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护理效果探讨

2021-01-20蔡颂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1期
关键词:负性冠心病护理人员

蔡颂娟

(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天门 431700)

冠心病指的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患者的典型症状主要为胸痛、胸闷及活动后加重[1]。针对冠心病患者,体外反搏治疗是一种有效治疗疾病的手段,该治疗方式通过提升患者动脉舒张压以帮助患者重建侧支循环,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况,以此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2]。然而体外反搏治疗因属于新型的治疗手段,很多患者常会因为对治疗方法认知不够而出现紧张及恐惧等不良情绪,负性情绪影响治疗积极性以及治疗效果,基于此就强调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举措。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冠心病的护理上,综合护理的实施对疗效提升以及负性情绪改善作用明显,对此在研究中就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探讨,具体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病例数:82例。患者入选时间:2019年1月-2020年3月。纳入研究者符合如下标准标准:(1)入选研究者均有典型的症状,且根据动态心电图的表现确诊为冠心病[3]。(2)患者具有良好体外反搏治疗指征,认知正常且具备基本沟通表达能力。(3)均知晓研究目的,本人积极配合。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2)合并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3)精神障碍及不依从者。对本组研究对象通过掷硬币方式分组,分组标准如下:观察组41例,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龄54~82岁,平均(65.5±2.1)岁。对照组41例,男26例,女15例;年龄52~81岁,平均(64.9±1.9)岁。

1.2 方法

对患者的体外反搏治疗,为确保治疗效果,均由操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实施,治疗过程在对患者的护理上,对照组仅用常规的护理策略予以干预,而观察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干预内容具体如下:(1)治疗前护理。护理人员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让患者对体外反搏治疗方法有正确认知,避免患者因担心治疗效果、治疗方法的安全性而出现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考虑到冠心病多为中老年,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低,在治疗前也容易出现恐惧情绪,因此需做好治疗前的心理护理,鼓励患者主动倾述,予以患者合理疏导以显著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稳定患者血压、心率等基础生命体征。(2)治疗中护理。采取体外反搏治疗的过程,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基础生命体征,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与抢救器械,加强对风险的防范;护理人员配合医师做好器械传递及辅助工作,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3)治疗后护理。在完成对患者的治疗后护理人员通过交流沟通以了解患者的身体舒适情况,阐述治疗后下肢酸痛属于正常的情况,消除患者的疑虑,对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定期监测患者血压水平,且嘱咐患者多注意休息,以稳定生命体征。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冠心病治疗效果。显效:胸痛及胸闷症状均消失,相对好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大于80%;有效: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发作次数降低幅度在50%~80%;无效:未见症状改变甚至出现加重情况,心绞痛的发作次数相对比治疗前的降低幅度在50%以下。将显效加有效占总数的比值作为总有效率。(2) 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分值同负性情绪呈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两组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心理状况

两组心理状况变化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s,分)

组别 n SAS SDS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41 62.15±6.21 45.21±4.71 56.63±5.71 41.12±4.12对照组41 62.08±6.14 51.12±5.12 56.51±5.64 46.66±4.52 t - 0.051 5.440 0.096 5.800 P - 0.959 0.000 0.924 0.000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对这一疾病需要及时的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冠心病的治疗提倡采取体外反搏治疗的方式,该治疗方式主要指的是借助外力作用来促进血液循环,该治疗方式具有无创伤、无副作用等特点,目前被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中[4]。但是体外反搏治疗虽然效果满意但是该治疗方式却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很多的患者对这一治疗方法不了解,这往往使得患者在治疗前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因此在治疗过程还强调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5]。综合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将其用于体外反搏治疗治疗过程,通过治疗前、中、后的有效护理干预,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使患者的舒适度提高,让患者可积极配合,这样可提高治疗效果。在本研究中,对比疗效上,观察组远比对照组总有效率高,此外干预后较干预前的焦虑及抑郁评分降低幅度上观察组也较对照组显著,结果证实综合护理具有良好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对临床中采取体外反搏治疗的冠心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举措有满意效果,明显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且通过科学的护理干预也可以让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缓解,这样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为疾病康复奠定监视基础,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负性冠心病护理人员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警惕冠心病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