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智慧包装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幸福感

2021-01-16陈达强周蔚黄丹

绿色包装 2021年11期
关键词:均衡发展

陈达强 周蔚 黄丹

摘要:本文结合我市产业基础厚实、教育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政治环境清朗的优势,提出加强校地共建、产学研融合及我校包装设计龙头作用,以智慧包装为点,以点带面,带动株洲地区经济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四方面均衡发展,为株洲各项社会事业增添新动力、开创共同富裕新局面,进而实现促就株洲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夙愿。

关键词:智慧包装;校地共建;产学研融合;均衡发展;幸福生活

中图分类号:TB48;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00 (2021) 11-0066-05

基金项目:2021年度株洲市社科研究课题(ZZSK2021118);2020年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HNJG-2020-1321);2021年度湖南省教育厅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湘教通〔2021〕94号);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湘教通[2020]322号文件);2020年湖南省教育厅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HNKCSZ-2020-0865);2021年度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XSP21YBC395);2020年度湖南省社科成果课题(XSP20YBC218)

On Smart Packaging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Peoples Happiness

——Take Zhuzhou As An Example

CHEN Da-qiang, ZHOU Wei, HUANG Dan(School of packaging design art,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412007, China)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advantages of our citys solid industrial foundation, rich educational resources, excellent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clear politic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joint construction of schools and places,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and the leading role of our schools packaging design, take intelligent packaging as the point, point to area, and driv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Zhuzhou, add new impetus to various social undertakings in Zhuzhou, create a new situation of common prosperity, and then realize the long cherished wish of promoting a better and happy life for the people of Zhuzhou.

Key words: smart packaging; Joint construction of school and land;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integration; balanced development; happy life

近年來,我国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消费升级趋势显著,特别是互联网对我们生活及周边所有业务形态影响深远,销售模式的多样化(如电商、微商、直播带货等)、社会业态的多元化(如美团外卖、滴滴打车、乡村旅游等)、产品与用户高品质需求的衍生(如注重品牌、健康安全、消费体验、售后服务等),无一不显露出日益膨胀的线上需求,传统包装应用的被动性,越来越难以满足多元化业态的需求,变被动为主动是当务之急,亦是大势所趋。(图1)

1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1 国内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包装设计应用研究一直局限于产品销售包装,包装应用主要针对实体销售的商品为主,很少介入到推动地方建设的层面,所以相关研究少之又少,相近研究归纳如下。

1.1.1 包装经济科学问题研究

能收集到的资料与本课题研究联系甚微。如论文《包装在商品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艺术包装对经济价值的导向性研究》主要就包装选材的经济原则、商品包装与营销诉求、包装经济管理、包装商品的经济效果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论述;王欢芳、宾厚、何燕子合著,2018年10月出版的《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中国包装产业发展新战略研究》一书,综合运用循环经济、协同共生等理论与方法,其研究内容偏向于中国包装产业发展及生态环境学方面的知识。

1.1.2 包装地域文化方面研究

例如《美与时代·城市版》期刊2015年第10期发表的论文《地域文化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发表的论文《湖湘传统图形在特产包装中的应用研究》,两者均是从专业的视角,侧重将地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的造型、图案、文字、选材等要素进行设计,注重设计手段、设计方法对地域性特色文化进行传扬。虽与本课题定位不同,但也可提供一定参考。

1.1.3 包装环境污染问题研究

随着包装污染问题的突显,近年来相关研究较多,例如《中国包装》杂志2013年第10期发表的论文《设计有和谐社会意识的现代包装》、《美术大观》期刊2017年发表的论文《基于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包装设计价值观》,主要涉及到绿色包装、环保材料、包装与环境与人的关系,论述核心是产品包装与地域性环境以及地域消费群体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理论层面居多而实践应用谈及较少。

1.2 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各个国家国情不同,与本文大部分研究内容呈平行关系,仅智能包装与本文中的研究内容存在些许交叉。20世纪50年代,国外率先提出智能结构,发展过程中人们意识到智能结构离不开材料支持;20世纪80年代,又提出了智能材料的概念;随着智能结构、智能材料的应用范围拓展到包装,就出现了“智能包装”。现今,国外智能包装研究主要集中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智能材料应用于食品药品安全防护;二是将RFID无线射频技术系统感知应用于商品及货物管控;三是将AR技术用以增强现实体验感的个性化营销。可见,国外在智能包装材料及技术研究方面逐渐成熟,可以适度参考[1]。

综上所述,国内研究相对本课题而言,研究范围仅限于设计层面的理论和方法,存在思路单一、广而不深的问题,没有涉及从宏观角度把包装应用研究上升到推动地方建设的高度。

国外提出的智能包装,仅是智慧包装创新应用的形式之一,不能混为一谈。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所提出的智慧包装并非概念上的包装品种[1],而是包装实践应用的一种创新手段。“智慧”具有“聪明的做出判断”的意思,是以主动发掘潜在需求为目标、以提供正确的包装方案为目的,以期从宏观层面探索包装对接地方经济、服务地方建设新思路,构建设计服务于生产生活并创造最大经济价值的实践应用理论及应用体系[2]。目前国内相关包装学术研究较少,这恰恰体现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 研究思路和主要观点

2.1 基本思路

本文立足湖南“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基于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结合我市产业基础厚实、教育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政治环境清朗,作为长株潭核心增长极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多种资源,发挥校地共建、产学研合作及我校包装设计龙头作用,以智慧包装为株洲各项社会事业增添新动力、开创共同富裕新局面,研究思路如下(图2)。

2.1.1 发挥智慧包装经济推动作用

我市作为京广铁路枢纽,具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交通优势,借助政府桥梁作用,依托株洲本地经济业态,如芦淞商圈的服装鞋帽和日用小百货、下属县镇乡村的名优土特产品、革命史迹地红色旅游和清水塘工业遗址工业旅游、对接东西南北的物流集散中心……[3],将智慧包装运用到服装鞋帽(定制包装)、小商品(减量包装)、农副产品(生态包装)、旅游周边产品(交互包装)、货物运输(RFID智能包装)等载体上,发挥智慧包装经济推动作用[4]。

2.1.2 发挥智慧包装环境治理作用

2014年,经过14年的努力,株洲成功拿下“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可源源不断的生活垃圾、包装垃圾依旧是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人居环境治理如何深化,如何升华?从智慧包装解决方案出发,在包装中应优先考虑可溶性、可降解、可再生和低碳、环保可循环利用的无公害材料[5];从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个层面,则需考虑产品包装轻量化、减量化、共享化和二次利用化的结构与功能等[6]。以政府为先导,结合我校绿色包装、减量包装、循环利用包装等研究成果,从源头疏导,大力在零售、外卖、快递等行业推广应用,充分发挥智慧包装环境治理作用。

2.1.3 发挥智慧包装文化传承作用

株洲古称建宁,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可谓革命史迹地众多(如攸县东冲兵工厂、攸县烈士公园、李立三故居、左权将军纪念碑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如大溪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旅游资源丰富(如炎帝陵、桃源洞、大京风景区、云阳山森林公园等)[7];株洲还有独具一格的美食特产与丰富的物产(如攸县香干米粉、醴陵陶瓷烟花、炎陵黄桃奈李等)。株洲的美食特產需要包装,而株洲本土文化需要大力宣传,这两者之间是否可以找到契合点?因此,借助土、特、名、优产品包装装潢设计对外宣传株洲地区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既彰显了产品地域特点,又进一步体现了智慧包装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

2.1.4 发挥智慧包装政治宣传作用

株洲地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一定程度取决于全民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完善人格的综合教育实践,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艰巨任务。株洲优秀企业众多,如“唐人神”集团、“千金”药业、“太子奶”集团等,是否可以尝试在产品包装上运用AR智能技术来实现爱国主义教育、思政教育的目的?比起单调的书本、乏味的展板,AR智能包装则能通过虚拟场景的现实体验,大大提升用户的学习兴趣,而人机实时交互方式也能让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思政元素移植于包装,可谓是智慧包装又一创新应用体现。

2.2 主要观点

什么是幸福?有人说幸福是政通人和、均衡和谐的外部环境,物质与精神上的自足状态;有人说幸福是人类基于自身满足感与安全感而主观产生的一系列欣喜与愉悦的情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三感”是人民向往幸福生活的整体性展示,有了获得、追求幸福,需要安全为保障。

本文依据株洲地区发展现状所呈现的问题,提出校地合作、产学研融合,以智慧包装为点,以点带面,带动株洲地区经济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四方面均衡发展。经济建设的好,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才有获得感;生态建设的好,人居环境改善了,人民才有安全感,才能安居乐业;文化建设的好,才能增进世人对株洲的好感度,株洲人民才有自豪感,才能引以为豪;政治建设的好,才能维护社会和平稳定,株洲人民才有归属感,所谓“政通”才能“人和”;“四感归一”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株洲人民“幸福感”的获得。所以,获得感、安全感、自豪感、归属感、幸福感是结合株洲发展建设实际情况,对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三感”加以拓展、重构的结果。(图3)

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3.1 研究方法

3.1.1 实地调研法

考察株洲本地优势特色业态,走访相关从业人员,了解销售状况、顾客需求及企业和商户的需要,获取第一手资料信息,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和分析,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要。

3.1.2 实例探索法

结合株洲本地服装商圈、名优特产、货物集运、文化旅游等业态,探索智慧包装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路子,加强“产、学、研”合作,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拓宽智慧包装应用范围。

3.1.3 科研转化法

在上述两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围绕株洲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借助政府桥梁作用,与企业和商户建立对接,提供各种适用的智慧包装技术和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智慧包装研究成果,改造传统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包装、不良包装。

3.2 创新之处

3.2.1 学术思想

与众多学者的学术研究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有所不同,本文既有设计应用研究,又有设计实践转化,是以主动发掘潜在市场需求为目标、以提供正确的包装方案为目的,提出从宏观层面探索包装对接地方经济、服务地方建设新思路,旨在构建设计服务于生产生活并创造最大经济价值的实践应用理论及应用体系。这是学术思想所在,也是与众不同的创新点和特色。

3.2.2 推广价值

1)先进性和创新性。智慧包装与株洲本地业态、地域文化、环境治理、思政教育融合,所拓展成的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等创新应用体系,能为株洲企业带来新竞争优势,能为株洲地区均衡发展注入新活力,整体提升株洲人民素养、生活品质和增添幸福感。

2)可预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包装在现代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我校以往的横向课题、研究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毋庸置疑,本文研究重点均是以民生福祉为核心,以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为宗旨,以推动株洲地区建设均衡发展为目的。

3)可复制性和示范推广性。利用校地共建、产学研合作,将高校科研优势和政府资源优势互补,将高校研究成果应用于居民生活、生产实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株洲地方建设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本文研究在以上方面具有行业代表性、模式代表性。

4 结语

我国包装科学研究事业与包装行业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美中不足的是,在校地合作内涵建设方面,包装经济问题的研究较少涉及各级领导决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包装设计教育工作者,结合专业所长,以株洲地区经济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四方面为切入点,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传承和创新等方面[8],提出以智慧包装促就株洲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目的在于推动株洲地区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切实解决民生所需。

参考文献:

[1] 朱和平.智能包装设计[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21.

[2] 毛艳红.陶氏智慧包装解决方案引领美好现代生活[J].绿色包装,2017.

[3] 《株洲辉煌六十年》编纂委员会.株洲辉煌六十年[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1.

[4] 黄丹,陈达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株洲地域产品包装和谐设计.[J].湖南包装,2013(10):42-44.

[5] 刘文良.绿色与安全:生态包装设计论[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8.

[6] 柯胜海.网购产品包装的可回收性设计研究[J].包装学报,2016.

[7] 佘意明.株洲文明史略[M].长沙:岳麓书社,2014.

[8] 陈达强.设计有和谐社会意识的现代包装[J].中国包装,2013(10):42-44.

猜你喜欢

均衡发展
关于天峨县乡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以规范管理提升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软实力
西部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资源配置的思考
山东省各地市城镇养老保险水平差异分析及对策建议
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初探关于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分层导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