不胜的不竭动力。这是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的决定性因素。在革命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永远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

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提出要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结合,不断深化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使党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心骨和坚强核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要研究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更好地执政,坚持和发展党的建设思想,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强核心。他提出要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领导现代化建设是党的工作重心,党的基本路线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执政党的党风建设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要培养“四有”干部,执政党要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接受监督,要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等重要思想,迈出了改革开放条件下党的建设新步伐。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适应党的历史方位变化,研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9)《江泽民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2页。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抓好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旗帜鲜明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措施。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强调以改革开放精神搞好党的建设,明确提出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党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能力。在改革开放中,党的建设不断推进,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越来越坚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关键因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任务的要求,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创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形成了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自我革命与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相互促进的可喜形势。在总结党治国理政的历史和现实经验基础上,党的十九大紧扣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确定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总布局,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建设放在首位,强调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加强党的纪律,改进党的作风,以高压态势持续惩治腐败,提高党的执政本领等重要举措,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朝纵深方向发展提供了思想遵循。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四个伟大”战略思想,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梦想,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这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相互贯通,构成一个严密整体,是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总抓手,“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4页。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先进、更加坚强有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提出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新要求。在新的征程上贯彻讲话精神,必须从新发展阶段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着眼,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课题,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科学化水平,继续探索有效应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的对策,进一步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使党能够更好地永葆朝气、长期执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切实发挥先锋队作用。为此,全党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从党的建设依然存在的短板出发,有针对性地持续推进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就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党的思想建设为基础,以党的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为保证,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决不移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定性胜利,显著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