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流媒体新闻评论的时度效

2021-01-27韩昊鹏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新闻评论舆论引导

摘要:提高新闻评论的时度效,是提升主流媒体舆论引导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一环。本文以“货拉拉女孩跳车身亡”事件为例,分析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是如何通过准确把握时度效来有效引导公众舆论的,期望为主流媒体提升舆论引导水平和质量带来些许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新闻评论;舆论引导;时度效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1-0127-02

一、引言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要“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这对新媒体语境下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已有文献中,关于新闻评论舆论引导功能的探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聚焦网络新闻评论。例如石砺寒对“江歌案”等热点事件的网络新闻评论进行分析,指出媒体可以借助意见领袖和网络评论的交互性来进行舆论引导[1];又如毕铭瑶认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发挥网络管理者的监督作用和加强对网民的教育工作是提升网络新闻评论舆论引导作用的具体措施[2]。这类研究所探讨的新闻评论来源较为丰富,既包括主流媒体、自媒体,也包括网民。另一类聚焦主流媒体。例如朱迪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主流媒体发表的新闻评论进行分析,指出善用“微评”发声、丰富报道手段和打造评论品牌效应是主流媒体提升舆论引导作用的方法[3];曹天静以《主播说联播》节目为个案,探究了主流媒体新闻评论的发展策略[4]。这类研究或从某个重大事件出发,或以某个主流媒体的媒介产品為个案切入。总体而言,基于新闻评论的时度效,分析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的研究较为少见。但实际上,提高新闻评论的时度效,对提升主流媒体舆论引导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业界关注和思考。

2021年2月6日,一则“23岁女子从货拉拉副驾驶位跳车身亡”的消息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公众纷纷把矛头指向涉事司机周某春和货拉拉公司;2月21日,货拉拉发文称平台正在积极配合警方调查;2月23日,周某春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2月24日,货拉拉在微博平台公开致歉,并发布了一系列安全整改措施;3月3日,长沙警方公布了案件细节——女孩因服务费用与司机发声争执,在司机多次偏航的情况下选择跳车。这一事件引发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舆论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声音。在这一事件中,主流媒体发布的新闻评论很好地体现了时度效,有效地引导了公众舆论,发挥了强大的舆论引导功能。本文从新闻评论的时度效切入,探讨“货拉拉女孩跳车身亡”事件中,主流媒体是如何进行舆论引导的。

二、“货拉拉女孩跳车身亡”事件相关新闻评论中体现的时度效

(一)时:迅速占领舆论制高点,及时廓清谬误

“时”,指舆论引导的时间、时机。对主流媒体而言,面对热点舆情,应迅速出击,抢占第一落点。只有及时廓清谬误、净化舆论,才能有效发挥舆论引导功能。在“货拉拉女孩跳车身亡”事件中,主流媒体迅速发声、及时纠偏,有效引导了公众舆论。

一方面,先声夺人,占领舆论制高点。新闻评论力争第一时间介入、发布。在“货拉拉女孩跳车身亡”事件中,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第一时间介入舆论场,赢得了主动权。2月24日上午,货拉拉首次公开致歉,承认了平台存在的安全漏洞。随后几小时内,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在内的多家主流媒体迅速发声,指出该平台存在安全监管漏洞,并进一步延伸至整个网约车行业,乃至整个互联网新业态的安全责任问题。在主流媒体纷纷发声之后,公众舆论发生了转向,人们从司机和受害女孩谁是谁非的争执中跳脱出来,转而思考以货拉拉为代表的互联网新业态在野蛮生长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由此可见,主流媒体的第一时间发声,在舆论场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力量,有效地引导了公众舆论。

另一方面,及时廓清谬误,净化舆论。在如今这个相对开放的舆论环境中,一些造谣者、炒作者不断在网络平台上兴风作浪。新闻评论想要发挥舆论引导功能,就必须时刻把握舆情动态,及时廓清谬误。在“货拉拉女孩跳车身亡”事件中,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及时地净化了公众舆论。3月3日警方通报案件细节之后,网络舆论场中出现了指责女孩过于小气,只顾自己省钱却不考虑司机辛苦之类声音。央视新闻对此立即发表评论,直斥这种观点混淆视听:“如果被害人和平台之间没有必须请司机帮忙搬运的约定,那么被害人自己搬运无可非议……这绝不是司机恶语相向,甚至眼看悲剧即将发生却不做任何避免努力的理由。”又如事件发展后期,一些自媒体和部分网友对受害女孩的个人信息进行人肉搜索,依靠碎片化的信息捏造受害女孩的职业身份。北京日报立刻针对这种现象发表评论,怒斥这种行为无情且荒谬:“来源不明的截图、似是而非的推理,让一些网友脑补出了一个‘凭借关系上位,在骗子公司钓鱼,为躲仇家而意外身亡’的离奇故事。于是乎,一帮人跟着大呼‘反转’,‘报应’云云。”严厉地批评了造谣者乱带节奏、看客们无脑跟风。这两篇新闻评论,有力驳斥了舆论场中一些荒唐、跑偏的声音。正因为主流媒体对舆情动态的准确把握和及时纠偏,公众舆论才得以净化。

(二)度:持续跟进事件,适度发声

“度”,指舆论引导的力度、分寸。新闻评论想要发挥较强的舆论引导功能,把握好度,至关重要。一方面,主流媒体的报道力度应与事件本身的特性相契合;另一方面,主流媒体在发表观点时应把握好尺度。在“货拉拉女孩跳车身亡”事件中,主流媒体在报道力度和观点尺度上把握得较为恰当,凸显了新闻评论的引导性。

一方面,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体现出较强的同步性,恰当地把握了报道节奏。2月24日货拉拉首次公开道歉后,主流媒体迅速发声表明立场;3月3日警方披露详细的案件细节、引发网友热议后,央视新闻于次日发表评论,廓清了舆论场中一些似是而非的声音;随后的一周内,一些自媒体深扒受害女孩的个人经历、对其职业妄加揣测,3月9日北京日报发表评论斥这种行为是“扒粪狂欢”;3月11日货拉拉上线部分安全措施后,央视财经、新京报的记者在第二天就对这一功能进行了实测,并敏锐地指出了货拉拉平台安全整改措施的技术漏洞。总的来说,主流媒体对“货拉拉女孩跳车身亡”事件发表的新闻评论与事件进程的关键节点相同步,这样的新闻评论节奏能够持续地为公众提供理性思考,进而引导舆论。

另一方面,主流媒体新闻评论的观点在尺度上把握得较为恰当。在“货拉拉女孩跳车身亡”事件中,一些自媒体感叹底层人民的生活艰辛,模糊了焦点。相较之下,主流媒体鲜明地表达了观点:对涉事司机、平台方和相关监管部门进行了批评。如央视新闻指出“未预见到可能的伤害后果,未采取任何避免措施,这是对司机予以追诉的事实依据”;人民日报称“不能总是等出了人命才想起来补安全漏洞”;光明网指出“相关监管部门难辞其咎”。这些观点是公正、明确且恰当的。另外,主流媒体针对以货拉拉为代表的互联网新业态的分析是较为客观、审慎的,就事论事地强调新业态应坚守安全发展的底线,避免了因犀利剖析互联网新业态发展困局而引发的公众恐慌,恰当地拿捏了观点的火候与分寸。

(三)效:回应公众关切,推动问题解决

“效”,指舆论引导的效果。公众认不认可、口碑好不好,是评价舆论引导效果最直接、最核心的标准。在“货拉拉女孩跳车身亡”事件中,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通过满足公众的表达权与监督权,增强了公众对于传播内容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进而提升了舆论引导的效果。

一方面,主流舆论通过满足公众的表达权来提升舆论引导的效果。2月24日货拉拉首次在微博上公开致歉后,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批评货拉拉对平台安全机制的疏于管理,如“每次整改都是以生命为代价”“为什么不吸取滴滴的教训,出了事才知道整改”。随后,多家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就反映了这一民众呼声,如人民日报指出“这样的悲剧不是第一次发生,相关平台为何不长记性”。上述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新闻评论,获得了上千网友的点赞和转发。显示了社情民意、反映了民众呼声,找准了交流的共鸣点,这样的新闻评论必然能让公众入脑入心。

另一方面,主流舆论通过满足公众的监督权来提升舆论引导的效果。2月24日货拉拉公开致歉后,一些主流媒体在新闻评论中表达了对于警方尽快查清事件真相的敦促。如人民日报称“案件真相有待深入调查”,央视新闻称“一个搬家女孩在跳车前到底发生了什么?目前因缺乏录音无法还原。种种疑团和漏洞,让货拉拉的道歉难消公众不安”。上述观点字里行间反映着社会公众对于事实真相的渴望,促使警方尽快查清、公布案件细节。事件发生后,部分主流媒体批评了相关监管部门的缺位。如中纪委评论道“相关部门也要及时明确行业规范,加强立法、严格监管”。在主流舆论的监督下,交通运输局约谈了货拉拉公司相关负责人,并对平台方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进行了督导。由此可见,这些主流媒体的发声找准了化解矛盾的切入点,有效促进了政府相关部门主动作为、解决问题,赢得了群众口碑,进而提升了舆论引导效果。

三、结语

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升新闻评论的时度效,对提升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在“货拉拉女孩跳车身亡”事件中,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较好地把握了舆论引导的时度效,精心选择评论发声的时间和时机,恰当拿捏观点火候与尺度,通过满足公众的表达权和监督权,引发共鸣,赢得口碑,有效提升了舆论引导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石砺寒.从热点新闻看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作用[J].新闻前哨,2020(07):59-60.

[2] 毕铭瑶.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作用研究[J].才智,2017(29):226.

[3] 朱迪.新闻评论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輿论引导分析——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主流媒体为例[J].新闻知识,2021(01):42-46.

[4] 曹天静.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新闻评论发展策略探析——以《主播说联播》为例[J].今传媒,2021,29(02):45-47.

作者简介:韩昊鹏(2000—),男,安徽安庆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数据新闻。

猜你喜欢

新闻评论舆论引导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评论教学改革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的发展策略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新闻评论”中的教学模式探索
大数据时代社会群体心理行为和舆论引导范式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新闻评论中的“神话”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