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董氏奇穴联合舒肛解郁止痛汤中药坐浴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的临床研究*

2021-02-06惠小苏梁海松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1期
关键词:针法肛门直肠

惠小苏 郑 刚△ 徐 月 梁海松 张 洋

(1.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2.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重庆 400010)

功能性肛门直肠痛(FAP)为临床中的难治性疾病,是指发生在肛门和(或)直肠的非器质性的特发性疼痛,临床表现主要为肛门直肠不同程度的疼痛,多数患者具有排便功能异常、肛门坠胀感及异物感等症状,同时还多伴有睡眠质量差、焦虑、抑郁、敏感、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在久站久坐久劳、饮食不节、情绪刺激等因素下可诱发或加重[1]。近年来,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导致FAP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目前关于FAP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无特效治疗措施,西医对本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物理疗法(如温水坐浴、肌肉电刺激)、药物疗法(如口服、吸入剂外用)、手术、心理疗法及生物反馈治疗等;中医则有针灸、中药汤剂内服及外用(如中药灌肠、熏洗、坐浴)等方法。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电针董氏奇穴联合舒肛解郁止痛汤中药坐浴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Ⅳ标准中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的诊断标准[3]。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20~70岁;近3个月内未行肛门及直肠相关手术;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排除痔、肛瘘、肛周及直肠脓肿、炎症性肠病等其他肛门肠道疾病;合并严重心脑肝肾疾病者;妊娠期、哺乳期及月经期女性;有严重神经及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对针刺器械过敏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重庆市中医院肛肠科诊治的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5.10±10.56)岁;平均病程(32.58±12.55)个月。治疗组男性13例,女性 17例;平均年龄(45.65±10.12)岁;平均病程(32.42±12.15)个月。两组患者均完成临床研究,无脱落及退出。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舒肛解郁止痛汤中药坐浴。组方:黄柏12 g,苦参10 g,苍术10 g,大黄6 g,桃仁10 g,当归6 g,防风10 g,芍药10 g,枳壳10 g,鸡血藤10 g,延胡索8 g,乳香3 g,没药3 g。由本院煎药室煎煮取汁1 000 mL,水温调至40℃左右,以患者舒适为宜,每次坐浴15 min,每日1次,10 d为1疗程,每个疗程间隔7 d,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治疗组在舒肛解郁止痛汤中药坐浴的基础上配合电针董氏奇穴[4]。取双侧“三其穴(其门、其角、其正)”、灵骨、大白、肠门。“三其穴”定位:其门穴位于手背,桡骨之外侧,手腕横纹后两寸处;其角穴桡骨之外侧,手腕横纹后4寸处;其正穴在桡骨之外侧,手腕横纹后6寸处。肠门穴位于尺骨之内侧,距豌豆骨3寸;灵骨穴位于手背面,大指与食指叉骨间陷中,即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中之凹处;大白穴位于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患者取平卧位,双手臂平放,针刺局部皮肤采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选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无锡佳健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30 mm×40 mm),三其穴针刺方法采用“皮下刺”法(沿皮进针,自其门向其角横透,其角透向其正);灵骨、大白穴采用“倒马针法”,正刺约0.5~1寸;肠门穴正刺0.5寸。针刺得气后留针,同侧肢体腧穴分别配对,上下连接,采用英迪牌KWD-808Ⅰ型脉冲针灸治疗仪(常州英迪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选取疏密波,频率为2 Hz/15 Hz,电流强度调整至肌肉有规律收缩及患者可耐受为度。每日1次,每次30 min,连续治疗10次为1疗程,间隔1周后开始第2个疗程,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评定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 1)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采用长10 cm的横线以表示0~10分的疼痛程度,0为无痛,10为极痛,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受试者在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2)生活质量评价: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受试者躯体及心理两方面情况,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受试者在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3)心理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以问卷方式完成相关量表测试题目,根据其得分乘以转换系数1.25即为标准评分,评分越高表示焦虑或抑郁情况越严重,受试者在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4)肛门直肠测压:采用本科消化道动力检测仪(合肥凯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皖械注准20152210066,皖食药监械生产许20150044号)进行检测,测量项目包括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最大缩榨压,受试者在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5)不良反应:操作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现头晕心慌、汗出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针刺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出现皮肤血肿、晕针、滞针、断针的不良反应;坐浴时有无局部皮肤破溃、红肿疼痛、瘙痒及皮疹。若有相关不良反应出现,给予及时处理并记录其转归。

1.5 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VAS疗效指数=[(治疗前VAS评分-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VAS评分]×100%。治愈:疼痛症状完全消失,疗效指数为100%。显效:疼痛症状较前显著缓解,疗效指数≥70%。有效:疼痛症状较治疗前有所缓解,70%>疗效指数≥30%。无效:疼痛症状较治疗前无缓解,疗效指数<3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对照组总有效率50.00%,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治疗组(n=30)对照组(n=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VAS 6.36±1.76 1.90±1.01*△6.58±1.59 4.31±2.01*SF-36生活质量评分76.05±4.91 112.01±9.04*△74.24±6.61 94.75±6.13*

2.3 两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3。治疗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s)

组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SAS 48.10±5.15 24.72±1.81*△49.40±3.41 36.56±4.79*SDS 52.85±5.90 21.50±3.50*△51.45±6.01 31.19±3.70*

2.4 两组治疗前后肛门直肠测压比较 见表4。治疗后两组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最大缩榨压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最大缩榨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肛门直肠测压比较(kPa,±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肛门直肠测压比较(kPa,±s)

组别治疗组(n=30)对照组(n=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直肠静息压3.5±0.6 1.6±0.4*△3.4±0.8 2.6±0.1*肛管静息压16.0±0.8 10.7±1.4*△15.8±1.1 13.1±1.1*最大缩榨压22.6±3.9 18.7±2.7*△23.0±3.3 21.5±3.1*

2.5 不良反应 两组受试者均未出现胸闷汗出、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电针过程中未出现皮肤血肿、晕针、断针、滞针的不良反应。坐浴过程中未出现皮肤破溃、红肿疼痛、瘙痒及皮疹等不良反应。

3 讨 论

中医学称功能性肛门直肠痛为“谷道痛”“大肠疼痛”,属于“脏燥”“郁证”范畴,其病因病机多考虑为气滞血瘀所致“不通则痛”和脉络失于温养、濡润所致的“不荣而痛”,治疗上多采用针灸、中药汤剂内服及外用(如灌肠、熏洗、坐浴)等方法。中药熏洗坐浴时温热刺激可放松局部肌肉组织,缓解肌肉紧张性,同时降低痛觉神经兴奋性而达到止痛的效果;且中药汤剂熏洗坐浴能通过促进组织血液循环以缓解局部充血水肿,从而达到止痛的功效[6-7]。临床相关文献证实,中药坐浴对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治疗效果显著[8-9]。因此,笔者在止痛如神汤(苍术、黄柏、防风、当归、桃仁、大黄)的基础上,添加苦参、枳壳、芍药、延胡索、乳香、没药、鸡血藤而成舒肛解郁止痛汤。本方中苦参、黄柏、苍术、防风均具清热祛湿,通络止痛之效,当归可行血活血补血、行气止痛,配合枳壳及芍药更具行气解郁、柔肝止痛之效,方中桃仁、延胡索、乳香及没药均具有行气活血的功效,联用使止痛之功倍增。现代研究证实鸡血藤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局部组织微循环以发挥止痛的功效[2]。全方诸药相互配伍,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解郁镇痛的功效,且用药方式采用坐浴,通过药液的热力及蒸腾作用直接作用于患处,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中,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治疗后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肛门直肠测压较治疗前均降低,治疗后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升高,说明舒肛解郁止痛汤中药坐浴可有效缓解FAP患者疼痛症状,同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针灸可通过刺激人体腧穴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现代研究证实[10-12]电针时通过针刺信号和疼痛信号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不同层面发生整合,激活体内强啡肽、β-内啡肽等生物活性物质、经典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等而起到镇痛作用。既往针刺研究[13-15]均证实其疗效确切、止痛效果显著。

董氏奇穴源于传统又独具创新,施针刺法不采用“提插”“捻转”“弹”“刮”等手法,多采用“皮下刺”“正刺”“斜刺”“浅刺”“深刺”等刺法,同时还采用自身特殊针刺法,其中4种特殊针法为倒马针法、动气针法、牵引针法和不定穴针法。“皮下刺”即沿皮进针;“正刺”为垂直进针;“倒马针法”为针刺时采用两针或三针并列的方式以增强治疗效果的一种特殊针法[16]。本研究中所选穴位为“三其穴(其门、其角、其正)”、灵骨、大白、肠门。“三其穴”为董氏治疗肛门直肠疼痛的奇穴、效穴、要穴,3穴均主治痔疮痛、肛门痛,且有临床报道能缓解患者肛门疼痛[17-18]。中医学认为,肺在体合皮,肺与大肠相表里,皮治肺与大肠也,故治疗时采用皮下刺法可有效治疗肛门直肠疾病。肠门穴主治肠炎、肠痛等肠道疾病,并可有效缓解肛门直肠疼痛、坠胀感及里急后重等症状[4]。灵骨与大白在临床上多联合使用,尤其采用倒马针法时其止痛效果极佳[19]。综上,诸穴配伍、联合应用,具行气镇痛之效。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在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肛门直肠测压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电针董氏奇穴联合舒肛解郁止痛汤中药坐浴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且二者联合应用止痛效果更佳。同时,研究中两组均未见头晕心慌、胸闷汗出、恶心呕吐、晕针、断针、血肿、皮肤红肿、瘙痒、皮疹等不良反应,说明董氏奇穴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本研究电针董氏奇穴联合舒肛解郁止痛汤中药坐浴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安全且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和盆底高张力状态;能明显改善焦虑、抑郁、烦躁不安等情绪,二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镇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本次研究中样本量稍小,观察时间较短,未进行临床多中心研究,下一步将延长观察时间及多中心合作以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评价其疗效。

猜你喜欢

针法肛门直肠
从“风盛则痒”思想论治肛门瘙痒症
浅议无极针法之九元气血针法
肛门瘙痒不能挠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哈乐治疗肛门病术后排尿障碍32例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
阻力针法联合针刺后溪穴治疗颈肌筋膜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