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花之君子意象探析

2021-01-14何树海史平臣刘宏印刘凤丽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兰花君子意象

何树海 史平臣 刘宏印 刘凤丽

(1邯郸科技职业学院,河北 邯郸 056046;2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

一株兰草千幅画,一箭兰花万首诗。兰花幽香清远,馥郁袭人,素有花中香祖、王者香、国香和天下第一香等雅称。兰生中国,君子化之!兰花在中国已不单单是一种植物,而是一种文化,代表君子品格的文化,与“梅、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君子之花。

古人对兰的认知比较抽象,泛指有特殊香气的植物,包括兰花、兰草、芷兰、蕙兰、艾兰和佩兰等。现今,中国兰主要是指原生于中国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下称兰花)。《周易》《诗经》《楚辞》等先秦著作从不同角度对兰进行了描述,赋予了兰花的君子人格意象。由此,兰花开启了对君子国度的影响历程,以兰花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可谓汗牛充栋。据不完全统计,仅魏晋时代写兰的诗人有40余位,涉及诗歌130余首。植兰、艺兰、赏兰、咏兰、画兰等文化形式不断将兰文化推向新的高潮。

君子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理想人格精神,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宝贵文化财富,也是新时代法治中国之法理要义重要内容。《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辞源》称: “有才徳的人为君子”。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是古代君子身心修养的五种基本品质。《民法典》亦将包含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要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法宗旨重要内容。兰花,是凭借什么特质从旷野走进殿堂?兰花,又是凭借什么意象与华夏君子品格相映成辉?本文通过疏理历史文献、法律制度等资料,对君子品格的“仁义礼智信”五大基本素养与兰花意象进行对照,进一步阐释兰花是名副其实的“全德之花”。

一、芳香,兰之仁心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君子品格的核心。何为仁?《论语》“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等,《民法典》中“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义务”等规定亦系“仁”之入法。可见,“仁”的核心是爱人,就是一颗爱人之心,助人之情。那么,兰花是如何表达自己的仁爱之心呢?

兰花最早走进中华文化的是其独有的芳香特质。眼耳鼻舌身是人类感知世界的根本,也是选择事物和享受生活的基础。《苏合香疏》“凡香气皆能辟邪恶,其走窍逐邪,通神明,杀鬼精,除魇梦,去温疟虫毒,亦能开郁。”的确,一缕清香,可以使人呼吸深匀、心无杂念、身心平静、除秽除昏,从而进入一种寂静空灵的境界。兰花的香气独特,香远益清而持久,迄今为止,现世上少有香味超过兰花的。《周易》“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兰香大概是最早的气味记录吧!

当奴隶们还在为温饱发愁时,奴隶主们则开始寻求感官的享受了。《诗经·周颂》:“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周人生烟以祭天,“烟祀”一是点火生烟,二是烟气为香气。当时不仅在祭祠中烧香,还流行身上配戴香料。《左传》“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可见,兰花的特异香味在当时得到了贵族士大夫们的广泛认同、尊崇和喜爱,并为日常所佩戴。兰花的芳香就如是陪伴着大王君临天下。君子为什么要佩兰呢?一是感官的享受,气韵的需要;二是社交礼仪。正如孔子说:“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君子佩兰,是让自己舒服别人也舒服;君子佩兰使人未见其花已得其香,未见其形已受其益。此乃兰花的仁心之所在。

二、形素,兰之高义

君子之义在于内心丰满而外表朴素,朴素也往往是内心俭朴的外在自然流露,古人形象地称君子为“披褐怀玉”,孔子弟子曾参论及君子也道:“与其奢也,宁俭”。当今的节约资源民事法律原则也与君子朴素之理念一脉相承。朴素的外表可以使君子很好地融入到群众中去,而丰满和俭朴的内心可以更好地影响周围和服务人民。

兰花也是著名的“文人花”。文人受花,重诗情,重意境,形素而品高,寄情遣怀,自然生动。这与“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的市井文化有明显的区别。兰花叶片颜色深绿、革质细长,姿态高雅舒展,朴实无华,整株兰叶表现的优美飘逸、亭亭玉立、临风摇曳、多而不乱;兰的花朵个体较小,多是白色、浅绿色或深紫色,花形简约质朴,花色素而不妖。兰花配上它那疏朗秀美的叶子,素洁清幽,秀逸天成,香气袭人。兰花整体上给人娟秀素雅、质朴文静、自律达人的气度和法度,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与品行要求。

兰花亦为古今文人墨客和为官从政者的一种重要品格取象。何谓义?在环境条件恶劣的情况下还坚持君子的人格操守是义。孔子盛赞“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兰叶刚柔并济、铁线长青,郑板桥赞兰叶“风虽狂,叶不伤;品既雅,花亦香。”宋代以后的诗画中多见松竹梅岁寒三友就是取“义”的意象。中国人向来具有推崇素淡、雅致、清幽、洁净风格和廉洁、忠贞、质朴、坚韧情操的传统。《孔子家语》:“芝兰生于深处,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陶渊明诗曰:“幽兰生前庭,含熏带清风。”可见,兰花不但象征君子贤德与高洁,也寓意要遵纪守法、为官清廉、秉公无私。新时代的当下,无论是全面从严治党,还是全面依法治国,亦或中国伟大复兴的使命要求,需要兰花之品格的纪法生态和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培育。

三、交融,兰之礼和

礼之用,和为贵。从新时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到民事关系处理的调解法律导向,无不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礼和理念。一个不能因势利导服务大众的礼仪不是好礼仪,也不是好的文化。兰花从远古走来,经历了原始图腾、民间崇拜和王公殿堂,也为舶来文化的交融与传播贡献力量,可谓是知书达礼之谦谦君子。

人类自古就有兰花崇拜的礼和传统。据传,郑穆公的母亲燕姞开始一直不受郑文公的垂青,有一天燕姞梦见天神给她一支兰草,并对她说:“我是你的祖先,把兰草作为你的儿子,兰草是国中最香的草。”燕姞把梦讲给郑文公听,郑文公便与她同房,又给她一支兰草作为凭证,于是生下儿子,取名为兰,世人称之为“兰公子”,即郑穆公。此后,人们把兰梦认为是生育的吉兆,甚至有人在新房里种植兰花、放置兰草以期盼早生贵子。

传统的兰文化也深刻地影响了外来文化的传播。在佛经的翻译和佛教的传播中,就大量使用了兰的美好寓意。如:文殊兰、盂兰节、盂兰盆经、阿兰若、佛国兰园、兰因,等等。其中,文殊兰被南传佛教定为“五树六花”之一,文殊兰亦作为宗教活动中赕佛的鲜花。自古常有僧侣养兰、赏兰,见兰悟禅、以兰事佛、供佛修禅的记载。其中,以兰花事佛是花供养中最高的境界,而“花开见佛悟无生”便是念佛者最高的生命境界。兰花指也是佛像中多采用的手印,手印对佛法传承和修证有着特殊的意义。从朱熹的《香界》诗中可以领略到兰文化对佛教的影响:“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洗光风。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向此中。”我国首届普陀山兰文化博览会也将兰花和佛教有机结合起来,取名为“佛兰·慧馨”。可见,兰文化在传承中有了信仰的象征。

兰花都被誉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兰花人格化的意象深入人心,对社会生活与文化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影响。秦有兰池宫,晋有兰亭,隋有兰州城。兰文化与人间美好无不相连,父母以兰命名以表心,画家取兰作画以寓意,诗人咏兰赋诗以言志。作家以“兰章”喻诗文书画之美,朋友以“兰交”喻友谊之真,舞蹈以“兰步”、“兰指”为优美动作,把人的芳洁、美慧喻为“兰心蕙质”,又把杰出人物的去世比作“兰摧玉折”。还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如“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此外,还有许多相关的称谓,如兰闺、兰房、兰室、兰客、兰梦、兰兆,等等。因为兰的美好,人们把许多美好的非兰植物也命名为兰,如君子兰、米兰、木兰、白玉兰、广玉兰、箭兰、文殊兰、吊兰、二月兰、韭兰、紫罗兰、铃兰、蟹爪兰、虎皮兰、龙舌兰、鹤望兰、白兰、球兰,等等。

四、通达,兰之睿智

用行舍藏、动静不失其时是古代文人修身达命的最高信条。如《论语》“子谓颜渊: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周礼·地官·掌节》“凡通达於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无节者,有几则不达。”兰花恰恰具备这样的通达品质。

兰花,大多生长在深山幽谷、山野林间或湿润溪边,远离俗世,人迹罕至。孔子当年被围困在匡国,断粮七日,跟从他的弟子都饿病了,子路很着急地质问孔子“君子也要受到穷困吗?”孔子回答说“君子能坚守困顿,但小人遇到困难做事就没有底线和原则了。”孔子用兰“不以无人而不芳”的意象来比喻“君子不因穷困而变节”的气节,影响深远。同样,黄庭坚在《书幽芳亭》中说:“兰盖甚似君子,生于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霜雪凌励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在君子眼里,兰花沉默隐忍、孤芳自赏,在霜雪的摧残下也如君子一般坚强地生长,保持着本真。从兰花的身上,可以看到隐士的气质和君子的风度,这一气质被屈原、陶渊明等诸多文人终其一生去效仿。

如今兰花已经不仅仅是山野林间之物,已进入寻常百姓之家,其通达之意象启迪着更多普通民众。当今社会,平等自愿、公平合理、诚实守信、公序良俗、依法办事等法律原则既是对古之通达信条的传承,又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兰花之美还在于其入世的态度,既为王者香,亦为君子佩,更为民众喜,在治国理政、社会交往中也绽放异彩。“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言传身教、集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兰达则兼济天下的君子情怀。

五、传承,兰之信诺

春有约,兰有信。无论兰花是在幽谷,抑或公园、厅堂,春天必将绽放,吐露芬芳。兰花依靠自身的独特魅力,从古到今,从旷野到殿堂,承载着春的气息和君子的品格。取象比类是古人一个主要思维方式,借物喻人、君子比德是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表达方式。一件事物的流传与先人赋予其相关意象有直接关系。中国兰界公认孔子是中国兰文化的奠基人,其主要贡献是赋予了兰花“王者香”的地位和“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君子品格。当然,兰花随着孔子地位的提升而不断得到后人的尊崇。如汉武帝有“兰秀念佳人”,唐太宗有“风传兰香”,李白有“为草当做兰”等佳句。孔子作品《猗兰操》,先后被韩愈、崔涂、曹勋、何梦桂、方回、周瑛、陈廷敬等多人所咏和。

兰花作为传统文化的媒介,承载着千古文人的精神和文脉。花中四君子中,“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惟兰独并有之。”兰叶铁线革质具备了竹子的节格刚直,兰叶的冬夏长青具备了梅和松的精神与气节,也拥有了梅花“傲雪凌霜”的精神,兰花幽居深谷也具备了菊花的香远逸清。后世艺兰家又总结出兰花鉴赏中具有“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四清,是“理想之美,万化之神奇”,从而使得兰花的欣赏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成为了最瑧完美的“君子之花”,成为最具代表君子完满人格的“全德之花”。当代著名诗人疏影曾赞兰花“素花柔娜纤叶长,幽谷难隐王者香。致君尧舜淳风俗,用舍由时应行藏。”

六、问题与讨论

兰文化虽然在我国源远流长,并为百姓所熟知,但只有把兰文化与新时代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才能焕发青春活力,才能发挥很好的价值引领和教育意义。本文重点对兰文化的传统意象和当下承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疏理与探讨,下一步如何把兰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地联系起来,如何把兰文化与学校人文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将是我们继续研究的课题。

猜你喜欢

兰花君子意象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意象、形神
兰花开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我爱你兰花
寂寞的兰花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