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推动营口自贸区建设 打造营口改革开放新高地

2021-01-16朱芷娴中共营口市委党校

环球市场 2021年13期
关键词:营口发展

朱芷娴 中共营口市委党校

一、营口自贸区发展现状和问题

(一)营口自贸区发展现状

营口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在辽宁各市中稳居前四位,进出口总额位居第三位。营口自贸区自2017 年4 月挂牌以来,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自贸试验区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东北期间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在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体制机制、集聚发展动能、提升开放水平等方面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推出了一批突破性改革举措,形成了一批制度创新成果。目前涉及营口片区任务100%完成,共形成300 多项创新政策成果,其中,去年全年共推出创新政策75 项,创新案例55 项,50 项案例在全市复制推广,15 项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辽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东北其它地区都存在,归根结底是体制机制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要打造营口经济发展新格局,需要创新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在创新管理体制上,营口自贸区实施三块牌子,一套人马,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将自贸区、高新区、综保区三区合一,组建管委会专门负责三区的建设,统一管理;在创新运营机制上,对区内的企业和资产进行有效整合,由营口片区管委会统筹管理,进行企业划转、财政建库、税收统缴,统计归口,集中审批,统一监管等工作,做到了权责一次到位;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重点改善对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比如自贸区全面推行“互联网+行政审批”和“一窗受理、合并审查、集中审批、一站办结”的智能化审批服务模式,深入推进项目审批管理改革,建立极简高效的审批管理体系,实现了“一站式”办公及80%审批事项网上办理,“一人、一窗、半天”就可以完成企业开办全流程,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激发了社会投资创业活力。

2018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东北就深入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出6 个方面要求,其中第二方面要求是“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营口打造经济发展新格局需要自贸区的创新发展,不断提高开放水平,搭建全市科技创新平台,带动营口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二)营口自贸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1.营口自贸区经济总量小,开放水平还不够高

营口自贸区相对于省内的沈阳、大连,无论是从企业数量、还是经济总量上还存在差距。从外部看,营口自贸区与国际交流合作依然较少,协同发展效应不强。营口综保区作为自贸区对外开放的载体,由于封关运行时间较短,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很多项目开工延期,导致综保区平台功能作用发挥并不十分明显,营口自贸区和综保区发展外向度不足。

2.营口自贸区改革创新深度不够、力度不大

营口自贸区目前的很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成果大都集中在技术、程序和时间上的简化和优化,如减少审批次数、整合职能权限,还有一件事窗口,只跑一次全部办完等,很多的改革仍是停留在“小切口”“微创新”“碎片化”的初级阶段,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还需进一步完善,改革深度、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3.区港联动发展还需进一步强化

营口自贸区所处的位置在营口主城区内,建设在主城区的优势是可以大大减少基础设施的投入,降低基础成本,但从另一方面看营口自贸区离鲅鱼圈的辽宁港口集团营口港在位置上还有一小时左右的车程距离,营口港的核心战略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自贸区与港口的协同发展未有明显进展,区港联动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除此之外营口自贸区在要素保障、物流体系、人才供给等方面也存在短板,未来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二、加快推动营口自贸区建设 打造营口改革开放新高地

(一)积极推动区内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层次低、成本高、融资难、实力弱,所以其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小企业面临停工停产、延期复工,订单延期减少,库存不断积压,资金周转压力加大等问题。疫情不仅仅是危机,还是重新洗牌调整的机遇,我们要化危机为机遇,要推行更有针对性,更能落地的政策,要实现企业的自身创新发展,要将政策与现实需求对接。目前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比如国务院再出一揽子稳企业稳就业政策,免征全国中小微企业5 个月“三险”等,还有这些政策的组合拳比如减免租金税收,降低融资成本,优化政府服务等等。

推动区内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一是要阶段性降低中小企业运营成本,主要包括降低租金成本,如免收、减半收取租金或延长租金,对于减免租金的大企业给予一定政策补贴;降低用工成本,如对不裁员、少减员的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等;降低税费成本,如准许企业延期申报纳税,对纳税确有困难的中小企业,依法合理予以减免;降低社保成本,如阶段性免征中小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降低水电气成本等等。二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加大中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积极对接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建立绿色通道,简化贷款审批流程,适度下放审批权限,对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给予利息减免、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压力等。三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如疫情期间也推动了无纸化、数据化、集约化的发展,很多中小企业从线下改为线上比如说在线教育、直播等等,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二)全力抓好综合保税区的运营发展,打造对外开放制高点

营口综保区封关运营后将围绕“五大中心”做好产业谋划,吸引跨境电商、保税加工等重点产业集聚。综保区将打造成为进口生鲜、肉类等商品的国际无水陆港,比如通过积极联合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强与日本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精密电子工业、高精尖制造业等加强交流合作,加强与韩国推进化妆品、医疗健康、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领域合作,加强与俄罗斯农产品加工、木材加工等产业合作。综保区通过开展走出去、引进来,积极的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做好项目储备和包装,利用区内现有企业资源,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增资扩产。从项目储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直到投产运营的整个周期进行服务,为项目的顺利落地做好保障。

(三)继续推进自贸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的建立需要营口自贸区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发挥引领作用。一是要充分发挥好自贸区的政策外溢作用和辐射效应,全力以赴推进招商引资,积极探索建立与大连关区各口岸的协同联动机制;着力推进港区联动发展,打造鲅鱼圈港口型国家物流建设枢纽,探索建设海关联运监管中心,实现货物在鲅鱼圈港与综保区之间的无障碍流通。二是要探索建立区内外协同发展机制,推进与营口开发区、沿海产业基地、盘锦辽东湾新区等地的市场对接和物流体系建设。围绕营口港和中欧班列运输货物的品类研究,引导加工制造类企业集聚,推动货值落地,加强港前金融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它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客观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重要平台。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应对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大趋势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实施自贸区战略,将更好地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将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自贸区的开放要因时而动,因势而行,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推动营口自贸区建设,打造营口经济发展的新格局,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更好地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营口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河风海韵·醉美辽河”全国诗歌大赛获奖名单
醉美辽河,流进我梦想的城(组诗)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大美营口
营口成为世界海蜇产业链核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