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吲乙·芸苔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021-01-18沈晓强靳彦卿张武云李卫伟宋毅飞郭海风李艳艳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卵磷脂乳剂粉剂

沈晓强 ,靳彦卿 ,李 霞 ,张武云 ,李卫伟 ,李 静 ,宋毅飞 ,郭海风 ,李艳艳

(1.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总站,山西太原030001;2.临汾市植保植检站,山西临汾041000;3.洪洞县农业服务中心,山西洪洞041600)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山西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全省常年种植面积在56 万hm2以上[1-2],其丰产丰收对全省夏粮及全年粮食产量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内含天然植物内源激素、黄酮类催化平衡成分、氨基酸类化合物及抗逆诱导剂等30 多种物质,能够诱导作物提高抗逆性、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解除药害[3-15]。3%卵磷脂·维生素E 悬乳剂(安融乐)是一种新型生物助剂,主要成分为卵磷脂和维生素E,能够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及增加除草剂防治效果[16-18]。单硅酸水剂(融地美)是一种高活性离子态液体硅肥,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缓解重金属毒害,促进作物生根和植物光合作用,增强作物抗旱、耐盐碱、抗病虫能力,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目前,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苹果、梨、葡萄等果树上,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研究较少。张瑞萍等[14]研究发现,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提高小麦出苗率、促进小麦分蘖和根系生长、提高小麦抗病虫能力。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从而为小麦增产提质提供新方法,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鑫麦296。

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由德国阿格福莱农林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卵磷脂·维生素E 悬乳剂(安融乐)由南非尼勒思科882 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单硅酸水剂(融地美)由美国太瑞科技国际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洪洞县大槐树镇冯张农场,试验地块肥力中等偏低,管理水平一致。试验作物于2018 年10 月8 日播种,每公顷播种量300 kg。播种前施底肥1 次,肥料品种为复合肥N∶P∶K=18∶20∶5,每公顷用量750 kg。小麦全生育期分别于封冻前、返青—拔节期、灌浆期各浇水一次。试验期间,病虫草害防治使用吡虫啉、三唑酮、苯磺隆等药剂防治蚜虫、白粉病和田间杂草,各处理区使用药剂和剂量一致,为试验所在地农户常规病虫防治药剂。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2 个处理和1 个对照,其中,处理1 为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卵磷脂·维生素E悬乳剂。播种期按照每15~20 kg 种子使用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1 g+常规拌种剂拌种;分蘖至起身期每公顷喷施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30 g+卵磷脂·维生素E 悬乳剂225 mL+200 g/L 氯氟吡氧乙酸乳油600 mL;拔节至抽穗期每公顷施用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30 g+卵磷脂·维生素E 悬乳剂225 mL+病虫害防治常规用药。处理2 为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卵磷脂·维生素E 悬乳剂+单硅酸水剂。播种期按照每15~20 kg 种子使用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1 g+常规拌种剂拌种;分蘖至起身期每公顷喷施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30 g+卵磷脂·维生素E 悬乳剂(安融乐)225 mL+单硅酸水剂(融地美)45 mL;拔节至抽穗期每公顷喷施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30 g+卵磷脂·维生素E 悬乳剂(安融乐)225 mL+单硅酸水剂(融地美)45 mL。对照为常规药剂处理。播种期常规拌种剂拌种,返青起身期每公顷喷施200 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600 mL 防除麦田杂草,拔节至抽穗期施用常规药剂防治病虫害。使用卫士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施药,每公顷用药液300 kg;各处理小区之间设宽1 m 的隔离带,小区面积1 100 m2,重复3 次。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4.1 产量指标测定 于小麦蜡熟期采用5 点取样法,每点抽样20 株,记录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质量等。

1.4.2 实际产量测定 于收获期各处理和对照各选一块田,用收割机实收进行测产,折算出单位面积产量,计算增产率。

1.5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使用Excel 2007 和SPSS 22.0 软件进行处理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从表1 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处理1 和处理2的穗长分别增加了1.45%、0.36%,处理1 与对照之间差异极显著,处理2 和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处理1 和处理2 的公顷穗数较对照均有所增加,增长率分别为1.44%、1.39%,与对照之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1 和处理2 较对照的穗粒数增加明显,分别增加了4.03%、2.35%,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1 和处理2 的千粒质量与对照相比增幅较大,分别为5.64%、3.05%,各处理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性差异。综合分析,处理1 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要好于处理2。

表1 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2.2 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于收获期实收测定的各处理小麦实际产量见表2。从表2 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处理1 和处理2 的产量均实现了增长,增长率分别为9.65%和5.09%;处理1 的增产幅度较处理2 高4.56 百分点,达到极显著水平,可能与处理2 在分蘖至起身期未使用除草剂有关。

3 结论

试验表明,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与卵磷脂·维生素E 悬乳剂及单硅酸水剂结合施用,对小麦产量形成三要素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都有促进作用,可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其中,以全生育期使用3 次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与卵磷脂·维生素E 悬乳剂效果较好,增产率可达9.65%。

猜你喜欢

卵磷脂乳剂粉剂
机油水乳剂绿色防治石榴树紫薇绒蚧
3%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注干剂配方研究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虾青素干乳剂制备工艺研究
卵磷脂的概述及在食品药品中的应用
光化学反应—串联质谱法鉴定细胞中不饱和卵磷脂双键的位置
大豆卵磷脂:吃错=白吃
含压裂液采出油乳化特性及破乳剂筛选研究
粉剂农药使用两大误区
西宁地区莴笋霜霉病防治药剂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