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花精神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2021-01-21何誉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0期
关键词:幼儿园

何誉

摘要:幼儿园园所文化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我们根据办园权大胆改造园区。在校园文化教育的道路上确定园所文化主题,在培养中打造独具特色的园所文化,探索和推动幼儿园所文化的创造,引导幼儿进一步提升“梅花”精神文化内涵,以此促进幼儿园向前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园所文化;梅花精神文化;向前发展

引言

近年来,我园优化办学重点之一是结合梅花精神文化优化完善学前教育课程。打造具有梅花精神文化特色的幼儿园校本课程,有助于教师、家长和孩子对梅花精神文化产生深刻的认知和领悟。

一、梅花文化与梅花精神

中国的梅花文化,发源于中华文明的史前阶段,成长于历史悠久的中华农耕文明。我们的祖先发现了梅花高于自然属性的一些东西,并不断地附会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道德品质,对其精神和文化层面进行不断的追求、积累与升华。几千年来,历经从殷商时期的经济实用和比较单纯地欣赏物色芳华;到唐、宋时期发现梅花的意蕴高标并成就了梅花的道德象征意义;一直到元、明、清时期,梅花文化主要沿着表现文人士子寄情于物、弘扬梅花观赏价值与凌寒傲雪以及敢为天下先的人格方向发展。总体囿于士大夫文人阶层个人孤芳自赏、思想清高的窠臼,是这段漫长历史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一直到近代,才开始形成民族文化符号并提出了梅花精神。

自古以来,梅花因其生态习性、生物学特征而具有强大生命力,成为自古以来中国人精神的一种理想寄托。梅花的娇妍洁白、暗香浮动、傲霜竞放的美,“凌寒独自开”的特点,以及它那“不经风雪冰霜苦,那有寒梅分外香”的本性,正是梅花精神的真谛。

二、梅花精神融入幼儿园的时代意义

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迎新春时,用两幅对联向我们传达了梅花精神可以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精神力量的信息。第一幅:昂首扬鬃,骏马舞东风,追求梦想;斗寒傲雪,红梅开大地,实现复兴。第二幅:駿马追风扬气魄;寒梅傲雪见精神。无独有偶,同年9月,习近平在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就教材编写发出的感叹更是令人深思:“我很不希望把我们一些非常经典的古代的诗词文化、散文都给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这些诗词都好。从小就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梅花精神历久而弥新,为所有中华儿女所认知和理解。梅花精神早已完全渗入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中华民族的真实崛起和文化复兴,都离不开梅花精神。幼儿教育是学生接触文化知识的启蒙时期,因此,在这个启蒙时期融入梅花文化精神,对于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怀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在幼儿园教育中融入“梅花精神文化”的实践策略

1.在环境创设中彰显“梅花精神文化”

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这种影响会伴随着幼儿成长而不断升华。环境文化建设中的“梅花精神文化”主要体现为“高洁典雅”。

在营造园所良好氛围上,我们不仅注重创设“梅花”文化的精神氛围,更注重应用老师们的智慧,去营造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譬如,幼儿教师和孩子们一起以“梅花”为主题进行创作梅花作品,可以是墙绘,也可以是幼儿手工作品,这样,在幼儿园里营造出了一座美丽温馨的花园氛围。在幼儿园教学楼一至三层走廊,尽情展示了孩子们和教师的“梅花”作品。一楼走廊是孩子们和教师们制作的梅花绘画或书法作品,二楼走廊展示是孩子们以“梅花”为主题的手工作品,三楼则是幼儿和教师齐心协作,由雪片花制成的五颜六色的花朵制成的两个大大的“梅”“花”,与雪白的墙壁交相辉印,如一树盛开在冬日雪地里的红梅花。而教学楼最里面的一面墙则摆放了每届幼儿的毕业典礼活动照片,让幼儿园处处显现“红梅盛开,熠熠生辉”的良好风采。

本着促进“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宗旨,营造“让每一寸土地都能育人”的教学环境。幼儿教师和孩子们用心去装扮幼儿园的多功能室、搭建体验室、图书阅览室和艺术创意室,经过老师和孩子们的精心布置和美化,用五彩雪花片构建了“梅花山”“雪地红梅图”“梅花盆景展”等手工作品,进一步突出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洁寓意,让幼儿们在“梅花”精神文化的熏陶下快乐成长。

2.在以幼儿为本的理念中,建构融合“梅花”文化的园本课程

我们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将“梅花”文化渗透到幼儿园课程中。梅花“美丽、高洁、坚韧、谦逊、独特”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美德可以作为学前教育内容,对幼儿的品德形成潜移默化的正向影响。同时,在园所内,将文化板块和社区课程资源整合为五个主要领域,梅花以与每个领域相关的主题活动为特色。例如,在幼儿园观察梅树的生长情况作为科学活动的内容,艺术活动包括绘画梅树、歌唱梅树、唱梅花红歌等。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幼儿家庭和社区“梅花”文化渗透活动。比如“梅花寻宝”家庭亲子游戏:大班孩子在社区养老院举行联谊会,中班孩子则参与“捡垃圾爱护我的家乡”等志愿者活动。

3.赋予已有节日教育活动新的文化意义

在幼儿园内举办节日活动或主题活动时有效渗透“梅花”精神文化。在精神文化建设主体的引导下,现有节日活动如何体现文化特色,成为课程改革思维的中心?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应引导幼儿园教师从“梅花”精神文化的角度思考和创新教学。

譬如,在元旦前幼儿园举办的游园联欢晚上上,我们的活动主题是“梅香红红过新年”。幼儿园内的师生们将以“梅花文化”为主题,带来了系列精彩游戏活动,譬如:勇闯梅花阵、梅花迷宫、梅花天使向前冲等,并且还制作了梅花手袋、梅花DIY、梅花创意秀、点梅花妆等系列“梅花”精神文化活动。晚会圆满落幕后,幼儿们的服饰和参观券上也印满了美丽的梅花图案。在这场新年游园活动中,真正让幼儿们感受到了自由、自主、欢乐、合作的精神,游乐园活动不仅体现了梅花精神的文化功能,更深入地渗透了游戏化的精神。

4.开展与丰富梅花文化特色主题活动

在幼儿园所内,我们基于梅花精神文化为园所文化基础,在幼儿园各班级内开展了以“梅花文化”渗透为主题,进行了多样化的文化特色活动。

比如,基于“梅花”文化主题,我们带领大班孩子们进行了“梅花小天使”主题活动。在教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一起去公园赏梅花,了解《博爱阁》,学会关心他人,学会感恩,并结合三月的“雷锋日”,在春天带领大班孩子们走向社区去当“小小志愿志”,去扶老人过马路,给福利院的老人们表演节目等,引导幼儿走入社会,去关注弱势群体,进而培育幼儿形成良好的品格。

在中班,我们从科学领域开始,以“梅花盛开”为主题。幼儿园里种了很多梅树,有红梅、粉梅、蜡梅等。我们引导孩子们观察梅树的生长过程,观察梅树、梅枝、梅花、梅叶和梅子。我们引导幼儿进行仔细观察,并进行实地测量和记录活动,以及品尝活动,让孩子们对梅有更深的认知和领悟。

结语

总之,近年来,我园的幼儿园梅花文化课题研究率先开展,有针对性地拓展了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让幼儿园的梅花精神文化循序渐进地深入幼儿心中。在一定时期内,我们将长期坚持在学前教育中融入梅花精神文化内涵,以确保其实施质量。在时代的进程和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不断优化和改进课程活动,运用先进的科学理念,不断创新和探索,以促进幼儿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虞永平.文化引领幼儿园课程的未来[J].教育导刊,2020(12).

[2]沈曙虹.学校文化战略策划的内涵与结构[J].中国教育学刊,2020,(2).

猜你喜欢

幼儿园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