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与远程胎心监护的应用价值及服务效果对比研究

2021-02-11崔王飞王永红张眉花李汝德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胎心监护孕产妇

王 越,崔王飞,王永红,张眉花,李汝德

(1.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山西 太原 030001;2.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3;3.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4.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山西 太原 030012;5.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太原 030012)

胎心监护是孕晚期最常规、最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是评估胎儿宫内状况的主要监测手段,可以通过胎心、胎动、宫缩曲线的变化,推测出胎儿有无缺氧的可能[1],以便及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目前传统的胎心监护要求孕妇定期前往医院进行监护,如果发生胎动异常和感觉异常时,由于孕妇缺乏专业知识,在家里无法做出是否需要及时入院检查的判断,可能贻误治疗和抢救机会。本研究通过对孕妇应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远程胎心监护服务,旨在了解目前远程胎心监护服务的保健和临床应用价值及服务效果,探讨其在孕产保健和临床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至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太原市妇幼保健院、中铁十七局医院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1 402例,采用1∶1配对,将所有孕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01例。纳入标准:①孕12周以上;②年龄18~50岁;③愿意加入系统监测的孕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按期接受产检。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②无法正常使用胎心监护设备者;③出现急危重症无法完成监护者;④不愿参加本研究或中途退出者。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孕妇及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参加本研究。两组孕妇的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收入、产次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of pregnant women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1.2方法

对照组孕妇采用传统胎心监护方式,在医生的指导下居家自己进行胎动计数监测并每周定期前往医院门诊进行常规胎心监护。研究组采用基于互联网的远程胎心监护设备进行胎心监护,由孕妇进行产前检查的医院将远程胎心监护仪租给孕妇,并指导孕妇下载并登录“微胎心”手机APP,将手机蓝牙与远程胎心监护设备进行配对连接,由专业护士讲解远程胎心监护仪的详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孕妇每天早、晚固定时间进行监护,或者在胎动频繁、异常时进行监护,监护时间为20min,监护完成后可以随时询问医护人员相关问题,由专业医护人员根据孕妇提供的监测数据实施远程判断,一旦出现胎儿异常或其他可疑情况,及时安排孕妇住院进行检查或治疗。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孕妇基本情况、围产保健情况及妊娠结局等。征得同意后,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取匿名方式对1 402名孕妇进行面对面调查,研究数据严格保密。研究组孕妇租借远程胎心监护设备的原因由远程胎心监护室护士详细登记,调查员定期电话随访使用效果。

1.3观察指标

产科相关指标:①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包括经阴道自然分娩、剖宫产;②两组孕妇是否发生产后出血;③两组孕妇是否发生妊娠并发症,包括胎盘异常、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肺功能不全、羊水过少等。

新生儿结局指标:包括呼吸窘迫综合征、低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研究组选择远程胎心监护的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中高龄孕妇、高危孕产妇、有妊娠合并症等异常情况的孕妇更愿意选择远程胎心监护,其中脐带绕颈占63.77%,妊娠期糖尿病占37.66%,羊水过少占37.38%;有46.36%的正常孕妇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选择使用远程胎心监护,见表2。

表2 研究组孕妇选择远程胎心监护的原因分析(n=701)Table 2 Analysis of reasons for choosing remote fetal heart rate monitoring in pregnant women of the study group(n=701)

2.2两组孕妇产科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孕妇经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发生妊娠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妇无妊娠并发症者占36.80%,研究组占47.93%,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孕妇发生1种及多种妊娠并发症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孕妇,见表3。

表3 两组孕妇产科相关指标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obstetric related indexes of pregnant women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

研究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低体重儿、早产儿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n(%)]Table 4 Comparison of neonatal outco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高龄、肥胖、合并基础疾病的孕产妇增多,导致发生不良母婴结局的风险上升;孕产妇生育年龄过早、过晚,生育次数过多、生育过密,都是导致孕产妇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婚姻、家庭观念的转变,生育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也为女性在更晚的年龄进行妊娠创造了条件。特别是2016年我国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高龄孕产妇比例增高,发生孕产期合并症、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这些都可能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面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威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远程胎心监护应运而生,结合传统胎心监护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2],实现了随时随地监测胎儿发育生长情况,改善了围产结局。并且远程胎心监护以《以国家母婴安全行动计划(2018—2020)》为行动指南,符合为孕妇提供安全、有效、便捷、温馨的妇幼健康服务的要求[3]。

3.1远程胎心监护对保障母婴安全的应用价值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2014年高龄孕妇占分娩产妇的12.20%,到2016年上半年,高龄孕产妇比例达19.90%。山西省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显示,2018年高龄孕产妇比例较2015年增加了44.21%,并且随着高龄、高危因素的增加,胎儿宫内缺氧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2019年山西省新生儿前3种主要疾病死因为:先天异常、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本研究调查显示,有28.82%的孕妇因为高龄选择使用远程胎心监护,大多数存在妊娠期合并症的高危孕妇及发生脐带缠绕、羊水过少等异常情况的孕妇更倾向于选择使用远程胎心监护。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任何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都可能危及孕妇自身及胎儿的安全,特别对于怀孕28周以后的高危孕妇,每周一次的胎心监护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连续的胎心监护才是有意义的[4],并且高危孕妇发生胎儿宫内缺氧的概率较一般孕妇要高[5],因此更需要加强监测。远程胎心监护打破了传统胎心监护必须定期前往医院的限制,可以协助孕妇居家进行胎心监护,孕妇可以随时在线询问和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为孕妇居家监测提供了一个专属的家庭医生,这对于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提高人口出生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

3.2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远程胎心监护对方便孕妇就医、改善孕妇医疗保健服务中的应用价值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尽量减少人员外出和聚集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措施和基本要求。孕妇处于特殊免疫耐受状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控的重点人群[6]。然而孕妇作为特殊群体,需要定期前往医院进行产检,特别对于孕晚期孕妇,胎心监护是最常规、最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是评估胎儿宫内状况的主要检测手段。本研究调查显示,有46.36%的正常孕妇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更倾向于使用远程胎心监护,经进一步访谈调查,大多数孕妇认为远程胎心监护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7],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监测,特别在发生新冠疫情等特殊情况下,租借远程胎心监护仪居家自测,可以足不出户实现医生线上判图,减少孕妇就诊排队的等候时间,使孕妇在家中也可以开展安全、便捷、有效的胎儿监护服务。这对方便孕妇就医[8]、改善孕妇保健管理也具有重大作用。并且应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远程胎心监护服务,是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的精神[9],有利于提升医疗机构便民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体验,丰富了孕期保健的内涵,对促进互联网+医疗在孕妇保健管理领域推广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10]。

综上所述,应用基于互联网的远程胎心监护,可以提高孕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避免新生儿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并且可以随时随地实现监护,进一步优化就诊流程,使医院内监护服务延伸到医院外,具有很强的保健和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胎心监护孕产妇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基于联合聚类分析的单通道腹部心电信号的胎心率提取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胎心监护:胎儿健康早知道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胎心监护,聆听宝宝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