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生睡眠质量现状及教育对策

2021-01-16乔正学吴永会陈丽丽杨秀贤邱晓惠周佳玮杨艳杰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恐惧医学生情绪

乔正学,吴永会,陈丽丽,杨秀贤,邱晓惠,周佳玮,杨艳杰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严重影响社会大众的身心健康。大学时期是大学生逐渐走向成熟和独立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在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下会有较高的易感性[1],容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如睡眠问题[2]。如果大学生睡眠质量较差,不仅会导致学习效率降低,还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本研究通过了解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生的睡眠问题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及时有效地开展心理干预、提高医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使用问卷星于2020年2月对黑龙江省3所医学院校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 635份,调查对象年龄17~25岁,平均(20.77±1.66)岁。其中,男性913人(34.65%),女性1 722人(65.35%);大一年级795人(30.17%),大二年级582人(22.09%),大三年级637人(24.17%),大四年级 423人(16.05%),大五年级 198人(7.51%);农村 1 042人(39.54%),城市1 593人(60.46%);疫情严重地区786人(29.83%),疫情比较轻地区1 849人(70.17%)。

1.2 方法

使用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IP地址和答题时间进行问卷调查的质量控制,保证数据真实可靠。研究工具包括:(1)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性别、年级、所在地等。(2)自编睡眠质量相关影响因素问卷。包括你是否难以入睡?目前你的恐惧程度?包括无、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目前你最害怕的是?包括自己被感染、家人被感染、新增确诊病例数、新增疑似病例数、死亡数增多、可能感染人员未隔离、可能感染人员不防护、防护物资短缺、被隔离。在疫情期间获得的支持。

1.3 数据处理

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和逻辑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医学生睡眠质量现状

本研究发现,263名(9.98%)医学生有时难以入睡,70名(2.66%)医学生经常难以入睡,40名(1.52%)医学生总是难以入睡,见表1。

表1 医学生睡眠质量现状

2.2 不同人口学资料医学生睡眠质量比较

由调查可见,不同性别医学生睡眠问题发生率无差别(P>0.05),不同年级医学生睡眠问题发生率存在差别(P<0.05),城市和农村医学生的睡眠问题发生率无差别(P>0.05),疫情严重地区医学生睡眠问题发生率高于疫情较轻地区的医学生(P<0.05),在疫情期间获得支持不同的医学生睡眠问题发生率存在差别(P<0.05),见表 2。

表2 不同人口学资料医学生睡眠问题发生率比较[n(%)]

2.3 医学生睡眠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以是否存在睡眠问题为因变量,性别、年龄、年级、所在地区疫情情况、是否有恐惧情绪、在疫情期间获得的支持为自变量,进行逻辑回归分析(变量赋值:得到支持较多=1,得到支持一般=2,得到支持较少=3;不恐惧=1,轻度恐惧=2,中度恐惧=3,重度恐惧=4,极重度恐惧=5;疫情严重地区=1,疫情较轻地区=2)。结果发现,得到支持少、恐惧、疫情严重地区是医学生睡眠问题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 3。

表3 医学生睡眠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医学生睡眠问题发生率较低

本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生睡眠问题发生率较低,14.16%(373/2 635)的医学生存在睡眠问题,其中4.18%的医学生总是和经常出现难以入睡问题。郭真等[3]的研究发现,36.6%的大学生睡眠质量较差;黄静波等[4]的研究发现,28.98%的大学生睡眠质量较差;苑远[5]的研究发现,42.9%的大学生睡眠质量较差;张凤梅等[6]的研究发现,14.52%的大学生睡眠质量较差。本研究中的医学生睡眠较差发生状况低于国内其他研究的结果,可能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睡眠质量的评定工具不同导致的。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国家和高校相关部门对大学生开展了心理在线和电话服务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大学生得到的社会支持较多,能够客观认识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医学生的心理压力,减少了医学生对疫情的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使医学生的睡眠问题发生率相对较低。

3.2 大五年级医学生睡眠问题发生率较高

研究发现,大五年级的医学生睡眠问题发生率最高。分析原因为大五年级医学生一方面面对疫情带来的压力,害怕自己被感染;另一方面他们面临的学习、就业等压力较大,自己的学习及职业规划受到疫情的影响,导致其容易出现入睡困难等问题。

3.3 得到社会支持较多的医学生睡眠问题较少

研究发现,得到支持较多的医学生睡眠问题较少。分析原因为社会支持在压力及健康之间发挥缓冲作用,对个体的健康起到保护作用。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会支持可以有效缓解疫情带来的压力,降低大学生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7],进而使他们的睡眠问题发生率较低。

3.4 存在恐惧情绪的医学生睡眠问题发生率较高

认知理论认为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件的认知决定的,由于新冠肺炎传染性强,无特效治疗方法,且人们对新冠肺炎的了解较少,这些都加大了新冠肺炎对医学生自身健康和生命的主观威胁性,导致医学生存在恐惧等负性情绪,如害怕家人被感染、自己被感染、防护物资短缺等,容易出现入睡困难等问题。

3.5 疫情严重地区的医学生睡眠问题发生率较高

研究发现,疫情严重地区的医学生睡眠问题发生率较高。新冠肺炎作为一种应激原,容易导致个体出现恐惧等应激反应。在疫情严重地区,疾病发生率较高,感染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应激原强度较大,疾病对医学生健康或生命的威胁较大,医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导致其容易出现入睡困难等问题。

4 建议

4.1 高校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

高校应积极在线上开展新冠肺炎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引导医学生通过官方渠道获取疾病信息,客观了解新冠肺炎相关情况,如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使医学生能够客观了解新冠肺炎,减少对新冠肺炎的认知偏差,做好个人防护,形成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的良好行为,进而有效缓解医学生的心理压力及恐惧情绪,减少睡眠问题的发生。

4.2 针对存在睡眠问题的医学生及时开展心理干预

入睡困难对医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高校应及时关注睡眠质量较差的医学生,通过线上、电话等方式,应用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对存在睡眠问题的医学生开展针对性干预,及时解决其失眠问题,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

4.3 在高校教育中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心理管理

高校的目标是培养综合性人才,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高校也应重视突发事件心理应急管理教育及实践,使医学生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会大众的认知、情绪、行为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掌握有效应对情绪的方法,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应对能力,同时使其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提升其承受压力及挫折的能力,进而降低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认知偏差、恐惧情绪及睡眠问题的概率,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恐惧医学生情绪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