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域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统计分析
——以陕西省为例

2021-01-23张东翰叶美丽

江西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榆林市西安市入学

张东翰,叶美丽

(商洛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726000,陕西,商洛)

0 引言

2019年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陕西省的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的市县进行了督导检查。在此次检查中,陕西省全面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这一评估是对陕西省近7 年的义务均衡教育发展工作的肯定,也是陕西义务教育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也开启了陕西省义务教育发展史上新的篇章。但是,在陕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陕西省市域之间义务教育公平和公正,抑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法,从宏观角度,以各市作为研究对象来了解陕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可以发现陕西省各市义务教育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部分市在促进义务教育发展方面实施的有效路径和方法,可供陕西省其他市进行参考和借鉴,成功的经验也可推广到其他省份。

1 市域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1.1 数据来源

调查报告选取11个市区2018年的相关义务教育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各市区的《教育事业统计公报》和陕西省统计局以及各市区统计年鉴,数据处理过程中借助了Excel2016、SPSS25.0完成。

1.2 义务教育评价体系构建

通过查阅相关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文献[1-4],发现义务教育的教育均衡发展实质上是一个由义务教育经费、学生情况、基础设施情况、教育师资、入学机会等共同构成的制度机制,所以对义务教育的教育均衡发展进行测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一定是要包含“三多”,即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的宏观指标。因此,构建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2.1 义务教育经费情况 对于义务教育经费情况,一个市的义务教育投入高低最能直接体现该地区对教育的保障能力。为了了解当地政府对当地中小学的教育经费使用现状,对义务教育经费情况中的教育支出部分和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金投入部分进行了分析。

1.2.2 义务教育学生情况 为了反映陕西各市区的教育情况,特将义务教育学生情况纳入评价指标,以义务教育招生数、义务教育阶段在校人数、小学和初中毕业生数反映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程度的高低。

1.2.3 义务教育基础设施情况 中小学校园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可以直接影响义务教育阶段育人质量的优劣,因此,义务教育基础设施情况是教育均衡发展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以小学和初中的学校数量、校舍面积作为评价校园基础建设的常用指标。

1.2.4 义务教育师资情况 教师作为知识承载的主体和教育的执行者,一直为社会所重视。师资力量的强弱,体现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由于接受义务教育的群体特点,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以向学生教授基础知识为基本要求,所以仅探讨教师的教学水平即可。本文以教师数量、教师市级及以上获奖数、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中级以上人数作为衡量标准。

1.2.5 义务教育入学机会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教育公平,也就是入学机会的公平。入学机会的高低能反映某一市区的教育水平以及教育保障能力,而人均可支配收入能够间接影响到学生入学的情况。所以本文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农村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衡量标准。其中入学率的公式为:入学率=学龄人口数/在校学龄人口数×100%。

2 陕西省义务教育实证研究

2.1 市域之间的义务教育发展情况

2.1.1 市域之间的义务教育发展情况的主成分分析

1)二级指标KMO检验。通过Bartlett球度检验和KMO值检验二级指标是否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KMO和Bartlett的检验表

检验结果表明各项指标的KMO值均大于临界值0.6,符合要求。同时,Bartlett球形检定的显著性均为0.000,小于0.05,亦符合要求,适合做主成分分析。

2)二级指标方差贡献。通过分别对二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出主成分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情况(解释的总方差),具体如表3。

表3 各二级指标解释的总方差

通过表3可以看出,二级指标经过提取一个主成分后,方差贡献都达到85%以上,说明经过旋转之后得到的新变量能够提供原始信息量的85%以上,说明主成分提取效果较好。

3)二级指标成份得分系数。可计算出二级指标的成份得分系数如表4。

表4 各二级指标成份得分系数矩阵表

对各项二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各项指标分别提取一个主成分,并由主成分系数矩阵可以得到各项指标的表达式如下。

义务教育经费情况:X1=0.504X11+0.504X12;

义务教育学生情况:X2=0.261X21+0.261X22+0.243X23+0.261X24;

义务教育办学情况:X3=0.509X31+0.509X32;

义务教育师资情况:X4=0.269X41+0.269X42+0.234X43+0.269X44;

义务教育入学机会:X5=0.485X51-0.198X51+0.504X53。

4)二级指标得分。接着再将数据进一步标准化处理,通过代入相关数据,得出陕西各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二级指标得分,详见表5。

表5表明,榆林市义务教育经费情况得分最高,为0.57,其次是西安市;西安市义务教育学生情况得分最高,为2.66,其次是榆林市;西安市义务教育基础设施情况得分最高,为2.61,其次是榆林市;西安市义务教育师资情况得分最高,为2.71,其次是榆林市;西安市义务教育入学机会得分最高,为1.80,其次是榆林市。总体而言,西安市、榆林市在各二级指标得分较高,杨凌示范区在义务教育经费情况、义务教育学生情况、义务教育师资情况、义务教育基础设施情况较低,主要是因为杨凌示范区相对于其他地区总体人数较少。

表5 陕西各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二级指标得分

5)二级指标主成分分析。再一次进行主成分分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KMO值为0.789,大于临界值0.6,符合要求,提取出一个主成分,成份系数矩阵如表6所示。

表6 成份得分系数矩阵表

从而得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函数表达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X=0.173X1+0.245X2+0.246X3+0.245X4+0.202X5。

从成分系数可以看出,最终的义务教育综合发展评价指标在义务教育经费情况的载荷较小,其次是义务教育入学机会,在义务教育学生情况、义务教育基础设施情况、义务教育师资情况载荷相当。

2.2 市域之间的义务教育发展情况的聚类分析

本文采用平均联接距离法对陕西省11个市区的5个二级指标进行系统聚类,更加清楚地从地理分布上了解当前陕西省义务教育发展程度,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陕西各市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谱系图

从图1可知各市之间的联系,从中选取4个分类,分别如下。

第1类:安康市、商洛市聚成一类。

第2类:杨凌示范区、铜川市聚成一类。

第3类:咸阳市、宝鸡市、延安市、渭南市、榆林市、汉中市这6个市聚成一类。

第4类:西安市。

2.3 市域之间的义务教育阶段发展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义务教育阶段的生源、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都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义务教育处于关键时期,决定着国家的进步和未来。所以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入手,加快推动义务教育均衡的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查阅大量文献[5-7],对陕西省各个市的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及其指标体系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从义务教育经费情况、义务教育学生情况、义务教育基础设施情况、义务教育师资情况、义务教育入学机会5个方面研究了陕西省市域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和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得出如下分析。

2.3.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以西安市、榆林市和咸阳市为主的GDP较高的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明显比其他GDP较低城市高,且GDP较低的城市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弱势地区,这一情况与教育水平现状及经济发展现状相吻合。为了促进各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该在保障以西安市、榆林市和咸阳市为代表的GDP较高城市的教育水平及教育投入前提下,积极发展其他GDP较低城市的教育事业,将未来教育的起点放在教育投入的落实和保障下,履行九年制教育的义务,真正意义上实现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力。

2.3.2 义务教育经费情况亟须改善 义务教育经费(X1)的主成分系数说明了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很不理想,二级指标得分最低。教育事业运行能否保障取决于义务教育经费的高低。而不同市区之间出现了参差不齐的情况。例如,相比于咸阳市和榆林市2个城市,杨凌示范区和铜川市的该项得分相差甚远。所以,目前教育经费情况中必需遵循的准则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金投入和教育支出,它们也是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经济保障。

2.3.3 义务教育学生情况入学保障有待提高 义务教育学生情况(X2)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出主成分系数为0.245,二级指标系数较高,说明陕西各市的义务教育学生情况中的招生数量、在校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投入力度较大,而且收效显著。由表3可知,西安市、榆林市和咸阳市该项得分名列前3位,可见当地政府对于普及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杨凌示范区、铜川市和商洛市该项得分处于下游,表明这些地方在生源的调控工作上有待提高。

2.3.4 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差别显著 义务教育办学情况(X3)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重要衡量指标。由表3可知,西安市、榆林市、渭南市该项得分最高,而杨凌示范区、铜川市和商洛市的义务教育办学情况的基础建设工作有待提高,导致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总体水平偏低。因此,这些地区应加快教育基础建设的步伐。

2.3.5 义务教育师资情况差别较小 义务教育师资情况(X4)二级指标得分与义务教育学生情况(X2)一样,可以看出该地区的政府对师资的重视程度。本文以义务教育教师数量、教师市级及以上获奖数、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中级以上人数作为评价指标,可以看出4个二级指标比值得分比较均衡,这就表明了师资质量有着明显的均衡状况。因此,无论该城市教育水平发达还是教育水平一般,都比较关注教师层次以及教师队伍的构成,都在不断充盈和优化教师队伍。

2.3.6 义务教育入学机会尚待提高 义务教育入学机会(X5)的主成分系数说明了义务教育入学机会还算合理。由表3可知,西安市、榆林市、宝鸡市该项得分最高,而安康市、铜川市和商洛市的义务教育入学机会尚待提高。因此,稳定基本收入和提高学生入学率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

猜你喜欢

榆林市西安市入学
叶锐仙作品
破解民企“经理荒”——榆林市“云端”培育万名职业经理人
不让脱贫攻坚“踱虚步”——榆林市强化脱贫攻坚督查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亲子创意美工展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这片黄土地》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黄土画派作品展在榆林市举办
西安市第四医院
123的几种说法
入学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