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模式延续护理计划在胃癌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

2021-01-22杨俊平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胃癌护理人员满意度

杨俊平

(林州市肿瘤医院 肿瘤科,河南 安阳 456550)

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世界首位[1]。目前,临床上针对胃癌患者主要采用胃切除手术进行治疗,但由于胃癌根治性手术涉及消化道重建,手术创伤大,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另外,胃癌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压力,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社会角色功能,导致生活质量降低。通常胃癌患者在住院期间可以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但出院后其精心照护活动难以得到延续[2],因而开展科学、有效的院外延续护理对改善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延续护理一般通过家庭或社区实施个体化护理服务。本研究选取林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75例胃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延续护理计划在胃癌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至2019年6月林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75例胃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标准最终入选112例患者,根据护理措施分为A组(接受MDT模式延续护理计划)和B组(院外不接受其他干预),各56例。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林州市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抗癌联盟及美国癌症联合会(UICC/AJCC)制定的胃癌诊断标准,并经胃镜及组织病理学确诊;②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接受辅助治疗;③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肿瘤转移;②贫血;③严重肝、肾功能损伤;④凝血功能障碍;⑤自身免疫性疾病;⑥血液系统疾病;⑦同期已纳入其他临床试验项目。

1.3 干预方法

1.3.1常规护理 两组患者均接受出院健康指导及饮食护理,定期复查。

1.3.2A组 患者接受MDT模式延续护理计划3个月。

1.3.2.1MDT模式延续护理 首先成立由药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主管医生、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组成的MDT延续护理小组,各成员具体分工:(1)护士长统筹、协调小组各成员的工作,包括各成员责任分工、职责及实际工作中需要处理的问题,确保各成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2)护理人员按照延续护理计划进行定期健康教育,形式包括电话、短信及网络,对院外胃癌患者实施居家自我护理指导,并对患者家庭自我护理质量进行详细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给予纠正,同时详细记录随访档案;(3)主管医生则重点负责护理人员难以解决的专业问题,包括手术切口红肿、异味及感染等问题,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对患者术后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惑;(4)药师和营养师各自负责患者院外用药方案指导和膳食食谱搭配;(5)心理治疗师主要工作是解决患者及家属院外期间出现的各种心理、精神问题,心理治疗师需要定期对胃癌术后患者进行心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制定目标并进行针对性干预,教会患者在院外使用音乐、睡眠疗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1.3.2.2构建护理结局理论模型 以护理结局为导向评估患者护理目标。护理人员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后总结、归类院外主要问题,结合实际构建护理结局理论模型框架。

1.3.2.3护理结局理论模型 将护理过程分为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按照护理结局分类系统实施护理评估。护理人员确定主要护理问题,并根据患者实际需求确定优先解决顺序,针对性制定护理计划及措施。患者出院后分阶段制定护理健康教育内容。充分利用电话、短信及软件进行护理管理,主管医生利用门诊等形式进行随访,及时掌握院外患者病情及康复情况,正确给予指导。

1.3.3B组 患者院外不接受其他干预。

1.4 观察指标

1.4.1生活质量 采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the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制定的癌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评估生活质量,得分越高说明功能状况和生活质量越好。

1.4.2患者症状群 采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the M.D.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C)评价患者症状群,其中0分为无困扰或无影响,10分为极严重的影响。

1.4.3护理满意度 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将满意、非常满意计入总满意。

1.4.4不良反应 包括疲乏、睡眠不安、呕吐。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患者症状群护理前,两组EORTCQLQ-C30及MDASI-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A组EORTCQLQ-C30评分高于B组,MDASI-C评分低于B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EORTCQLQ-C30及MDASI-C评分比较分)

2.2 护理满意度A组非常满意19例,满意24例,一般9例,不满意4例,总满意度为76.8%,B组非常满意10例,满意16例,一般17例,不满意13例,总满意度为4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9,P=0.001)。

2.3 不良反应A组疲乏1例,睡眠不安2例,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B组疲乏4例,睡眠不安3例,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3,P=0.222)。

3 讨论

胃癌患者在经历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身心受到极大创伤,因此术后需要一个较长的康复过程。一般而言,胃癌患者住院时间较短,在此期间内难以完成术后全部治疗及康复指导。因此,出院后患者院外的延续护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在本研究中实施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MDT模式延续护理,可以有效解决患者院外饮食、工作、社交、睡眠、药物、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研究显示,接受MDT模式延续护理后,患者EORTCQLQ-C30生活质量评分增高,表明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MDT模式延续护理可以解决胃癌患者身心、情绪及社交等方面的问题,有效降低院外期间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术后30 d是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恢复的最佳时期,不恰当的饮食会引起许多并发症。在传统观念中,患者认为出院后即与医院脱离关系,只能通过复诊寻求健康指导,而面对日常饮食问题患者难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满足[4]。成立MDT延续护理小组,可以为胃癌患者及家属提供及时的专业膳食指导。而心理治疗师可以倾听患者内心想法,帮助其宣泄情绪,同时指导患者掌握简单的自我心理调节方式。主管医生为其提供专业的疾病知识指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胃癌的发生、发展与治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胃癌患者术后存在多方面感受症状,通过对其实施MDT模式延续护理可有效解决各方面症状困扰,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5]。本研究证实,MDT模式延续护理能改善患者院外期间睡眠质量及胃肠道症状,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且未增加不良反应。本研究认为,MDT延续护理通过在院外与患者及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指导,不仅帮助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院外康复进程,同时还可以针对性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有效保证康复治疗的连续性,建立良好健康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MDT模式延续护理能有效改善胃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胃癌护理人员满意度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