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1-02-12

医药前沿 2021年36期
关键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白蛋白危险

蒋 晴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 北京 100034)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为泌尿系统常见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水肿、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以及高血脂等,在所有慢性肾病患者中其发病率约占29%[1]。由于PNS 患者存在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低蛋白血症,加之免疫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可引起患者全身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医院感染[2]。医院感染中,无明确潜伏期感染规定为入院>48 h 出现感染;有明确潜伏期感染规定为入院后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出现的感染[3]。感染发生后可引起病情加重,或导致病情复发,促使肾功能恶化,使治疗更为困难,不利于患者预后。为分析影响PNS 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制定预防护理对策以减少感染的发生,本研究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6 年1 月—2017 年1 月收治的300 例PNS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6 年1 月—2017 年1 月收治的300 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肾脏病学》[4]中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 ~75 岁,入院时间≥2 d。排除标准:①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②合并院外感染。其中男182 例,女118 例;年龄19 ~75 岁。300 例PNS 患者中并发感染的有86 例,感染发生率为28.67%。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 例PNS 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实验指标(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 等),侵入性操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按照是否并发感染,分成感染组(86 例)与非感染组(214 例),对其中感染组单独统计具体感染部位与菌培养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 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取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医院感染部位及构成比

300 例PNS 患者中有86 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8.67%。其中呼吸系统感染35 例(40.70%),泌尿系统感染22例(25.58%),消化系统感染17例(19.77%),其他感染12 例(13.95%),见表1。

表1 86 例医院感染发生部位及占比

2.2 86 例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检出情况

86 例感染患者中检出32 株病原菌,检出率为37.21%。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检出15 株(46.88%),革兰氏阳性菌检出11 株(34.38%),真菌检出6 株(18.75%),见表2。

表2 86 例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检出情况及占比

2.3 PNS 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NS 并发感染与年龄、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尿蛋白定量、血肌酐、侵入性操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有关(P<0.05),见表3。

表3 PNS 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2.4 PNS 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降低、免疫球蛋白降低、有侵入性操作是PNS 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425 ~2.752,P<0.05),见表4。

表4 PNS 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讨论

PNS 并发医院感染的原因复杂,一般认为可能与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等的使用有关。本文结果显示,PNS 并发感染与年龄、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尿蛋白定量、血肌酐、侵入性操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有关,其中血清白蛋白降低、免疫球蛋白降低、有侵入性操作是PNS 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NS 患者由于丢失了大量的蛋白质,发病后食欲减退,且胃肠道黏膜水肿导致消化吸收不良,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状况,导致免疫功能减退,使得感染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5-6]。李小红等[7]通过分析PNS患儿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得出,血浆白蛋白水平是PNS 患儿并发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本文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杨小娟等[8]的研究显示,PNS 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与PNS 的发病机制与病情进展情况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侵入性操作可使机体自身防御机制受到干扰,患者也有可能因机械消毒不严格、细菌定植等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周燕[9]通过对PNS 合并医院感染与未合并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得出,28 例合并医院感染的患者中,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占到39.29%,无医院感染组患者仅占11.36%。

基于此,为降低PNS 并发感染的发生率,在限制蛋白质摄入量的同时,应适时给予患者优质蛋白质以及足够的热量,同时避免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用药方面,应合理使用减少尿蛋白的药物,患者的血浆蛋白浓度若能因此维持在较为理想的水平上,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10-12]。本研究发现免疫球蛋白降低可使PNS 并发感染的风险增加(P<0.05)。说明提高免疫球蛋白有利于降低感染风险。但通过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以提高免疫球蛋白价格昂贵,不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告知患者注意休息,并适量锻炼,经济状况尚可的患者可适当给予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为降低由于侵入性操作导致PNS 并发感染的风险时,在进行侵入性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消毒,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PNS 并发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血清白蛋白降低、免疫球蛋白降低、有侵入性操作是PNS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给予积极干预,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

猜你喜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白蛋白危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受国外机构认证的回溯与思考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喝水也会有危险
拥挤的危险(三)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话“危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招收神经电生理专业进修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