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增稠剂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及改善吞咽困难的临床观察

2021-02-13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性肺炎功能障碍液体

吴 敏

(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昆山,215300)

脑卒中是由疾病、环境、遗传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引发的一组以脑部缺血、缺氧致血液供应障碍为基础病理的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1]。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22%~65%,且易并发其他症状,如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脱水、窒息等[2]。医用食品增稠剂通过独特流体力学原理,可与各种冷热食物或饮料快速充分混合,帮助液体形成适合吞咽障碍患者的黏稠度,方便吞咽[3]。本研究选取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使用医用食品增稠剂结合吞咽基础训练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及改善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8年11月—2020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脑卒中,并经患者和家属同意;②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无意识障碍、能配合医嘱;③无慢性呼吸道疾病,无呼吸道感染症状和体征;④无恶心呕吐、应激性溃疡等消化道症状;⑤入院吞咽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标准:洼田氏床边饮水试验4~5级,同时饮水试验后经皮氧饱和度下降2%)。排除标准:①严重的心、肺、肾功能不全;严重肝、肾疾病;②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贫血患者;③精神障碍;④既往有或同时合并有影响吞咽功能的其他疾病,如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疾病;⑤不同意参加本研究的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男52例,女38例;年龄(60.00±12.00)岁;NIHSS评分(8.10±2.50)分;合并糖尿病52例,合并高血压40例。观察组男48例,女42例;年龄(56.00±16.00)岁;NIHSS评分(7.80±3.20)分;合并糖尿病58例,合并高血压3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康复训练,包括:①咽部刺激与空吞咽;②舌运动训练;③发声训练;④咀嚼肌训练。1次/d,每次20~30 min,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基本饮食知识以及预防误吸的宣教。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每日接受1次容积黏度吞咽测试,并根据患者吞咽功能分级,辅助选择摄取液体最合适的一口量和稠度。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配制不同稠度的食品增稠剂(顺凝宝)。液体-水:在140 mL的玻璃杯装满水,水温40℃;糖浆稠度液体:在140 mL的玻璃杯装满水,水温40℃,加入6.4 g顺凝宝(1袋)搅拌均匀;布丁状稠度半固体:在140 mL的玻璃杯装满水,水温40℃,加入12.8 g顺凝宝(2袋)搅拌均匀。②用注射器分别将5 mL、10 mL、20 mL量的糖浆稠度食物注入患者口中,待吞咽后分别判断有无呛咳、发音改变或者指端血氧饱和度下降超过2%,观察有无口腔内食物残留。③如进食糖浆异常,下一步按5 mL、10 mL、20 mL量的布丁状稠度食物注入患者口中,待吞咽后分别判断有无呛咳、发音改变或者指端血氧饱和度下降超过2%,观察有无口腔内食物残留。④如进食糖浆无异常,下一步按5 mL、10 mL、20 mL量的水稠度食物注入患者口中,分别判断有无呛咳、发音改变或者脉氧下降超过2%。如无异常,再按步骤3,按5 mL、10 mL、20 mL量的布丁状稠度食物注入患者口中,待吞咽后分别判断有无呛咳、发音改变或者脉氧下降超过2%,观察有无口腔内食物残留。

1.3 观察指标

1.3.1 误吸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患者进食次数,记录呛咳、噎食发生情况,比较误吸发生率。

1.3.2 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卒中发生后胸部影像学检测发现新出现或进展性肺部浸润性病变,同时合并2个以上临床感染症状:①发热≥38℃;②新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③肺实变体征,和(或)湿啰音;④外周血白细胞≥10×109/L 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同时排除某些与肺炎临床表现相近的疾病如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4]。

1.3.3 吞咽功能障碍好转率:治疗14d后,观察吞咽功能障碍好转情况。吞咽功能障碍好转判断标准:洼田氏床边饮水试验减轻1级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误吸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误吸发生率2.52%(77/3058),低于对照组的5.56%(175/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误吸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SAP发病率和吞咽功能好转情况比较

观察14 d后,观察组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吞咽功能好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吞咽功能好转情况比较[n(%)]

3 讨论

脑卒中后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脑卒中损伤双侧皮质核束引发假性球麻痹,损伤延髓吞咽中枢致真性球麻痹,真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恢复相对更困难[5]。脑卒中患者发生假性球麻痹或真性球麻痹时,其黑质及纹状体产生多巴胺减少,从而进一步减少迷走神经感觉支释放到咽部的神经肽,容易导致误吸,增加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风险。而同时脑卒中患者多为老年人,其喉腔黏膜萎缩,喉部感觉减退,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同时支气管壁腺体增生,呼吸道黏膜表面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随着增龄而降低,呼吸道防御功能差,导致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增高。临床上吞咽困难患者若无禁忌证,常给予早期肠内营养,通常采用鼻饲。但是鼻胃管可增加食物反流的可能性,尤其当患者意识不清或处于睡眠状态时,导致或进一步加重卒中相关性肺炎[6]。

医用食品增稠剂是一种能增加胶乳或者液体状食物黏度的物质,使食物保持均匀稳定的悬浮状态、乳浊状态,或形成凝胶。通常情况下,流质食物黏度小,流速快,患者进食过程中存在少量误吸情况,本研究在脑卒中患者饮食中添加增稠剂来增大溶液的粘度,从而降低液体的流速,减少误吸导致的呛咳现象[7]。本研究中发现通过食品增稠剂的应用可以明显减少呛咳、噎食的发生,从而降低误吸的发生风险,故能对卒中相关性肺炎起到积极的预防效果。但是食品增稠剂仅仅改变进食食物的性状,却无法改变卒中所导致神经功能损伤的修复进程。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性肺炎功能障碍液体
液体小“桥”
机械通气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血清PCT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五颜六色的液体塔
层层叠叠的液体
ED治疗不能光靠补
集束化护理方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0例临床观察
有效防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