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五”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政策

2021-02-06任保平豆渊博

人文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任保平 豆渊博

内容提要 新发展格局是新形势下新的发展路径选择,是党中央依据发展阶段和国内外发展环境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重塑我国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抉择。“十四五”时期构建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在于要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以需求牵引供给,以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建设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同时“十四五”时期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型消费体系和大力发展新经济体系作为路径选择。在政策取向上,要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打造经济高质量的新发展格局。要以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结合,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以及在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政策依托,推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十四五”时期 新发展格局 国内大循环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1)01—0001—0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是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国内经济增长潜力会不断释放。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是根据中国发展阶段、国内环境和条件变化提出来的高质量发展的新实现路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在当前世界经济低迷,保护主义上升,逆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严峻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构建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形势的正确战略抉择,对推动中国中长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时期新发展格局的形成要按照高质量新要求,进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同时以政策为依托,推进改革创新,抓住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不断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十四五”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十四五”时期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培育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优势,以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包括:

1.实现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十四五”时期要以国内大循环为引领,推动国内、国际两个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形成。积极发挥内需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主引擎的作用,充分发挥国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挖掘中国经济发展的潜能,以内需带动“十四五”时期的经济转型发展。第一,改变传统的经济循环方式。“十四五”时期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构建,需改变传统的经济循环方式。过去我们所实施的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国际经济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已经不适应目前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转变,无法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逐渐实现经济循环模式由以国际循环为主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转变。第二,坚持更深层次的开放。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本质在于相互联系、相互交流,加强我国与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在以扩大内需为主轴的基础上,也不忽略国际市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并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经济循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中国具有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人口众多,而且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相关的产业发展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十四五”时期新发展格局的建立就要抓住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内外需市场相互促进。只有不断加强更深层次的开放,才能不断提升中国的竞争优势,并扩大内需基础,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第三,发挥中国国内大市场对全球优势资源的吸引力。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的独特优势,而且消费潜力巨大,要不断吸引全球的优势资源,引导中国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十四五”时期不断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发挥国内大循环对经济发展的主体作用,以国内市场为基础形成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优势,重塑我国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国际合作和经济发展的模式。因此,通过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地释放内需潜力,挖掘经济发展潜能。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之间的相互连通,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形成需求牵引供给的新发展格局。“十四五”时期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使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促进生产要素自由顺畅的流动。提高我国供给体系对于国内需求的适应能力,从而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供求平衡的更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在这种格局中,正确处理好传统消费升级与新兴消费培育、内需结构升级与空间优化的关系,激活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潜力,形成内需主导型增长体系。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们的主要矛盾,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扩大内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十四五”时期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就要抓住以扩大内需作为基点的战略抉择。激活我国的大规模市场,在提升我国供给体系对国内适应性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通过国内的大规模市场加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之间的互联互通,这是构建基于双循环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所在。第一,强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十四五”时期在以需求牵引供给的发展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夯实消费对于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地位,推动传统消费的不断升级。随着新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消费也在逐渐转型,线上消费模式不断发展壮大,要加强线上线下消费模式的融合发展,以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二,发挥投资对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中国经济正在由传统的投资拉动向消费驱动发展模式转变,但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不能忽视。我国仍然处于一个加速发展时期,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十四五”时期加大对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可以释放我国内需潜力。同时要健全和完善投资的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同时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第三,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的改革。“十四五”时期要不断地创新政府购买的服务方式,提升政府购买质量,确定政府购买的范围和目录,健全政府购买的体制机制和监督机制,以高效的政府购买来推进内需的不断增长。通过对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的改革,不断扩大内需,实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促进,以此不断推进国民经济循环的畅通发展,在“十四五”时期形成以需求牵引供给的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3.构建以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发展格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核心技术是“十四五”时期形成国内大循环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形成以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1)要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促进原创理论的产生和原创发现的形成。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原创理论,才能不断提升自身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长期以来对于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度不够,阻碍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十四五”时期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夺得发展先机,推动中国经济更稳、更快、更加可持续发展;(2)加强应用研究。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的有机衔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强企业的科技化转型,推进科技的产业化发展,立足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一是“十四五”时期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这个战略机遇期,把科技革命的发展成果惠及国内各个部门的发展之中。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内需的不断扩大,畅通国内循环的各个环节,拉动经济增长向高质量目标发展,把内需潜力转换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二是“十四五”时期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释放内需潜力,激活国内大规模市场,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提高自主创新意识,重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三是“十四五”时期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提升国内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4.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新发展格局。在新发展格局构建中,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提高生产和需求的适应性,适应国内需求的升级,促进供给体系升级,实现供给体系与需求体系在总量和结构上保持均衡。同时在供给侧结构的基础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产权制度,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实现产权有效激励,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一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十四五”时期激发内需和国内市场的潜力,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供原动力,畅通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循环。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八字方针,为深化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方向,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就要从供给侧出发,实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发展要求,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抓住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通过改革不断释放内需潜力,推动我国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定发展。在保障供给体系安全的同时提高国内供给体系的生产质量,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供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二是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十四五”时期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推动科技的不断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提高我国供给体系质量,以更高质量的供给满足国内的多样化需求。新时代以来主要矛盾的转变,意味着人们的需求进入了更高的层次,这就要求国内供给体系质量要不断提高。要不断调整供给结构,通过减少无效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逐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提高我国整体供给体系的供给质量,保障我国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三是提高供給体系对于国内需求升级的适配性。“十四五”时期以改革促升级,以改革谋发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谋求我国供给结构新的发展机遇,应对新的挑战。正确处理好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新发展格局下的新需求会催生新供给,同时新供给也会创造新需求,以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创造更深层次的需求。在新发展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国内供给体系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内需扩大的基本环境,无法满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所以“十四五”时期新发展格局下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要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从供给侧发力,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提升供给水平,建立高质量的供给体系。不断畅通国民经济的循环,使供给体系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好地满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5.以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为支撑的新发展格局。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市场经济运行载体,也是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支撑条件。“十四五”时期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要以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为支撑:一是要建立高标准的商品市场体系。推进商品市场的数字化进程,完善数字化交易配套设施,采用新型营销手段,刺激、扩大商品消费。以新的消费理念引领“双循环”格局的发展,通过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建设,不断加强商品的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商品的流通,促进新经济的发展,以新经济增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发展活力。二是要建立高标准的要素市场体系。“十四五”时期要建立各类要素自主有序流动、高效配置的高标准要素市场体系,畅通要素流动,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素市场体系。高标准要素市场体系的建设要实现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有序的目标要求,消费者要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同时建立要素价格的市场决定机制、要素流动规则和要素配置机制,使得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同时建设高标准的要素市场体系要不断推进要素的市场化改革,以高标准要求促进国内的要素市场体系及相关的规则机制与国际高标准要素市场规则体系相对接。构建基于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市场体系的建设就要更加趋向竞争和开放。没有一个完整的、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建设,各区域、部门之间缺乏互联互通,就无法形成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同时对于国际市场,没有高标准的市场体系的支撑就无法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高标准要素市场体系的建设是符合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推进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关键内容。三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市场制度支撑。我国一直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建立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十四五”时期高标准市场体系的不断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各个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活力和创新力,实现我国国内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

二、“十四五”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从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基本要求出发,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在于:

1.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建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目的是为了确保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协调。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应该在动力特征上体现创新性,在效能特征上体现开放性,在结构特征上体现融合性,在空间特征上体现集聚性。“十四五”时期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必须紧紧抓住世界产业体系发展的趋势和新产业发展的契机,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第一,强化自主创新。“十四五”时期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要加快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为主向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格局的转型。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汇集、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第二,加快实体经济发展。“十四五”时期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是建設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实体经济发展必须以产业链为纽带,瞄准国家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第三,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环节,但同时产业结构的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和驱动。“十四五”时期构建基于双循环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不断深化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以建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国内先进制造业,不断健全和完善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调整产业布局,加强技术变革,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产业体系基础。第四,提高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建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是新发展格局建立的最坚实的基础。“十四五”时期要不断攻克技术难关,打破产业链之间各环节的技术阻碍,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提高产业链水平,实现各产业链之间的相互联通、优势互补。同时依靠我国国内的大规模市场,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国内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提供产业链支撑。

2.构建新型消费体系。新型消费体系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表现。我国经济发展正在向消费驱动的模式转变,国内消费需求发展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经济是否能够行稳致远。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人们的需求层次在不断升级,相应地会逐渐提升消费水平。同时,国内新经济发展体系将逐步建立,新经济的迅速崛起,推动着消费更加趋向智能化与多样化。“十四五”时期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要积极推进新型消费体系的建立:第一,创造消费新增长点。加快拓展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体验消费等新兴消费领域,鼓励建设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增加健康、养老、医疗、文化、教育以及安全等领域消费的有效供给。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以供给创造消费新增长点。第二,推动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型消费成长。“十四五”时期发展以网络购物和电商直播为代表的新型消费,促进传统销售和服务实现转型升级,培育网络消费、体验消费、定制消费、时尚消费、智能消费等消费新热点。着力构建城乡融合消费网络,加快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第三,坚持消费引领。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努力稳定基本消费,进一步提升传统消费,积极培育新兴消费,持续激发潜在消费。尊重消费者自由选择权,实现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提升消费者满足感。第四,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十四五”时期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新消费体系方面,从完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应急物流体系等方面统筹推进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为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提供流通体系支撑。第五,优化收入分配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对于我国的消费市场而言,没有一个完善的收入分配体系会抑制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断削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由以投资拉动向消费驱动方向转变的过程中,消费能力的减弱无疑会阻碍经济的增长和内需的扩大,无法形成国内大循环的主体格局。“十四五”时期新型消费体系的不断构建,能更好地发挥消费对于国内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不断挖掘国内大规模消费市场的内需潜力,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同时释放国内大循环的内需动力,推动消费的不断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3.大力发展新经济体系。新经济是第四次新科技革命的成果,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为前提,将知识、信息、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催生出的新产业。在新经济的发展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融合而形成了新的经济业态,5G技术、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加快产业的数字化进程。“十四五”时期在新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度在不断加深,催生新的数字经济的产业实体和新业态的发展。新经济是世界范围内经济的新增长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十四五”时期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要大力发展新经济体系:第一,利用信息化引领产业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十四五”时期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通过“互联网+”“数字化+”“智能+”等信息化手段,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发展相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产品融合、技术融合及产业融合,形成产业和技术协同发展的新业态。第二,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制造新模式,以加快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十四五”时期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加快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走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产品和装备制造的智能化。第三,以智能生产来推动生产部门在组织结构、运营模式、投融资途径等方面变革。“十四五”时期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要不断推进信息技术的优化升级,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构建高质量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新格局。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创新的引领和驱动,同时也需要不断推进新经济体系的建设发展,加快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逐渐形成数字经济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十四五”时期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过程中,要建立基于新发展格局的新经济体系,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

三、“十四五”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取向

“十四五”时期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需要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来做支撑。新型消费发展能否持续、能否发展壮大主要有赖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实体经济发展取决于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产业基础能力主要是指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技术,产业基础能力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基础。近年来,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在技术水平的先进性、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内、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十四五”时期新发展格局的构建需要提升我国产业基础能力的发展质量、可持续性以及国际竞争力,着力补齐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链短板。“十四五”时期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取向在于:

1.把创新链和产业链相结合。“十四五”时期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加强我国原创技术的研发,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培养,构建起新发展格局的产业链支撑:一是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对我国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十四五”时期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关,让企业自己掌握发展的核心技术。只有不断加强创新的引领作用,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才能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更好地发挥国内大循环的主体作用。二是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的创新水平。“十四五”时期在构建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下,要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结合,加强科技创新的研发力度,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和基础创新能力。三是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体系。“十四五”时期加大对科研和教育的资金投入,加强国内科学技术和教育体系的不断创新,推动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設,为国内科技的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形成以科技为引领,创新驱动的新发展模式,构筑起新发展格局的产业链支撑。四是提高产业链的完整性。“十四五”时期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结合度,保障国内的产业链安全。要不断提高我国产业链结构的完整性,降低我国产业链对国外的依赖程度,为新发展格局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2.提高我国产业的配套能力。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要实现产业发展的体系化,重视产业链的完整性。同时加强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短板攻关,大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为“十四五”时期新发展格局构建提供产业配套支持。第一,建立新的产业发展平台,加强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与优势互补。“十四五”时期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发展体系,同时需要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强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机制。要促进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健全产业链的发展机制,通过发挥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强化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相互联合,促进产业发展。第二,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发展。“十四五”时期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产业集群的发展,构建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保持国内产业链畅通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产业链的发展,更好地贯彻党中央所提出的“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的发展要求,推动我国产业链发展的完整性,加强产业链之间的相互协作和配套能力,形成关联度高且安全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链基础。推动现代化产业链的建设,优化产业布局,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产业链支撑。第三,加快产业数字化发展进程,加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不断推动,使得以数字经济为依托的新经济体系不断发展壮大。“十四五”时期要加快产业的数字化进程,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发展。同时加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深度,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科技创新和技术变革推动中高端产业的发展。加强产业数字化发展程度,适应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转变。加强各产业之间的融合度,为新发展格局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产业配套支持。

3.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创新创业环境等措施,“十四五”时期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为技术产业化创造良好环境,使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互相促进,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供环境支持。第一,完善激励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不断地完善相关科技产权的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创新的热情和动力,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关,打破个别国家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的局面,把关键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二,优化科技创新制度安排。科技的发展会推动产业的不断升级,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过去四十年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来看,我国在科技发展和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同时也不断暴露出我国在科技发展体制机制和创新体系方面的短板,尤其是在个别国家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的大环境、大背景下,进行深层次的科技体制改革显得尤为重要。第三,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创新型人才资源的投入。通过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技术创新,深化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与科技的融合,促进科技发展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同时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攻克核心技术难题,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优势,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4.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十四五”时期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攻方向,在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在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我国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供基础支持。第一,以数字化改造传统产业。传统产业的发展已经不再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十四五”时期要不断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进程,推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为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大规模的内需支持。第二,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产业支撑,要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传统产业对于新发展格局的适应能力,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十四五”时期在以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要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推进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变革,促进信息化产业、数字化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把我们的比较优势转变成参与国际竞争的竞争优势,提升我国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第三,提升产业的开放水平。“十四五”时期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要提升产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产业的对外开放水平,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引国外优势资源,不断调整产业布局。同时也要不断扩大产业的对内开放,发挥我国大规模市场的独特优势,没有进一步的对内开放,就无法实现通过内需拉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十四五”时期只有不断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才能不断推动产业以及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推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5.与时俱进地全面深化改革。“十四五”时期在新发展构建中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通过与时俱进地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一是与时俱进地推动重点领域的改革,构建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十四五”时期要围绕市场机制作用发挥推进改革,包括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等。在改革的关键环节上,处理好“两只手”之间的关系,构建更加系统完备和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二是与时俱进地推动放管服改革,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十四五”时期要以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为目标进行改革,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以及公开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解决好民企在发展中面临的融资、权益保护、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营造全社会尊敬并激励企业家的文化氛围,发挥企业家才智,引领和激励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三是与时俱进地以开放促改革,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十四五”时期要坚持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相结合,做好以全面开放促进全面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扩大开放推动改革深化,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产业政策向普惠方向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向更高质量方向发展。四是与时俱进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围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十四五”时期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新动能培育和新产业的发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简政减税减费,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我国供给体系质量的提升,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新发展格局。

责任编辑:韩海燕

猜你喜欢

新发展格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格局下对现代流通体系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牵动人心
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