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以《爱在集市》中译本为例

2021-01-17徐荣嵘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阐释学珊珊译者

徐荣嵘

(铜陵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于默默无闻的译者,承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译者作为译作与原作的“纽带”,在华裔美国文学传播过程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与使命。本文拟从阐释学的视角探讨译者主体性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和发挥,以期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更加新颖的视角和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阐释学翻译理论与译者主体性

(一)阐释学翻译理论

阐释学(Hermeneutics)源自德国,基本意义是“解释的艺术”,是一种探究如何理解和解释文本意义的理论。现代阐释学由海德格尔(Heidegger)在20世纪开创。海德格尔将阐释学由传统的人文科学的方法论进一步升华为哲学解释学,并提出著名的“解释学循环”,被认为是奠定了现代阐释学的基础。解释学循环认为,在对文本的解释中存在这样一种过程:解释者首先是利用被解释文本的各种细节来理解整体,而后解释者又会通过对整体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对细节的理解,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1]

对于现代阐释学在翻译上的应用,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美国著名学者乔治·斯坦纳于1975年发表的代表作《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书中斯坦纳认为“解释即翻译”,语言永远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语言的产生及理解都是翻译的过程。[2]该著作从阐释学理论出发,形成了系统的阐释学翻译理论。自此,阐释学翻译理论开始广泛传播,对翻译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袁洪庚通过将阐释学中的字面意义阐释和寓意阐释与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相比较,较早把阐释学理论引入了翻译研究中并提出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主观性。[3]金敬红、李思国系统地介绍了美国翻译理论家斯坦纳和法国释意理论代表人物勒代雷(Lederer)的释意理论,并将两者的理论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4]他们认为阐释学理论对汉英互译具有较为实用的指导意义,在很多情况下能够帮助译者更加准确地表达原作者的意图。但译者的阐释需要存在界限,而这一界限的建立则是困难的。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译者主体性

从翻译研究的发展来看,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作者与原作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重点,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一直被视为一个纯粹的被动接受者。直到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开始出现转向,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问题首先在西方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以赫尔曼斯(Hermans)为代表的操纵学派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赫尔曼斯认为翻译活动受到译者的意识形态、诗学观和翻译活动赞助人三方面因素的操纵,因此译作受到译者身份及意识形态的支配而不是完全受到原作或作者的影响。[5]译者主体性地位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视角。

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西方翻译研究关注重点对于译者主体性的转向很快也传至国内。国内翻译学界开始逐渐接受译者主体性和阐释学,相关研究也开始不断涌现,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研究中以“信、达、雅”为代表的翻译理论和观点,为中国学者在翻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许钧在对我国已有的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对于“谁才是翻译主体”这个问题上,国内学者的观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四种:分别为译者;读者和译者;作者和译者;译者、作者和读者。[6]辜正坤对这个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解。根据他的分类,对翻译主体的认识至少有四类,分别为:翻译基础以原文为主体,翻译过程执行以译者为主体,译文反应以读者为主体,译文评判以评论家为主体。[7]查明建、田雨根据目前中国对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现状,结合西方在译者主体性方面的观点,围绕译者的四个不同方面来分析译者主体性的表现,拓展和深化对翻译主体的研究。[8]

(三)阐释学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

乔治·斯坦纳对语言学、文学理论以及翻译等多方面内容都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的阐释学翻译理论对翻译的研究和发展都带来了深刻影响。他的阐释学翻译理论最为核心的观点在于将翻译过程按顺序分为四个步骤,分别为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它们分别代表了在全部翻译过程中译者从选择翻译对象、理解翻译文本、输出翻译信息再到完善翻译成果四个必不可少的步骤,而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这四个步骤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下面对其展开详细的论述。

信任是翻译活动中的第一步,是译者对原作的表达方式和表达质量的信赖。在选择文本的过程中,译者会根据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外部条件来进行选择,这个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得以显现。译者认为所选文本本身具有价值且值得翻译,相信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理解将原文本阐释出来,于是信任便建立起来了。但是信任也会存在风险,因为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同文化间的冲突等问题,所以接下来的第二步十分重要。

第二步是侵入。文学翻译是多元素之间的碰撞,不同国家的文化、语言和思想观念都存在差异,因此译者和原作者在理解和创作时都会有所不同。在经历了第一步,建立起信任之后,翻译过程中所选择的文学作品也存在多元素之间的相互碰撞。在这一过程中第二步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即译者会基于自身对原文的理解和认识,侵入原文。侵入这一步骤虽然很“暴力”但是不可避免,因为译者与原作者在各自翻译和创作时身处的文化背景并不相同。如果没有侵入过程,译者就无法获取原文的意义,而只有在侵入的过程中,译者的观点、翻译方向才能够得以显现。

第三步是吸收。这一步旨在进行对目的语意义的表达。侵入过程之后,译者应该尽量将原文的形式与意义植入译文中,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包含归化和异化。译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前两个步骤所挖掘出的信息,充分地获得原文的隐含意义,同时在目的语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表达。这一过程中,各种元素都会相互碰撞影响。为了避免翻译过程中出现过度归化或者过度异化的问题,译者应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来进行阐释。但值得注意的是,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之间的转换,译者在吸收过程中要避免原作中文化元素的丢失。

最后一步是补偿。原作和译作在语言和文化方面都存在诸多不同。语言方面有词汇、语法等不同;文化方面则是传统习俗和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事实上,不同的语言都会存在自己的优势,但是侵入会导致文本平衡性丢失,因此需要译者来进行补偿。

二、《爱在集市》中译本分析

(一)关于《爱在集市》

华裔美国文学作家李翊云曾被英国著名文学杂志《格兰塔》(Granta)评为美国35岁以下最为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李翊云的第一部小说集《千年敬祈》(AThousandYearsofGoodPrayers)一经问世就先后获得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和美国笔会海明威奖(PEN/Hemingway Award)等荣誉。[9]这部小说集地域跨度大,从熙攘热闹的北京、辽阔荒凉的内蒙,写到远在大洋彼岸的芝加哥。小说既书写了作者对部分中国文化的反思与批判,也饱含对故乡的回忆与思念。

《爱在集市》(LoveintheMarketplace)选自《千年敬祈》小说集的第九篇,采用倒叙的写作手法。主人公珊珊,32岁,单身,“没有丈夫,没有情人,甚至连一个亲近的朋友也没有”,她不仅孤僻还偏执:“她总是在出租屋的床上嗑龚记杂货铺的瓜子;连续十多年,一学期至少五六次,给班里每一位学生放名叫《卡萨布兰卡》的电影。”她总是陷入对前男友图的回忆中,即便在他人眼里珊珊是个不正常的人,她仍然愿意继续沉溺在这片孤独中。而造成女主怪异孤僻的原因,是青梅竹马的男友去美国后和自己的朋友结婚了,并写信向她提出了分手。

(二)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1.信任

信任是斯坦纳阐释学翻译观的第一步,译者首先需要接受并且信任原文。

在新一代华裔美国文学作家中,李翊云是较为杰出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一经发表就先后获得多项西方文学奖。李翊云凭借自身敏锐的洞察力、对情节的细致描述以及独特新颖的创作视角在美国文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2005年,李翊云的小说集《千年敬祈》出版。“敬祈”有“修百世可同舟”的意思,表达要珍惜和他人之间缘分。[10]李翊云因这部小说集获得了加州图书新作奖、美国卫报新作家奖、美国笔会海明威奖和奥康纳短篇小说奖等荣誉,在大量华裔美国文学作家中脱颖而出。而译者的目的是寻找一篇能够充分体现华裔美国文学作家特点的故事,从而拓展阐释学翻译理论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因此,在具体的故事选择上,选取《千年敬祈》第九篇《爱在集市》进行翻译分析。这篇故事以转型时期的中国为背景,其中人物的地理坐标则涉及中美两国。小说所呈现的情节及人物是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中的移植,是作者潜意识里中西文化的交融,符合译者对翻译对象的选择。

从译者对文学作品类别的选取、作者的确定到具体故事的选择过程,均显示出译者对于《千年敬祈》这部作品的爱好与信赖。只有译者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与作者创作情感产生共鸣时,才能在译文中尽可能地传达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之间搭建信任的桥梁。

2.侵入

侵入是阐释学的第二步。“文学翻译的创造性来自于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译者既要尽力将文本精神融汇于心,缩短与原作者之间的距离,同时也需要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与文化背景,将自己对于原作的感受与理解进行再创作。”[11]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于原文的阐释与理解是无法避免的“进攻”。译者努力突破自身语言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限制并努力呈现原文的内容,但不可避免会带着自身的认知和经验侵入原文。

奈达曾经从多方面充分肯定了语言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12]语言是文化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文中人物语言也是作者表达和传递文本含义的重要工具。由于目的语与源语言在文化与习惯上存在差异,在语言风格上也会存在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译者需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对目的语的认知和经验,侵入源语言,从而使得译文能够更加合理地诠释原文。

例1 “Think of when you first went to college. Your dad and I thought we were the most accomplished parents in the world” her mother says, ready to reminisce and cry.

译文:“想想你刚上大学那会儿,你爸爸和我走路都挺直了腰杆。”母亲开始回忆,眼眶湿润。

作者在原作中想要呈现的母亲是一位无知愚昧、蛮不讲理的小镇妇女。因此,译文在对于母亲语言表达的处理上,也应该充分表现出人物特点。例1中“Your dad and I thought we were the most accomplished parents in the world”,作者利用母亲的这段话,表现出在珊珊考上大学后,母亲与父亲的自豪之情。如果对其进行直译,可译为“我和你父亲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父母了”,这种“在世界上最……的”表达,十分符合美国人习惯的常见语气。但在中文读者视角下,这种语气对于文中生活在镇子上的母亲来说,就显得并不恰当了。因此译者基于自身对文中母亲身份与所处环境的理解,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体性,将此处译为“你爸爸和我走路都挺直了腰杆”。这样翻译更加符合母亲的身份,更为恰当地体现出了母亲在女儿考上大学后,流露出的自豪之情。

例2 Back in her rented room, Sansan sits on her bed and cracks sunflower seeds. The shells rain down onto the sheet and the floor, and she lets them pile up. She craves the popping sounds in her skull, and the special flavor in her mouth.

译文:珊珊回到自己的出租屋里,坐在床上嗑瓜子。瓜子壳像雨点一样落在床单和地板上,她任由它们堆叠得越来越高。她沉浸在葵花籽在脑袋里炸裂的咔嚓声和在嘴里留下的独特香味。

例2中的场景,是珊珊独自一人回到房间并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译者在这里基于对主人公所处环境的认识,对原文进行了侵入。原文中“crave”本意是“渴望”,译者在此处将其处理为“沉浸”;“Special flavor”可直译为“特殊气味”,译者结合文中珊珊对葵花籽的喜爱,将其处理为“特殊香味”;“popping sounds”可直译为“炸裂的声音”,译者在此处增加了拟声词“咔嚓”,将其处理为“脑袋里炸裂的咔嚓声”,与“嘴里留下的独特香味”,句式工整对仗,语言形象生动。译者对原文的侵入更好地表现出了珊珊回到房间后,独自一人嗑瓜子,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的场景,并且使得文章更加通顺流畅,也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3.吸收

阐释学翻译观的第三步是吸收,它是将原文的意义与形式移植到译入语之中,进而摆脱原作的束缚,同时也对原文的盲点进行补充。在吸收过程中,译者需要在“持久异化”与“完全归化”之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合理的翻译策略,将作者的创作意图完美地传达给读者。下面从文本形式与文本意义的角度来分析吸收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1)对文本意义的吸收

翻译应该尽量忠实原文,但译本需要面对读者,因而译文的内容也应符合读者的文化与语言习惯。在对意义吸收的过程中,对于原作中一些不符合目的语习惯的表达,译者应当在充分理解作者原意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翻译手法,将原作中所要表达的信息,以更加贴合读者语言与文化习惯的方式表达在译作中。

例3 Sansan’s mother stares at her for a long moment, and claps her hands.“That’s even better. I didn’t know you loved him so much. I’ll go talk to his parents tonight, and tell them you’ve kept your cleanness for him all these years.”

译文:珊珊母亲盯着自己女儿看了很久,拍手说道:“那最好不过了。我从前不知道你会这么爱他。今晚我会找他父母谈一谈,告诉他们你为了图至今守身如玉。”

例3中,作者用“kept your cleanness”形容珊珊这么多年为了图保持自己的纯洁。如果直译过来,句式过于冗长,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其直接归化为“守身如玉”这一中文成语,更加贴合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

例4 “Who’d give him money? He’s a strong man. He should be able to find some work.”

“Young people don’t like to work now. They like easy money.” an old man says.

“What’s easy about hurting oneself?”

译文:“他身强力壮的,自己能工作挣钱,谁又会平白无故给他钱?”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干活儿了。他们喜欢挣快钱。”一个老人说。

“弄伤自己还叫轻松?”

例4的第二句是老人对年轻人的形容,其中“easy money”字面意思是“容易的钱”,直译过来并不符合汉语口语的表达习惯。译者基于中英文表达上的区别,由静转动,将此处处理为“挣快钱”,更容易让读者理解,文中人物的语言也变得更通畅。

(2)对文本形式的吸收

形式吸收主要是针对原作的语句结构形式方面,译者需要根据汉语的表达方式和读者阅读的思维方式,对原作的语句进行重组。

例5 The one-fifteen train has just pulled into the station when Sansan arrives. A few passengers show up stretching their legs and arms, and soon more flood into the marketplace. Sansan stands a few steps away and watches her mother hitting the side of the pot with a steel ladle and chanting, “Come and try—come and buy—the eight-treasure eggs—the best you’ll ever taste.”

译文:珊珊到集市的时候,一点十五分的那班火车刚刚进站。一开始只有一小部分乘客会下车踢踢腿、伸伸胳膊,没多久便有越来越多的乘客涌向集市。珊珊站在离母亲几步远的地方,看着她一边用钢勺敲打锅的侧面,一边叫卖道,“这里有最好吃的八宝蛋卖咯,瞧一瞧,看一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这部分描写的是珊珊母亲在集市叫卖的场景。最后一句如果译为“来尝一尝买一买最好吃的八宝蛋咯”,虽是直译,但叫卖者丰富的感情没有表达出来。译者发挥了主动性,在译文中增加了“瞧一瞧,看一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更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中国集市叫卖的热闹景象。

4.补偿

在进行了吸收之后,由于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语言、文化差异,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原作信息的缺失。因此,译者需要在译入语与源语间寻找平衡,对缺失的部分加以补偿。下面从脚注补偿与增添补偿两个方面对遗失的文化信息进行补充。

(1)通过脚注补偿

注释可以有效弥补前面步骤中所造成的文化遗失,从而达到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平衡。译者基于对目的语读者的背景和文化认识,找出可能存在的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问题,在此基础上,在恰当的位置增添脚注,对译文进行补偿。

例6 In fact, he asked for it,but she refused. She remembered reading, in her college course, Woman in Love.

译文:她记得大学课上读过一篇文章,名叫《恋爱中的女人》,文章里有段细节描写让她至今记忆犹新。(注:《恋爱中的女人》(Womaninlove)是英国作家D. H. Lawrence于1920年出版的小说。故事以布兰文姐妹古德兰和厄休拉的爱情生活为主线,描述了她们不同的情感经历和恋爱体会。其中姐姐厄休拉与伯金相爱,但在伯金上战场前拒绝与他发生性关系。)

例6中,通过对这一小说的脚注,让读者了解珊珊当时这一想法的来源。对于中文读者而言,这部作品可能并不为他们所知。如果不加处理,读者在阅读译作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并可能缺失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因此译者在此处增加了脚注,对这篇外国作品进行了简要介绍。译者在此处通过脚注进行补偿,有助于帮助读者了解原文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更好地理解上下文内容。

(2)通过增添补偿

增译有时也可以解释说明原作的观点。在原作中,一些情况下作者面对源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一些表达可能较为简略。而如果这类表述不经处理,直接面向翻译的目的语读者时,不完整的表述一方面可能会让读者产生困惑,另一方面也会让文本过于僵硬。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不偏离原文意义的基础上,对译文进行适当的增译,将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的传达给读者,同时还可以让行文更加通顺流畅。

例7 Sitting on the stool for all her adult life has made her a tiny stooped woman. Sansan hasn’t seen her mother for a year, since her father’s funeral. Her mother’s hair is thinner and grayer, but so will Sansan’s own be in a few years, and she feels no sentiment for either of them.

译文:母亲因为常年坐在小板凳上,所以如今已背曲腰躬,十分瘦小。上次父亲葬礼结束至今,珊珊已有近一年没见过母亲了。这次见到母亲,发现她的头发稀疏,白发也越来越多了。尽管珊珊再过些年也会变成母亲这样,但是她的内心并无波澜,她既不担心自己未来会变老,也没有因为母亲的衰老而感到一丝忧伤。

在英语的表达中,习惯使用代词。很多情况下如果不加处理,并不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作者在此处使用“either of them”,符合英文读者的阅读习惯,但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如果原文中的这句话直接处理为“但是她对这两点都不感到担忧”,读者可能会对“这两点”所指的对象产生困惑。因此,在上述例子中,译者对“them”进行补充,将其翻译为“她既不担心自己未来会变老,也没有因为母亲的衰老而感到一丝忧伤”,向读者更加清楚的指代了珊珊担心的内容。

三、结语

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等方面”。[8]译者能否成为翻译活动的主体是由翻译及其活动的性质所决定的,只有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原本抽象的主体具体到阐释学四步翻译过程,即信任、侵入、吸收、补偿之中,才能为读者呈现一部色彩斑斓的作品。本文通过探讨阐释学理论对于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和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发挥,旨在为翻译研究提供更加新颖的视角,拓展阐释学理论在实际翻译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阐释学珊珊译者
实际生命的阐释学处境
——关于海德格尔的“那托普报告”
“阐释”与“训释”——中国古典阐释学的语文学形式
训诂与阐释——阐释学体系建构讨论
宝石花
钱数不够
不同翻译研究范式与批评中的批评者阐释学立场①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