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晚熟玉米新品种益嘉丰138 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1-01-18韵晓冬孙常青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晚熟株型太原

王 晋,韵晓冬,屈 非,孙常青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玉米作为山西省第一大粮食作物,总产量为90亿kg 左右,占全省粮食总产的70%左右[1-4]。目前,山西省174.77 万hm2玉米种植面积中,中部中晚熟玉米生态区种植面积约占1/2,2008 年后,该区近40%的玉米面积被美国品种先玉335 占领,该品种具有株型结构好、耐密植、产量高、后期籽粒脱水快、品质好等优点,特别是增产潜力较大,农民喜欢种植[5-13]。但近年来该品种高感玉米大斑病和矮花叶病、丝黑穗病等多种病害,生产中存在巨大风险[14-16]。

为此,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山西益嘉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选育出中晚熟玉米新品种益嘉丰138,该品种中抗大斑病,抗穗腐病,产量和品质均可与先玉335 相抗衡。农民选用该品种可以降低投入,增加收入,也利于扩大山西省自育品种的面积。该品种于2019 年7 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190051。

1 选育经过

1.1 品种来源

益嘉丰138 是山西益嘉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杂交种,亲本组合为F02A×F359C。

母本F02A 是2008 年以PH6WC 红轴变异株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经6 代自交2011 年选育而成。春播生育期126 d 左右,株高180 cm,穗位90 cm,雄穗分枝1~3 个,株型上冲,花药紫色,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型为硬粒型,穗长18 cm,穗行数 14~16 行,百粒质量 38 g。

世代系谱:PH6WC 红轴变异株自交(2008 年太原)→S1自交(2008 年海南)→S2自交(2009 年太原)→S3自交(2009 年海南)→S4自交(2010 年太原)→S5自交(2010 年海南)→S(62011 年太原)。

父本 F359C 是 2007 年 用 PH4CV 与 PHB1M杂交,再回交PH4CV 经6 代连续自交2011 年选育而成。春播生育期125 d 左右,芽鞘紫色,花药紫色,花丝紫色,株高190 cm,穗位95 cm,雄穗分枝2~4 个,株型半上冲,果穗锥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型为马齿型,穗长14 cm,穗行数16~18 行,百粒质量35 g。

世代系谱:PH4CV×PHB1M(2007 年太原)→F1回交 PH4CV(2007 年海南)→BC1自交(2008 年太原)→S1自交(2008 年海南)→S2自交(2009 年太原)→S3自交(2009 年海南)→S4自交(2010 年太原)→S5自交(2010 年海南)→S(62011 年太原)。

1.2 杂交种选育

2012 年由 F02A 与 F359C 配制杂交组合,2013 年进行组合鉴定试验,2014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5—2016 年进行山西省统一预备试验,2017—2018 年进行山西省区域试验,同时2018 年进行自主生产试验,试验结果均达标,2019 年通过审定申请。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该品种生育期126 d 左右,比对照先玉335 早1 d。株型半紧凑,总叶片数19~20 片,株高328 cm,穗位高127 cm。果穗筒状型,穗轴深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穗长19.5 cm,穗行数16~18 行,每行平均粒数37 粒,百粒质量37.2 g,出籽率达86.6%。

2.2 品质分析

2018 年,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对该玉米品种的品质进行了检测,粗蛋白10.53%,粗淀粉74.60%,粗脂肪3.27%,容重 731 g/L。

2.3 抗病性鉴定

2017 年、2018 年连续2 a 通过山西农业大学抗病性接种鉴定,综合结果显示,该品种感丝黑穗病、茎腐病、矮花叶病,中抗大斑病,抗穗腐病。

3 产量表现

2017—2018 年参加山西省中晚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表 1),2 a 平均产量为 12 898.9 kg/hm2,比对照先玉335 平均增产6.7%,试验点8 个,增产点8 个,增产点率100%。其中,2017 年平均产量为13 655.3 kg/hm2,比对照增产 7.8%;2018 年平均产量12 142.5 kg/hm2,比对照增产5.5%,增产效果显著。

表1 2017—2018 年山西省区域试验产量比较

4 适宜推广区域

该品种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玉米生态区及≥10 ℃活动积温在2 700 ℃以上的区域种植,茎腐病和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适期播种

当5~10 cm 耕层地表温度稳定在10~12 ℃时,进行抢墒播种。山西一般在4 月20 日至5 月10 日播种,播种深度4~5 cm。用63%福·克·戊播种前进行种子包衣,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5.2 推广宽行密株种植模式

每公顷用种量15 袋,每袋约4 400 粒,用单粒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时根据种植密度调好机具,一穴一粒。该品种植株紧凑,叶距较大,适宜密植,密度为6.75 万株/hm2。同等密度条件下,采用宽行密株种植方式,保证田间通风透光,充分发挥群体的边际效应,以提高产量。

5.3 科学田间管理

秋季对地块进行深翻,深度达到25~30 cm,深翻的前提以深松为基础,实行松、翻、耙相结合。播前一次性浇足水分;每公顷施底肥复合肥600 kg,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75 kg/hm2,适当增施磷钾肥,随即进行旋耕、整地、播种。

5.4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出苗前喷洒除草剂,用50%乙草胺乳油1 500~1 875 mL/hm2对水30~50 L 均匀喷洒在地表封闭除草或用38%莠去津悬浮剂3 000 g/hm2对水30~50 L 均可。出苗后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 倍药剂灌根防治地老虎;大喇叭口期用3%呋喃丹灌心防治玉米螟;中后期发生红蜘蛛时,撒施3%呋喃丹防治。

猜你喜欢

晚熟株型太原
Bna-novel-miR36421调节拟南芥株型和花器官发育的功能验证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乡村振兴“太原模式”亮起来
太原清廉地图
晚熟
晚熟
晚熟
晚熟脐橙映峡江
太原工读驾校的品牌之路
多肉植物侧芽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