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alsalva动作下c-TCD检查在卵圆孔未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02-10

华夏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微泡静息阳性

高 静

(登封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河南 登封 452470)

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是由先天性房间隔发育缺损引起的心脏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FO与多种疾病相关。PFO在青年隐源性卒中(cryptogenic stroke,CS)患者的患病率达46%左右,PFO造成的反常栓塞是其最常见的致病原因[1-2]。目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检查被认为是诊断PFO的“金标准”,但TEE检查为侵入性及Valsalva动作不易完成等缺点,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3]。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contrast-enhanced transcranial doppler,c-TCD)逐渐应用于PFO诊断中,具有无创、价格低廉、可行性高等优势[4]。笔者探讨Valsalva动作下c-TCD检查在PFO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登封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52例CS患者,其中女63例,男89例;年龄35~71岁,平均(52.7±8.8)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9.5~28.6 kg/m2,平均(25.1±1.7)kg/m2;高血压43例,糖尿病15例,高脂血症27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CS诊断标准[5];②首次患病;③既往无颅脑损伤史及手术史;④患病前认知功能良好,无神经系统疾病及沟通交流障碍;⑤能完成本研究检查;⑥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心肺功能不全;②恶性肿瘤;③凝血功能障碍或有出血倾向;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⑤脑动脉炎性病变;⑥穿刺血管条件差。

1.2 方法

1.2.1 c-TCD检查 使用EMS-9PB型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购自深圳市德力凯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采用1.6 MHz脉冲波探头,造影剂为激活0.9%的氯化钠溶液,制配方法:用注射器采集患者血液1 ml,随后抽取10 ml 0.9%氯化钠溶液,另取1支10 ml注射器抽取1 ml空气,采用三通管连接注射器,来回快速推注20次以上。检查前向患者说明Valsalva动作要领,即声门紧闭强行呼气以增加胸内压,确保患者能完成Valsalva动作。检查时,患者取左侧卧位,探头置于患者右侧颞窗或眼窗,探测右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频谱,经左侧肘静脉快速注入造影剂,静息状态下监测微气泡信号。2 min后微泡消失,再次注射造影剂,嘱咐患者做Valsalva动作,并监测微气泡信号,根据图像上12 s微气泡数量判定RLS级别,无微泡信号为Ⅰ级;1~10个微泡信号为Ⅱ级;微泡信号>10个,但未呈雨帘状,为Ⅲ级;微泡信号呈雨帘状为Ⅳ级。Ⅱ级及以上判定为PFO阳性[6]。

1.2.2 TEE检查 使用ACUSON SC2000彩色超声诊断系统(德国西门子),Z6Ms探头,探头频率5.5 MHz,患者取左侧卧位,咽部局部麻醉,口中置咬合保护器,将导管探头插入约30 cm,角度110°左右,全面观察房间隔,经左侧肘静脉快速注入造影剂,Valsalva动作下监测微气泡信号,有微泡信号即可判定为PFO阳性。

1.3 观察指标

①静息状态与Valsalva动作下c-TCD检查诊断PFO的诊断效能。②静息状态与Valsalva动作下c-TCD检查评估心脏RLS的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S患者PFO阳性

152例CS患者,TEE检查PFO阳性(+)85例。静息状态下c-TCD检查PFO(+)45例,Valsalva动作下c-TCD检查PFO (+)69例,见表1,2。

表1 CS患者的TEE检查与静息状态下c-TCD检查诊断PFO

表2 CS患者的TEE检查与Valsalva动作下

2.2 诊断效能

Valsalva动作下c-TCD诊断PFO的灵敏度、准确度均较静息状态下c-TCD诊断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lsalva动作下c-TCD诊断PFO的特异度与静息状态下c-TCD诊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下c-TCD检查诊断

2.3 c-TCD检查评估RLS的价值

c-TCD检查评估,Valsalva动作下RLS级别较静息状态下高(u=3.382 8,P<0.05),见表4。

表4 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下c-TCD检查

3 讨论

卵圆孔是心脏左、右心房之间的一个小孔,在胚胎发育至第6、7周时形成,一般在出生后第1年闭合。资料显示,成年人约25%存在PFO[7]。长期以来临床认为PFO一般不引起两房间分流,对心脏血流动力学无影响,但近年来研究发现空气栓子、脂肪栓子、血栓等可通过未闭的卵圆孔进入左心系统,形成反常栓塞,引发一系列相应疾病,以CS、偏头痛最为常见[8]。

目前,临床诊断PFO的主要影像学方法有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TEE和c-TCD,其中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操作便捷、特异性高,但存在灵敏度低的缺陷,TEE虽准确度很高,但对受检者耐受程度要求较高,部分患者难以配合检查。因此,临床尚不作为常规筛查方法[9]。c-TCD检查能从脑血管水平评估PFO,配合Valsalva动作操作相对简单,无创且可重复检查,敏感性高[10]。本研究中,静息状态下c-TCD诊断灵敏度为52.94%,特异度为29.85%,准确度为42.76%,均处于较低水平,而Valsalva动作下c-TCD诊断PFO的灵敏度达81.18%,准确度为65.13%,均明显高于静息状态下c-TCD诊断。赵秋霞等[11]研究显示,Valsalva动作下c-TCD检出PFO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静息状态下c-TCD检查,表明Valsalva动作下c-TCD检查在CS患者PFO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有望替代TEE成为临床筛查PFO的首选方法。本研究还发现,Valsalva动作下c-TCD检查评估,RLS级别高于静息状态下c-TCD检查,这与诸磊等[12]研究结果一致,表明Valsalva动作下,c-TCD检查不仅提高PFO检出率,还可进一步量化评估RLS级别,使诊断更加准确、完善,从而为临床救治CS患者提供更可靠的数据。需要注意的是,RLS有心外型和心内型两种分型,心外型主要指肺动静脉畸形,c-TCD检查不仅能检出心内RLS至脑血管微泡信号,也能检出肺内RLS至脑血管微泡信号。但c-TCD检查少见的肺内分流(如肺动静脉畸形)疾病时,可导致诊断出现PFO假阳性。因此,对于c-TCD检查呈阳性的PFO患者,有必要进一步行TEE加以验证。

综上可知,Valsalva动作下c-TCD检查CS患者诊断PFO具有较高灵敏度,且在评估RLS级别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微泡静息阳性
功能型微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携IL-6单克隆抗体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兔MI/RI损伤中的应用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电功率谱熵的对照研究
聚己内酯微泡的制备与表征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甲亢病的131I 治疗与甲减关系
首发抑郁症脑局部一致性静息态MRI对比研究
细胞微泡miRNA对内皮细胞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