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1-02-06欧阳嘉慧江紫妍白瑞娜李立志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1期
关键词:消失异质性肺炎

欧阳嘉慧 江紫妍 张 淼 王 娅 王 哲 白瑞娜△ 李立志△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3.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4.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患者多见发热、乏力、咳嗽,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窘迫乃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属中医“疫病”范畴[1]。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的治疗过程中具有明显疗效,其在缓解患者早期不适症状、减少重症转化率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2-5]。目前已有系统评价[5]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能降低肺炎加重率、缩短退热时间,但因其纳入研究及结局指标较少,且纳入的研究对象没有具体区分轻症或重症,同时由于不同阶段的新冠肺炎患者在疾病的治疗、康复和预后存在一定区别,所以该系统评价结论是否完全适用于轻症新冠肺炎患者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尝试系统评价中医药在治疗轻型或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日后研究中医治疗新冠肺炎方面提供更高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选择

1)纳入标准:(1)研究类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或队列研究;(2)研究对象: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诊断标准的轻型或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包含临床诊断病例[6]);(3)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或在此基础上加用安慰剂,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口服中药;(4)结局指标:①总有效率:疗效判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②发热持续时间;③肺炎吸收率;④病毒核酸转阴率;⑤发热消失率;⑥乏力消失率;⑦咳嗽消失率;⑧白细胞计数;⑨淋巴细胞计数;⑩淋巴细胞百分比;不良反应发生率;肺炎加重率。2)排除标准:重复发表的文献;非RCT或队列研究;正在进行的研究;研究对象包含重型或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

1.2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知网和维普数据库。根据数据库调整检索策略。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4月。同时结合手工检索补充获取相关文献。检索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中文检索词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 型冠 状 病毒 ”“新冠 肺炎 ”“ 中医 ”“ 中西 医”“中药”“中成药”。英文检索词包括:“COVID-19”“novel coronavirus”“coronavirus pneumonia”“2019-nCoV”“SARS-CoV-2”“medicine,Chinese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Chinese Herbal”。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请第三方协助判断。文献筛选先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明显不相关或重复的文献后,再阅读全文以确定最终纳入的文献。资料提取内容包括: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干预措施及对照措施、偏倚风险评价的关键要素、结局指标等。

1.4 文献质量评价

纳入的RCT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价,纳入的队列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偏倚风险评价。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效应量采用风险比(RR)及其95%的置信区间(95%Cl)进行分析,连续性变量效应量采用加权均数差(WMD)分析。采用χ2检验,I2定量检验各研究间异质性大小。当P<0.10,I2>50%时提示在研究间有异质性,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行Meta分析;当P>0.10,I2<50%时提示无明显异质性,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行Meta分析。异质性明显时,采用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进行处理,或只行描述性分析。对所纳入的研究绘制漏斗图检测发表偏倚。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初检获得文献976篇,经筛选最终共纳入10个研究,含6个RCT和4个队列研究,均为中文文献。文献筛选流程图见图1。

图1 文献检索流程图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共纳入6个RCT研究、4个队列研究,共计832例患者,包括治疗组455例,对照组377例。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纳入RCT的偏倚风险评价结果见表2,纳入队列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结果见表3。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总有效率 4个研究[9-11,14]报告了总有效率,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提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6,95%CI(1.14,1.40),P<0.00001],见图2。

2.3.2 发热持续时间 5 个研究[7,10,13-15]报告了发热持续时间情况,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研究间具有异质性(P=0.06,I2=55%),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提示中医药治疗能缩短患者发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21,95%CI(-1.71,-0.71),P<0.00001]。按不同研究设计进行亚组分析,组间异质性可降低,各亚组分析结果与整体结果基本一致,见图3。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表2 纳入RCT的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表3 纳入队列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图2 总有效率的森林图

图3 发热持续时间的亚组分析森林图

2.3.3 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消失率 6个研究[7-8,13-16]报道了发热消失率情况,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提示:中医药治疗能提高新冠肺炎患者的退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5,95%CI(0.88,1.80),P=0.22],见图4。5个研究[8,13-16]报道了乏力消失率、咳嗽消失率情况,分析结果提示,治疗组的乏力消失率、咳嗽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图4 发热消失率的森林图

2.3.4 肺炎吸收率 6 个研究[7,9-10,12,14-15]报道了肺部感染病灶好转吸收情况,分析结果提示:治疗组肺炎吸收率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2.3.5 病毒核酸转阴率 3个研究[7,14-15]报道了病毒核酸转阴率,分析结果提示:治疗组患者病毒核酸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2.3.6 实验室检查 2个研究[9-10]报道了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情况;2个研究[7,9]报道了淋巴细胞计数情况;分析结果提示,治疗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各结局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汇总

2.3.7 安全性 1)不良反应发生率:3个研究[7,9,16]报道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另有3个研究[8,10,15]报道了治疗的相关不良反应,包括腹痛腹泻、恶心、药物过敏等。分析结果提示: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2)肺炎加重率:1个研究[7]报道,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病情加重情况;4个研究[8-9,14,16]报道了患者肺炎加重情况,分析结果提示:治疗组肺炎加重率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2.3.8 敏感性分析 对肺炎吸收率、发热消失率、乏力消失率、咳嗽消失率进行敏感性分析,在逐一剔除各研究进行Meta分析后,发现在剔除瞿香坤[15]的研究后,各研究间均无显著异质性,说明瞿香坤[15]的研究结果可能为异质性的来源。

2.4 发表偏倚检验

采用Revman5.3对肺炎吸收率、发热消失率绘制漏斗图,漏斗图结果显示左右不完全对称,提示可能存在文献的发表偏倚,见图5~图6。

3 讨 论

由于新冠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研发针对其特效药物仍有相当大的难度。研究表明[17-18],中药在预防和治疗新型呼吸道感染疾病、缓解其不适症状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新冠肺炎中医证型以湿邪郁肺证、湿毒郁肺证、邪热壅肺证、湿热袭肺证等最常见[19],主要病机为“湿、热、毒”,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多由邪犯肺卫,湿热郁于上焦膜原所致[20];在初期治疗上,常用清热解毒、解表、化湿类药物,具有良好的疗效[21]。中药连花清瘟可以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减少宿主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发挥抗新冠病毒的作用[22]。目前全球的医疗资源相当紧缺,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补充治疗可以成为抗击疫情的一个重要武器。

图5 肺炎吸收率漏斗图

图6 发热消失率漏斗图

本文纳入的都是轻型及普通型患者,纳入的文献基线可比性较好;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提高总有效率、缩短发热持续时间、提高病毒核酸转阴率、调控免疫细胞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治疗上有很大的优势。在安全性方面:治疗组能降低肺炎加重率、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有一定的安全性;但对段璨等[8,10,15]研究报道的多例腹泻、恶心、药物过敏的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

本研究的局限性:1)个别研究质量不高、样本量偏少,可能对Meta分析结果检验效能产生影响。2)纳入的大部分RCT未描述具体的随机方法、分配隐藏和盲法等;纳入的队列研究均为回顾性研究,因研究类型的局限,可能影响组间可比性。3)纳入的研究均为中文文献,囊括的省份较少,以中国的南方为主。4)绘制的漏斗图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治疗轻型及普通型新冠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可进一步挖掘其治疗的用药规律。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更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研究予以证实。

声明:本文无任何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消失异质性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现代社区异质性的变迁与启示
基于偏好异质性的市场契约设计及其治理
区域异质性: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增长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