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武术及奥林匹克运动历史走向对照研究

2021-01-28文建生丛日旻

四川体育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武术

文建生,苏 敏,宋 健,丛日旻,屠 威

中华武术及奥林匹克运动历史走向对照研究

文建生,苏 敏,宋 健,丛日旻,屠 威

西北工业大学体育部,陕西 西安,710072。

通过文献资料法、历史对照法、逻辑分析法研究得出:物质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人类的历史,而特有的历史决定着个性与形态各异的文化。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多神宗教和比赛的形式就是基于古代西方城邦林立、战争不断的生存现实。近代奥林匹克运动谋求全球不同国家、种族之间的和平、平等、有序竞争。奥林匹克运动的意义和价值得以扩大和深远。中华文明从黄帝时期,就已经通过战争降服了周边。即使至古希腊同时期的春秋战国,名义上也还是按照周天子的分封列序,各诸侯王并没有成为独立的君主。这就从精神文化层面决定了不需要出现多神宗教。这时的中华武术直接服务于军事战争。中华武术代表着中华原创文明的力量,以文明的成果止息争端并惠及其他的种族和邦国。但近代中国却屡受侵略,西方文明占据了主流话语权,西方的体育也就自然进位为世界主流运动。当代中华武术的发展,需要二者寻求共同点,在商业化、科技革命、机器大生产的背景下重新赋予中华武术世界化的意义。

中华武术;奥林匹克;历史走向;古希腊;科学观

就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而言,中华武术占有着主体内容。这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滋养成长的运动大系,与诞生于西方的奥林匹克运动虽然有着一些相似的运动特征,但却分属东西文化。从历史上看,中国一直以来主持着东方文化,所以中华武术的底蕴和格局深厚且宏大。但近现代以来,西方体育开始控制运动领域主流话语权,作为西方体育的代表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世界级的体育文化盛事,体育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单纯竞技,在现代社会中它有了新的含义与使命[1]。当代全球一体化更赋予它文化交流、商业开发、外交宣传等光环。百年里,中华武术被划归为其项目之一,尝试以适应奥运规则的方式取得世界的认可。长久浸润于中华古老文明中的武术虽已名闻世界,但迄今为止,眼见着中华文化圈内的跟随者:柔道、跆拳道等列入奥运,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国际奥委会129次全委会上,全票通过了日本东京奥运会新增空手道项目,这是亚洲的又一个入奥项目[2]。中华武术却不得以入大门。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梳理一下中华武术及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和走向,以期在其中找到些线索。

1 古代历史的“追溯”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和其特定的历史不可分割的,那么又是什么决定了历史呢?是人们在特定时期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方式。追寻中华武术的历史,那会非常久远,几乎可以说是和中华文明同步的。但反观奥林匹克运动,一般来说,学者会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那一时期是西方的城邦时代,城邦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奥林匹克起源时,希腊刚由荷马时代进入城邦时代[3]。

古希腊时期,雅典、斯巴达、伊利斯等城邦在不断发生战争,但是它们相互并不能彻底征服对方。从而形成了城邦林立的局面。在希腊半岛,扩展说爱琴海、地中海地区形成了相互割据的状态。这种相互竞争、相互依存,但又无法统一的城邦生存现状造成了古希腊时期的多神,因为每个城邦都需要自己的偶像。总的看来,希腊地区每年有300多个由城邦主持的宗教节日,用以纪念400多位神灵[4]。由于在军事上相互都无法征服,和军事息息相关的西方古代体育城邦竞技比赛就应运而生。这既是一种军事实力的展示和历练,也是城邦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多神宗教和比赛的形式就是基于古代西方这样一种生存现实。

而同时期中华武术的历史,同样是根据古代中国的生存现实。无论西方是否承认,司马迁的《史记》清晰的记载了,中华文明从黄帝时期,就已经通过战争降服了周边,即使至古希腊同时期的春秋战国,名义上也还是按照周天子的分封,各诸侯王并没有成为独立的君主。诸侯国依然和周天子有隶属关系,即使这种关系日渐微弱。这就从精神文化层面决定了不需要所谓的多神宗教。这时的中华武术直接服务于军事战争。即使是以一种竞技比赛的形式开展,其目的直接是为了增强军事实力。如“田忌赛马”的故事,赵文王养3千剑客,日夜相击于前。射箭、摔跤、击剑、举重等项目都得到开展。

中国的历史事实是各诸侯国曾经是统一的,并且为再次的统一做准备。从内容上,中华武术承载了上古的传承,从作用上来说,中华武术是为了守护文明的成果。中国古代不存在西方古代各城邦混乱和互相无奈的局面。诸侯王受封于周天子,已经有了内在的秩序,相互之间不需要通过类似古奥林匹克运动的形式进行军事实力的展示和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在古代,中华武术的主流价值取向就是军事战争。主要作用是守护文明的成果不被侵犯。

古希腊不属于四大文明古国,所以从内容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不存在上古的传承和守护文明的成果的使命。脱离了上古传承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没有和医学、哲学等内在的联系,通过向周边文明的学习和借鉴,开发出了一种简单、直观的运动形式。另一方面,由于在军事上无法征服对手,古代奥林匹克运动起到宣扬力量、警示对手的作用,相互之间力量的平衡达至相对稳定的目的。所以西方体育从一开始就是在一定规则下力量的展示。中华武术则和中医、易学、兵学等中国古老的文化水乳交融。著名“身体哲学”研究专家张再林先生从中西身体观比较的视角认为,西方文化孕育出的是一种“形神二分”的身体,中国文化塑造出的是“形神一体”的身体[5]。

2 近代历史的变革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前身,目前我们所说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公元前776年,一直举行了293届[6]。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的动因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可以直接服务于战争,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则逐渐脱离了战争,演变为专门的体育比赛。古代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古希腊城邦之间不断的战争,军事上需要强壮的士兵。但是频繁的战争使得城邦之间处于相互消耗逐渐危弱的局面,这就使得城邦之间达成“神圣休战”的协议。古代奥运留给人们一条通过体育达成和平的途径,在体育的舞台上,人们恪守公正、平等,追求胜利和健美。顾拜旦认为,古代奥运会期间的休战能体现体育竞技使战争缓和的特点,体育竞技能够展现和平、维护和平[7]。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端于欧洲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对欧洲市场的争夺,然而无止尽的战争并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欧洲即使暂时出现一个霸主,也并不能真正做到统一。于是一些学者寻求文化精神上的统一。这使得各资本主义国家不至于陷入没有余地掠夺战争。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并非希腊人,中断了1000多年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对顾拜旦来说只是遗迹和概念。没有传承的顾拜旦借着欧洲科技革命的大势开发出了新式的奥运会。近代的奥林匹克体育运动已经退出军事战场,运动的真正意义在于精神上的升华和身体能力的发展。

反观近代中华武术的演变,在中国冷兵战场为主的时代,武术就从来没有中断过发展。直至热兵器开始逐渐主导军事战场,中华武术才退出军事舞台,这种退出并非主动。和奥林匹克运动不同,欧洲的历史决定了奥运会的休战作用,决定了现代奥运会在机器大生产背景下对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开发。中国近代历史的转向不存在机器大生产这一背景,近代欧洲对中国侵略战争也不会因开展奥林匹克体育运动而中止。而恰是由于欧洲的侵略迫使中华武术退出军事舞台。由于中华武术外在的运动特征,自然的被纳入已占世界主流话语权的体育的范畴。这种纳入并非自然形成,所以这就造成了现在改造武术以适应奥林匹克的困难。所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文化有着根本上的区别[8]。

3 中华武术和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辨析

中华武术和奥林匹克运动体现了自然传承文化与后进文化的各自特有的特征。

3.1 天然聚合与单一形式

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浸润中产生的,内在融合了中国哲学、技击、医学、戏曲、美学、历史等等门类的文化,各门类知识在其内部是一种天然聚合的关系。这也是自然传承文化的特有特征。它表现出一种追求整体、和谐与宁静的特点[9]。代表当代体育的奥林匹克运动是西方古奥运中断一千多年后突然发展的产物。在极短的时间不可能发展出一种深奥的聚合各文化门类的运动。单一形式、内涵简单是最为方便快捷的。这也是后进文化、突击产品的特有特征。中华武术的套路和散手以西方式的标准量化,难免被肢解分离,陷入体操化、拳击、摔跤。脱离了冷兵战场的中华传统武术不融于当代主流体育。只能在民间自生自灭。中华武术的打练合一的整体效应无法体现。总之,只有坚持武术自信,坚守武术本体,才能不失武术本体持续发展[10]。

3.2 内修淬炼与外向直观

当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于商业化、机器大生产时代。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对运动员的训练发挥整体性作用,也对奥运会开展的组织方面发挥着整体性作用[11]。依靠器物、外向直观是当代奥林匹克运动重要特征。而中华武术很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内在精、气、神的淬炼,这种内在的淬炼是有着中华哲学和医学根据的。但如果以西方式的标准量化武术,中国武术中传统的经络学、养生学以及“气”的运用在西方文化的话语体系下竟无法阐释自己[12]。就如同以西医的思维开中药一样。失去了中医辨证思维,中药也就失去了效验。进而会得出错误的推论。以体操的标准量化武术,中华武术内修实践的成果无法体现,就会得出中华武术是中国式体操的错误结论[13]。

3.3 武行教化与有序竞争

如果说奥林匹克体育的使命是从古希腊时期各城邦之间谋求和平、平等、有序竞争到当代奥林匹克运动谋求全球不同国家、种族之间的和平、平等、有序竞争。它的意义和价值得以扩大和深远。中华武术则代表着中华原创文明的力量,具有东方所独有的文化品位和底蕴[14],文以化成天下、明以照临四方。中华武术是以武行教化,将文明的成果惠及和哺育其他的种族和邦国,以止息争端。这种历史上原创文明的教化力量不是奥林匹克可以比拟的。

中华武术传承有序、脉络清晰,古代历史上为了捍卫中华原创文明成果,曾独领天下。当代奥林匹克运动并非传承自古希腊,是中断以后的突变。古希腊时期,其功在于使得各争霸城邦得以暂停掠夺战争,达至一定平衡。历史上西方体育从未在军事上引领天下。所以奥林匹克体育所承载的历史和使命远没有中华武术久远和沉重。

4 中华武术和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

4.1 当代中华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共性

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后迫切需要有效的沟通手段加强国家间的交流这一历史趋势[15]。中国也已经进入了机器大生产时代。整个世界的生产生活方式越来越趋同,当代又面临新一轮人工智能驱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人们的生活方式必然会被带动变化,但在日新月异的当代变革中。人类作为生命体这个本质没有变。机器的改造升级不等于人类生命本身的进化发展。反而是机器的使用造成很多身体负面的影响。

面对这样一个时代,中华武术和奥林匹克运动保证人的运动本能的开发,对人的身心和谐的完善都起到难以替代的作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多元文化的共性聚合[16]。巴赫的改革意图主要有,(1)是传承奥林匹克主义;(2)是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17]。人类需要一种途径和场合来开发和展现生命的活力,淋漓顺畅的释放自己的能量,从中感受对精神的鼓舞和激励。很少的借助机器而只靠身体实现对自己和自然的超越。这是人类做为高级生命共同的需求与追求,所以在运动中人类找到最初的共同点,达到和平共处。

4.2 中华武术的跃升

近代中国屡受侵略,西方文明占据了主流话语权,西方的体育也就自然进位为世界主流的运动。中国武术的生存再一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18]。这样就直接引申出一个问题。中华武术既然已经退出军事战场,它的当代使命是什么?身具五千年以上传承的中华武术该往何处去?

虽然早已退出了古军事舞台,中华武术捍卫文明成果的这一特性代表了中国文化逆服强敌的本性。同时它含蓄的透射出中国文化原创性的特点。中华武术是中国文化的一部份,中华武术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份,中华武术的创造历程是中华文明的创造历程不可分割的部份。这说明中华武术还有更高级的文明成果蕴含其中。它所经历的曲折、积淀的深厚是国外文化难以比拟的。

中国武术倡导“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不同于奥林匹克的“更高、更快、更强”。这里蕴涵着更高级的智慧,更深奥的哲理。迥与西方的科学观、方法。武术讲究身心供养,身体和心理协调平衡,才能共同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延年益寿[19]。传统武术全部都是围绕着个体自身的生命价值而多向展开[20],实质上中华武术是更高层次的体育,或者说它的外延和内涵早已超越体育。中国武术内外兼修的生命体验的特征更趋近于生命科学。但是并非以西方式的科学观为唯一的衡量标准的生命科学,而是融合贯通西方科学的“新的生命科学”。

5 结 语

当代中华武术的发展,需要中华武术和奥林匹克运动寻求共同点,在商业化、科技革命、机器大生产的背景下重新赋予中华武术世界化的意义。

古代,中华武术是以“武”的形式来行教化之功,作为文明成果的创造者的中国,具有两个使命:(1)保卫文明的成果不被掠夺和榨取。(2)传播文明的成果,惠及其他种族和国家。作为文明成果的学习者和掘采者需要保证体力,使不至在无序和无尽的竞争中消亡。奥林匹克运动是以“运动”来发展开拓能力、倡导有序竞争。

近代以来,中华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二者的共性:(1)都已退出军事舞台。(2)和谐、和平是共同的追求。(3)对人体潜能的发展是共同的特征与目标。

然而,中华武术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仅仅就囿于现代体育的范畴之内。中华武术的内修实践和特有的哲学观,提示出一种新的科学观。即使是体育范畴内的中华武术技术部分,也应该保持打练合一、内外合一的本性。

[1] 李金宝,李 江.传播学视域下的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兼论奥林匹克运动的传播属性与功能[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11):21~28.

[2] 周 鹏,王 雪.中国武术进军奥运的路径阐释——基于空手道“入奥”历程的思考[J].武术研究,2019,4(01):80~84.

[3] 谢殿癸.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的神话简析[J].艺术科技,2017,30(02):421+423.

[4] 苏健蛟.论古代奥林匹克宗教情结对现代竞技体育的启示[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5,30(03):37~40.

[5] 陈连朋,王 岗.追问与省思:面子心理导向下的中国武术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11):117~123.

[6] 宋 佳.古希腊女性竞技会初探[J].武术研究,2016,1(09):150~153.

[7] 崔丽娟.顾拜旦的奥林匹克梦想——评《“奥运之父”顾拜旦的一生》[J].出版广角,2015(12):124~125.

[8] 汤 华.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9):349~351.

[9] 詹祥粉,李 俊.“竞技”到“教育”——从青奥会看奥林匹克运动中文化教育理念的回归[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9):75~76+26.

[10] 康戈武.关于武术本体的认识及对武术学科建设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44(06):24~33.

[11] 卫才胜.三次科技革命对奥林匹克运动技术化影响的哲学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05):11~15.

[12] 郭春阳,吕旭涛.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武术文化的认同危机及其应对[J].体育学刊,2018,25(05):35~39.

[13] 刘转青,练碧贞,刘积德.武术国际传播的困境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8(09):118~122.

[14] 李妍洁,王 岗,赵连文.中国武术中的艺术智慧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8,37(05):131~139.

[15] 吴阳阳,宋加强,宋 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价值变迁的历史回溯与现实观照[J].安徽体育科技,2018,39(04):1~5.

[16] 王化冰,张立燕.论齐鲁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价值取向的内在统一[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06):86~89.

[17] 白春燕.大众文化背景下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转型与当代治理——基于精英主义与大众文化的视角[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8,33(04):41~44+55.

[18] 乔玉成,侯介华,许登云,等.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基因谱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12):122~132.

[19] 车艳丽.文化强国:武术文化资源的形成原因及构成要素[J].武术研究,2018,3(02):26~29.

[20] 阮纪正.传统武术文化论纲[J].体育学刊,2017,24(06):1~10.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Historical Trend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and Olympic Sports

WEN Jiansheng, SU Min, SONG Jian, et al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72, China.

The research is derived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ethod, historical contrast method and logical analysis method: material production and lifestyle determine the history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unique history determines the culture of individuality and form. The multi-god religions and competitions of the ancient Olympic movements were based on the existence of ancient Western city-states and the constant existence of war. The modern Olympic movement seeks peace, equality and orderly competition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aces around the world.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e Olympic Movement have expanded and far-reaching. From the time of the Yellow Emperor,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had already surrendered to the surrounding world through war. Even in the same period of ancient Greece, the Spring and Autumn Warring States were nominal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der of Zhou Tianzi, and the princes did not become independent monarchs. This determines from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evel that there is no need for multiple religions. At this time, Chinese martial arts directly served the military war. Chinese martial arts represents the power of Chinese original civilization, and the result of civilization stops the dispute and benefits other races and states. However, in modern China, it has been repeatedly invaded. Western civilization has occupied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power, and Western sports have naturally entered the mainstream movement in the world.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tial arts requires the two to seek common ground and re-emphasize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in the context of commercialization,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machine production.

Chinese martial arts; Olympics; Historical trend; Ancient Greece; Scientific view

G852

A

1007―6891(2021)01―0024―04

10.13932/j.cnki.sctykx.2021.01.05

2019-09-27

2020-01-02

猜你喜欢

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武术
我国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挑战及应对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我国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热点与发展特征
头脑奥林匹克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